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ympathizer》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5-07 10:56: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3

《TheSympathizer》是一本由VietThanhNguyen著作,Grove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26.0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TheSympathizer》精选点评:●201

《The Sympathizer》读后感精选

  《The Sympathizer》是一本由Viet Thanh Nguyen著作,Grove 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6.00,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Sympathizer》精选点评:

  ●2019 Reading List #23 ✓ | 最后三章真是看得目瞪口呆,黑人问号脸???剧情上并不出彩,大部分时间故事走势很haphazard,感觉是不惊艳版的The Handmaid's Tale x 1984的结局。语言上非常fancy,大量华丽的比喻和一本正经的冷幽默,有点理解为什么拿了普利策,真正的亮点是cultural critique,极其辛辣,可以大段摘抄。

  ●可能因为越南人梗已经过去了 外加作者用词太难 居然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多月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了解后越战时期的一本好书,越南——关岛——美国,一路记录下来,很珍贵

  ●语言太好了吧

  ●2019.8.15-10.28. “Nothing”.

  ●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来气的一本书 越是戏谑 越是愤怒 到最后没有意识形态 只有人性和权力的永恒 nothing is more valuable than freedome and independence. 作者的智慧与英语语言的熔合值得一个普利策

  ●很好的印证了当代小说主动融合批评话语这个观点(作者本人也是学者出身)。语言方面也沾了当代作品的通病,热闹纷呈一通,想要咀嚼才发现作者自己差不多把话都说完了。附录访谈的中心思想:I am angry!

  ●作者对美国和越南社会的批判真是淋漓尽致,很多方面放到中国似乎也适用。作者的语言极其流畅自然,一不留神就浮想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场景。这是一本让人难以释怀的书。

  ●"I'm dying because this world I'm living in isn't worth dying for! If something is worth dying for, then you've got a reason to live."

  《The Sympathizer》读后感(一):一个越南混血儿的忠诚

  这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作者连篇累牍用了很多长长的句子,而且思绪奔放,穿插跳跃,从一件事突然转到其他事情上。

  假如不是因为先在美国公共电台听过作者的采访,我怀疑自己能够耐心看完(实际上我听完整本书,相比阅读,听着稍微容易些)。

  回到本书内容,作者的切入点很有趣,主人公是南越一个越南妈妈和白人父亲的混血儿,他不仅面临身份认同的危机感,还有政治上的彷徨。他身为南越政府安全官员,实际上暗中为北越共产党做事。虽然作者用了不少篇幅讲述他的理由,我感觉有些牵强。但这不妨碍作者讲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主题围绕着忠诚展开。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对朋友的忠诚,对信仰的忠诚,对同胞的忠诚……很多段落,引起我的共鸣。

  没有评价本书五星,一点是可读性差点,作者对文字的掌控力还显得稚嫩,需要时间和磨练。看看《Remains of the Day》作者的书籍,用简单、清晰的文字叙述复杂、深奥的情感。

  另一点是作者的价值观,我认为作者对有些问题并未想清楚,比如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他本身的矛盾反映到主人公的行动上。

  《The Sympathizer》读后感(二):一本需要慢读的书

  第一次读越南裔作家的作品。主人公在美国的经历,比如难民营、文化融入和身份认知,和Pachinko中的情节有类似的部分,不同之处是主人公换成了一个间谍。这也是我为什么很喜欢族裔作家作品的原因:在复杂的情感中看到太多人类底层价值观的共通性。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语言,精彩!有的极具讽刺意味(比如描述长得难看的父母,孩子也好看不到哪儿去),有的让人很心酸(比如回忆自己母亲病逝、挚友的妻子孩子的葬礼),有的逻辑清晰大快人心好比在看奇葩说(比如怒怼导演为什么电影中没有一句越南人的台词),有的很恶心(比如描述儿时和一只鱿鱼sex然后这只鱿鱼还被做成菜给自己吃下去,虽然这一段表达了自己的道德观和政治倾向;再比如描述河里肥硕的鲶鱼争夺人的粪便的场景然后还说这些鲶鱼是市场上的“宠儿”,呕~,虽然这一段作者表达的是在异国他乡待久了回到故土的alienation;还有那个在隔离监狱里被“腌制”的连体婴以及描写自己因伙食而消化不良). 更主要的是作为spy内心的纠结,尤其是在杀了无辜的人之后如何感觉被haunted.

