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韩园

发布时间: 2019-10-07 17:33:1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27

一 曾做过文学的梦,希望能用自己的文字挖掘一个宣泄的出口,将膨胀的心事汩汩释放。 犹如木匠供奉鲁班,犹如商人供奉关公,犹如香客叩拜寺院,虽然韩愈称不上文学的祖师爷,但谥号曰文,被称为韩文公的一代文宗,自己要去拜谒绝对是应该的,所以有好多次想专程去孟州

拜谒韩园

  一

  曾做过文学的梦,希望能用自己的文字挖掘一个宣泄的出口,将膨胀的心事汩汩释放。

  犹如木匠供奉鲁班,犹如商人供奉关公,犹如香客叩拜寺院,虽然韩愈称不上文学的祖师爷,但谥号曰文,被称为韩文公的一代文宗,自己要去拜谒绝对是应该的,所以有好多次想专程去孟州拜谒韩园,却总是期待中夹杂着惶恐,一次次彳亍不前,未能成行。这次总算下定了决心,一大早驱车专程赶往那里。其实,我居住的地方距离韩园并不算远,隔河相望,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向北过黄河大桥,经温县,达孟州,再向西直抵韩园。

  正值盛夏,虽然有清风拂面,但远处地平线越升越高的红彤彤的太阳,攒积着劲儿,似乎在酝酿着又一个炎热的伏天。路两边高大的杨树散发着浓浓的绿意,而穿插其间的紫薇树满树开花,艳丽如霞。行道树外的田地里绿茵铺地,低的山药,高的玉米,不高不低的棉花,一片葳蕤。盛夏绿遮眼,远处的太行山笼罩在一团雾岚水汽之中。车行于这片冲积平原上,仿佛闯入了绿野仙境。

  二

  出孟州城不到6公里,就在洛常公园的北侧,一座仿唐式的朱红色牌坊赫然矗立在眼前,这里就是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的陵园。

  沿神道,向北走,过广场,越祭坛,登山门,进飨堂,绿荫匝地,松柏森森,垂柳依依,翠竹青青。

  我径直来到了韩愈的墓冢前。一片翠柏绿荫中,长眠着一代文宗韩愈。没有准备丰盛的祭品,只有一束花,一柱香烟,还有一颗虔诚的心。此刻,时光仿佛静止了,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

  近千年来,有无数的人前来拜谒,这里早已成了一个丰厚的文化圣地。那些光滑的石阶记录了千百年来多少人的步履,那些厚厚的苔藓洋溢着浓郁的历史气息,而那些斑驳陆离的神道碑和墓考碑言之凿凿地向人们诠释着什么。

  高大的墓冢早已被砖石圆圆地围砌起来,我缓缓地绕着墓冢走了一圈,如山丘似的墓冢处处被杂树绿草掩映着,四周弥漫着淡淡的清香,是草香、果香、墨香、书香,还是泥土的芳香?

  忽然想起了这里流行的传说,墓冢上的小枣树西边的果实是香甜的,东边的则是酸涩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祭拜韩愈的挚友裴度和政敌皇甫镈带来了不同的祭品。看着枣树上那隐约可见的小青果,虽然我不能亲辨真伪,但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挚爱生甜美,妒嫉生酸涩,不同的态度自然会结出不同的果实。

  再看那墓冢前建墓时所植的两株侧柏,虽然过去了一千一百多年,却依然雄壮苍劲、郁郁葱葱。这哪里是两棵柏树,那丰厚的底蕴和蓬勃的生机,分明是韩愈的人品和文品的象征。那一道道树纹间,那一片片枝叶上,无不散发出一缕缕灵气。

  我站在树荫下,明心,宁神,仰望,仰慕……

  三

  柏木森森,竹影阴阴。近午的陵园,一片静寂。沿冢前的侧门向东,墙壁上有根据韩愈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传说所刻的壁画,以及国家领导人、社会名流和韩学研究专家的题词碑刻等。

  虽然是伏天,走在林荫道上,却有一丝丝的清凉。偶尔一阵蝉鸣,几声鸦噪,便又归于静寂,仿佛走进了时光深处。闻着墙脚幽兰的清香,看那墙壁上描绘的叩齿庵、设水布、鸢飞鱼跃、为文逐鳄、过马牵山、梦吞丹篆等定格的画面,一个个轶事典故,一桢桢串联起来,而那些诸如“如雷霆列星,惊照今古”、“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人为百世师,言为天下法”、“泰山北斗”等等石刻碑铭,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韩愈人格的伟大。满壁的溢美之辞,犹如丛丛蕙兰,不可胜数;犹如滔滔黄河,奔流不息;犹如巍峨太行,绵延不绝。

  作为一代文宗,他的文品作为历代典范,辞章造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发言真率,无所畏避;忧国忧民,慷慨激昂;自然随便,如话家常;突破传统,别开生面。他的很多吐辞造语,独创精工,为人称道,并被传诵不绝,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同工异曲”、“俱收并蓄”、“含英咀华”等等,早已成为流传的格言和成语。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至今依然是写作者孜孜以求的写作圭臬。

  走出东园,坐在翠竹掩映的景韩亭里的石凳上。我在想,韩愈之所以如此受人敬仰,不单单在于他的文章光启后代,更多的应该是他的人品能德泽后裔。忽然想起白居易评价韩愈的话,不仅“学术精博,文力雄健,立词措意有班马之风”,而且“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势利,自致名望。”

  文如其人,韩愈的文品让我们高山仰止,而他的人品更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一生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了七百多篇精美文章,《师说》、《原毁》、《进学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他以文化人,但我觉得他更多的是在以德化人。也许,对于韩愈来说,文章不过是他光辉生命的一种表现方式。从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生活态度和生命内涵,他道济天下的胸怀和直爽坦率的品德,以及支撑起这个时代伟人的坚定意志和诤诤风骨。

  韩愈童年困苦,三岁而孤,由长嫂抚养成人,家庭的不幸更加淬沥了他坚强的意志。韩愈从小立志读书经世,发愤攻读,每天坚持写下数百甚至上千言,从不需要其他人嘉许勉励。他的科举之路充满坎坷,而仕途之路也是跌宕起伏。但无论是卑微的地方小吏,还是显赫的京师要员,韩愈一直对权贵刚正不阿,对人民却俯首躬身。他直言进谏,屡遭贬谪,却始终不改他忧国忧民的秉性。正如清朝学者薛雪评价他说:“韩昌黎学力正大,俯视群蒙;匡君之心,一饭不忘,救时之念,一刻不懈;惟是疾恶太严,迸不获用,而爱才若渴,退不独善,尝谓直接孔孟薪舒心,信不诬也。”

  再一次站在飨堂前,再一次瞻仰那3米多高的花岗岩塑像。作为中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他那伟岸的身躯,那棱嶒的骨相,那手掩的长卷,那紧皱的眉头,那俯视一切的目光……不禁让我感慨万千。

  四

  两个多小时的盘桓往复,差不多转遍了园里的每个角落。

  大概是因为游人寥寥的缘故,墓园西侧的展厅大门紧闭。据说这里存放有国家领导人视察韩园时的图片,以及韩愈在阳山、潮州等地的历史资料等,可惜这次无缘观赏,留下缺憾,却也有再来的期待。

  走出绿荫遮蔽的韩园,一道热浪扑面而来,伏天的阳光正在肆虐,再看那四周的风景,无精打采地呆立在阳光下,好像快要熔化的雕塑一样静默着。

  只有园中的那两株翠柏,渐渐地凝固在了我的心中,根深,叶茂……

本文标题: 拜谒韩园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8998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婆婆描述发现美的随感散文推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