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5-06 08:33:4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古拉格》是一本由[美]安妮·阿普尔鲍姆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7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古拉格》精选点评:●没想到竟是这一部比砖头还厚的书陪伴我度过一段阴霾的日子。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候的苏联,很有可能我会

古拉格的读后感大全

  《古拉格》是一本由[美]安妮·阿普尔鲍姆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7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拉格》精选点评:

  ●没想到竟是这一部比砖头还厚的书陪伴我度过一段阴霾的日子。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候的苏联,很有可能我会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投入劳改营,然后,在饥饿中强制超负荷劳动,伴随着失去所有:健康、尊严、廉耻、自由、人性和生活的希望,我想,我可能是最早死掉的那一批吧。也可能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下,我才会知道自己的生存意志到底有多坚强。再次庆幸自己现在身处的世界尽管各种不完美,但还好不是古拉格。

  ●近期读过的关于劳改营/集中营的纪实历史作品比较多 这本看了大约30% 弃了。不一样的历史 一样的沉重

  ●集中营

  ●六百多页的书,我用了六天飞速读完。也许是因为不想让痛苦、压抑、矛盾、荒谬的阅读体验持续太久。

  ●历史不会被掩盖

  ●其实我想打四星半

  ●Remember. Remember.

  ●买的盗版,因为被禁了。他者眼中的历史。对我国的劳改体质影响深远。苏联真乃铁血民族。哎。

  ●斯大林。。。

  ●终于让我系统了解了古拉格,不过关于古拉格终结的叙述总觉得有点儿简略,有点儿戛然而止(当然尾声部分作者的阐发很好),可能与档案开放程度有关吧,还是劳改营的生活写得最详细,尤其是斯大林时代。不得不吐一下,一年你就出二版,让出来就买一版的情何以堪!而且二版还增加了图片,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古拉格》读后感(一):书是好书,但尾声部分又是西方批评俄罗斯的调调。。。。

  熟悉古拉格很好的书,但是最后尾声作者却用车臣战争做对比是啥意思?

  “五十年后,俄罗斯联邦故伎重演,通过两场战争,它荡平了车臣共和国首都格罗兹尼,杀害了数以万计的车臣平民。如果俄罗斯人和俄罗斯的当权者记得一刻骨铭心地记得一斯大林曾对车臣人所做过的事情的话,他们可能不会在九十年代一次又一次入侵车臣共和国。这样做在道德上相当于德国战后入侵波兰西部。几乎没有俄罗斯人这么认为一这本身就证明他们对自己的历史知之甚少。”

  作者竟然拿德国入侵波兰和斯大林迫害车臣人做对比,什么叫入侵车臣,车臣不是俄罗斯的一部分吗?说的好像车臣战争中车臣人没有杀俄国人似的,苏联解体时欧美背地里支持车臣怎么没见作者说一说呢?呵呵

  《古拉格》读后感(二):怎么办?

  好长,为了方便阅读,买完纸质版还买了kindle版,意外顺利地读完了。说实话,虽然书中记载的历史细节大部分已经遗忘了,但阅读时的那股凉气不断升起的感觉却难以忘怀(总算到了斯大林死后的章节开始轻松些)。如果陷入书中描绘般的苦难中怎么办?不断地问自己。也许,毫无办法,只能看着自己慢慢地虚弱下去,毫无尊严地勉强撑住,更不用提保护自己的家人孩子;也许,到那个时刻自己就是一页在巨浪中的独木舟,能做的只是顺着波涛的方向,等待风浪平息上岸;也许,自己会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但似乎阅读完使我感觉到人生更完整些,古拉格或变种也许会降临,最好永远不会,然而,但是我已经有过那种绝望体验,已经变得强大些了吧。 也许,这才是类似作品的意义!?