  这本书绝对不是很快能读完的,作者的用词不简单,很多大词和法语词汇,而且全都是长段落,基本上一个段落就是Kindle的一页甚至还要多。最主要的还是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当代族裔作家所融合的好几代人的经历,让我们在读这些作品的时候,难以立刻产生共鸣。必须要反复读几遍,认真思考,查阅资料,才能真正明白这种况味。

  《The Sympathizer》读后感(三):战争的第1.5人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产生的这种偏见,总感觉越南是个偏远落后的地方,那里的人长得比较奇特,越南餐厅也总有一种奇怪的味道。越南战争?我唯一的两条记忆是大学军训时教官讲段子说越南人很小但特别不怕死,以及Rage against the machine专辑封面上那个自焚的僧人。所以在得知The Sympathizer是关于越战的时候,尤其是看到书的封面上那张神情呆滞的面孔,我的阅读的欲望直垂谷底。但转念一想,第一反应在90%的情况下是误导的,而且看到评论说这是“A disturbing ... take on the fall of Saigon ... and a powerful examination of guilt and betrayal”,加之作者Viet Thanh Nguyen本身也曾是越南难民,我相信这本书应该不至于太无聊。于是从网上下了单,拖朋友从美国千里迢迢带了过来。

  读完这本书,便久久不能释怀。

  The Symphasizer是以一名越共特工的口吻展开故事的叙述,讽刺的是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叙述者的名字,就像战争电影里那些被奴役的士兵或平民一样,他不需要名字。叙述的内容也不止局限于越南战争时的场景,事实上更多的时候叙述者是在回忆他在美国的卧底生活,回忆他作为culture token在南加州校园的学习,作为电影顾问和美国导演的过节,作为将军最信赖的人为他执行的任务,以及他和亚洲女人的交往。以一名亚洲人的视角看待和评判美国社会特别能激起我的共鸣。正如他所说,“To that end, I read America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perfected my grammar and absorbed the slang, smoked pot and lost my virginity.” 这不正是被美国文化同化的必经之路吗?

  所以,在某个角度上,叙述者描述的战争是延伸在文化和意识层面上的。叙述者说自己是“a man of two minds”,他没有办法完全听从自己所效忠的越南共产党,也做不到无情地执行将军给他下达的每一道命令。他只能在不同的视角间游移,模糊着“你”和“我”的边界,结果却是对信念的怀疑,被冲击下的“你我”身份所支配。

  叙述者在开篇引用了艾默生的一句话,“consistency is the hobgoblin of little minds”。不是吗?

  从文学的角度上说,The Symphasizer的用语特别考究,作者连篇的排比句和肆意自如的场景切换显示出相当的写作功底。作为叙述者写给Man的自白,他的心里活动既真实又模糊,客观中夹杂着讽刺,平静下隐藏着愤怒,是理性的剖析也是玩世不恭。无愧于普利策的最佳小说奖。

  看罢这本书,我对Viet Thanh Nguyen和越南这个国家都产生了蛮大的兴趣。Nguyen本身是南加州大学的文学教授,他谈吐特别风趣,像是小说中叙述者的反方向投射。越南这个国家,在了解了她的诸多阴暗复杂历史之后,似乎也变得生动可爱起来!

  《The Sympathizer》读后感(四):万事皆空,活着就好

  万事皆空,活着就好

  ——《同情者》读后

  自越南战争结束后,以越战为题材的各类书籍、电影不知凡几,有点滥了。没想到2019年的普利策小说获奖作品《同情者》又是关于这一话题的。不过,以前无论书籍影视,大多以西方世界、美国人的身份、站在他们的立场来书写来反思,是美国人记忆中的越战,是由失败者书写历史的战争。而阮清越(Viet Thanh Nguyen),以越南难民后裔身份写下的《同情者》,以独特视角思考越南战争以及战后越南移民的生活。该书2019年一出版, 即受到多方关注,并一举拿下2019年普利策小说奖。

  这是一个双面人的故事。

  故事开篇第一句话便说:“我是一名特工、是潜伏者、是间谍,一个有两张面孔的人。也许我有两套思维也不足为奇。”

