《不要和你妈争辩》是一本由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不要和你妈争辩》读后感(一):让你妈妈笑出声的那一刻,是我最男人的时候很早之前看过一个心理专家说:一个男人爱孩子的
《不要和你妈争辩》是一本由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要和你妈争辩》读后感(一):让你妈妈笑出声的那一刻,是我最男人的时候
很早之前看过一个心理专家说:一个男人爱孩子的最基本表现是,爱孩子的妈妈。 没错,当你生活在一个爸妈逢年过节纪念日,不管大小,都会单独出去吃饭约会、甚至出国度假的家庭里,你一定能准确无误地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爱”。
我先分享之前看到过一个小调查,生活在爸妈相爱相亲(甚至他们爱彼此胜过爱孩子)的家庭里的小孩,有多幸福。
《不要和你妈争辩》读后感(二):养不养孩子?
养不养孩子当然都是自己的自由。
特别是看了这书里面那么多手忙脚乱气到飞起的时刻,简直让人觉得养孩子真是天底下最愚蠢的事情没有之一。
没孩子真的太舒心了。
--------------
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班上组织辩论赛,题目记不清了,只记得对方辩手说,不管环境再怎么恶劣,科学家只要能埋头于研究,就会是一种快乐。
我反驳说,埋头研究那不是很辛苦的事吗?哪里快乐了?
对方辩手说,那是苦中作乐啊。
--------------
养不养孩子当然都是自己的自由。
有孩子真的很累,而且很多时候能被孩子气个半死。
羡慕没孩子的人。
不过如果时间倒转,还是会养的吧,我想。
《不要和你妈争辩》读后感(三):《不要和你妈争辩》
没错,这是一本秀恩爱的书,但是狗粮吃的好开心呀。巴克曼这样的男人可以批发吗?给我来一打!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我一开始看书名的时候以为是一本写与母亲之前的故事,我最近确实应该学习这个书名,不要和我妈争辩������。这本书真的足够温情足够动人。巴克曼说人生是分寸之间的游戏,我想这是他经历生死之后的感悟,人不是永生不死的所以可能因为某一个意外就离开世间离开所爱之人,所以他才更加珍惜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他会和妻子一起养育孩子(我看一些影视剧感觉西方男性在育儿方面也担负了很多责任)会学习育儿知识,而且传递的教育理念也很好。不会过度吹嘘自己的成就反而说自己是混蛋泰斗,不是完美的父亲,这种谦逊平等的心态是要有足够豁达潇洒的性格才能做到的吧。以一种交流和讲故事的方式传递自己的人生观这点真的太棒了,我真的很烦现在的家长的说教。哎,不要和你妈争辩。 看了巴克曼的两本书,真的好喜欢幽默的人。看了这个爱情故事我要去重温《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不要和你妈争辩》读后感(四):memory
这个北欧男人写的书,基本都不厚,让你很好读;基本都很流畅自然,让你很好读;基本都会幽默又温情,让你很好读。(《熊镇》暂时没看,不知是否属于此列)
……
总之就是,让你很好读。
这本书的阅读感受依然轻松又明媚。之后看了一眼已然人高马大的某娃,开始异常想念遥远岁月里那个摇头晃脑大舌头的小人儿。
他和我说过的话,他还记得吗?
我:(准备收走他爱吃的东西)你说吧,你再吃几口就不吃?
儿:我们不数数好不好?
—————————————————
儿:(摸我的头发)妈妈,你的头发滑叽叽的,像钢丝球一样。
—————————————————
我:(自恋地)你觉得以后,你找个像妈妈这么美的女的,难不难?
儿:女不女。
—————————————————
儿:妈妈(温柔地)
我:嗯?
儿:我五岁的时候,妈妈几岁?
我:33
儿:七岁呢?
我:35
儿:十一岁呢?
