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无心爱美酒,任他欢场闹金樽
我无法忘记那些我曾沉醉如许的过往记忆,无法忘记那青春如歌的日子…… 参加工作的半年实习后,就被销售公司的Y经理理选中,他成功说服我报名参加了销售公司的招聘,过五关斩六将的笔试,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进了当时厂里人人向往的销售公司,也就有了八年和Y经理共事的日 ...
爸爸带我去看谢玲玲
1964年琼瑶小说《婉君表妹》被中影公司相中,准备改拍成电影,中影锁定因拍摄《养鸭人家》一炮而红的唐宝云为女主角。但是片中尚需要一位七、八岁的小女孩来扮演小婉君,因此中影特别在年厎举办童星甄选,结果八岁的谢玲玲从600多位小朋友中脱颖而出。1965年《婉君表妹 ...
给自己画个像
我叫王馨怡,今年九岁,在商州区第二小学读三年级。我长得不黑不白,眼睛圆溜溜的,梳着一个马尾辫,还有一个贪吃的小嘴巴,我身高1.3米,体重二十四千克。 我是一个急性子的人。有一次,上学时忘了拿文具盒,在课堂上,我还是借别人的铅笔用的。还有一次我给妈妈买菜 ...
一日随笔
清晨,掬一缕清风,拈一叶新草,伸一下懒腰。太阳青涩娇羞,柔柔地轻抚每个生灵,也许是对灵魂冲破黑夜的慰藉和赞赏。掌心向上,阳光漏过指间缝隙照在脸上,暖暖的。 又是新的一天,抖擞精神,迎着阳光,至于身后的路,已融入昨日的喧嚣,但昨日的印迹不会轻易地磨灭。 ...
由“名”所想到的
8月5日,两名中国男游客在柏林市中心国会大厦前互相行纳粹礼,并用手机为对方拍照,被警察拘留,后来这两人各缴纳500欧元保释金,暂时被释放。一时间这两位中国游客名闻天下,不知道天下闻“名”,是不是他们行纳粹礼的初衷,如果是,他们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人人 ...
携手金秋,从菡萏香消处驶出
你说,你的蜕变,得从那一场的雨说起。 还记得,是一场萧萧的暮雨,打落了这一夏,最后的蝉鸣,那一声的“知了”连同着雨水,一起跌落地上,归寂于尘土中。飘飘的风穿行在,千条万条的雨线中,如梭子,斜斜地交织着雨的天罗地网,把夏渐行渐远的足音,彻底地隔绝在了天 ...
来自民间的红色纪念
儿时的记忆是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无论风云怎么变幻,我们这代人对毛泽东的崇敬是无法减少的。看到新闻中出现毛泽东的字眼就感到亲切,听到关于毛泽东的有关事件就感到特别亲切和激动。 正值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新中国的国父、中国革命的导师毛泽 ...
年事
婆婆年纪大了,体格也越来越弱,她终于决定下放权力。过年她不想再操持,而是决定以农村老宅做根据地,仨儿子轮班围着她过年,当然,待客的所有菜蔬、物品谁的班谁承包。当班的一家不走亲戚,专门在家伺候客人。 2019年春节,该我们上阵了,我和老公很早就谋划,一定让 ...
话说行走
太极之初,天地混沌。待两仪生成,便赋之阴阳。天象则为日月,地象则为山水,人象则为男女。 话说人生在世,从脱离母体之始,便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不论男女,便将要学会行走。 行走的轨迹因人而异,与性别无关,与家庭无关,与父母更无关。 按照命理学的理论来分析, ...
看电业人员修线路的分析
五点半时,停电了。回来的路上,看到繁荣商场一个应该是分线箱在围着一帮人在修理。 观察之下,听见工作人员,说,现在还不知道是哪坏。然后似乎是在用一个万用表在摇那个接口。我后来判断,应该是看有没有电。 因为工作人员说还不知哪坏,所以我觉得要修好,还得好长 ...
鹤城一枝梅
一次在齐齐哈尔广播电台做节目的时候,我见到了王俏梅。 十几年前,在市内的报刊上我就曾见过她的名字,只是人一直未识。 当天她穿一袭紫色长裙,手执一把盈握的香扇,头发利落地梳上去,露出宽阔的额,戴着眼镜,一身儒雅风度。 陪她前来的是她的老公赵先生,赵先生身 ...
老徐
“一个儿子能顶半边天”,这是村里流传的一句老话,主要是强调儿子的重要性。一提起儿子,曾经的老徐可神气了,因为他有六个儿子,而且各个都有出息。有包建筑工程的,有做服装生意的,也有开超市的,听说还有一个是当大官的呢。 老徐也是有福的,已经八十好几了,身体 ...
