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设计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05-05 19:18: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7

《认知与设计》是一本由JeffJohnson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69.00,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认知与设计》精选点评:●浅显易懂,有理论有例子●很专业,知识面很广,很喜欢。除了是一本设计知识书,

认知与设计读后感摘抄

  《认知与设计》是一本由Jeff Johnson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69.00,页数:2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认知与设计》精选点评:

  ●浅显易懂,有理论有例子

  ●很专业,知识面很广,很喜欢。除了是一本设计知识书,还是一本科普书,大多数从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层面由表及里地阐明准则。值得反复研读和延伸阅读,书里提到的其他的书也值得有空去拜读参阅。

  ●2019第1本,主要是讲交互设计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最好有心理或交互方面的知识,这样看的话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很理性的一本书,大脑的认知、系统的意识、用户心理,需要多加揣摩,可以多读几遍~

  ●精华部分大概是最后的附录吧……

  ●神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玄学打一剂猛药。

  ●得出的设计理论很科学,每一条结论都有人最原始的需求作为支撑,看的心服口服。用很理性的方式在讲人是有多么的感性,从而应用到产品设计体验中去!产品人必读。

  ●好棒的

  ●全是干货,看一遍根本不够,要反复看。

  ●交互设计不得不看的一本书。

  《认知与设计》读后感(一):*认知与设计*读书笔记

  - [ ] 感知有偏差-遵从习惯|保持一致|突出目标|杜绝干扰 - [ ] 视觉感知有层次-呈现层次 - [ ] 色彩感知有限制-体现反差|顾及色盲 - [ ] 范围感知有边界-聚焦信息 - [ ] 注意力有限-控制数量|把握主次 - [ ] 记忆力有限-查看选择

  《认知与设计》读后感(二):人类大脑的优缺点

  人类的大脑是有局限性的,我们一次记不住太多的东西,平均值4个的基础上+-1个,这是普通人样本,5+-2是大学生样本,我们做决定也不是完全理性的,大部分是感觉为主,所以设计要让人觉得不费力。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看电子书会更费力,因为它改变了我们读书的习惯,比如首行缩进的排版,比如随时能回翻的特点,回头找看过的某个地方的话,纸质书真的比电子书方便。知识点的形成,有时就是模模糊糊的,需要回翻的,理解也好,回顾也好,纸质书都会更容易,当然它重。还有就是考虑到价格,618,双11京东要多买书。

  我们要把软件做得容易识别,步骤简单,减少学习的成本,及时反馈,错了要给反悔的机会,做一个贴心又善解人意的软件出来。

  这本书以后还是要看的,很多东西还是要做了才知道。

  《认知与设计》读后感(三):产品设计

  书本来也是条例不够清晰,只能大概梳理出一些设计方面的技巧。

  1. 习惯性:我们会根据过去形成自己的习惯,所以要匹配用户的习惯,在设计时,尽量保持系统的风格统一,按钮位置相同等,让用户形成使用系统的习惯。

  格式塔原理

  2. 格式塔原理-接近性:物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会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尽量保持相同含义的元素放在一起。

  3. 格式塔原理-相似性:相似的物体归属于一组。

  4. 格式塔原理-连续性:我们的视觉倾向于感知连续的形式而不是离散的碎片

  5. 格式塔原理-封闭性:完整的事物形成封闭感,让人感觉到是一个整体事物。

  6. 格式塔原理-对称性:事物看起来保持对称

  7. 格式塔原理-主题和背景:使用主题和背景诱导用户

  8. 格式塔原理-共同命运:一起运动的物体会被感知是一组的,那么他们就具有共同命运

  9. 色觉

  真的尽力了,书的主题太乱

  《认知与设计》读后感(四):交互式设计指南

  读完,我觉得所谓交互式设计,大概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设计一个用户界面,分析用户的目标,引导用户,避免长期记忆的压力和低响应的设计。

