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一本由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老子》精选点评:●翻译确实不尽人意,不过这套书的翻译都这样吧~●于此书而言,任何译文都显得偏颇、狭隘且多余●还可以吧,注解还是
《老子》是一本由汤漳平,王朝华译注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子》精选点评:
●翻译确实不尽人意,不过这套书的翻译都这样吧~
●于此书而言,任何译文都显得偏颇、狭隘且多余
●还可以吧,注解还是很详细的,看的比较粗,注释里对于各家的取舍部分没怎么看。作为普及本只能随便翻翻不可深究。
●重读老子,这个版本注释详尽。
●这,我是真的没读完
●这本书如果全是王老师注的,就给五星了。道经的部分注得不够好,准确地说,是有点差,德经的部分注得非常地精到。
●比较详细,为了写论文就读了一下
●中华书局对古代经书的注解还是很值得研读的,就这部《老子》来说,对经书的文字很考究,找了至少5、6版本对文字进行补充、校验;老子此书省略、通假字较多,与现在词汇的意思也有些差别,但这两位译者对老子的解读还是比较通透的,适合刚接触的读者对老子的思想全面解读;还有,此书对林语堂先生比较认可,极推崇其《老子的智慧》之书,大家也可以对比来读~
●首章的題解和譯註就把我圈粉了,湯先生跳出了傳統的窠臼,摒棄了那些由莊子提出,經王弼發揚光大的玄乎而不切實際的東西,把老子從司馬遷筆下的自在独行中解放了出來,還原為一個積極傳播自己思想,渴望更多人受益的良師。
●并没有看懂老子到底要说什么。
《老子》读后感(一):《老子道德经注》读书报告
一、成书目的
根据历史记载,周室内乱,老子辞去图书管理之职,欲出函谷关而游历归隐,守关官员阻拦,要求其著述以传后世,才有了《道德经》一书,而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是该书最重要的注释之一。
从书中内容来看,涉及了多个方面,我倾向于是著书立说,宣传自己流派主张,传道于人,希望后世有人能够发扬绝学,匡扶于政治。理由在于,虽然老子反复强调无为,道法自然,而其内容多是站在士的角度为统治者建言献策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二、成书内容
1、哲学认识论
提出了“道”、“德”、“天地”、“玄德”、“象”等抽象概念,建立了自己认知世界的一套主张。
老子笔下的“道”,出现频率很高,着墨最多,从多个维度反复阐释。集中来说,“道”是一种自然规律,“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告诉我们“道”的获得不需要努力求索,而是顺其自然,将就一种内在的悟性。老子认为,窥破了“道”这智慧是力量巨大,能力极大的,小则可以自身获得圆满幸福,大则可以安邦定国,求得世界和平。但是获得“道”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懵懂而难识,忽略而去,所以有了“上士闻道,勤而习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也”。而真正的得道人士是孤独高冷的,“众人昏昏,我独察察”,所以只能“寂兮廖兮,独立不改”。
而其他的一些概念,总体而言,都有一种源于自然,懵懂精微,整体感知的特点,这和西方哲学所推崇的精准的逻辑推理和实证主义大不相同。
2、方法论
《道德经》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其中所蕴含的朴素辩证法,而且能够在历史和自然现象中得到佐证。如“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思路,看似无理,而在《左传》“郑伯克段”的故事中展现的淋漓尽致,而更加出名的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的譬喻。
此外,《道德经》中还对做事的顺序用了两个章节进行强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早的提出并非在荀子《劝学》,而在此,由此也可见诸子百家争鸣同时,也在相互学习吸收。由“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而推论出为政者,应该防祸患于些微,而实现无为而治的主张。
3、道德观
从核心内容上看,老子对道德价值的推崇和儒家内核是有相同之处的,都称赞“仁”、“信”、“慈”这些比较光明人性化的价值元素,而和法家大不相同。但是不同点在于其道德的实现过程,是要通过消极的方式来获得,文中提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这并不在于老子不认为仁义礼智信不是值得推崇的,而是用有为的方式来推崇,大加宣传,反而会适得其反。
因此,和儒家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不一样,老子崇尚一种消极的处事哲学希望来获得内在世界和外在社会的安宁,对于“骄”、“矜”、“自是”、“为目”大加抨击,儒家希望通过“礼”的修复而重新建立西周和谐有序的社会,而老子则尖锐的指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静笃”、“清静”、“拙讷”、“知足”、“慈”、“俭”、“不为天下先”等道家价值自成一统。儒与道这一进一退,构成了中国文人既积极进取,又低调自安的性格底色。
4、政治观
在以上的思想道德观的基础上,老子提出了自己的为政主张——无为。在老子的行文中,存在三类人,一是民众,二是圣人,三是君主。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有用无为的方式,协助君王管理百姓,最后功成而不处。而这治理方式不是获得生产力的长足提高,而是化民成俗,用“虚其心,实其腹”的愚民政策,让所有民众浑浑噩噩,恬然自安,维持社会的稳定。
