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传授人》是一本由[美]洛伊丝·劳里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2019-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记忆传授人》精选点评:●老少咸宜。这类小说很多,这本很好读。年底冲业绩,读书计划没完成,放过自己,读几本
《记忆传授人》是一本由[美] 洛伊丝·劳里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元,页数:2019-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记忆传授人》精选点评:
●老少咸宜。这类小说很多,这本很好读。年底冲业绩,读书计划没完成,放过自己,读几本薄的吧。
●感觉有对中国教育的讽刺
●三星半。知情和选择的权利 这背后也许也只是对自由的渴望。虚假但还算幸福 真实却遍布荆棘 其实也都是艰难的道路。然后突然想起今天碰到的一个客户 极度缺乏安全感 身份证只让里面复印三秒就要还给他 业务办完要求一定要签字…
●看了记不住,困惑,痛苦
●艺术性思想性的完美结合。
●虎头蛇尾。尤其是中间的地方开始,有一种匆匆结尾的感觉,后半部分粗略得跟大纲一样。前面铺垫那么久,都白费了,没使出力气
●
●读10% 就意识到自己看过这个电影 giver
●记忆与感觉,那么弥足珍贵
●震撼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一):《记忆传授人》——开放式结尾,也许寓意“开放”好于“封闭”?
《记忆传授人》——开放式结尾,也许寓意“开放”好于“封闭”? 一本小书,不到200页,我用了三个多小时读完,中间引我停下来思考的有十多处。前半稍显平淡,却埋下许多疑问,后半震人心魄,不愧《纽约时报》评论“雷霆万钧,易引起共鸣”。强烈推荐,电子版,在线阅读,纸书都很容易得到,而且耗时不多,是纽伯瑞儿童金奖作品,浅显易读,却蕴含深刻有益的价值观。 可以考虑,为什么书中主人公是“记忆传承人”(The Receiver),而书名却是“记忆传授人”(The Giver)? 印象很深的一处是153页:“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这一细节,就足令此书跻身优秀之林。不做剧透,不再多言,因为可以延伸来写的点太多了。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二):孤勇者
这个世界因为差异而精彩,却也因为差异而冲突不断,有时人们会希望消除差异。在这本书里,差异不复存在,没有国家,只有社区,没有色彩,没有多变的感受,没有大山,没有大海,没有四季的变化……人们被安排着生活,经历出生,经历成长,经历被安排工作,经历解放。生活是简单的,简单到没有痛,也没有爱,生命也不过是衡量一下重量就可以决定谁留谁走。有时候读着读着会有些期待书里的生活,不用自己选择了,一生被贴上标签按部就班就好。
然而,真的向往吗?我问自己。
爱和痛永远相辅相成,会痛,但也会爱,一个人,没有这些,还算是人吗?可是,当面临选择时,内心不够强大的自己会希望有人能帮我做出决定,这个时候就非常向往书里的生活,连工作、伴侣都能被决定。虽然心里也明白,人的一生要自己走,自己选择,才有味道,可有时候会怯弱。这是人性的妥协面吧。可另一面的自己又本能地抗拒,清醒地知道这会让一切类同,让人麻木。
在书里,在整个社区里,有一个人,他有一切的感受,他保存着很久很久的记忆,独自品尝着痛苦,也享受着爱的甜蜜,看尽了社区的一切,他等待着一个新的记忆传授人来临。这样的一个人可以说是孤勇的存在,他承担了一切的痛苦,保持着绝对的清醒,看着自己爱的人离自己远去,却无法改变什么。改变,在一个痛苦的时机发生,下一代的记忆传授者逃离社区,让记忆重回人们身上,好的,坏的,都是人们必须接受的。整个社区和记忆传授者的命运会如何呢?书中没有明说。
当记忆重回之时,所有的牺牲已注定,无需悲伤,一个新时代会来临。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三):我誓死捍卫我的权利
生活在一个按部就班的世界,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
书中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世界,只需按照流程走完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上学、交友、择业、结婚、育子,不会有任何差别,也不允许任何人有特别的想法。虽然是外国人写的书,但意外的联想到我们的终极目标:共产主义。难道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就是这样的生活吗?