  本书从人的感觉和人自身的局限性入手,通过最新的认知科学来解释交互设计的原理。虽然我不是GUI设计从业者,但是却意外地收获了很多东西。

  比较深刻的是有关大脑构造的几章——人的第一系统(鱼和爬行动物都有)的反应速度远高于第二系统(大脑皮层,控制本能,做长远计划,推理,分析等),人类的第二系统很懒惰(至少对普通人),直觉经常甚至一直取代理性,人的第二系统只有在环境发生突变时才会运作,大部分时间人类就像僵尸一样本能地活着。举个例子,如果我希望你为残疾儿童捐款,我和你说一堆中国每年有多少残疾儿童降生数据的效果,远没有给你看一张残疾儿童的照片好。成熟的广告设计师也懂得在广告里注入色彩,情绪,性等让人产生激烈情绪的元素,而不是只给你讲产品的参数。但并不是说第一系统就是破坏者,合理地利用人的视觉优化,能让数据更亲切,引导人去利用第二系统,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其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明明你没和某人说过话,但是你就是厌烦他,你可能从身边的人那里听说他不好(即使给出强有力的数据证明,人们也更倾向于相信身边的朋友的一句话),你看到他,第一系统马上就会告诉你,他是个坏人(第一系统的反应速度比理性快10~100倍),你不会去试着了解他,分析他是不是像流言说的那样(第二系统很懒惰),这对你的生存没有帮助,但试着去了解一个陌生人要耗费很多精力(尤其是注意力!!!),在采集或狩猎时代,任何耗费精力的事情都需要避免,所以只能说,大部分人的确是像爬行动物那样对事情无意识和本能地反应,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你之所以觉得你是有意识地在参与你的生活,是因为,当你参与时你才知道在参与,但大部分时间,你都是在进行无意识的活动和决策,也没有第二系统的干涉)。交互式设计师就是帮助人们能迅速反应和避免使用过多的注意力和长期记忆,能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决策时,就交给计算机。这是人的生理局限。但作为个人,能意识到身边的人仅仅是无意识地去做这些事情,不是有意的,还是有些释怀的。

  我以前批判过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这本书给我的解释是,这是很正常的,人类经历20~50万年的进化,大脑早就成熟,对于食物,危险和生殖的需求排在第一位,而注意力却是一种稀缺资源,人们无法在工作记忆(短时记忆,也就是注意)中记住4(±2)以上的东西,所以人只能看见有利于自己的目标或对自己有利的。如果你说了什么话,对方只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并对此发问,却没有对整体有解读,不是他这个人生来有偏见,只是他大脑并没有进化得很好,受过的教育并没有培养他对第二系统的积极运用,更懒,更不能全面注意到事情,他的注意力实在太有限了,只能关注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有关颜色、边界视觉和阅读这几章合起来讲的话,我对阅读本身是比较感兴趣的,初级阅读者和高级阅读者的区别是,扫描他们的脑部发现,初级阅读者需要先把看到的文字特征“发音”,再传送到额叶,而高级阅读者不需要这一步,视觉神经直接通向负责单词含义和心理成像的部分。我真的很想知道大家在阅读时,有没有将文字“发音化”,我在阅读时既可以将文字“图像化”,但同时也在“发音”,发音对我来说时不可避免的。有谁能告诉我如何能不发音吗?

  文章提供了很多交互式设计的原则和帮助(基于人类认知科学原理),每一个规则都让我心服口服。每一章都先告诉你这一章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介绍人类认知的概述和局限,最后再具体解释如何避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厌烦,错误等,设计出一套符合人类认知和进化到如今的手,眼协调的交互界面。非常符合人的认知和学习规律。

  这本书翻译得很流畅,信息丰富又避免使用了“电脑玩家术语”,非常平易近人,即使不是GUI设计从业者,也值得一读。5⭐推荐

  《认知与设计》读后感(五):好读易懂,可作为心理学拓展阅读的引导书

  我觉得这本书是目前市面上交互设计相关不错的书了,结构脉络清晰,以心理学、认知理论等切入,引导读者对设计的思考,最后给出设计准则。书中给出理论出处,如格式塔心理学、决策理论、人类思维系统,若有兴趣可以去深入阅读。而且,我认为作者在总结理论时,尽量简单直白,例如系统一、系统二的解释,应该是作者进行了概括简化,我记得阅读过相关心理学书籍,描述的比较复杂。所以这本书的可读性还是蛮高的。

  主要细分为14章节,论述感知、视觉、色觉、阅读习惯乃至人类决策、响应时间要求对人类认知、行为活动的影响,以此基础形成相应准则,在UI/UE设计时参考一条或者多条准则,有时若遇到准则冲突,需凭经验及理性判断进行取舍。

  个人认为要点在格式塔原理(第二章)、阅读的影响(第六章)、决策非理性(第十三章)。附录的界面设计准则可时不时翻阅。

内容及对应章节

  人类感知:1、2

  视觉相关:3、4、5

  阅读习惯:6

  注意力、记忆力:7、8、9

  系统一、系统二:10

  用户学习:11

  决策非理性:12

  眼手定律:13

  响应时间:14

  总结及设计准则

第一章 影响人类感知的因素及设计应用

  经验、环境、目标影响感知。设计准则:避免歧义、保持一致、理解目标。

  (环境)注意瞬脱:人们在刚刚识别或者听到某件重要的事情之后,在识别之后短暂的0.15秒-0.45秒之间,人们接近于失聪而且无视其他视觉刺激,此时人们的耳朵和眼睛是正常的。