我:39
儿:嗯,那妈妈就死了吧?(依然温柔的)
还好,还健在。
感恩。
《不要和你妈争辩》读后感(五):男人不带娃,就永远别说“现代文明”
我向来拥护男性与女性拥有平等的权利。比如:带娃的权利,做家务的权利,半夜起来喂奶的权利,换尿布的权利,教育孩子的权利,陪伴孩子的权利,爱老婆的权利,体量妻子的权利……
但很多时候,男性由于自身不够强大, 迟迟没有争取到这些本该属于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好在巴克曼——这个一米八五的壮汉,一个喜欢写段子、治愈故事,一个曾经是个卡车司机,如今是一个作品风靡全世界的黑马作家,一边带娃一边工作,堪称夫中楷模,享受到了这一份平等。
巴克曼这本书并不是什么育儿指南,而是作为一个男人,给自己后代的男人写的东西。他想告诉儿子“你老爸活了这么些年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不值得你浪费时间再去知道的事情,你可以把更多时间放在你感兴趣的其他事情上”,于是有了13个小文章,和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
比如他会给9天大的儿子买6-9个月大的宝宝才能穿的纸尿裤;
比如他会让儿子小小年纪尝试喝一点酒(???)
比如他在包装纸上准确无误地给牛每一个能吃的部分做出切割(会有童年阴影吗?
比如他不小心让儿子在婴儿车里独自上下乘坐电梯;
比如他跟儿子说你等行李的时候,真的,站在黄线外面,这样大家都能看到行李来了没有。但凡一个人站在黄线里面,后面的人看不到也都会往里挤,所以,别这样……
当然有用的(怎么上面的居然都没用吗????)也很多。
比如,巴克曼会告诉儿子,你虽然可以选择特立独行,但是老爸过往的人生经验想说有些朋友的感觉是很棒的;
比如:你别侮辱女性,用女性侮辱男性也不行;
比如,商品的意义是什么;环保的意义是什么;善良的意义是什么;原则的本质是什么……
但最打动我的是那句:最强的人不是那种能轻松打到任何人的人,而是明明可以轻易打倒你却并不会动手的人。
仅此献给我和所有男士、女士们共勉。
《不要和你妈争辩》读后感(六):【读书卡202005190159】我以为是一本生存秘籍,没想到被喂了一大口狗粮。
新手爸妈看了之后应该是会有很多共鸣的书吧,我没有关于婴儿时期的记忆也没有自己的宝贝。但我有时后也会想到未来,想自己会有一个怎样的孩子会怎样去教导这个小生命,但大多数时候都被恐惧劝退了。我们这代人是独生子女,上一辈的经验很难去借鉴,我不知道你们但我很怕踏错一步。
这个爸爸对孩子的期待和我对孩子的期待好像,大概为人父母就是如此。我们希望你成为比我们更好的人。我们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保护好你。保护你远离生活的沮丧、坎坷和不愉快的恋爱。所以尽情玩耍,尽情学习,尽情长大。找到热爱的事,找到值得爱的人,然后为了他们全力以赴。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善意,在必要的时候展现强硬。和朋友们在一起。做到这些就可以了。我只是希望你合群,成为集体的一员。跳舞还有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爱好没什么不好,我只是不希望你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我希望你懂得,“公正”是值得追寻的。永远不要把“追求平等”这件事错误地理解为两性之间的硝烟战争。我希望你懂得,女性值得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自由和机遇。我希望你懂得,大部分人想要的并不是被特殊对待,也不是人人均等,而是得到公平。我希望你能够比我更早明白这些道理。不要因为女性享有和你一样的机会,你就不为她们开门。有些人觉得追求平等和举止绅士自相矛盾,这时候你祖母会告诉你,这种想法是瞎扯淡。你祖父那一代人有太多讲不完的丰功伟绩,但若不是祖母们把一切照料得井井有条,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世界。我不想骗你说世界上不存在邪恶。善恶相伴而来。有时候世界充满了无法理解、不可接受、无法改变的恶,以及暴力、不公、贪婪和盲目的怒火。但也有另一面。那些美好的小事。陌生人之间的善意。一见钟情。忠诚和友谊。星期天下午有人和你手牵手。两兄弟和解。在大众沉默的时刻英雄挺身而出。夏日夜晚。孩子们的笑声。芝士蛋糕。永远不要沉默,永远不要别过脸装作没看到,永远不要把刻薄当作能力。不要把善意视为软弱。不要成为办公室落地窗前的那种人,以为“善良”是个可笑的词汇。你需要诚实、勇敢、公正;需要爱与被爱;需要体验失败和难堪;需要体验成就的喜悦;需要坚定的信念;需要坠入爱河。但真正的生活中,你更需要的是周二晚上能喊出来一起去吃个汉堡的朋友。
