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生命的蓝天》的启迪
这是我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电视剧,虽已过去了很多年,但它却牢牢地扎根在我心中,每每回忆起这部电视剧,都让我记忆犹新。 《撑起生命的蓝天》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王嘉鹏,十二岁那年成了他今生最难忘的日子。那是一片黑静的海,空难,在一瞬间塞给了12岁的嘉 ...
不可说
“用你的手解我的锁,跌入这温柔漩涡。千丈风波万般蹉跎,情意都不曾变过……不是不可说,是我不敢说。一步一微笑一步一伤心一步一劫难,化作飞蛾扑火……” 听电视剧《花千骨》主题曲《不可说》,听出千般愁绪,万般虐心。 美妙的旋律,无法掩饰忧伤的情怀,也无法安 ...
朵朵回家
生活有时候就像在跟人唱反调,在考验着你的耐心和坚强。比如,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让人无法躲藏。这不,生活的磨难,让朵朵妈差一点患上神经病,几次产生轻生的念头,终究被仅有的一点理智战胜。 朵朵妈是一个能干的人,打工开店,样样都比同 ...
井河镇变迁的印记
风和日丽的秋天,广袤农村的天空格外晴朗,我参加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到广安区井河镇去采风。井河镇这三个字,幼时就深深扎根在我的脑海里,有着抹不去的印记,我外婆家就住在离场镇不远的黎子沟。 在采风队伍乘坐的客车上,我倚窗观望着公路两旁硕果累累的景象,打开了 ...
慈爱的母亲
是谁,在我沉睡时,还在若隐若现的灯光下徘徊;是谁,在我生病时,挺身而出,不顾自己的安危;是谁,在我难过时,想尽一切办法使我露出笑脸…… 是她,就是她——伟大的母亲!还记得那天深夜,我突然高烧40°,是她二话不说,一路上紧抱着我来到医院的。我躺在救护车上 ...
九月,荷塘间写下一笔快乐
九月的午后依然那么的热,只是风吹过来不再是那么的潮湿,而是有了一丝丝的凉爽,路边开了花的芦苇在风中来回摇晃,荷塘里的荷花也摇曳着最美的风姿。轻倚在荷塘里的亭台栏杆边,看着盛开的荷花,碧绿的荷叶,荷塘里戏水野鸭子,在一缕缕温柔的秋风的吹拂下,我用心聆 ...
有夫如此,夫复何求
夜深了,却是久久不能入眠,想必是可怕的失眠之夜又来袭,透过一丝窗帘,我能看到云层间透出的月光,月光很冷,身上有了一丝打颤,不由得把被子使劲儿往里掖了掖。窗外没有了秋虫啁鸣,似乎显得这个世间更静了些,这种静,真得有一种萧萧的寒意。 无眠,就任凭思绪漫无 ...
辰溪江东古铁渣的深远历史文化影响
辰溪县孝坪镇江东村的古铁矿渣遗址范围,在沅江河、岸从江东村连接到球岔村,连绵五公里;时间跨度应该是从新石器时代初直到南宋末年,时间超过四千年,是中华文明进程中重要的一环。 江东村民自1983年至2008年长达26年时间里,曾连续用五至十只淘砂船在河洲和岸上淘洗 ...
幼园许可证咋这么难办
办园许可证,你的审批手续我永远不懂!这是一位从事幼教工作三十余年的曾蝉连荣获市县级优秀教养员等称号的乡村妇女幼儿教员,在那段灰色日子里留下的手稿,旨在“揭入社会疮痍,引起疗救的注意”。从而如愿以偿──提笔,手在颤抖,心在滴血,眼在淌泪,实出无奈写此 ...
苜蓿菜
我的老家在空闲地里常有种苜蓿的习惯。每每万物复苏的时候,苜蓿也破土而出,不久,就一片碧绿。茂密的小圆叶重重叠叠,犹如铺在地上的一床床绿毯。开花季节,朵朵紫色的小花,一朵挨一朵的连结起来,厚厚实实,毛毛茸茸,看上去,就像绿毯上面又盖了一床床紫色的锦被 ...
我与启蒙老师
一、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当了一辈子娃娃王。工作的历程将要圆满地画上句号时,我怀旧的心理却与日俱增,目睹如今的小学生优越的学习环境,回想起了自己的小学生活,深深地怀念起我的启蒙老师来。 我的人生奠基是在大山深处,解峪槐坪小学完成的。打开记忆的闸门,那 ...
那些珍贵的刹那时光
一九九七年秋天,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一群十七八岁的青年,背着行囊,有的在父亲或母亲的陪伴下,有的独自一人,走进绿树成荫犹如花园般的大学校园,他们会在这所学府停留四年。这里是他们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站,他们是这里的过客。而我是他们的班主任,他们是我的第二 ...