  (目标)鸡尾酒效应:目标感知过滤。例如:在酒会上,你与人交谈,若你集中注意力与谈话中,便会自动过滤周围的对话。反之,你认为对话乏味,偏会越来越多听到周围的对话。

第二章 人类视觉结构会自动优化、格式塔原理

  格式塔原理:接近性(用于分类、区分)、相似性(页面分割)、连续性(滑动条)、封闭性、对称性(分解复杂场景)、主体/背景(突出主体)、共同命运。

  设计准则:综合使用格式塔原理。

第三章 利用视觉结构提高用户体验

  页面以简洁、结构化方式展现。

第四章 人类视觉、色觉对设计的影响

  视觉反差设计、色觉设计注意点:1、注意颜色反差对比;2、蓝色是人眼最不敏感的颜色;3、红绿色盲无法区分的颜色对:深红色/黑色,蓝色/紫色,浅绿色/白色。

  设计准则:增强颜色对比度、避免使用无法区分的颜色、适当添加提示、分开对抗色。

第五章 视觉边界会产生视觉盲区

  中央凹概念可简单理解为视觉的焦点,人所看到的最集中最清楚的地方。

  设计准则:重要信息放在中央凹,使用各种方法让用户注意信息(如弹出对话框、闪烁、短暂晃动、声音提示)

  在APP设计时其实极少影响,应为移动设备一般视野不是太大。

第六章 特征驱动、语境驱动的阅读

  特征驱动的阅读是无意识、不费力的,语境驱动的阅读是有意识、费力的。

  低级阅读者,以语境驱动为主;高级阅读者,以特征驱动为主。

  设计准则:尽量让用户无意识阅读、减少网页或APP中没有必要的阅读。

第七章 人类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是不可靠的

  人类的长期记忆尤其容易出错,且让用户回忆是极容易丢失记忆的。例如安全问题设计。

  设计准则:用户界面保持一致性,尽量不要让用户记忆、尤其是长期记忆。

第八章 注意力

  非注意力盲视:当我们的思维被目标、任务、情绪等完全占据时,有时会无视所处环境中那些平时能注意到的东西和事件。

  变化盲视:研究人员向人们展示一张图片,稍后展示该图片的第二版本,人们注意不到他们之间的差别。

  设计准则:不应唤起用户对系统的注意,降低系统的存在感;了解用户真正意图和目标;有时候不动脑子胜过按键。

第九章 识别容易,回忆起来很难

  设计准则:尽可能用图片来表达功能;选择比回忆、输入容易;让认证信息容易回忆或者不需要回忆;使用视觉让用户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网站页面特色区分、个人特色码)。

第十章 系统一(感性、无意识的、习惯性、情绪化)和系统二(理性、有意识的)的影响

  三个脑:旧脑(无意义)、中脑(情绪)、新脑(意识、目的)。

  系统一(感性思维):旧脑、中脑中运行的无意识、自动的思维;系统二(理性思维):新脑中的有意识、受控制的思维。

  系统二在系统一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系统一处于主导地位,运行速度比系统二快10-100倍。虽然我们常常认为系统二主导我们的行为。

  设计准则:1、让用户使用感觉而不是思考;2、系统尽量减少耗费人门的认知资源(熟悉感、明确无误)

第十、十一章 学习不容易、减少用户学习

  执行的鸿沟:用户想要的工具和工具所能提供的操作之间的差距。

  概念模型:尽量简单。“用户万一需要这个功能”,尽量坚决抵制,除非有足够的证据。

  设计准则:1、简单的概念模型;2、按键的一致性、肌肉记忆;3、词汇一致性、产品词典;4、降低用户出错风险

第十二章 人类决策通常是非理性的

  非理性体现在:1、相比于收益、更在乎损失;2、措辞、话术影响选择;3、想象和记忆力(错误)影响我们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选项的表达方式能够影响人们的决策。

  设计准则:1、理性决策——帮助系统二取代或者协助系统一;2、数据可视化、诱导性决策、引导性决策——使用系统一,绕开系统二

第十三章 菲茨定律和引导定律

  菲茨定律:鼠标点击或者选择的对象的选择或者点击区域至少与看到的一样大;

  引导定律:菜单设计时,点击区域要足够大。

第十四章 人们对响应时间的要求

  给出了人机交互的时间底线,进行10ms、100ms、1s、10s、100s的分组。

  0.1s最为重要,感知的时刻最好不要超过0.1s。

  1s,系统有1s的时间去执行用户要求做的或者标识出操作需要多少时间。

  10s是用户愿意花费在“重量级”操作上面的时间。

  设计准则:1、使用忙绿标识;2、使用用户进度指示;3、任务划分单位任务;4、提前处理;5、根据优先级而不是输入顺序处理;6、适当降低质量来保证不落后

作者后记

  学习设计准则,并在不同的设计环境下判断使用哪条。

  交互设计、计算机技术更迭快,需不断学习。

本文标题: 认知与设计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625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恋爱寺》读后感精选双城记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