好像没什么不好。
但确实也没什么好。
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坚定的认为规范化是时代的进步。大家都按照既定规则去做,这样一切都很公平,也会非常和谐。大家都知道要留好存证,要签好协议,要交好押金,要留截图,要录音。因为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但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是因为曾经被伤害过。相比于这一层层的坚硬外壳,我更喜欢曾经一诺千金的日子。现在口头约定的意义越来越单薄,以至于最亲近的人之间都需要书面约定才更安心。失约,立信,未立信所以可以失约,更需要立信。以此恶性循环,社会制度更加严谨,人们之间的情感和信任也逐渐被替代。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规范也如此。毕竟规范只是冰冷的条约,而执行规范的是却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人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独一无二,所以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光彩。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社会,它能够给每个人机会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而不是被条条框框制约的行尸走肉。
没见过雪,没感受过痛苦和悲伤,不知色彩为何物的人生实在太可怕了,在那样一个把每个人培养成机器人的社会中成长是件太悲哀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记忆,每个人都应该拥有选择人生的权利。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四):《记忆传授人》之系列
最近跟女儿一起看了一套书《记忆传授人》,感触颇深。
《记忆传授人》一个社区,吃穿用度都是社区分配的,没有饥饿,没有贫穷,甚至没有痛苦,老有所养。配偶是分配的,子女是申请的,委员会的成员考察社区人们的需要和特点,分配最好的,所需的给大家,一切看上去很完美。大家过着基本统一的生活,每年的典礼是最热闹的事情,不同年龄的儿童分配不同的玩具,12岁的儿童可以分配到工作。
不同的是,这个社区没有爱,因为“谈论爱没有意义”。人们依靠一种药物抑制内心的冲动和爱意。
有一种职业-记忆传授人,承担了这个社区所有痛苦的记忆。本来一切进行的很顺利,一个发育不正常的小孩艾波要被“解放”了。少年主人公乔纳斯-记忆传授人-为了这个小孩的生存权利,逃离了这个社区。
《森林送信人》乔纳斯带着艾波来到一个村子。这个村的人都是从外面社区逃难过来的,以好客为名。讲述了一个叫麦迪的小男孩为了村民送信故事。没有太明白作者的深意。
《历史刺绣人》没看完。
《儿子》今天在乘校车的路上看了第四本《儿子》后面的一段,竟感动的眼泪也出来了。一个叫克莱尔的妈妈为了寻找儿子,锻炼自己的体能翻山越岭,最后跟交易大师的交换条件竟然是青春;一个叫艾波的儿子,为了寻找自己的妈妈,寻找儿时的感觉,想要一个温暖的归宿,自己造船要离开生活的地方。变成老妇人的妈妈,每天看着儿子,不能相认。最后老妇人生命快走到尽头,决定说出秘密,她和乔纳斯一起回忆原来社区的点点滴滴,那是一个有秩序,供给充足,老有所养,唯独没有爱的社区。那里的父母会申请孩子,然后尽力抚养好所领养的孩子。艾波看到新社区的孩子跟母亲之前的那种亲昵,想到自己儿时曾经有过这种感觉,他确信,自己曾经被爱过。这种爱,一旦拥有过,就不会忘记。这种爱,可以冲破重重困难。这种爱,只是付出。
《记忆传授人》读后感(五):记忆、思想与教育
一、内容梗概
我无意剧透,也不认为自己的概括能力能强于出版社的编辑,所以这一部分直接引用了豆瓣《记忆传授人》词条的简介。
故事发生在一个乌托邦世界,在这里,人们一生所要做的事情早在一开始就被确定好了:孩子出生后会被送到指定的家庭,由指定的父母抚养长大;成年后,被指派从事特定的工作。这个世界看上去很完美,没有饥饿,没有离婚,没有失业,没有社会不公,没有战争,甚至没有痛苦的感觉,但也没有选择。所有人都在统一的模式里生活,除了乔纳思。
在晋升十二岁的典礼上,乔纳思被选定承担一项对社区意义重大的工作。他需要跟随神秘的、自称“记忆传授人”的老人接受训练。在受训过程中,乔纳思逐渐发现,支撑这个完美社会的不过是谎言,甚至危及到了他所爱之人的生命,于是他决定要改变一切。等待在乔纳思前方的究竟会是什么?乔纳思最终会走向何方?