这个爸爸是真的爱她的老婆呀!爱并不总是以自欺开始以欺人结束的,最近接触的事物里面总是在告诉我一个道理,把生活想的太浪漫是生活不好的。看完这本书我发现不是这样的,这段的真的是太甜了,
“她在为人“父母这方面永远做得比我好。当你像个喝多了的外星人一样,站在走廊里口齿不清地大吼大叫的时候,她立刻就能听懂你的意思。她知道天冷的时候你应该穿多少。她把医生的建议整理得井井有条,确保我们营养均衡,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靠过来吻我的脖子,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那一刻我有多么需要她这样做。她有那么多闪光点,你还小,都还不了解。对了,你一定会爱上了解她的过程的。她的美好与脆弱,她的秘密角落,她蜿蜒的走廊和吱呀作响的衣柜门。她体验并接纳生活赋予的每一种感受,并将它们铭记在心。毫无保留地投入一切——这就是她爱我们的方式。她有时候也会对我们大喊大叫,比如我们光着屁股坐在新沙发上的时候,把湿毛巾扔在洗手间地板上的时候,蛋黄酱洒在地毯上或者冰激凌滴进她手袋里的时候。但如果遇到一群恶狼,你妈妈会毫不犹豫地冲到你和我前面。成为她的男孩真是上天赐予的好运。每一天,我们都应该证明我们配得上这份福气。因为和她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像是充满阳光暖意和咖啡香气的周日清晨。”单身的人还是不要看这样的书了,容易做梦。
《不要和你妈争辩》读后感(七):2019 不要和你妈争辩
2019 巴克曼就是那种能把小事情都写的让我觉得呆萌和好笑的人。话唠的一本书,但是带着好多爸爸对儿子和妻子的相处之道和人生小建议。不要和你妈争辩
想法摘记: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36个笔记
◆ 致我的儿子
gt;> 我真的真的想为这一切向你道歉。
但当你生我气的时候,我希望你记得,在我眼中,你永远是那个还没长牙的一岁小男孩,紧紧抱着毛绒狮子,光着屁股站在走廊里咿咿呀呀地对我笑。
每当我不可理喻、令你难堪、让你觉得不公平的时候,我希望你想想那一天。
那天你死活不告诉我,你到底把我的车钥匙藏到哪里去了。我希望你记得,那可是你先挑的事儿,哼!
你的老爸
◆ 关于浴室感应灯
gt;> 你肯定会想我干吗现在提这件事。我只是想让你知道,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你看,便便是世界的一部分。鉴于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变得至关重要,你有必要了解便便在人类的宏伟蓝图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便便对现代科技的重要意义。
gt;> 那时候的生活和现在完全不同。然而科技出现了,互联网、手机、触屏……这些垃圾玩意儿给初为人父母的我们这一代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上一代父母还可以轻描淡写地用一句“不懂”搪塞过去,我父母就是这么干的:你竟然在哺乳期喝红酒?“那会儿不懂嘛。”让婴儿把肉桂面包当早餐吃?“那会儿不懂嘛。”小孩不系安全带就坐在后座上?怀孕期间还用过安眠药?“拜托,我们那会儿不懂!”
而我们这一代就不能不懂了。我们什么都得懂!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儿子?如果你的童年出了什么岔子,我就是责任人啊。
gt;> 在为人父母之前的黄金岁月中,我们简直是世界上最自恋的一代人;而有了你之后,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
从那一刻开始,我们随着你哭,随着你笑,因你呼吸而呼吸。察觉到这一点已经足够让人恐慌了。更恐慌的是我们还没准备好呢!