  主人公没有名字,他是私生子,是混血儿。父亲是法国传教士,母亲是这位传教士的越南女仆。虽然他自认为是越南人,可悲的是他并未得到越南人的真正认同,比如他的亲戚们、比如他为之效力的将军,在他们眼里,他永远是“杂种”。

  他在美国受过教育,熟知西方文化价值观,却选择了信仰共产主义,然而他又是个并不那么虔诚的共产党。他偏好美国生活方式,却又清楚地看到其中的矛盾与不足。在美国时,他还多了一层身份认同问题,无论多么熟知西方文化,他总觉得自己是局外人,难以融合进去。

  他有两个歃血为盟的结拜兄弟MAN与BON。一个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一个对共产党深恶痛绝。这两位朋友对各自信仰的忠诚专一都反衬着主人公撕裂的人格。

  他似乎非常了解两种主义、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但他的心却不属于任何一方,他的心无处安放。爱、忠诚、背叛,充斥着主人公纠结的人生。他对信仰保持忠诚的同时就意味着对将军的背叛,而他执行将军的暗杀命令却又是对信仰的背叛。这些忠诚之间彼此冲突,他永远处于被撕裂被拉扯的状态。如何能同时对国家、对信仰、对朋友保持忠诚,实在难以回答。

  他以为自己有两套面孔,然而取下假面后,他发现假面之下也非真实的他。其实他不是双面人,他是无面之人。

  这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

  如何给这部书定位?说它是战争小说、是历史小说、是间谍小说、是悬疑惊悚小说都不为过,但它同时还是一部社会讽刺小说。小说中间部分,主人公在美国的生活,是对移民、难民、少数民族在美国立足生活、困难前行的反映。这个部分充满了作者幽默睿智的描述,读来真是笑中带泪。

  比如,他借用他的情人日裔美国人Ms. Mori之口,来表达移民的感触:

  “……日裔美国人,她纠正我。不是日本人。而你是越裔美国人,不是越南人。你必须宣称自己是美国人,她说。美国不会主动承认你。如果你不宣称自己是美国人,如果你的心里没有美国,美国会把你扔到集中营、保护区或殖民地去。”

  比如主人公作为顾问参与一部好莱坞电影拍摄。一部以越南战争为主题的电影,越南人在电影里居然没有一句台词,仅有痛苦的呼号。其实这段实是暗讽著名导演科波拉的著名越战电影《现代启示录》。好莱坞是美国的宣传喉舌,一直进行着白人文化宣传活动。在好莱坞越战电影里你能看到美国英雄或被扭曲的美国英雄,但你看不到有血有肉的越南人。

  比如右翼国会议员邀请将军和主人公赴宴,作陪的都是白人精英,大家的谈话风趣机智。这儿有很长一段主人公的自白,可以视作移民们夹在两种文化间的痛苦写照:

  “同为有色人种,将军跟我都清楚:与白人相处时必须十分耐心。他们很容易被有色人种吓到。哪怕是与白人学者相处,你也要很有分寸,如果是普通白人的话,你简直什么也不要做……我们吃他们的食物;我们看他们的电影;我们通过电视和日常接触观察他们的生活揣摩他们的心理;我们学习他们的语言,我们领略那语言中的微妙含义;我们因他们的笑话而笑,甚至付出代价,卑微地接受他们的屈尊俯就;我们在超市在牙医诊所偷听他们的谈话;为了牵就他们,为了不让他们不安,他们在场时我们不说自己的语言……我们比白人更了解白人。有时候这令我们怀疑自己,让我们长期处于自我揣测状态,对镜自揽审视自己的形象,疑惑这是不是真正的我们,疑惑白人是不是这样看待我们的……”