无为的政治观,不仅在西汉初年文景之治中得到践行,后世执政者也能领悟运用,如明朝万历年间,在张居正的大刀阔斧改革后,继任者内阁首辅申时行则完全采用了另一种契合于道家无为而治,将祸患消于细微之处的方式,虽然不见彰显史册显赫史实,然而却有了长达数十年国家无事的政绩。
而愚民之策,也见于历朝历代越演越烈消除异端,控制思想中。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倚赖的向来不是农民的种粮智慧,而是自然环境上的风调雨顺,和社会环境的安定有序。安分守己,见素抱朴的老老实实庄稼人总是有利而无害的。
5、军事观
老子明确提出了反对且厌恶战争的观点。“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直接说明了战争对社会的巨大破坏。“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则说明了战争只是万不得已的手段,战争的狂热分子是不能获得天下的,哪怕取得了战争胜利,也是一件值得悲哀之事,需要以丧礼处之。
《老子》读后感(二):关于《老子》想说的10点
最近在重读《老子》/《道德经》,想说说几点感悟。下面的《老子》都有书名号,指的是《老子》这本书,而不是《老子》这个人。因为《老子》可能是老子写的,但老子是谁不知道,所以我更愿意用《老子》而不是老子。 1、“道”是可以说的,只是说出来的不是真正的“道”。 一说到《老子》,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因此很多人认为,“道”是不可以说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道”要是不可说,那这一本《老子》说的是什么?所以说,“道”可以说(“道可道”),只是说出来的不是永恒的“道”(“非常道”)。 其实,说出来的“道”就好比指月亮的手指,不是真正的“道”,却可以通过说出来的“道”认识真正的“道”,当然,你也可以不通过说出来的“道”去认识真正的“道”。 关于指月指的典故,在《六祖坛经》中有这样的记载:无尽藏尼对六祖惠能说:“我研读《涅槃经》多年,劫仍有许多不解之处,希望能得到指教。”惠能对她说:“我不识字,请你把经读给我听,这样我或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问题。”无尽藏尼笑道:“你连字都不识,怎谈得上解释经典呢?”惠能对她说:“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象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不是这样吗?”于是无尽藏尼就把经读给了惠能听,惠能一句一句地给她解释,没有一点不合经文的原义。文字所记载的佛法经文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只有佛性才是明月之所在。 同样的道理,《老子》一书说的只是指月亮的手指,而不是“道”,但不能否认“道”可以说,所以说认为“可以说的都不是‘道’”的观点是错的。 2、冷冰冰的《老子》,无情的《老子》,同时,《老子》也是孤独的。 读《老子》一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冷冰冰的,非常无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样的话,孔子说不出来,墨子说不出来,孟子说不出来,甚至连庄子也说不出来。我们读《庄子》,是有浪漫主义的感觉的。 说《老子》孤独,是《老子》自己说的,《老子》第二十章有一首自嘲诗: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吨吨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3、老庄的区别:《老子》重“道”,庄子重“人”。 《老子》一书,谈论的都是宇宙的本原,以及从宇宙的本原中得出的人类社会应该是怎么样的和人应该怎么做的道理。而庄子则不同,他探讨的更多是人要怎么活,而且是如何快乐地活。 4、伟大的辩证法。 《老子》一书,随处可见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是《老子》一书最大的闪光点。例如: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一般人对于事物,常常只看到表象,不思考本质;只看到事物的正面,看不到事物的反面。老子则善于从对立统一中去观察事物,对事物正、反两面的把握,从而对世界本质有透彻的认识。这对我们思考问题、为人处世也是很有帮助的。 5、《老子》是假“无为”,真“有为”。 很多人提到《老子》,就想到了“无为”,这只说对了一半,其实《老子》是假“无为”,真“有为”,真正“无为”的是庄子(以“无为”求“无为”)。《老子》从朴素的辩证法中得出,你要做到“有为”,你就要示弱,要装孙子,要以柔克刚,以退为进。 《老子》说了句真相:“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说,《老子》是以“无为”求“有为”,“无为”是手段,“有为”才是目的。 《老子》还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所以,“不争”是手段,最后“莫与之争”才是目的。 既然这样,你说《老子》是主张“有为”还是“无为”?是主张“不争”还是“争”呢? 6、什么是“道”? 什么是“道”?不知道。 但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本原,它包含了两方面的东西:“无”和“有”,或者只包含了一个东西,因为“无”就是“有”,“有”就是“万物”。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一”就是“无”,“二”就是“有”,“三”就是“无”和“有”的互动,“无”和“有”的互动产生了万物(这在《易经》里,“无”“有”就是“阴”“阳”)。 那究竟什么是“道”呢?勉强回答这个问题,就是“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道法自然”不是说“道效法自然”,而是“道”就是“自然”。 