我们很容易能够看出,这是一本类似《1984》《美丽新世界》的反乌托邦小说。从里面我们能够找出很多类似的设定,比如无处不在的监控“watching you”,繁琐复杂的规矩,统一、标准、“幸福美满”的生活,集中的婴幼儿保育院等等。这本书的核心设定,在于整个世界的记忆,都集中保管于一人身上,即“记忆传授人”,除他之外的任何人,都生活在一个高度标准化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地面是平的,气候是一致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他们被完全“洗脑”,不知道什么是“历史”和“将来”,不知道什么是痛苦、爱,不知道什么是“下雪”“山丘”。书里的绝大多数人物受到谎言蛊惑,看不到真实的世界。这样的世界观设定乍一看是荒谬和不可思议的、距离我们现实生活无比遥远。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现在的样子,都与书中的人物类似,是被外力塑造出来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我们成了今天的我们?
二、何以为人
从前我不止一次地和朋友讨论过这个话题:人的本质是什么?或者说,什么因素使我与其他一切人区别开来?
是肉体吗?当然不是。虽然当一个人死去,身边的人仍将或爱或恨的感情寄托在他的尸身上,但从理智上我们都知道,尸体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一切功能,它和这个人生前的遗物、烧过的骨灰一样,只是一个符号和象征罢了。我们常说的“行尸走肉”,就是指当一个人没有了灵魂只剩下躯壳,即使还有生命,也与死人无异。古代经常有“借尸还魂”的神话传说,也证明人们早就意识到,相比于肉体,“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但是“灵魂”这个概念太宽泛了。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我认为,“灵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是“思想”和“记忆”。
人类历来重视“思想”。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人们从不吝于歌颂“思想”,以之作为人区别于万物的唯一标准。而相对而言,“记忆”长久以来却被人忽视。虽然如此,“记忆”的力量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记忆”远不仅仅指个人的记忆,更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物种的记忆。不但我们对儿时、少时的回忆属于“记忆”范畴,听妈妈讲的“过去的故事”也是记忆;在历史课本上学到的治乱兴衰、浮沉荣辱、王侯将相属于记忆,微博抖音上面的短视频也是记忆;甚至那些神魔鬼怪的神话故事,也是一个民族记忆的一部分。正是因为有“记忆”,人类才有“历史”、有“传承”;“记忆”的内容、层次、数量不同,也影响了人们思考角度的、思维方式的、认知能力的区分。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记忆”影响了“思想”,从而塑造了人类的灵魂。是相似的“共同记忆”,让人形成一个个群体;也是互不相同的“个体记忆”,让人区别于一切其他人。
很多文艺作品都意识到了“记忆”的意义,在这一点上与《记忆传授人》产生了共鸣。今年上半年完结的美剧《权力的游戏》、正在连载的漫画《进击的巨人》,都与《记忆传授人》中的情节类似,不约而同地将“人类记忆的保管人”尊为至高无上的权力者(布兰 史塔克和雷伊斯王族)。这两年成为现象级科幻巨著的《三体三部曲》整个系列的最后,人类在冥王星上建造了一座“地球文明博物馆”作为自己的墓碑,把人类的历史刻在了石头上,收藏了无数的人类艺术珍品,目的是“使得人类消亡以后文明的一部分遗产和信息能够长久保留”,并任命人类曾经的“面壁者”(最高统帅、拯救者)、“执剑人”(守护者)罗辑担任这个最后的“守墓人”,守护这人类最后的记忆。
三、教育——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
人们将教师尊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实践者,那么教育事业自然就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教育是如何塑造人类灵魂的呢?