  《古拉格》读后感(三):古拉格,沉痛的历史

  利用上下班地铁通勤时间和空余时间终于读完了这部书,用电子书读的,对于书的厚度没有太多概念,倘若是纸质书,应该是很厚的一本吧,60多万字,承托了一个古拉格跨越世纪的历史,沉重,悲痛。

  读完的时候地铁路程还有一大段时间,整个人都沉静在那里,没有心情看手机或者翻开另一本书,就那样沉浸在无法言说的沉重情绪里。

  作者不仅仅着重于描述集中营之间的生活,而是梳理了整个古拉格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最终解散,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劳改营的人间惨剧。

  让我震撼的不仅仅是劳改营的荒谬,可怕,惨烈,炼狱,还有读书时候课本上提到的苏联的五年计划,让我震惊不已的是原来苏联一个个拿来骄傲的五年计划是建立无数人的苦难上的,而我之前对这个一无所知。他们居然还出口这种劳改营制度到其他国家,读书过程中顺带看了一下知乎上的古拉格话题板块,人数话题并不多,从中了解到一本书叫做《夹边沟记事》,看到了书里的片段,恍惚觉得这个可以跟古拉格一起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场景确认相似的炼狱,联系其时间背景,也许那时的中国也被苏联出口这种制度了。东欧许多国家也有这样的集中营,我不禁感叹苏联影响之深。

  劳改营在建立之初居然没有确定他的目的是什么?是为经济目的还是改造犯人并没有确定,这让我觉得荒唐可笑。没有目的指导的行动还有执行的标准吗?抓捕押解劳改过程中的种种罪恶,紧紧因为底层操作人员没有人性毫无同情心吗?如果换个环境,他们是不是也可以是善良的普通人?这让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争议不断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环境可以让人彻底疯狂。

  我们经常戏称俄罗斯民族是战斗民族,这是他们民族性格的一部分。不知是否因为这长久的苦难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层出不穷的沉醉于伏特加的新闻是不是也因为他们的性格太缺乏安全感,太需要酒精的麻醉,今朝有酒今朝醉呢?联想到心理学,经过这样的环境的家长会有健全的心态培养孩子吗?经历过这些的孩子还能有健全的人格吗?亲子关系如果重建,社会信任如何重建,这些都要面临重重困难。

  这部历史如此沉重,也跟着作者的叙说历程见识了苏联历史的发展,人民的苦难。尤其触目惊心的一句话是斯大林讲的:死一个人是悲剧,死一百万人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历史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血泪史,俄罗斯民族有,中华民族有,犹太民族也有,还有许许多多的民族有……

  尊重历史。

  《古拉格》读后感(四):集中营——极权国家的劳动机器

  作者在序言中便将苏联劳改营与纳粹德国集中营联系在一起。“像个政权都是通过划定他们将要大规模迫害并消灭的‘敌人’或‘劣等人’的种类而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的行为合法化。”如果说爱,能将人与人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群体,形成一个社会,那么恨,将会提供一种更紧密的关系,形成一种利益集团,而且易于被一个领导所操控。

  关于这些利益集团的领导——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个大独裁者,也是无法分开讨论的。独裁者最终定会将个人抱负和国家前途混为一谈,或者干脆说是把国家前途作为个人抱负的垫脚石。而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实现独裁者个人权利的最大化,他们提出了很多口号,也虚构了很多敌人。希特勒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斯大林是一个反民族主义者,但他们同样都大规模逮捕过波兰人、犹太人、鞑靼人。他们以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为口号,却从不人民正真的生活放在心上。希特勒在战败之前对他“毕生热爱”的日耳曼民族实行焦土政策,斯大林从不相信自由工人可以提供更有效的劳动力。说到底,独裁者需要的不是人民,而是机器。