我们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保护好你。保护你远离生活的沮丧、坎坷和不愉快的恋爱。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我们到底在干啥——养孩子这件事就像是在瓷器店里开推土机一样。还戴着眼罩。还喝多了。踩刹车的那条腿还不好使。
但管他呢,我们还是会竭尽全力试一试。我们想成为最好的父母,就这么简单。
gt;> 以上就是《猴岛小英雄3》最后一关的全部秘籍!
你妈大概又要翻白眼了,但我不会让这么宝贵的知识失传的!
◆ 关于宜家
gt;> 总有一天你会长大,离开学校,某天回家的时候突然宣布你不去念大学了。因为你要组建乐队、开酒吧或者去泰国开一家冲浪用品店。你会在眼球上文身,屁股上文一条龙,开始阅读实践哲学。这都没问题。年轻的时候当个白痴没事,本来这就是年轻人的特色。不过也就是那时候,我会建议你搬出去自己住。这可不是气话啊,我在这里白纸黑字地告诉你,这只是因为我想腾出你的房间放我的新台球桌。
gt;> 功能永远比形式更重要。买你想要的沙发,而不是你需要的沙发。相信我,你以后再也没有这样任性的机会了。
因为你迟早会坠入爱河。从那一刻开始,每换一次沙发都将是一次漫长的拉锯战。在年轻的时候尽情地享受生活吧!在理想的沙发上尽可能地多赖一会儿吧!
gt;> 我不是要给你上课,不过有一个真知灼见要分享给你——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人在宜家吵架是因为宜家本身的。大家可以不承认这一点,但是相信我,当一对结婚十年的夫妇在宜家的书柜区开战的时候,他们吵架的原因绝对跟他们面前的那个柜子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你是巴克曼家的人。不管你爱上的女人有多少缺点,我敢保证你的缺点一定比她多。所以不要找一个爱你优点的姑娘,找一个能够包容你缺点的姑娘吧。当你牵着她的手在宜家的贮藏区闲逛的时候,请记住,选哪种柜子真的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那姑娘愿意把自己的乱七八糟和你的垃圾搬到一起去。毕竟你的垃圾可不少。
gt;> 有人问我,遇到你妈妈之前我的生活是怎样的,而我的回答是,遇到她之前我没有生活。
我对你的祝福是,比我更幸福。
gt;> 我们人生中最最美妙的回忆都会在宜家发生。
所以尽情玩耍,尽情学习,尽情长大。找到热爱的事,找到值得爱的人,然后为了他们全力以赴。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善意,在必要的时候展现强硬。和朋友们在一起。以及,不要沿着箭头相反的方向走。做到这些就可以了。
不过现在我只想问你一个问题。告诉我实话,你在海洋球池里尿尿了,对不对?
厉害,你可真厉害。
◆ 油炸士力架冰激凌食谱
《不要和你妈争辩》读后感(八):北欧暖男巴克曼,净说大实话
为这本书写个评,稍微有点犯难呢,因为它没有深奥的大道理,也没有惊人的神剧情。一本小书,读来轻松,最有可能出现的阅读反应就是,微微笑、点点头,心想:嗯,是那么回事。
但是不为这本书写点什么又觉得过意不去,毕竟巴克曼是个很不错的作家。目前国内已出版的他的作品(《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时间的礼物》)口碑都很好。他很会写人,刻画细节,生动有画面感。他塑造人物不太用形容词,不会直接告诉你,而是展示,把这个人的一言一行,小举动小心思都展示给你,让你自己去认识。比如,《清单人生》里古板、较真、一丝不苟的布里特-玛丽,巴克曼写她“每次出门度假之前,布里特-玛丽总要先在床垫上撒一层小苏打,等上足足二十分钟,然后收拾床铺,小苏打既可以清除污渍又能吸收潮气,让床垫显得更干净……每年度假期间突然死掉的人不知有多少。要是她和肯特死在外面,房东把门撞开,结果发现床上又脏又乱,那可怎么行?”如果巴克曼是一名摄影师,他的镜头一定会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处,那些转身之后的小动作,却能瞬间锁定人物性格。
他还很会写台词。尤其记得布里特-玛丽的一个“哈”字,你能读出至少四种心情,惊讶的、疑问的、妥协的、丧气的。《外婆的道歉信》里那个疯狂外婆的金句更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时间的礼物》只用了55页的篇幅,就能引发读者深思,时间究竟意味着什么。
回到这本书《不要和你妈争辩》。巴克曼分享了很多自己的经历,有人物有故事有情感。虽然最初是他写给儿子的,但适读人群绝不只是孩子。
首先,年轻父母一定会对这本书颇有感触。那些围着奶瓶和便便转的日子还历历在目,长期睡眠不足、被各种育儿知识搞得晕头转向、买不完的婴幼儿产品、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导致焦虑,很多新手父母必经的过程,巴克曼都写了。但是按照巴克曼的性格,这事绝不会写得“怨声载道”,而是“苦中作乐”。