7、“无”和“有”的关系。 《老子》认为,车轮子为什么能走,是因为车轮中间有圆孔,才可以插轴;器皿为什么能装东西,因为它是空的;房子为什么能住人,因为有门窗。所以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即是说,“有”给人提供了便利,但“有”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无”发挥了作用。 8、勿自见(同“现”,表现自己),勿自是(自以为是),勿自伐(同“夸”,夸耀),勿自矜(自大)。 原文: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9、关于愚民。 《老子》是主张愚民的,《老子》第三章中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老子》认为社会变坏了是因为人有太多的欲望,这是因为人有了太多的知识,所以只要让人吃饱饭、有衣服穿就行了,不要让人知道太多,不然就会产生欲望,这就因噎废食了(包括《老子》认为要摒弃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也是因噎废食)。 这一点,包括《老子》认为要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都是不现实、不可取的。我们读《老子》,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10、关于君主。 对于君主,《老子》的观点是:“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老子》认为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 所以说,《老子》不是无政府主义,老子竟然不是无政府主义,这让我感到很吃惊也很疑惑,因为按照朴素的辩证法,应该是无政府比有政府更好才对啊? 也许,就是因为《老子》是假“无为”,而不是真“无为”的原因吧。
《老子》读后感(三):老子 | 中国最早的大神李耳,玩出了大境界
文 | 暮音1.藏书管理室隐藏的大BOSS
李耳,可以说是个极为传奇的人物,道家始祖级别,少林扫地僧类似的出身,每一个图书管理员都是隐藏的大BOSS,出身周王室藏书管理员的李耳就是这种大BOSS中的神话级别。
毕竟并不是哪一个学统能够像道教一样在中国大地上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并演绎出各种版本的神仙故事。
能把自己的学说和中国的上古神话故事结合在一起,并且连接的天衣无缝、逻辑正确,让你细思还真是这么一回事的,也就是老子这位大神了,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道家学派了。
甚至道学派的后进的学子学孙也能够依靠着老子强大无比的一部《道德经》演化出各种修仙炼术的法门来,忽悠的一众人觉得道家的学说就是集天地之大成者,为先秦时期的诸子所共仰,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玄幻流仙侠流创造者。
但是你以为它只是一部玄之又玄的修仙法门,可我们的老子又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贯行者,人家老人大大可没有说过《道德经》是修仙法门,是你们徒子徒孙为了迎合帝王渴望权利永恒、人类渴望寿命与天齐才、普通百姓愚昧无知将科学当神迹的心态才弄出来忽悠众人的,和人家老子本人可没有什么关系。
2.“老子”一词自带后现代主义网民调侃精神
马云的“我是你爸爸”算什么神梗?人家李耳的“老子”才算是大成者,并且让每一个提及的人都喊一声“老子”,也算是一种“我是你爸爸”的神仙梗了,而且流传千古,从未被超越。
哪一个人提及“老子”这两个词不是毕恭毕敬,满心推崇?“你敢说老子说的不对么?信不信老子削你?”诸位观者有没有GET到这个笑点?
所以说李耳才是后现代全民网民时代的集大成者,也说不定就是某位网民穿越过去来的一场恶趣味,如果是这样,那这位兄台也算是大智慧者呀!毕竟现代的人可写不出一部流传千古、万经之王的《道德经》来。
再说那句著名的:“执牛耳者,老子也!”你说老子牛么?老子当然牛了。所以我李耳才是最牛的人,才敢自称老子。因为老子将各种思想一统在门下,可谓老子本身就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学,无所不有。”的传奇人物。
3.现代艺术家想要火起来的炒作精神
李耳的《道德经》传说写于他归隐之时,途径函谷关,守将尹喜向他问道,于是才留下了这部道家始祖级别的学说。我说李耳聪明,你还不信,从他归隐时留下著作即可知晓,他聪明的很,他深知那样一个战乱的时代,若是随便的将自己的书抛出去,肯定是无人问津啊!所以归隐时抛出去才能流芳百世,被世人口耳相传。
这完全符合现代艺术家那种“活着的时候作品无人问津,一旦人死了马上火起来。”要想火起来,一定要做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可是李耳不想死啊!那怎么办?我们就玩归隐,我没死但是我隐世不出了,这大概就是我在人间留下的最后著作,你们要是不传播,怎么对得起我以后再也不出著作的这种大遗憾呢?
想要火,一定要作死作活,不想如此,就只能找一个折中的方法。所以后世的徒子徒孙们,有了一个炫耀的资本,一个花边消息,老子在函谷关问道以后,白日飞升了,还传的举世皆知,可以算是一场最大的营销炒作了。
4.“归隐”的玩法,李耳才玩出了大境界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看如今的那些80后、90后,年纪轻轻就学着人家前辈们的归隐论调,一个个把自己藏在深山里,尤其是老子的归隐地——终南山,都快被这代的归隐者玩翻了。
你说他们与世隔绝吧!每天把自己的生活发布在网络上,生怕引不起关注,引起各种人士的向往归隐之心,这一把炒作,妥妥的将自己炒热了,毕竟“神仙生活”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内心向往的,虽则隐居起来多了几分种桑花田下的乐趣,可隐居也是要食人间烟火的呀!