  这是一部政治恐怖小说。

  小说的最后几章非常残酷。主人公重返越南,被捕后受到刑讯逼供,最后几近疯掉。小说的这部分令我联想到卡夫卡联想到奥威尔。

  指挥官和委员长 (即Man)一直要求主人公坦白交待。他写了一年的坦白书,既是坦白也是反思。他自问:那些为权力奋斗的人得到权力后做了什么?当革命成功后革命是什么?为什么那些呼吁独立呼吁自由的人要夺走他人的独立与自由?像我们周遭大多数人一样相信一切无意义到底是理智还是疯狂?他觉得自己把一切的一切全交待了,然而审讯者仍然不满意,认为他还有隐瞒,而且隐瞒的正是他自己也不知道的,所以他必须挖掘自己的灵魂深处继续交待,这就是所谓的再教育。他被脱光、捆绑、电击、强光照射、不许睡觉,勒令交待他自己也不知道该交待的东西。恰在他几欲崩溃迷离之际,他的内心似乎突然澄明起来。他意识到不是他背叛了革命,反而是他及无数人为之牺牲的革命背叛了他们。他一直被问及:什么比独立和自由更珍贵?最后他悟到:Nothing。一切都没有意义。他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一切毫无意义。独立、自由,并不比其他东西更有意义。”既然一切无意义,生与死便无所谓。就在主人公无畏死亡之时,他获得了重生。指挥官和委员长认为他再教育成功,他获得释放,得以逃往美国。最后,主人公认为活着便是对死亡的惩罚。不要谈什么主义,活着就好。

  这是一部语言风格独特的小说。

  这本书还有一个耀眼之处,即作者的行文风格。用英语写作的亚裔作家很多,成名的也不少,但是阮清越的行文别具一格。书中几乎没有对白,因为作者将对白全部转成没有引号的叙述,并且连篇累牍全是长句,加上作者思绪奔放,穿插跳跃,从一件事突然转到其他事情上,往往读着读着,还得翻回去看看刚才作者讲到了哪儿,不专心读的话还真跟不上作者的思绪。

  笔者个人偏好干净简单的文字,觉得这样的文字直指人心,最有力量。显然,作者不是这一路的。刚开始阅读的时候,真不习惯作者这种风格,只觉得行文拖塌冗长,描述一样东西时,无数的排比句读得头晕。甚至觉得作者有故意显摆卖弄英文之嫌,用了太多生僻字,比如喝醉酒,不说drunk 不说intoxicated而偏要说inebriated。反而英文母语作家谴词用句会平和很多,也许因为他们不须证明自己英文很好?然而,不容否认,这部小说文风独特。喜不喜欢,则见仁见智。

  若一定要说说本书的不足,个人觉得情节设计略有牵强不够流畅。作为一本小说,故事性可读性很重要,编故事首先得自圆其说。主人公小时候为何能去美国读书,是什么让他接受共产主义、加入共产党?中间美国生活部分似乎与整个故事有点脱节,最后回越南的借口也很牵强:为了保护BON?……读完掩上书,这些问题盘旋在脑海里没有得到解答,姑且用留白天地宽来解释吧。此外,因作者繁复的写作风格,行文叙述沉重缓慢略嫌拖沓,存在主义的哲学反思似乎太多了点。其实整部小说压缩一半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及其意义。

  花絮:据说本书,他投稿14次,最后一次,也是第14次,GROVE PRESS接受了,赚大了。其他13家出版社肯定后悔了。

  《The Sympathizer》读后感(五):一个间谍是如何看待越战的?

  “I am a spy, a sleeper, a spook, a man of two faces. Perhaps not surprisingly, I am also a man of two minds.”

  我是一个间谍,一个沉睡的人,一个幽灵,一个双面人。也许并不令人意外的是,我是一个有着两种思想的人。

  在新加坡Kinokuniya书店一角看到这本书,The Sympathizer,翻开书看到第一句话,我就立刻买下了它。

  “I am simply able to see any issue from both sides. At other times, when I reflect on how I can't help but observe the world in such a fashion, I wonder if what Ihave should even be called talent. After all, a talent is something you use, not something that uses you. The talent you can't not use, the talent that possesses you—that is a hazard, Imust confess.”

  能够同时从两种对立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这是我的天分,如果这能被称作“天分”的话,然而我觉得天分应该是一种你可以利用而非利用你的事情,被“天分”所占领自我,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The month in question was April, thecruelest month. It was the month in which a war that had run on for a very long time would lose its limbs, as is the way of wars. It was a month that meant everything to all the people in our small part of the world and nothing to most people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It was a month that was both an end of a war and the beginning of …well, “peace” is not the right word, is it, my dear Commandant?”

  这场战争对于某一小部分人来说意味着一切,可对于这世界其他大多数人来说却什么都不是。这场战争结束于四月,四月是战争的结束,同时也是和平的开始,或许“和平”也并不是最准确的形容词,对吗,亲爱的指挥官?

