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6篇读书笔记1原文禅者,不废一法、不立一法、不剩一法、不欠一法,不有一法、不无一法。见禅者,不为禅;不见禅者,亦不为禅。何...
这是第6篇读书笔记
1原文
禅者,不废一法、不立一法、不剩一法、不欠一法,不有一法、不无一法。见禅者,不为禅;不见禅者,亦不为禅。何之为禅?禅即一切、一切即禅;何之非禅?禅非一切、一切非禅。如执明心见性为禅者,亦为大误也。可明非明、可见非见,无明本明、无见本见,明心见性也大似无病求药矣。达摩东来、幻海尘起,引得无头蝇儿逐此臭肉而喧哗大动。
2我的理解
这篇我的理解就是实事求是,也或者是来自叶学农的“见路不走”思想。
就像此刻,我虽然不能懂这段话作者的原意,但是我愿意用我现在的能力来做一下解读。
我的核心观点来自于缠论,所谓与世界互动的理论。世界就是那么存在,也一直发生着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世界并且与世界互动。
我的当下是一直在发生改变的,遇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安娜卡列尼娜》里面有一句话,“幸福的家庭大致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烦恼”。但每个人遇到并且要解决的问题,是时时刻刻发生着改变的。
不想为烦恼所困扰,就要知道烦恼是生活里面必然存在的变量,不在此处,换一个地方也会存在。我们要有的思想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能在同一个问题上被绊倒两次。
我们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自己的贪嗔痴疑慢造成的,想要用一个万能公式来解决所有问题,不指望自己一步步解决问题,相反希望有个救世主来带人脱离苦海,这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作为一个人,应该采取的态度,能够用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自己和遇到的问题,积极采取行动,一步步来解决问题,不要把时间放在万能公式上,而是要让自己能够学习并总结规律,用来指引自己的行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