没有流量,不火起来,怎么能够果腹呢?靠着现代人的吃苦精神?娇生惯养成长起来的人有几个人能够不怕风吹日晒真的去干农活?在农场里摘了一次果子,都觉得是挑战了人生不可能,完成了一次自我的精神蜕变,从此能够不怕吃苦不怕社会操(炼)。
5.一句道德,概尽世间万物其规律
我们为什么崇尚李耳的学说,因为这些学说无不揭示着万物的规律,《道德经》里一句“道法自然”,暗合我们当今的多少思想?
原子裂变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来解释,是不是觉得神奇?人家老子就是知道事物就是由最小的部分组成的。一个“玄之又玄”,人家就知名了,反正我自己也有很多事情是不知道的,你们就去想吧!可不就是悬着一个心么?你听不懂,证明我想的比你更深远,我可以超然的俯视你。
霍光说“黑洞论”,老子几千年前就提出了“道”,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就有馄饨物体的存在,我们的神话故事里,也提出宇宙是一个蛋,盘古沉睡中醒来,挣脱束缚,就发生了大爆炸,虽则是故事,但是也符合如今的研究事实。老子觉得宇宙就是幽静无声、广阔无边、长存不改,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称之为“道”。
是不是老子心里想着“宇宙大道”?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他说连他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道德”二字,是人间致理,一个“道”字,说尽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一个“得”字说尽社会的运行规则,所以李耳自认为“老子”,也就无可厚非了。
《老子》读后感(四):韩非《解老》《喻老》,“气”我所欲也,“剑”亦我所欲也
韩非解老很容易联想起《笑傲江湖》里的剑宗和气宗,中国学者解老也是分剑宗和气宗,泾渭分明,韩非是“气”和“剑”混合起来讲,有一点“气”我想要,“剑”我同样也想要的意思,被学者诟病为胡说八道。虽然其核心思想是性恶论产生的君道至上,但是韩非《解老》和《喻老》用逻辑推演的方式来讲解《老子》, 具体展示了法由道派生,是道这一宇宙根本法则在社会领域的落实和体现。 思路非常清晰,值得一读。《解老》从“德”开始,中间贯穿“道”的运行过程,再以得到“德”结束,换成现代八股文的语境,就是在“道”的领导下,在“德”的指引下,在“法术”的帮助下,君主身体健康,名利双收,奸佞无处遁形,国家强大人民富裕,宗族“祭祀不绝”。
(一)韩非解老:“气”我所欲也,“剑”亦我所欲也
解老以《德经》第一篇(三十八章)“上德不德”作为开篇,来表达儒家所推崇的“仁”“义”“礼”是有意而为之的“下德”,是造成天下无道的罪魁祸首。“德者,内也”,如何能达到德呢,韩非认为要“无为”“无思”,要保住元神不游离于自身之外,保住元神,就保住了人的本质,保住了本质就叫“德”。(中国文化都是建立在身体与自然万物和谐的基础上的,因此宗教和西方哲学中的身体不存在或可抛弃和中国文化格格不入)儒家的“有为”是想得到外面的东西(“得者,外也。”),因此让元神受到外面世界的牵制,反而得不到“德”,仁、义、礼本来都是内在的东西,但是现在却用繁文缛节来包装它、文饰它,以至于让内心的情感衰弱了(这也是后世谈道貌岸然的读书人满嘴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的由来),所以说“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第二篇讲君主治人事天治国。首先(五十八章)以“人之迷也,其日故以久矣。”讲人们经常会迷失在福兮祸兮的转换中,犯下过错,受到惩罚,怨恨君主,却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无法掌握规律,所以君主要用“方正”的法则去引导他们,这个方正的法则就不是“察察”之政(过于明辨是非会导致人民狡诈),而是“闷闷”之政。
其次(五十九章、六十章)讲如何达到“闷闷”之政,因为五色五味五音令人心发狂,所以“治人事天莫如嗇”,减少心神的消耗,要思虑静和孔窍虚。思虑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入。“和”是自然的规律,“气”是生命力,掌握了规律又有了生命力,君主的谋划就能得当,谋划得当就能控制万物,控制万物就能无往而不胜。但是光打下江山还不够,还得保住社稷和身体。方法就是体道,“体道,则其智深,其智深,则其会远”(智慧深远,谋划长远,没人看得到他的终极,因此可以长久的占据国家),这就是“有国之母”,也就是保有国家的根本,根本就是“德”和“禄”。有道之君在上,则鬼神与人两不相伤,鬼神不扰乱民众的精神,民众不犯法,君主也就不惩罚,最终还是君主有德。
最后(四十六章)警示君主:贪欲和不知足是祸国殃民的根源,劝诫君主知足者富。
第三篇讲“道”是什么?(十四章,第一章)因为前面一直讲得道、体道,所以首先讲明,“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道是能使万物条理化的东西。条理就是秩序,法律就是要规定秩序,所以韩非很强调“理”。同时又阐明道孕育万物,因为万物皆有条理,并行而不悖,所以道没有恒定的规则。 韩非在具体解释“无常”的规则时,从阴阳二气入手,从天讲到地,从星宿讲到五行,从武帝讲到三王,从圣人讲到纣亡,从万物的普遍规律讲到圣王暴君的特殊规律,正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条理之清晰,语句之流畅让人咋舌:“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不得不化,故无常操。无常操,是以死生气稟焉,万智斟酌焉,万物废兴焉。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以成其威,日月得以恒其光,五常得之以常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四时得之以御其变气,”尤其当他说到“轩辕得之以擅四方,赤松得之与天地统,圣人得之以成文章。道,与尧舜俱智,与接舆俱狂,与桀、纣俱灭,与汤、武俱昌。”道“譬之若戟,愚人以行忿则祸生,圣人以诛暴则福成。”推导出韩非理论中的由圣王定法的理想。