  但历史多次证明了,人类注定无法成为机器,思想隔离、洗脑宣传的影响是有限的。领袖的画像无法遮挡一个国家的荒凉与凋零。希特勒要求所有的刽子手为自己的残忍行为感到骄傲,而斯大林更过分的要求所有的受害者为刽子手对他们所做的残忍行为拍案叫绝。不论是纳粹集中营还是劳改营,被关押的人们所受到的第一场虐待就是从家庭中剥离出来,夫妻子女同时入狱的会被分开关押,一方入狱的会严格限制书信和包裹往来。家庭关系的存在使人们愿意为了家人去奋斗,也愿意为了家人去忍受。但是独裁者不能忍受这种有可能高于自己权威的关系的存在。机器不需要父母,机器不需要感情。拆散家庭,挑拨亲人关系,让怀疑和猜忌成了人们的主要关系。斯大林就是为了告诉他的人民,没有任何一个人是靠的住的,是能保护你们的,除了你们的伟大领袖。“去个人化”“剥离家庭关系”,成为了极权主义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也是造成集中营中惨象寰生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从人中剔除人性,如同从肉身中剔除筋骨。古拉格虽然是一个国中之国,但也不是完全独立的,根据路西法效应,大部分看守,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渐渐丧失人性,而他们是与外界存在着种种联系的。古拉格体系的恶性影响,通过他们,终将波及整个苏联的土地。

  这一点古拉格似乎做的相当成功,但其实做的相当失败。在古拉格中,家庭关系寡淡的不值一提,但是新的小团体随之诞生,“职业罪犯”,“政治犯”,“告密者”。人与社会,需要一些切实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关系作为依托和支柱,显然,对伟大领袖的个人崇拜还远远不够。而无数低于道德底线的生存法则的产生,也必然超出了伟大领袖的预期。

  独裁者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自恋。他们不但高估自己的个人魅力,还会高估自己的个人能力。任何一个独裁者都会觉得自己有着控制宇宙运行的能力。他们都曾在军事上横扫了一片土地,因而他们认为像政治与经济这种温文尔雅的东西,不过需要自己动动手指就能解决。

  既然古拉格在经济建设上的作用已经被各种专家否定了,那么它的存在可以说是没有给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提供任何利益。唯一的收益者,就是当时的独裁者。高压政策在斯大林死亡后迅速的土崩瓦解,甚至拖着整个苏联政权下水之后,成了前苏联,乃至现在的俄罗斯人民心头一块不愿被揭开的伤疤。经历了长期极权主义洗脑教育的一代人,已经忘记了自由的美好。最让人费解的是,那些曾在古拉格里拼命寻求自由和平等的人,在解冻之后显得无所适从并且强烈怀念起被奴役的时光。不知道斯大林泉下有知会不会笑出声音。

  古今中外,从秦始皇到沙皇尼古拉斯,到各种大独裁者的经历,都指向了一个结论——人生而为人,并非机器。希望在历史继续推进的过程中,这一道理将会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成为真理,铭记于人们心中,统治者不能忘,人民自己更不能忘。就算未来世界的血腥气味不会变得稀薄,也不要总在一个已经论证的错误上再牺牲一些国家几代人的生命。

  《古拉格》读后感(五):国家工厂

  国家的定义,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摘自 百度百科

  共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与信仰,于是乎现在224国家与地去就组成了现在世界的架构模式。从这样的一个定义,每一个国家则是代表着一群人的意志,因此国家其实就是人民为了更好的行使自己的权利,更好的生活,可以定义为一种工具。但是权利一般是掌控在少数人,而对于“共同”的定义,又十分的模糊不清,于是古拉格就存在了。

  古拉格——始于斯大林的出现,于30年带开始膨胀性的扩张,于二战时期达到达一个巅峰,于2000年才慢慢的淡出历史。从一开始只是关押罪犯、政治犯为目的,发展成为以劳动改造为借口的营利性政府机关,最终成为一个承接着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为战争提供物资的一个类似于国家企业的组织。

  从这样的一个发展史,也许在二战期间,这样的一个组织可以不断的向战场提供充足的物资与人力,并且可以对于边缘地区的资源使用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最合理的资源分配其实就是根据自由人力按照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得到的主动分配,可以是自由的组合,也可以是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发起号召由人们进行相应。