赶牲灵
同学做了制片人。他做的第一部电影叫《图雅的婚事》,得了个金熊奖。这是十年前的事了,我还记得,他得意得第一时间电话打给我:“《图雅的婚事》获奖了……”遗憾得是,我并没有看过这部片子。后来,他说要拍《东方红》,讲陕北民歌手李有源的故事,却嘈嘈了几年没有 ...
老伴
他和她六十年前的一次牵手,就牵住了彼此的终身,从小两口牵到老来伴。今年的七月十三日,是他们钻石婚纪念日。他,八十五的老徐,名道魁。她,七十八岁的老黄,名柳钗。应我的请求,谈起六十年前他们的那次牵手,这对耄耋老人尤其是柳钗大姐既有几分兴奋,更有些许羞 ...
不会说话的朋友
我有一个不会说话、但又善解人意的好朋友──枇杷树。 它长在我家楼下,那是我和妈妈亲手种下的。那年夏天,我和妈妈满怀期待地把一粒枇杷种子种到土壤里。过了不久,小小的嫩芽破土而出,金色的阳光洒在嫩芽身上,就像一把小小的遮阳 ...
我们,谁不是这尘世中的一粒沙呢?
我们身处在尘世中,如同一粒般渺小,起初的我们毫不起眼。但有所不同的是:有的沙粒最后成了珍珠,有的沙粒依旧还是沙粒……宛如有的人功成名就,万人追捧,鲜花掌声,如同耀眼明星;有的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默默奉献,恰似深谷幽兰;有的人功不成名不就,工作也不 ...
我们在北京大学听李宗盛的流行音乐讲座课
我是在二十岁之前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在我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有一天晚饭后在北京大学校园里闲逛,走到北京大学理教207教室和北京大学理教107教室窗口,看见里面挤满了人,听一个流行音乐的讲座。这样的情景在我的北京大学时代没有什么特殊,几乎天天晚上北京大学理 ...
修鞋
今天作家协会聚会回来,不巧的是高跟鞋的鞋跟底垫儿掉了,露出了钢钉走在水泥路上发出嘎嘎的声响,我才发现它坏了,让我很不自然。 转身走出大门看到有个写着修鞋的小铺子,于是穿过马路遍来到了那里。咦,人呢?旁边修车的小哥说,他发烧了去买药去了。 我轻轻的哦了 ...
不死的地下之河
河流是沸腾的,勇往无前的?你有没有想过,一条河死了之后的样子? 珍珠、玛瑙、琉璃、翡翠、纷纷在这里呈现,我仿佛来到了一处冰雕玉器的城堡,又仿佛来到了东海龙王的水晶宫。没有闪烁的霓虹,可是你只要看它一眼就醉了!我不知道这条河是在什么时候死去的,亦不知道 ...
致敬人生
一、 饭后散步,顺便去夜市购买附近村民出售的新鲜时令蔬菜。 一车莲藕前,围了许多人,三元钱一斤,每斤比超市便宜两三元呢。我挑了节圆鼓鼓的莲藕,排队等候过秤。 我前面那个戴眼镜男人,把自己挑的一节瘦长的藕梢,递给了卖藕的中年男人。卖藕人看着那节藕梢,关心 ...
乡愁,是一种奢侈
一 四月的风和阳光,都是宜人的模样。阳光下的村庄有些白,晃眼,像在暗处待久了的人突然站在强光下,周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站在高高的房顶,不知怎的,我就想到了“空房子的村庄”这个词。 因为旧房翻新,公公和婆婆借了邻居的空房来住,儿子对这个暂住的房子很感兴 ...
不公的呐喊
我是一个喜欢探讨人性问题的人,但总是越探讨越觉得人性无法深入,或许就像是上帝告诉我们的一样:原罪。所有人都是无可救药的,即便你再如何努力,那个“原罪”早已被上帝无情的钉在了十字架上,而“爱”这个被冠以解脱的幸福似乎还离我们较为遥远吧!如同这个故事一 ...
投身公益,绽放光彩
几日前晚饭后,与妻子一起料理了一下家务,我就去离家不远的江滨步行道漫步健身。已往回走的时候,感觉沿江风较大,担心被吹感冒,就走在了大堤下树木间的曲径间。这里可以躲风,但离步行道近在迟尺,相互眼可见,耳可闻。我正迈着大步走着,步行道上突然传来一个熟悉 ...
原乡纪事
喜欢“原乡”这个词,让人觉得,不那么近,也不那么远,没有“故乡”的忍别,也没有“他乡”的疏离,那种似远犹近的感觉,让人难以言表。 一、井 说是井,其实只不过是一口山泉,从石缝中汩汩流出,然后用一些石块围起来,围成圆的或方的。讲究一点的,便请来石匠,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