不成文的家长守则太多了——得当个好榜样,不能说脏话,“婴儿围栏”的术语不是“八边形”,幼儿园老师说到“大自然的天然糖果”指的是葡萄干而不是培根。还有,其他家长提到电视和小孩的关系时,当他们言之凿凿地告诉你“研究表明电视对幼童有害”,他们竟然指的是所有电视节目!不仅仅是糟糕的电视节目,而是全部电视节目。甚至包括《权力的游戏》!家长很难,育儿很难,但这件事依然充满乐趣和幸福感。
你和你的母亲是我这辈子最伟大、最美妙、最令人提心吊胆的历险。我每天都很惊讶你依然允许我跟在你身后。其次,这本书当然适合孩子们读。放心,巴克曼绝不讲大道理。与其说他写的是“人生避坑指南”,倒不如说,他写的是“大实话”,是“常识”,是一个孩子好好长成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基本认知。举一个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例子,也体现了巴克曼的性别观。在《关于男子气概》这一篇里,他写道:
我希望你懂得,“公正”是值得追寻的。永远不要把”追求平等”这件事错误地理解为两性之间的硝烟战争。我希望你懂得,女性值得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自由和机遇。我希望你懂得,大部分人想要的并不是被特殊对待,也不是人人均等,而是得到公平。我希望你能够比我更早明白这些道理。不要因为女性享有和你一样的机会,你就不为她们开门。有些人觉得追求平等和举止绅士自相矛盾,这时候你祖母会告诉你,这种想法是瞎扯淡。你祖父那一代人有太多讲不完的丰功伟绩,但若不是祖母们把一切照料得井井有条,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世界……我年轻的时候,人们在各种场合说“像男人那样站起来”。直到二十来岁,我才意识到真男人也可以坐下、闭嘴并倾听,并且在犯错的时候低头承认错误。男人和女人在这个世界上,本没有强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各自做各自擅长的事情,有的女性能力超群去做了男人常做的事,有些男性性格使然也会反过来做原本女性擅长的事。不论男女,做错了事,耐心倾听、谦虚认错。这事本来就应该这么简单。
如果这样去思考,很多事情的是非黑白一目了然,真理哪还需要费那么大的力气为自己证明。
这本书还适合对这个世界感到困惑的年轻人看。
我们每天都被商品时代的洪流裹挟着,铺天盖地的广告、层出不穷的新功能、看网购直播消耗掉的夜晚,仿佛今天不买回家明天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冷静想一想,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作为奶爸的巴克曼少不了购买婴儿产品的经历,在被整面墙各种品牌和型号的尿不湿整疯之后,只能大声慨叹“你都不知道这世界上有多少专门卖给孩子的破玩意儿”。“商品不能比人还重要。”
因为“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
在为人父母之前的黄金岁月中,我们简直是世界上最自恋的一代人;而有了你之后,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并不重要。所以,
当你妈笑出声的那一刻,就是我觉得自己最男人的时刻。所以,
反击并不总是正确的,但如果是为了保护弱小,有时候我们必须战斗。奶爸巴克曼在向孩子解释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当然也会遇到孩子层出不穷的怪问题和“为什么”,这时巴克曼会放出他的终极大招——“为什么”的答案就是“因为人类真的太蠢了”。
哈,虽然是玩笑话,但我倒觉得很多时候答案真的就是这个。
差不多就是这样一本书,希望你会喜欢。
《不要和你妈争辩》读后感(九):老爸带娃也没那么可怕嘛~
前段时间,有个叫《你怎么这么好看》的综艺节目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节目组找了几位身份迥异的女性,对他们的穿着打扮进行从头到尾的改造,但是因为这档节目用主观唯一的、制式化的标准来评判女性,引起了观众的大量吐槽。
其中第二期被改造的是一位全职妈妈,她的丈夫抱怨生下四胞胎以后,妻子就把全部精力花在了带娃和家务上,不化妆、不打扮,毫无生活情趣,对丈夫也漠不关心,和有娃前全然不同。
随着节目的深入,这位丈夫激起了观众和网友的大量吐槽。因为除了孕期经受的种种辛苦之外,这位妈妈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工作来照顾四个孩子,但此时她的丈夫却当了甩手掌柜,没有在育儿上搭把手,反过来还嫌弃妻子不修边幅,没有生活情趣。
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其实很少有人在第一时间把爸爸和育儿这件事情联系起来,虽然父爱如山,但山高皇帝远。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主流的看法都认为男性没有孕育的功能,所以他们在育儿这件事情上也不承担什么职责。但女性就不一样了,女性要怀孕、要哺乳,而且孩子好像也天然对母亲更为依赖,所以女性似乎理所当然地要在育儿这件事情上承担更多甚至是全部的责任。