在解释“道可道,非常道”时,韩非说道的恒常就是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具生,圣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与开天辟地一起产生,到天地消散仍不死亡衰败)一下子就把道的宇宙性和永恒的真理性形容得很清楚。
第四篇讲具体的体道(五十章),这篇很有意思, 韩非用“气”解释“道”。老子谈出生入死,死生之徒十有三,韩非解释人有四肢和九窍,谓之十三。明明是眼、鼻、耳、口的“七窍”,怎么变出“九窍”了呢,因为还有屁眼和尿道,这真是道在屎尿啊!屎尿就是道理, 因为万物有灵,因此万物相对都有伤害,防不胜防,过度求生(执迷于物欲)反而会走向生的反面。所以要清静无为,少私寡欲,体验自然的法则,才不会陷入死地,不接近死地,就是善于保护自己的身体。中国哲学,身体非常重要,就连灵魂出窍都能影响人的判断和认知,就更别提灵肉分离了。
第五篇讲修身治国要以道观物最终可得德。(六十七章,五十三章,五十四章)
首先讲制定法律。圣人三宝,慈爱的人思虑成熟、做事谨慎,得事理;掌握了事理(规律)做事就不会疑惑;不疑惑就是勇敢;不过于浪费,节俭就能富国;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谨慎的去衡量规矩,制定规矩(法律),要让规矩与万物相符。
其次讲法律首先要铲除的就是伤国的大奸大盗。
最后讲修身治国,也是解释修第一篇里的“无为”“无思”——身要所好之物不能引,可欲之类神不为动,外物不能乱其精神,以道观物,达到这样就能守住“德”。守住德了民众得利,君主可铲除奸佞臣子,宗族“祭祀不绝”。
(二)韩非喻老:道孕万物,君驭人间。人性本恶,清君侧,铲奸臣,除忤逆之言。
如果说《解老》还有道和德作为指引,《喻老》则是存粹的法与术。韩非的喻老是建立在《主道》“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二柄》“二柄者,刑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扬权》“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君不同群臣。”《三守》深藏不露,自主决断,大权独揽。《备内》“信人,则制于人。”五篇基础上的。这篇比较简单,是具体讲讲君主如何修身治国,他的讲解顺序如下:
以四十六章 “戎马生於郊” 作为开篇说明天下无道源于欲望的不知足。
第二篇讲君主王霸,存邦(五十四章:“善建不拔,善抱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世世不辍。”)的方法:对自己要做到:好物不能引,可欲不为动, 权重,君静(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对外对臣子,要做到“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六章)”赏罚者,邦工利器也,在君则制臣,在臣则胜君。所以要起事于无形,柔弱胜刚强。
第三篇进一步阐释怎样才能起事于无形,柔弱胜刚强。通过举例子说明难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细,未兆易谋,将事态控制在萌芽状态,要求君主对事物的认识要返本探源,见小曰明,欲不欲,学不学,抛弃众人的过失,不在意世俗的眼光,打破认知的常识,不把知道自己不知,不把示弱、守柔当成过失。(六十三章,六十四章,五十二章,七十一章)
第四篇是回到“道”上面,让君主作为人间道的主宰要知天道,掌握自然规律,以道观物,并智,并视,不为而成。(四十七章)其中他解释老子的知天道,掌握万物的规律,将道的运行方式与元气和精神在人体内的流通作类比: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耳目竭于声色,精神竭于外貌,故中无主。中无主,则祸福虽如丘山,无从识之。(人的五官等于孔窍,是精神的门窗。耳目的能力被精神所耗尽,精神被外貌所耗尽,因此心中就没了主宰。)故曰:“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得出要掌握万物规律就是要保住元神不游离于自身之外(精神不离开实质),不受外物干扰,以道观物,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既看到眼前利益,又看到长远利益。
最后韩非举了楚庄王、子夏和周文王的三个例子(四十一章、三十三章、二十七章),再次说明君主在道的引导下以我为主,看见自己的不足,战胜自己,掌握规律,利用手中的条件,贵其师,爱其资,就是成就大器,大音的奥义。
总结:韩非和庄子被誉为最得老子精髓的两个人。韩非是韩王之子,韩国公子,代表的是贵族阶级;庄子是平民,代表的是底层阶级。庄子的以道观物是齐物,是天下大同;韩非的以道观物是神授君权,圣王定法国富民强。这一正一反正好构成了老子思想的传播。以道观物是一种理想,因为人生来就有差异,有差异就有好恶,就连逍遥神游的庄子都可以忘记“不笑不足以为道”,而嘲笑孔子贪图功名,就更别提韩非以道生法术,以君主身体健康,名利双收,奸佞无处遁形,国家强大人民富裕,宗族“祭祀不绝”来诱惑统治者来推行他的思想了。韩非的《解老》和《喻老》是构成他思想的核心内容,而他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学影响非常深远,其积极意义不用赘述,但是其消极意义则可从这两篇中管中窥豹了。
《老子》读后感(五):不必读《道德经》
常被朋友圈或公众号发布的鸡汤文轰炸,其中就有不少论及《道德经》(《老子》)的文字。这些鸡汤文作者们讲谈《道德经》,仿佛道行高深、莫名玄妙之境,样子十分令人生厌。 有一本《不必读书目》,里面列入了《老子》,我觉得新奇翻阅了一下,甚是失望。全篇不见作者如何觉得不必读的见解,反倒是作者大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书籍的要义。
我倒是真的认为《道德经》不必读。 可能会有朋友说,你自己都读了,却拦着别人不读,是何道理! 其实我读《道德经》,是因为日常练习毛笔字,经常翻看抄写,无形中翻读了几遍。现在写这篇文字倡议大家不必读,是被《道德经》专家们讲的烦躁了。 我说《道德经》不必读,首先这本书的内涵与思想,我们都已经熟知,它们曾经在我们从前的语文学习中,日常的文学阅读里,在我们被传承的生活智慧中,也在我们日常交流的语言里。 我们不需要把《道德经》当作看待世界和指引生活的智慧书。我们现今的知识和观念,远远比它要丰富和接近真理。正确的做法,是把它当作一种文化:它的字句,它的思维,它的思想和观念,甚至几千年来被人阅读和解读这一现象,都是一种文化。文化不等同知识,不等同智慧,它是成规模有传承的人类活动。比如现在我们讲到游戏,也经常用"游戏文化”这个词,就是因为玩的人多了之后,它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人类活动。 《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早期的经典著作,它的语言文字,是中文的源头之一,它所讲到的人性,在现在也没有什么变化,它讲到的美德,现代也要追寻,它所训导的话,现在也要听。把它当做文化才是正确的做法。