  因此古拉格的第一个错误地方就是,强迫人们进行不合理的劳动。人们多数是来自“简单审讯”的无辜人民,古拉格的工作安排一般是以衣服的手工活,煤矿、伐木等重工业,当然还有一些高科技的产业(以当时资源安排,应该只是虚置的产业)。这些被逮捕的人民,给社会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平凡的人民没一个人可以放松警惕,担心不知道哪一天说错一些奇怪的话,就被告密,接着就被秘密警察带到一个远离城市的地方。被逮捕的人民,以莫需有的理由被剥夺了人身自由权,财产权,然后进行着一些不属于他们能作业的工作。囚犯的素质是有的,有工程师、有研究人员,有好的管理人员,但是他们所做的事情却不是他们擅长的。

  不合理的劳动任务。劳动任务的不合理,包含着的项目的不合理性、施工设备不合理性与工作量的不合理性。在专属的大兴项目上,类似于白海运河,与一些铁路的修建(具体忘记了项目名称),施工的前堪工作,施工难度的审评,甚至于项目建设后带来的收益性,就没有得到很的评估,就连一百人的施工人力只配备着30个人的施工工具,甚至工具还是达不到施工的标准,施工的材料还是一些不合格的。一个项目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后,却没得到想要的收益,这是劳民伤财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是在损耗着一个国家的元气。在工作量的安排上,一个又一个膨胀的工作任务居高不下(很像现在很多公司的kpi考核),为了完成这么的一个指标,就出现了虚假的施工,应付式的施工,就这样的出现了一个死循环。可以完成指标,那就再加一波;既然再加,那就再想办法作假。出现怠工,假病逃工与自残避工的现象。一个假的工程完成量,造成一个对古拉格错误的评估。

  劳动环境与劳动回报不合理,大的劳改营相小的对比较好的,但总的来说并不是一个人住的地方,连牲畜都不愿意住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吧。在并无个人的独立空间,而是一大群人的居住空间;并配备完整的功能空间,但是却无充足的配套设备。缺失的医疗系统与食粮供应系统,劳动量与劳动回报不成比例的情况。就算已经是达到劳改营里面最高的报酬,但是却没有满足个人的生存需求。

  不合理的组织架构,大量的看守人员,与管理人员并无管理经验与相关的培训,并且大部分是由罪犯直接对劳改人员进行暴力的管理(其实我一直是站在现场管理需的观点去看待这样的一个事件,但是对于一个本来就是不合理存在的事情,还需要用合理的角度去看待么?),并且进行拉帮结派的,过多的进行一个非人道对带方式。

  其实古拉格的出发点是非常的好的,以劳动改造罪犯与政治犯,并且产生相关的社会效益,只是采用的方式是错误的,文革十年非常向这样的一个事件。历史是可以来进行借鉴的,这些事件的共同点都是想在短期的时间内,达到一个不符合社会现阶段完成的目标。古拉格——看的出斯大林个人主义,为了达到自己想到的目标,想尽办法的去实现。当斯大林的死去,一个意志的消失,人们就开始反抗了。

  但是古拉格对人们的影响,已经不是一个人的逝去就能够立刻能够改变的。劳改犯的平反工作,对于那一段历史的记录,产生出各个的“政治犯的思想”。其实不愿意去把这样的一段历史进行真正的公开,并不仅仅是因为它造成的伤亡比纳粹营还多,还因为这是在对着一个应用于很多人的国家体制进行着否认,否认着一个曾经有许多光芒的体制(尽管到最后是失败的)。

  在古拉格被捕的人们、被流放的人们也是,一般都是被附上反革命,或者并不是本国的居民,又或着是海归的人们,然后被认为并没有着个共同的文化与历史,必须进行改造才能成为本国的公民。但是人们选择在这样的一块土地上生活,就已经是表明他是喜欢这样的一个国家,所以对于国家的定义不能紧紧说是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信仰,应该还加上热爱着这样的生活环境的标签。

本文标题: 古拉格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29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红与黑读后感锦集血宴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