卢梭在《爱弥儿》中谈到:“文明人在奴隶状态中生,在奴隶状态中活,在奴隶状态中死:他一生下来就被人困在襁褓里;他一死就被人钉在棺材里;只要他还保持着人的样子,他就要受到我们的制度的束缚。”“制度”的遵行,福柯在他的《规训与惩罚》一书中称之为“规训”(Discipline),即“规范化训练”。Discipline在英文中,同时具有纪律、教育、训练、校正、训诫、学科等多种释义。他运用这个词的多义性,用以指一种特殊的权力技术,“既是权力干预、训练和监视肉体的技术,又是制造知识的手段”。
上文谈到,人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只是广义上“记忆”的一小部分。人类获取记忆、塑造灵魂,更多地是依靠学校教育、社会交流、信息传媒、报刊书籍等等渠道进行“记忆移植”。其中,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教育是“规训”的重要方面,是社会意识形态塑造的重要推动力量。王沪宁在《比较政治分析》中谈到:“政治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向政治共同体的成员传播政治文化。每个政治共同体都有专门的政治教育机构:学校、政治机构、政府机构、政治组织、党派等都必须执行政治教育的职能……对一个政治共同体来说,政治教育至关重要,权利、义务、纳税、法制、兵役、财产权等一系列政治规范均要通过政治教育灌输给全体成员。每个政治共同体都必须建立适应自身的政治教育内容,这不仅是传播政治文化的需要,不仅是培育公民的需要,也是维持和完善政治共同体的需要。”“学校是政治共同体中最有效的政治社会化的工具。除在少数地方外,大多数地方的儿童青年都要度过其学习阶段。学校通过课程、公民训练、教师讲授、知识媒介传播社会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文化。当代世界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教育越是发达的国家,政治越是稳定……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在各类学校获得了大量的政治知识、政治评价能力、政治参与方法和政治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再贴切不过了。
教育塑造人的记忆和灵魂,最直接的方式是历史课。历史课本作为经过当局审查、修订、粉饰、增删的“官方记忆”,被统一灌输进受教育者的大脑中,形成受教育者固有的历史观念。历史教科书在塑造国民“全体记忆”、形成统一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国内曾经对日本修改国民历史教科书、歪曲侵华战争历史的行为反应强烈,就是这个原因。最近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共青团中央等官媒接连发声抨击香港教科书、试卷抹黑中国内地、唱衰一国两制、诱导学生反修例、灌输仇警思想,也正是意识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几乎同时回到祖国怀抱、同是“一国两制”的澳门回归至今保持了相当的稳定,其与内地基本保持一致的历史、通识教育功不可没。
四、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材由人编写,教育由人进行。教育塑造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不可能完全公正客观。内地媒体抨击香港、日本的教科书,但内地的教科书也必然带有自己的立场。倾向性引导,是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内容。我们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更不必苛求教育做到百分之百的理中客。那么人类难道真的只能听任自己的记忆和思想被塑造、修饰、雕琢吗?如果所有的教育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立场,那么什么才是更好的教育内容呢?
答案是思维方式的教育。教育的功用当然远不止“记忆移植”和塑造共同意识形态。卢梭说:“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但要靠教育获得记忆和知识(不管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更要靠教育习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哪个更重要?答案是都重要。只“授人以鱼”,不可能管一辈子;只“授人以渔”,还没学会呢就饿死了。我们应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小孩子才做选择,鱼与熊掌我都要者也”。类似的,好的教育,不但移植记忆,更给人以思考、辨别的权利和能力。这就是我认为至关重要的“两条拐杖”: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逻辑既包括人的思维规律,也包括世界的客观规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就如同“因为刚才下雨了,所以现在地面是湿的”“山东人是中国人,小杨是山东人,所以小杨是中国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逻辑思维的长处是严密、客观,符合世界的运行规律,但其不足在于缺乏对其逻辑条件的真实性的考量。例如命题“美国总统都是黑人,特朗普是美国总统,所以特朗普是黑人”,从逻辑上无懈可击,但事实上却是荒谬的。这就需要引入“另一条拐杖”,即以逻辑思维为理论基础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对思维的再思考,是一种反思性的思维技能和思维倾向。它要求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问一句“为什么?”再问一句“真的吗?如何证明?有没有反面观点的例证?”熟练掌握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就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拨开各种移植给我们真真假假的“记忆”迷雾,从众多观点中找出真正能够说服自己的那个。不见得真实、不见得客观,但一定是我们自己内心坚信的那个。
五、这是一本儿童文学
说了这么多,回到《记忆传授人》这本书上来。读完这本书,我无意中注意到封皮上的一行小字“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我震惊于这是一本“儿童文学”,继而更加震惊于我的“震惊”。欧美的少年儿童早早地就接受了先进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训练,而在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中,少年儿童仍被认为不适宜接受这种怀疑性、批判性的读物,据说近两年甚至鲁迅的很多文章都陆续在中小学课本中消失,推荐给少年儿童的诸多名著遭到删减、动漫作品和儿童文学受到苛刻的审查,反倒是《弟子规》之类的垃圾伪国学在我们的教育市场上大行其道……这种温室式、灌输式、洗脑式的教育,不恰恰是《记忆传授人》一书中讽刺和批判的社会教育方式吗?而我虽然提倡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式,但也不知不觉中被这种教育理念所同化,以至于读到这本书居然感到了“震惊”,真是惭愧无地。我因此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也因内地出版了这样题材的儿童文学而雀跃鼓舞,不吝赞美。希望儿童文学图书市场上,这样引人思考、“授人以渔”的读物能够多一点、再多一点,更希望更多地读到我们中国作家、艺术家创作出的更加优秀的儿童文艺作品。
首发于“方涣涣兮”微信公众号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