说《道德经》不必读,人们也许说,这只是你自己的想法,随便你好了。但说《道德经》过时,肯定会有人不愿意。其实当初老子写《道德经》,预设的对象不是那些目不识丁苦作劳役的贱民,也不是士大夫的家族“百姓”,它是写给“圣人”看的。书中的“圣人”,就是统治者,帝王。全书的主要目的,是告诫统治者应该清心寡欲,无为不争,不要过分穷奢极欲,让人民生养生存,方能国家长治久安,个人长生久视。从这点上来看, 《道德经》里面的内容确实非常有道理,它相当于预见了统治阶级的结局:战国之后,多身死族灭。当然历史走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说它反历史潮流,那是要求太高了。其中关于自然规律及为人处世的论述、思想和态度,今天还有意义。说它有意义,当然也是因为它是最早期的文字,它最早这样表达了,我们得跟着说。不是吗?我们现在说的话中每一个字词,都是词典里的;词典里的字词,来源就是这些早期著作。
鸡汤文的特点有一样,是“啰嗦”,因此我要说说它们是文学作品,切莫不要当作真道理来看。《道德经》呢,也同样有这一样,还是“啰嗦”。如果说道理,讲清楚就行了。如果总是反复讲述,那就成了"文学"。《道德经》更大意义上,是一部文学作品。
要写清楚,免不了“啰嗦”。但“啰嗦”是大害,我还是简短地说。
《道德经》里面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如:“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等。至于辩证法,我们现代人学的不算少,学到的要比老子讲的更透彻些。 要读透《道德经》,需要理解里面的文字来源,这就要研习或了解古代学者“小学”(中国古代研究音韵、文字、训诂的学科,现在的大学中文系的课程才能涉及到)方面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日常用不到,仅是文盲遇到识字的会以为他特别有文化而已。 比如《道德经》开篇讲到“名”,这涉及到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哲学,探究“白马非马”必然会涉及到这一思想源头。 《道德经》作为文化源流,产生的影响也深远。比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类从事物的对立面分析问题的句子很多。唐代有本《反经》(也叫《长短经》),就特别是这种“反”过来看问题的。
也有人说《道德经》中讲到圣人无为之术,是一种权谋之术,是帝王御下之术。高位之人总是亲自上阵动手做事不是好事,这个道理有,但老子是否也说这个意思不一定,但他由着别人解释是肯定的。
以上这些其实也不必一定要懂。或者只要知道这么回事就可以了。它的整体思想哲学并不难理解。 《道德经》一直被解读,其实就是探究着只言片语。我们要熟悉一下这本书,那看看它的一些重要的语句,理解熟悉一下,就可以了。 以下罗列《道德经》中经常被引用的句子。因为广为流传,这些句子的意思并不难懂,有些语句就没有添上注释。下文中的注释内容,来自他人的文献著作。
以下罗列原文中的语句,估计一般人都读到过:有些词语和句子,日常就在使用;有些则在普通的文学作品、文章中;有些涉及到治国理念的,见于政论或学术文字;有些更少见,比如见于一些关于道教和修行人士的文字。
我以为不必读《道德经》,但不反对把以下的摘录内容看一看,温习一遍。
这样的摘录,是希望能为打算读《道德经》的朋友们节约点时间。
这本书打分当然得五星,毕竟是我国古代经典。有时间和有详研需要的朋友,当然是需要认真读的。
(书法家写的最多的是“上善若水”、“道法自然”。这里我随便附几句抄写的毛笔字,只为添点图片,让本文活泼点。本人字没有好好练,写的不好,自知贻笑大方难免。)
第一章 众妙之门
第一章的这几句经常被引用,最大的原因也许真的是人们往往总是只记得一本书的前几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释义】 能够用言语解说的道理,就称不上是恒常的大道。能够用文字表白的概念,就称不上是恒常的概念。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释义】玄秘之中的至高至上者,便是产生宇宙间一切奥妙的门户。
第二章 功成弗居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释义】所以,实有与虚无相互滋生,难与易相辅相成,长与短相互比较而显现,高与下相互依靠而存在,单音与回声相互应和而成曲调,前与后相互接随而成顺序。
第三章 不见可欲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释义】因此,圣人治理国家的原则是,简化人民的思想,充实他们的肚腹,弱化他们的精神,强健他们的筋骨。
第四章 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这一成语,经常见到一些引用,尤其是一些可以写作发声的知识人,爱用它来表达自己终于融入大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释义】收敛了锐气,解开了纷杂,调和了光芒,混同于尘垢
第五章 不如守中
这句话很容易被理解错误。网络小说《诛仙》就在开头引用这句话,明显感到作者为这句话心情激荡不已。我估计他是理解错了,否则没必要那么激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释义】天地没有任何偏爱,将万物当做祭坛上用草扎成的狗,让它们自荣自枯;圣人没有任何偏爱,把百姓当做祭坛上用草扎成的狗,让他们自生自灭。
第六章 谷神不死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释义】大道空虚开阔而又变化万端,它永远不会消亡。这是缔造生命的神秘母体。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释义】拥有最高修养的人就如同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愿居处的地方,因此其境界很接近“道”。