全世界唯一一个男性在育儿上投入时间多于女性的国家是芬兰。北欧国家在女性产假和男性陪产假方面的福利普遍较好,这也是促成这些国家的男性在育儿中承担更多职责的原因之一。世界经合组织中的34个国家的平均带薪陪产假为7.6周,如果忽略加拿大、美国、瑞士等8个没有带薪陪产假的国家,均值为10.45周。对比我国普遍只有两周陪产假的现状,差距还是很大的。
不过,随着中国女性经济政治地位的提升和平等意识的觉醒,父亲近乎缺席的“丧偶式育儿”现象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诟病,更多人开始意识到爸爸在育儿中的重要性。爸爸从孕期开始全程参与。更多的老爸也自觉地认为,爸爸参与育儿,要从孕期开始。
但与此同时还是有很多准爸爸会觉得,哎呀孩子不在我肚子里,我就是想帮也帮不上啊。但其实在整个孕期,准爸爸们能做的还是挺多的。
比如,最基本的比如陪伴产检,帮孕妈妈挂个号、交个费、取一下报告,这些小事还是能做的吧?
再比如,每天抽出时间来,对着肚子里的宝宝说说话,讲讲故事或是一天中发生的事,因为宝宝对低频的声音比对高频的更敏感,所以爸爸的声音可以说是最好的胎教了;
最重要的是,在孕妈妈因为各种孕期反应、身材变形等生理和心理上的因素而感到心情低落的时候,准爸爸一定要注意这些情绪,并加以安抚,孕妈妈的心情对宝宝的健康是会产生很大影响的。
当然,有条件的准爸爸还可以参与陪产,和孕妈妈一起体验完整的生产过程,一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这将是非常难得而又宝贵的体验。
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高,成绩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平均每天与父亲共处两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和情商更高。
首先,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会让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更出色。
爸爸妈妈一起为孩子付出和投入,能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如果爸爸常年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原因而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比较缺乏安全感,也极有可能无法与他人建立起亲密关系。因为如果由母亲单独抚养孩子,她们要么会过多地呈现温柔和细致的一面,要么会将对父亲缺席的抱怨带入到育儿的过程中来,而无论哪一种情况,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
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能让孩子的性别观念更完善。
对于男孩来说,随着他们渐渐长大,睾丸激素的萌发和性别认同的产生会使他们比起母亲,更多地想在父亲身上寻找可模仿的地方,因此父亲在男孩成长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是相当巨大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男孩的第一个模仿对象,也是他们的榜样。
对于女孩来说,父亲是她生命中出现的第一个男人,她会将每一个走进她生命的男孩来跟自己的父亲作比较。父亲的性格以及和女儿相处的方式,会对一个女孩的自尊心以及她将来的择偶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爸爸深度参与到育儿中来,无论对于男孩还是女孩性别观念的形成和完善都大有益处。
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
育儿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前三年,很多宝妈甚至连一个整觉都没有睡过。就像一开始我们提到的那位四胞胎妈妈,哪怕是全职照顾四个孩子,她的精力都是不够用的。那么这个时候如果爸爸能搭把手,分担一些育儿的职责,对于宝妈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慰藉,这对于增进夫妻感情的作用,远比送花送钻戒或是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要强得多。
此外,爸爸更多地参与到育儿中来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排除一些小家庭之外的干扰因素,比如长辈们源于经验的指导建议和两代人之间在育儿观念上的摩擦,这样也有利于构建更和谐的家庭关系。
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的好处还有很多,那么要怎样才能让爸爸们积极地为育儿出一份力呢?