  这本书的前307页,是一位北越越共间谍的自白书,他长期潜伏于南越,在越南战争中南越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战败后,他随从上校作为难民逃亡到美国,并继续向他在北越的指挥官汇报将军及难民们在美国的生活。

  他没有姓名,只是上校身边的一位秘书,他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冷静的观察并讲述着自己从越南到美国的见闻。

  “I confess that I admired him, even though he was my enemy. It is always better to admire the best among our foes rather than the worst among our friends. Wouldn’t you agree, Commandant?”

  在西贡的逃亡路上遇到了设卡的越共军官,我们贿赂了他,因为他需要钱来养家糊口,他是一位正直的军官,因为他收了钱就履行了我们之间的承诺,放了我们通过。这样的军官值得我们钦佩,钦佩一位虽为敌军的智者,总好过与腐朽的我军沆瀣一气,你说对吗,指挥官?

  “Isn’t that unjust that only the most privileged or fortunat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escape? I made some sympathetic noises. This puts someone like me in rather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Why should I be the judge of who gets to leave and who does not? I am, after all, merely a glorified secretary. If you were in my situation, Captain, what would you do?”

  只有有权有势的人有机会撤离,这难道不是很不公平吗?而我又凭什么可以决定谁可以撤离呢?我仅仅是一个秘书而已,如果是你会怎么做,指挥官?

  讲述者在逃亡之路上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上校的随从、越共同胞、有权势的南越军官、生活在西贡(现在的胡志明市)的女孩们以及无数身处战争中的越南平民,谁是有资格决定他们去留的人?虽为北越间谍,讲述者却在这份给指挥官的自白书中写下了自己对于流离失所的人们的怜悯同情之情。这不像一份普遍意义上的自白书。

  “One day at the beginning of April I received an invitation to the grand opening of the General’s new business on Hollywood Boulevard, a liquor store whose existence in the Cyclopean eye of the IRS meant that the General had finally conceded to a basic tenet of the American Dream. Not only must he make a living, he must also pay for it.”

  上校终于也成为了美国梦的信仰者,他在好莱坞附近开了一家酒类专营店,上校需要在美国谋生,也需要为他的生计而向IRS付出税款。

  逃到美国后,上校不再是上校,他不再身着军装,不再具有号令大众的权利,上校也只是一位难民。为了生存,每一个难民都需要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上校开了一家酒馆,曾经一同逃亡过来的越南难民们时常来此聚会和消费,难民们依旧共享着相似的生活圈子和生活方式,军官们甚至依旧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再次回到越南回到战场,夺回曾经属于他们的国家和领地。

  “By the time I returned to campus, however, the students were of a new breed, not interested in politics or the world like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Their tender eyes were no longer exposed daily to stories and pictures of atrocity and terror for which they might have felt responsible, given that they were citizens of a democracy destroying another country in order to save it.”

  当我再次回到校园,身边的同学已经是新兴的一代人了,他们不喜欢政治,甚至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他们不会再看到那些残忍恐怖的图片,也不会再听到那些故事,那些诉说着他们是民主主义社会的一员,因此有责任去摧毁另一个国家,以解救他们的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故事。

  讲述者回到了校园,学习英语学习美国文化,还取得了学位,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变样了,没有人再谈论战争,学生们不会再看到那些富有煽动性的语言和图像,没有人想再回到战场。

  “I stopped breathing and waited for the General to pull out the pistol with which he was going to remove my brains in an unsurgical fashion, but all he extracted was a bottle of scotch and a pack of cigarettes.”

  上校发现了我们当中有间谍,我很害怕,我以为他发现了我,谁想到上校拿出烟和酒,并问我觉得谁可能是间谍,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于是只能随口说了一位肥胖的军官也许有可疑,上校便下令我们去秘密处决他。

  作为一位间谍,讲述者时常会对自己身份的暴露而感到害怕,然而上校却始终没有怀疑过他,还相信了他随口而出说一位肥胖的军官有可能是间谍,上校下令秘密处决他,尽管讲述者知道他其实是无辜的。

  “Perhaps the movie itself was not terribly important, but what it represented, the genus of the American movie, was. An audience member might love or hate this movie, or dismiss it as only a story, but those emotions were irrelevant. What mattered was that the audience member, having paid for the ticked, was willing to let American ideas and values seep into the vulnerable tissue of his brain and the absorbent soil of his heart.”