第九章 名遂身退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释义】黄金碧玉堆满厅堂,无人能长久守住这些财富;一个人若富贵且骄慢,那是自取其祸。功成了,名就了,就应急流勇退,这才合乎天地自然之大道。
第十章 生而不有
大家都知道三国刘备字“玄德”,这两个字就从这里来。 程抱一,法籍华人,文学院士。取名“抱一”是从这里来的。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释义】精神与形体相配合,持守住大道,能够不离开吗? 抱一:即合一。一,可以指魂魄合一的状态,也可以指“道”(究竟真实)
专气致柔 【释义】聚结精气以追求柔和温顺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释义】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也不自逞其能耐,成为万物之长而不对其加以主宰,这就是奥妙深邃的德。玄德:奥妙深邃的德性。
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释义】五色:青、赤、黄、白、黑。这里指种类繁多的色彩。五音:宫、商、角、徵(zhǐ)、羽。这里指种类繁多的音乐声。五味:酸、苦、甘、辛、咸,这里指种类繁多的美味。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菜根谭》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句。其中, “宠辱不惊”就是从“宠辱若惊”化出。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第十六章 知常曰明
至虚极,守静笃 【释义】至虚极,守静笃:心灵虚空到极点,静谧到极点。虚、静,都是形容人的心灵空明宁静。极、笃,皆为极端、极度、极点之意。
第十八章 大忠大义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 绝学无忧
晋代的葛洪著有《抱朴子》。“ 抱朴”二字就是从这里来。
绝圣弃智 【释义】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圣,这里指自作聪明。
见素抱朴 【释义】见素抱朴:意为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未经染色的丝;“朴”是未经雕琢的木;此处素、朴皆指本色。
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释义】绝学无忧:指摒弃仁义、圣智的浮文,以免于忧患。
第二十章 独顽似鄙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释义】俗人都光辉自炫,唯独我昏昏沉沉;俗人都明明白白,唯独我好像浑浑噩噩。
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释义】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孔德:大德。孔,大。德,“道”的显现和作用。
第二十二章 曲则为全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释义】弯曲才能保全,委屈才能伸展,低洼之地可盈满,破旧器物将更新,目标少点收获更多,追求多了反而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持以“道”作为天下事物的法式。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释义】狂风不会持续一早上,暴雨不会持续一整天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释义】人学习地的厚实涵藏,地学习天的高明宽广,天学习道的本源创生,道则纯任自然,顺规律行事。
第二十六章 燕处超然
历史剧中,帝王出行或亲征,大臣劝阻时往往用这句话。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释义】为什么大国的君主,却还要以轻率的态度处理天下大事呢
第二十八章 大制不割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第三十一章 恬淡为上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第三十三章 自胜者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已经变成俗语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第三十六章 以柔克刚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句经常被当作谋略引用。《知否》剧里,顾廷烨小时被继母骄纵,就是如此。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成语,在俗语里用的最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成语,也经常被引用。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第四十二章 损之而益
“强梁者不得其死”,作为诅咒语使用频率很高。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释义】大道衍生出初始的一,一又生出阴阳的二,阴阳交合而生三,三生出万物
强梁者不得其死 【释义】蛮横霸道的人难得善终
第四十三章 以柔克刚
电影《无间道》,“无间”一词即来源于此。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这一句,在劝说自己或别人不要追求名利时常用。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释义】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的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遭致更为惨重的损失。