以前女性需要在育儿中承担更多甚至是全部职责,是因为女性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远远不如男性,如果有一个人需要为育儿作出牺牲,那么这个人只可能是母亲,而不会是父亲。但现在,女性的经济政治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大多数中国爸爸投入在育儿中的精力还是微乎其微,除了固有思维对男性的影响外,宝妈对宝爸在育儿中的不信任也是让男性远离育儿的一大原因。
所以,让爸爸更多地参与到育儿中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妈妈们要建立起对爸爸的信任,这是一切的基础。
所以,推荐家里有新手奶爸的都看看这本书——《不要和你妈争辩》,大家一定会找到很多共鸣。
巴克曼写完《外婆的道歉信》后,写了一部思考家庭的小书《时间的礼物》,这本书里,他构思了一个成功的中年男人,所谓成功,就是——会挣钱,工作狂。在生命将尽的时候,他回顾此生,他的员工没有来看他,他服务的消费者也没有来看他,他一心把精力时间扑在上面的钱救不了他,他只能祈祷离婚的妻子带着儿子出现——尽管自己在家庭中长久以来都是缺席。
那本书上市后打动了很多人,但今年他专心写给孩子(其实是有娃以后的生活感触)的这本小随笔,却更揭露了家庭、教育、成长、生活的本质。在《不要和你妈争辩》这本随笔集里,巴克曼记录了他升级成为奶爸后围绕奶瓶和尿布打转的日常育儿小事,以及他给儿子的一些人生忠告。
比如关于这个书名他就对儿子说:“儿子,虽然这是你的人生,但老爸有一些经验,你最好早点知道,比如无论何时都不要和你妈争辩,这个技能一定要保持,我能活到今天全是靠它。”相信所有宝妈都会觉得他说得很在理。
其实每个爸爸迎接他的第一个孩子来到世上的时候都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甚至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第一次当爸爸嘛。巴克曼也在《不要和你妈争辩》中写下了他对育儿世界的茫然无知和初为人父的感动。比如下面这段,可能很多宝妈在自己家里也看到过类似场景:
虽然有一种说法叫“永远不要让男人单独带孩子”,因为让他们带孩子的场景往往是下面这样的:
但我们仍然希望妈妈们能够给予新手爸爸多一点信任,相信他们能够在手忙脚乱的失败经验中渐渐摸索出他作为一个爸爸独有的育儿技巧,如果宝妈实在不放心,也可以先观察两次,在宝爸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再施以援手,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对宝爸这不放心那不放心,从而让自己大包大揽。
看了一下身边的家长,负责带孩子的宝爸人数还是明显少于宝妈的,妈妈们不妨把今天我们聊的内容和宝爸分享一下,鼓励他多参与到育儿中来。
还有几周就是父亲节了,希望到那个时候,各位宝爸能更享受育儿这件事,也愿意分享更多育儿的感触。
END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