小屋住着大卫卫
卫卫是谁?我还没忘记,也没法忘记,也许他就是小时候我身边的一个黑色的参照吧。就像白色雪野上的一棵树一样,成了泛白恍惚冬天里的黑亮。在我迷迷糊糊的梦境,他总清晰地站立着,也在失去中,向着远处的白色。 卫是深山里的孩子,没了母亲就随父亲搬到了大村庄里来。 ...
神奇的白马山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神奇的山,名叫白马山。 白马山位于富源县大河镇,是大河镇海拔最高的一座山,最高峰2341米,属温带季风气候,主导风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13.8℃。 白马山因山脉走向形似白马而得名,民间流传“好个白马山,脚踏奋基湾,谁能识破了,能买云南和四川 ...
稻子熟了
一 这是一片南方的土地,被椰风经年吹拂。这里的水稻一年有两造,春种夏收及夏种秋收。 所以,夏天是一个抢收抢种的季节。 太阳尚未完全透红,在弥漫的薄雾中,村庄迎来了第一缕阳光。农人便早早扛着犁耙,锄头或挑着担子行走在田间。这时的乡野还敷陈着春天的遗韵,桑 ...
家乡的那棵古枫
在我家老宅后约一公里处,有一条不足百米宽,呈东西向绵延了不知多少公里的石灰岩地带。因了大自然的侵蚀,自身与水的反应和流失后,造成了该区域与红壤区的地理风貌格格不入:有冬暖夏凉,深不见底和蝙蝠频飞的溶洞;有犬牙交错、一柱擎天的石笋石桩;有似人猿如野兽 ...
冰火两重天的心灵镜像
西方人说,人是有原罪的,一旦出生心灵就充满邪恶,必须用一生的时间不断地赎罪,才能修成正果,变得正直高尚纯洁。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则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刚生出来都是善良的,一切恶习都是后天沾染上的,所以强调教育的防微杜渐,美好事物的潜移默化。两者 ...
一半是家乡一半是梦想
一半是家乡一半是梦想 久不动笔,似乎对文字有了陌生感,而思维也僵化到目中无物、心中无情之状态。放寒假了,离开了喧嚣紧张的学校,本该是一身轻松,满腹喜悦的事情,而今,却有一种了无事事,迷茫、失去目标的恐慌来。这种恐慌加剧了我的孤独感。孤独的人生,人生的 ...
我是风的情人
一片片黄叶飘然远去,在树影中慢慢拉长夕阳的温柔,氤氲的光晕中写着毅然、洒脱,只是,我看到了藏在落叶下的那些脚 ...
我的甜酒酿
酒酿对女人是养颜美容的补品,尤其对坐月子的女人更是益气、活血止痛的好食材。我从小就爱吃酒酿,因为那时听说吃酒酿对女孩子的发育有帮助。等有了儿女,长大后纷纷在美国成家立业,孙辈,一个个诞生,我老想要给女儿、媳妇坐月子时做点酒酿,既可促进发奶,又可补身 ...
做个素白的女子
或许是名字里有个“素”字的缘故,做人,总喜欢在人生的画卷上,为自己留一尺素白。 年轮渐丰,岁月渐深的光阴,越来越喜欢一切素而简。衣服喜欢素雅,做人喜欢简单。对那些曾经喜爱的艳丽服饰,再也没有了初见时的怦然心动。 在我的衣柜里,悬挂着越来越多的白衣。虽 ...
夏日里爹爹的竹躺椅
昨晚做梦梦见了爹爹,坐在电扇下的竹躺椅上,穿着一种叫“香烟纱”的稠衣稠裤,身边一只半导体收音机,手上夹着一支烟,喝着他喜欢的“明前”茶,正哼着小曲,自由自在呢…… ——题记。 爹爹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若是还健在,明年他就百岁了。爹爹很古板,大多数小孩 ...
我与书的不解之缘
我自幼酷爱读书,书也成了我人生当中一路相随的亲密朋友和忠实伙伴。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至今还没有见到那因书而结缘的美女,也没有因书而腰缠万贯。但读书却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烦恼时,一书在手,思绪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或激 ...
我的外公侯秀连先生
时近重阳,算算时间已经距离外公去世两月多了,最后一次和外公见面,是在外公去世前的一个月,依然清晰地记得与外公告别时,外公拄着拐杖站在路旁对我挥手说:路上当心。两个月来每每回想起外公的点点滴滴,总像是在昨天一样闪现在眼前。也曾多次提笔写些什么,却总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