  电影本身并不重要,观众们或许喜欢或许不喜欢这电影,但重要的是,观众花钱买了电影票,代表着他们愿意让美国强大的思想渗入他们自己本身脆弱的思想。

  讲述者作为顾问参与了一部好莱坞电影的拍摄过程,主要工作是帮助导演核实电影情节的真实性,然而核实的却是演员的服装造型是否逼真,台词里的俚语是否准确等等这样无关紧要的内容。他们在菲律宾拍摄越战主题的电影,然而电影中塑造的却都是美国士兵的形象,电影中的越南人没有一句台词,越南人不过是电影道具和摆设而已。

  这部分内容在作者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过,作者通过描写拍电影的故事情节在对好莱坞拍摄的各种越战主题电影进行讽刺,尤其是《现代启示录》。

  讲述者坦白了几个自己参与到的其他的事情,比如和军官们一起对犯人进行拷问和审判直到犯人自杀,比如暗杀一位被上校认为是左派的编辑,以及上校依旧为着回到越南继续作战而开始整顿装备,暗中操练军官。讲述者还坦白了自己在逃亡和避难的过程中接触到的几个不同的女性,自己和他们的关系,以及自己对越南女性和美国女性的看法。

  最终,讲述者从美国逃回了西贡,而他自己也迎来了审判,在被囚禁在审讯室的一年里,他写下了这份307页的自白书,他坦白了一切,但却依然遭受着拷问和折磨。对那个被拷问了无数次的问题,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What is more precious than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小说的故事没有happy-ending,就如那场真实的战争一样,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我们的越南战争永远没有结束”。作者是一位美籍越南裔作家,4岁时随着家人作为越战难民逃到了美国,可能以世俗的眼光看他们就像是American Dream的代表:作者的父母在美国加州开了一家商店,生意做得不错,他的哥哥成为了一名医生,还在白宫参与顾问委员会,而作者自己则是南加大的一位教授,写出的这本小说还得到了2019年普利策奖。然而,作者自己却坦言,他常常处于身份认同的困惑感中,他是一个美国人,表面上看他们是成功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身处在美国这个自由的国度中,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美国对越南发动的战争上。另外还有其他国家的难民包括菲律宾、柬埔寨、韩国、老挝等等逃到了美国,美国本地人以及这些难民们如何看待和平衡大家在美国得到的经济机遇,这是非常困难的事,并非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平等的发展机会,因为这些发展机会是因为美国在海外发动的战争所带来的。

  作者通过阅读书籍、查找资料和探访战争旧址来了解自己父母所生活过的国家和那里的人民所经历过的一切,然后写出了这本书,虽然小说是虚构的,可是书中的许多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作者希望用一个越南人的角度写越南战争来给越南人看,也正是因为如此作者才通过一位越战间谍写自我检讨书给越南指挥官这样的形式来写出这本小说。

  书在今年一月份买回来后看了几页就被我搁置了,因为篇幅太长,语言太晦涩,标点符号都只用了逗号和句号,因此很难像其他那些浅显易读的小说一样畅快地读下去。上周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越战的背景资料,然后又把书拿出来读,遇到非常影响理解的单词就用词典查一查,其他内容都是通过上下文推敲和猜测着看下去。看了几章后我找到了中文翻译版,打开电子书对照着看了三章,发现中文翻译版完全把原作的故事基调和语言风格给改变了,因此我抛弃了翻译版,专心读原作,每天平均看2-3个小时,用了两周时间读完了整本书,自己觉得大概理解了百分之70左右的内容。

  原作营造了一个孤独、阴郁、却非常平和的叙事氛围,没有任何血腥暴力的细节,甚至在写到讲述者自己开枪打死那位左派编辑的时候,都是冷静客观和平和的描述。这本书就仿佛一个旁观者置身事外地在讲述,但是读完后却会有很多情节留在脑海中令人挥之不去,读的过程中,时而愤怒,时而无奈,时而陷入沉思。作者本人接受访谈时也讲到自己对于这部作品的期待,文学作品也许无法对历史或革命产生任何作用,但却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让大家对畅销文学产生一些警觉,并且重新思考战争和历史的假设和前提。

本文标题: 《The Sympathizer》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53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个月后,将有上千人返回农村,因为马上要…《心理学》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