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第一次写五言诗,第一次刻意去关注平仄的问题。发现真的照顾不过来,求大佬斧正。

发布时间: 2022-08-08 14:00: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87

拙作,请斧正,第一次作诗,所以主要是平仄押韵对仗方面的问题,请务必指出(*^__^*),嘻嘻……韵错啦!律错啦!只有字数对关于“...

新手。第一次写五言诗,第一次刻意去关注平仄的问题。发现真的照顾不过来,求大佬斧正。

拙作,请斧正 第一次作诗,所以主要是平仄押韵对仗方面的问题,请务必指出

(*^__^*) 嘻嘻……
韵错啦!
律错啦!
只有字数对

关于“平仄仄平仄”的问题

有一本书很特别,认为“平仄仄平仄”不合律,“仄仄仄平仄”合律。我忘了是哪本书了,有没有人知道这本书?
http://hi.baidu.com/gzah

这方面的书很多,不过王力先生著《诗词格律》比较出名.

有个链接,转贴的:
http://www.xici.net/b733557/d47980466.htm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有:

一画:一

二画:七八十

三画:兀孑勺习夕

四画:仆曰什及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十七画:擢蟋檄

十九画:蹶

二十画:籍黩嚼

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用方言来念就行。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比如“福幅辐蝠”“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现代人写旧体诗,完全可以根据现代四声来写。但写旧体诗本来就是因为好古,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也无可厚非,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声的字了。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办呢?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如“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粘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孤平和三平调】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

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仄平平仄平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http://hi.baidu.com/gzah/blog/item/78c82cfb5a88d9156c22eb79.html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
怀古迹》的第二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时疏忽。

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

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
缠结青骢马,出入锦城中。
时危未授钺,势屈难为功。
宾客满堂上,何人高义同。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

【孤平和三平调】

【孤平】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
就成了: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用拗救,
要注意的是,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三平调】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重要术语。依照四声,将文字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包括平声;仄,包括上、去、入三声,在现代汉语里,平,包括阴平、阳平;仄,包括上声、去声。仄,从字面理解,就是不平的意思,平的对立面。写诗填词作曲,巧妙地运用平仄,使这两类声调有规律的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变化多样,不致单调,念起来可以产生音律美。

那么,平仄在诗词曲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简单说,就是: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平仄在对句中与本句比是相反的;

为了便于直观,本书中用“平”表示平声,用“仄”表示仄声,用“�”表示可平可仄,用“�”表示可仄可平,用“上”表示上声,用“去”表示去声,用“(韵)”表示韵脚,读者一看即明。

为了说明平仄的规律,这里举几个例子看看:

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中:

山牵别恨和肠断,(别,入声,九屑)

水带离声入梦流。(入,入声,十四缉)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王安石《咏竹》中:

人怜直节生来瘦,(直,入声,十三职;

节,入声,九屑)

自许高才老更刚。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毛泽东《和郭沫若同志》中: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述这三联诗句,从本句看,先是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而且都是平起仄收句。平平后面跟仄仄,仄仄后面是平平,最后一字又是仄。从对句看,先是仄仄,跟着平平;

然后又是仄仄,最后是平。不难看出,本句中是平仄交替,对句中是平仄与本句相反,亦即对应。这三联诗句,从形式上看,平仄对得特别整齐。需要稍加提示的是,“山牵别恨和肠断”中的“别”字,“水带离声入梦流”中的“入”字,“人怜直节生来瘦”中的“直节”二字,古时都是入声字,因此属仄声。如果按今音来读,除“入”字归于去声之外,另三个字都归于平声,看上去就好象唐代罗隐和宋代王安石的这两句诗不合平仄,其实不然,而是合平仄的。这一点,与前面提到的由于字音变化的关系,有的诗句中好象不押韵的问题,是一个道理。这是需要加以注意的。欲读古体诗词,一定要过好区分入声字这一“关”。可参看本书附录中入声字的变化。