第四十五章 大巧若拙
“盈“、”冲”是相对应的。当初看《笑傲江湖》,看到令狐冲遇到了任盈盈,就知道师妹岳灵珊一开始就被金庸放弃了。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释义】最完美的事物总好像有缺陷,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虚空一般,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最刚直的东西好似弯曲的,最灵巧的却仿佛最笨拙,最雄辩的人好似不善言辞。
第四十六章 知足常足
劝说自己或别人“知足常乐”时的用语。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第四十八章 无为而治
这一句,在学者中经常被引用。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释义】求学的人,其知识要逐渐的增加;而求真理的人,就要逐渐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思维见解等。
第四十九章 圣常无心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第五十章 生生之厚
“出生入死”,又是成语。 “生生之厚”,常被人引用在劝人养生的文本中。其实这个词本意是,奉养过厚不利生存。
出生入死 【释义】出世而生,入地而死。另一种解释是,离开了生存必然走向死亡
生生之厚 【释义】由于求长生的欲望太强,而营养过剩、奉养过厚
第五十一章 尊道贵德
这句在第十章已经使用过了。原句为道德经的重复句之二。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五十三章 行于大道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释义】大道十分平坦,可人君却喜好走邪路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已成俗语。“和光同尘”,见第四章,原句为道德经的重复句之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倚
基本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塞翁失马》,就是这句话的故事解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五十九章 长生久视
又是成语。道家修行的文字里,经常会有这个词。
长生久视 【释义】长生久视:长生久存。
第六十章 其鬼不神
不要理解为,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如小菜一碟,其实他是非常慎重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若烹小鲜 【释义】治理大国,就像煎烹小鱼一样。本句喻意为政之要重在安静无扰
第六十二章 美言可市
老子还有一句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美言可以市”,现在经常贬用,意为巧言令色,卖乖讨好。给人美言并非恶事,用来“市”这个出发点就不好了。现在多这样说:“善言”、“善行”。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释义】美妙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的尊重和敬仰。高尚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第六十三章 为大于细
经常有人在解释说:孔子说的不是“以德报怨”,是“以直报怨”。其实,他应该指出,“以德报怨”是老子说的。
大小多少。 【释义】大小多少:把大看做小,把少看做多。
报怨以德。
第六十四章 未兆易谋
这句就太有名了,读书劝学,就用这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十六章 不争之争
林则徐撰有一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中“海纳百川”为成语,源头就在这里。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不敢为天下先”应该针对人的不同处境而言。现代做有益社会之事,往往提倡“敢为天下先”。
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胜
祸莫大于轻敌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被褐怀玉
被褐怀玉 【释义】外穿粗布衣服,怀内揣着美玉。被褐:被,穿着。褐,粗布,引申为粗布衣服。怀玉:怀里揣着美玉,此处指胸中满怀知识和才能。玉,美玉,引伸为知识和才能。
第七十三章 勇于不敢
成语,也可写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代斲伤手
这句,在历史小说中经常读到。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第七十六章 木强则共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第七十七章 为而不恃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释义】自然的法则,是削减有余的而补益不足的。人世的法则就不是这样了,它是削减不足的来供给有余的
第七十八章 受国之垢
“以柔克刚”这句成语大家都知道,源头就在这里。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第七十九章 常与善人
劝人行善,常用这句话。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老死不相往来",没念过书的人肯定也说过这一句话。
小国寡民
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