上述三联诗句,从句形和词义上看,对仗也特别工整,完全可以说是很好的工对。这就充分体现了律诗的对仗美。下面,就来说什么是对仗。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重要术语。依照四声,将文字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包括平声;仄,包括上、去、入三声,在现代汉语里,平,包括阴平、阳平;仄,包括上声、去声。仄,从字面理解,就是不平的意思,平的对立面。写诗填词作曲,巧妙地运用平仄,使这两类声调有规律的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变化多样,不致单调,念起来可以产生音律美。

那么,平仄在诗词曲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简单说,就是: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平仄在对句中与本句比是相反的;

为了便于直观,本书中用“平”表示平声,用“仄”表示仄声,用“�”表示可平可仄,用“�”表示可仄可平,用“上”表示上声,用“去”表示去声,用“(韵)”表示韵脚,读者一看即明。

为了说明平仄的规律,这里举几个例子看看:

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中:

山牵别恨和肠断,(别,入声,九屑)

水带离声入梦流。(入,入声,十四缉)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王安石《咏竹》中:

人怜直节生来瘦,(直,入声,十三职;

节,入声,九屑)

自许高才老更刚。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毛泽东《和郭沫若同志》中: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述这三联诗句,从本句看,先是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而且都是平起仄收句。平平后面跟仄仄,仄仄后面是平平,最后一字又是仄。从对句看,先是仄仄,跟着平平;

然后又是仄仄,最后是平。不难看出,本句中是平仄交替,对句中是平仄与本句相反,亦即对应。这三联诗句,从形式上看,平仄对得特别整齐。需要稍加提示的是,“山牵别恨和肠断”中的“别”字,“水带离声入梦流”中的“入”字,“人怜直节生来瘦”中的“直节”二字,古时都是入声字,因此属仄声。如果按今音来读,除“入”字归于去声之外,另三个字都归于平声,看上去就好象唐代罗隐和宋代王安石的这两句诗不合平仄,其实不然,而是合平仄的。这一点,与前面提到的由于字音变化的关系,有的诗句中好象不押韵的问题,是一个道理。这是需要加以注意的。欲读古体诗词,一定要过好区分入声字这一“关”。可参看本书附录中入声字的变化。

上述三联诗句,从句形和词义上看,对仗也特别工整,完全可以说是很好的工对。这就充分体现了律诗的对仗美。下面,就来说什么是对仗
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重要术语。依照四声,将文字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包括平声;仄,包括上、去、入三声,在现代汉语里,平,包括阴平、阳平;仄,包括上声、去声。仄,从字面理解,就是不平的意思,平的对立面。写诗填词作曲,巧妙地运用平仄,使这两类声调有规律的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变化多样,不致单调,念起来可以产生音律美。

那么,平仄在诗词曲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简单说,就是: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平仄在对句中与本句比是相反的;

为了便于直观,本书中用“平”表示平声,用“仄”表示仄声,用“�”表示可平可仄,用“�”表示可仄可平,用“上”表示上声,用“去”表示去声,用“(韵)”表示韵脚,读者一看即明。

为了说明平仄的规律,这里举几个例子看看:

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中:

山牵别恨和肠断,(别,入声,九屑)

水带离声入梦流。(入,入声,十四缉)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王安石《咏竹》中:

人怜直节生来瘦,(直,入声,十三职;

节,入声,九屑)

自许高才老更刚。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毛泽东《和郭沫若同志》中:

金猴奋起千钧棒,

玉宇澄清万里埃。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述这三联诗句,从本句看,先是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而且都是平起仄收句。平平后面跟仄仄,仄仄后面是平平,最后一字又是仄。从对句看,先是仄仄,跟着平平;

然后又是仄仄,最后是平。不难看出,本句中是平仄交替,对句中是平仄与本句相反,亦即对应。这三联诗句,从形式上看,平仄对得特别整齐。需要稍加提示的是,“山牵别恨和肠断”中的“别”字,“水带离声入梦流”中的“入”字,“人怜直节生来瘦”中的“直节”二字,古时都是入声字,因此属仄声。如果按今音来读,除“入”字归于去声之外,另三个字都归于平声,看上去就好象唐代罗隐和宋代王安石的这两句诗不合平仄,其实不然,而是合平仄的。这一点,与前面提到的由于字音变化的关系,有的诗句中好象不押韵的问题,是一个道理。这是需要加以注意的。欲读古体诗词,一定要过好区分入声字这一“关”。可参看本书附录中入声字的变化。

上述三联诗句,从句形和词义上看,对仗也特别工整,完全可以说是很好的工对。这就充分体现了律诗的对仗美。下面,就来说什么是对仗。
古代唐诗,上下两句,
词语必须平仄对应,
俗话说的好.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诌。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
就成了: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用拗救,
要注意的是,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

诗(词)中的“平仄”到底是什么含义?写诗词时要怎么注意平仄?

如题。
平仄,或者说是调平仄,意思是在说话或者写作中,在适当的地方要求平声和仄声协调,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平仄在古代和现在是不同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这样分,是因为阴平和阳平的声音都比较长,没有降,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平一类,平是平直的意思;上声和去声的声音都比较短,有降,有曲折,也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仄一类,仄是窄促的意思。

旧诗词的平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为当时的四声是平、上、去、入,而不是阴平、阳平、上、去。旧四声的调值实质怎样,现在还有许多争论。我们读旧诗词、写作格律诗,我认为只要知道同现在的明显区别就行了,特别是写旧体诗,我是主张用今声今韵的,反对照过去的韵书照搬照用,因为那样写出来的东西,大家读起来有时会有很明显的别拗的感觉。旧的平声不分阴阳,如现在读阴平的“忠”、“功”,读阳平的“同”、“红”,旧时都入一东韵,在诗词中可以押韵。仄声除上、去以外,还包括入声。入声是收尾短促的音(用拼音表示,是由p、t或k收尾的),金元以后在北方话中渐渐消亡,其中有不少到普通话里变为平声。因此,我们用普通话语音读旧诗,有时会感到有的字不合格律。如白居易《草》结句“萋萋满别情”中的“别”,照格律应该是仄声,因为古代乃是入声字,可是现在读平声,就变为平声了。此外,上声变为去声的字也有一些,如“市”、“道”等,因为都属于仄声的范围,在平仄运用上关系不大。

平声高扬、开朗、绵长,仄声低沉、收敛、短促,音的性质各有特点,因而产生的情调也就不一样。按照音乐的要求——和谐、变化、抑扬顿挫等,如果能够使两者互相配合,交错出现,听起来就感到悦耳,否则就感到沉闷、单调。比如说,“走马观花”是仄仄平平,“骑驴观花”是平平平平,“走马看叶”是仄仄仄仄,三种说法对比起来,显然是“走马观花”好,因为声音有抑扬,有变化,和谐而不单调。《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凤姐起句“一(旧是仄声)夜北风紧”是仄仄仄平仄,李纨续句“开门雪尚飘”是平平仄仄平,显然是续句更加悦耳,因为平仄协调。不只是诗,散文或日常说话也有一个调平仄的问题,只不过没有韵文表现的那么明显。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什么不说“上山容易下山不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平仄不协调,说起来拗口。

平仄是汉语语音的客观存在,求平仄协调乃是人为,但“求”是人为,至于怎样才算协调却不是人为。以律诗为例,五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七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音调的变化是以两个音节为单位的,有人称之为“音步”或“节”,而这个“音步”的重点在后而不在前,所以前可变通而后不可变通。这是语言音乐性的自然要求,如果不这样,而硬要以一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单位,或变动一个“音步”的后一个音节,就会失去语言的音乐性。

要想了解平仄,对平仄有更深的认识,最好多读读盛唐及其以后的格律诗,也就是律诗和绝句,因为格律诗对平仄要求是比较严的。以五言律诗为例,仄起的格律一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起的格律一般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调平仄是格律诗的重要条件,讲究很多,限制很严。一句之内,两个邻近的音步要变,如仄仄之后必须是平平,平平之后必是仄仄。有三平相连的情况,那是因为句末必须用仄,所以把平声提到前面,连用三仄的道理相同。前边已经说过,音步的重点在后一音节,所以在诗作中,音步的第一个音节可能不合格律,这就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论”(当然有时不能不论),但音步的后一音节却不能通融,这就是常说的“二四六”分明。就是在前一音节可以通融的情况下,很多诗作者还是要有意补救一下,如“势分三足鼎”,“势分”应该用“平平”而用了“仄平”,于是紧接的“三足”该用“仄仄”而用了“平仄”,把前一音步少用的平在后一音步补上了。

跳出本句,在一联(单双两句是一联,单数句名出句,双数句名对句)之内,平仄要求同样严格——邻近音步要平仄不同,如出句是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是平平仄仄平,否则就是失对。音步前一音节偶尔不合,有些作者也愿意用前述的方法补救一下。

跳出一联,也就是联与联之间(律诗八句四联,有人称之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平仄方面仍然有严格要求。要求的性质是要同,其实是以同求变。所谓同,作诗的术语叫“粘”,就是双数句和其后的单数句平仄要相同,如双数句平平起,则其后的单数句也要平平起,否则就是失粘。粘是以同求变,因为不这样,而前一联的第二句和后一联的第一句也要求对,各联的平仄情况就完全一样了。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杜甫的律诗总算是严格遵照格律的了,但是他的七律《白帝》开头两句是:“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第二句第一二两字本该用“平平”的,现在用了“仄仄”。诗人有意把白帝城中跟白帝城下(城外)迥不相同的天气作一个对比,比喻城中的老爷们是享福的,城外的老百姓是受灾受难的①。我们试想想看:诗人能把第二句的“白帝”换成别的字眼来损害这个诗意吗?

在这一点上,毛主席的诗词也是我们的典范。按《沁园春》的词谱,前阕第九句和后阕第八句都应该是平平仄仄,毛主席《长沙》前阕的“鱼翔浅底”,后阕的“激扬文字”,以及《雪》前阕的“原驰腊象”,都是按这个平仄来填的;但是《雪》后阕的“成吉思汗”,其中的“吉”字却是仄声(入声),“汗”字却是平声(读如寒)。这四个字是人名,是一个整体,何必再拘泥平仄?再说,“成吉思汗”是一个译名,它在蒙古语里又何尝有平仄呢?再举毛主席的《念奴娇·昆化》为例。依照词谱《念奴娇》后阕第五、六、七句应该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但是毛主席写的是:“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既然要叠用三个“一截”才能很好地表现诗意,那就不妨略为突破形式。

毛主席的诗词,一方面表现出毛主席精于格律,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并不拘守格律。旧体诗词的好处在它的音韵优美,而不在于字数的固定。假如只知道凑足字数,而置音韵于不顾,那就是买椟还珠,写旧体诗词变为毫无意义的事了。因此,我们必须力求做到思想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格律本来是适应艺术的要求而产生的,目的是使诗词更加具有可读可观赏性,要把握格律的内涵,做到以文意为先,格律为次,从而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驱遣格律,而不为格律所束缚。
何谓平仄?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现代汉语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部份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并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如下: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粤语九声

现代粤语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声.并细分为九声.分别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阳入」.
粤语九声声调表如下:


阴 中 阳
平 上 去 平 上 去 入 入 入
si1 si2 si3 si4 si5 si6 si7 si8 si9
诗 史 试 时 市 事 色 锡 食
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声.其他的七声(上.去.入声)都属仄声.
以后查字典的时候(如商务大词典).只要看看它在注音上的数字(通常在右上角)是1-9中的那一个.便知是平是仄了.
后记:
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 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 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联律了.举例如 "吸来江水煮新茗,卖尽青山当画屏."
按普通话四声.
吸来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
吸来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则不合了(最起码的句末上仄下平铁律都不符).故以后谈论联中平仄时.首先要了解创作人是根据古音.今音.还是地方方言出联,否则便会弄出笑话来.
四声与平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心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

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疏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还.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开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文我们就讨论平仄问题.

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 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律诗的平仄及词的平仄中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象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已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已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谢谢采纳!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诗词的平仄 可以通融的大致是靠前的单数字。 说“大致是”,或说“基本上”,是因为词的平仄要求比诗严格,平仄变化比诗复杂。差异由词的句法和音律与诗有别来。先说句法。诗,尤其近体,无妨说,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六言的作品极少)。词就不同,由一字到十字都有。只举例说说两端的较少见的。一字的有大断、小断两种,如《十六字令》的开头一字要断句,入韵,是大断;许多领字,如“·渐霜风凄紧”,“·怅客里光阴虚掷”,加点的字读时要顿,是小断。二字的不少,多用在换头处,如“明月,明月”,“·江·国,正寂寂”。三字的更多,如“萧声咽”,“秦楼月”。超过七字的数量不大,如“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八字句,“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是九字句,“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是十字句。再说音律。深追,可以细到如李清照在《词论》中所说:“盖诗文分平侧(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我们不敢这样要求,但也不能退到像诗那样,只满足于平平仄仄的变化。超出诗以外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较粗,是平仄的变化不是平平仄仄式。还可以分为缩短和延长两种:缩短是不到两个字就变,如《如梦令》的“如梦,如梦”(平仄,平仄),《天仙子》的“泪珠滴”(仄平仄),《六丑丑》的“愿春暂留”(仄平仄平),都是;延长是超过两个字才变,如平韵《忆秦蛾》的“桃花红”(平平平),《兰陵王》的“似梦里,泪暗滴”(仄仄仄,仄仄仄),《黄莺儿》的“黄鹂翩翩”(平平平平),《声声慢》的“惨惨戚戚”(仄仄仄仄),《夜半乐》的“渔人鸣榔归”(平平平平平),《倒犯》的“驻马望素魄”(仄仄仄仄仄),都是。另一类加细,是不只辨平仄,有些地方还要限定用仄声的哪一种。如《永遇乐》的“尚能饭否”,“否”一定要用上声;《瑞鹤仙》的“又成瘦损”,“瘦”一定要用去声;《红林檎近》的“萧索水云乡”,“索”一定要用入声。(《忆秦娥》、《贺新郎》等习惯押入声韵的词调,韵字当然要用入声。)这么琐细,初学怎么办?有劳、逸两种办法:劳是对照词谱,逸是大致照读诗那样读(注意平仄变化和韵字)。当然,如果仿作,就只能走劳的一条路。 总括以上所说,以下面两首为例,加点的字,读音就应该从旧,以求不破坏音乐美。 好雨知时·节(jiè),当春乃·发(fà)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jū)·黑(hè),江船火·独(dù)明。晓·看(kān)红·湿(shì)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zhì)。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jì)。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guò)。钗钿堕处遗香·泽(zè),乱点桃溪,轻翻柳陌。多情更谁追·惜(xì)?》但蜂媒蝶(diè)使,时叩窗·槅(gè)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xì)。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biè)情无·极(jì)。残英小、强簪巾帻(zè)。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xì)。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dè)?(周邦彦《六丑》) 最后说说理论上没啥实际上也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是:读,从旧(就说是为数不多)有困难,完全从今不成吗?困难有不同的来源。一个小的是与“省力”有矛盾。这在前面已经谈过,图省力,就只好牺牲音乐美。两条路只能走一条,走哪条是个人的自由,不必勉强,勉强也没有用。另一个大的是与推广普通话有矛盾。据我所知,电台和电视中读诗词,就以此为理由,一律照今音读。这是集体的自由,也不必勉强。但这会引来一个小矛盾,是:读,大多是描画某一首如何美,这美包括意境美和声音美,而如果照今音吟诵,比如与“今夜鄜州月”对称的“闺中只独看”,读为guīzhōngzhǐdúkàn,那声音就成为相当难听了。怎么解决才好?难免左右为难。这就更足以证明,读诗词怎样发音还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参考资料:网上查的
一般而言,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对于格律诗来说,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是四种基本句式,要学会举一反三。对词来说,每个词牌都有对应的格律,百度一下就可以了,然后就只要按律填词就OK了。
和声调有关。
本文标题: 新手。第一次写五言诗,第一次刻意去关注平仄的问题。发现真的照顾不过来,求大佬斧正。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19968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没有你自己写的句子和小诗 惊艳的认为是神来之笔新高三,问下初高中相同意象或意思相似的诗句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