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19世纪欧洲的资料啊?急需,帮帮忙啊。维基百科欢迎您!若您来自中国大陆,请向我们回报您的访问情况(https地址)。欧洲维基...
谁有19世纪欧洲的资料啊?急需,帮帮忙啊。
欧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欧洲)
跳转到: 导航, 搜寻
汉汉▼▲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使用全文手工转换。转换内容:
简体:黑山;繁体:蒙特内哥罗;香港:黑山; 当前用字模式下显示为→蒙特内哥罗
显示↓关闭↑附加说明(对转换结果有疑问时)
字词转换是中文维基的一项自动转换,目的是通过电脑程式自动消除繁简、地区词等不同用字模式的差异,以达到阅读方便。
字词转换包括全局转换和手动转换,本说明所使用的标题转换和全文转换技术,都属於手动转换。
由於技术所限,字词转换有时会不稳定,在刚增加标题转换时,由於缓存原因标题不一定马上显示转换后的正确结果。你可以尝试单击这里进行强制刷新。关於瑞典的一个同名的摇滚乐团,详见「欧洲乐队」。
欧洲位置图欧洲,全称欧罗巴洲(希腊文:Ευρώπη),字源於希腊神话的「欧罗巴」,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10,180,000平方公里(3,931,000 平方英里),人口7亿1千2百万(2008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48个已独立国家,欧洲东以乌拉山脉、乌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与亚洲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极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欧洲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与亚洲合称为欧亚大陆,而与亚洲、非洲合称为欧亚非大陆。
欧洲名字的来历可能是来自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叫做欧罗巴的女子,她受到变成公牛的宙斯的引诱。[1]一个更学术性的说法是:这个词可能来源於闪族语(ereb),表示「日落之地」。[2]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目录 [隐藏]
1 地理
1.1 地形
1.2 水文
1.3 气候
2 历史
3 地区
4 政治
5 经济
6 人口
7 民族及语言
8 教育与文化
8.1 古代文化
9 宗教
9.1 科学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10 国际关系
10.1 欧亚
10.2 欧美
10.3 欧洲与中东
10.4 欧非
10.5 欧澳
11 参见
12 参考资料
13 外部连结
[编辑] 地理
主条目:欧洲地理
[编辑] 地形
这张欧洲地理环境的卫星照片很详细的显示了山脉、半岛、岛屿以及乾旱与寒冷的地区欧洲的地形样貌颇为丰富。不列颠群岛及爱尔兰岛是平原、丘陵与高地混杂的地形,在西欧法国、荷兰、比利时部分以平原为主,其中荷兰有许多低洼地区是填海造陆而成。法国与西班牙、安道尔以庇里牛斯山山脉为界,南欧的伊比利半岛多丘陵地,各丘陵间则有平原,义大利半岛亦以丘陵地为主,穿插许多小面积平原,巴尔干半岛则多山地。阿尔卑斯山山脉横亘欧洲中部,也就是德国南部、瑞士、捷克、斯洛伐克及义大利北部;德国北部则为平原地型。东欧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地形,欧洲的东南界为高加索山脉,其主峰鄂尔布鲁士峰海拔5642米,是欧洲最高峰。北欧则多冰河地形,斯堪地纳维亚半岛及丹麦的沿海有许多冰河切割消溶入海后所造成的峡湾地形,冰岛则除了冰河地形以外有很多火山地形。
[编辑] 水文
莱因河,欧洲重要的河川之一欧洲流经数国的大河有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奥德河等。此外主要河流还有法国境内的塞纳河、罗亚尔河、加隆河等、俄国境内的窝瓦河、第聂伯河、乌拉尔河、英国境内的泰晤士河、义大利境内的波河等。
除了河流,欧洲有许多湖泊。其中冰河所遗留下的冰蚀湖使芬兰被称为万湖之国。
[编辑] 气候
欧洲纬度是在北纬35度以北,大部分属温带气候,并向北延伸至北极圈,故北欧属温带气候。在西风的吹拂及洋流的调节之下,西欧的气候四季分明,宜人居住,多属於温带海洋性气候。东欧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南欧紧邻地中海,夏乾冬雨,全球具有此类特徵的气候即被称为地中海型气候。
[编辑] 历史
主条目:欧洲历史
英国伦敦西南部的巨石阵欧洲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早在公元前4000年-前2500年西欧的凯尔特人就出现了巨石文化,现在还留有欧洲巨石建筑遗迹。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希腊人的祖先就定居在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它也成为了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并且逐渐发展出城邦文化。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过后,古希腊本土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其文化影响力继续扩大,公元前3世纪,来自希腊边境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和波斯,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亚洲和非洲地区,史称希腊化时代,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屋大维,罗马帝国的建立者继希腊后,罗马兴起,于公元前27年成立罗马帝国,成为了一个统治欧洲、西亚和北非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海。亚平宁半岛是当时欧洲政治和经济的中心地区。公元1世纪后,基督教逐渐在罗马境内传播开来。313年,被定为罗马国教,取得了在欧洲的统治地位。3世纪后,罗马帝国逐渐衰弱,395年分裂成为东西两个帝国。北欧的日尔曼人及东欧的斯拉夫人相继兴起。在4世纪,来自东方的匈奴人迫使东欧各族不断向西迁移。376年,匈奴人击败东哥德王国,哥德人被迫渡过多瑙河进入西罗马帝国。西哥德人于436年灭亡西罗马帝国,西欧进入中世纪,但帝国的东半部(东罗马帝国)则持续发展至1453年被鄂图曼土耳其人所灭。
中世纪时期,许多民族相继建立王国,采行封建采邑制,战争不断。查理曼大帝在公元800年建立了查理曼帝国,但在843年即分裂,该帝国的东半部发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英国、法国、德国、义大利等许多国家的雏型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建立起来的。天主教教会在西欧握有极大力量,所有知识传承都在修道院中进行,宗教迫害和十字军东征给欧洲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这一时期被启蒙时代的学者称为黑暗时代。在这段时间内,欧洲,尤其是南欧和东欧遭受了亚洲游牧民族的多次入侵,比如阿拉伯人、马扎尔人、阿瓦尔人、蒙古人和土耳其人。
法国大革命时,人民攻陷巴士底监狱从14世纪开始,在南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中,特别是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英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通过地理大发现和对海外的冒险,足迹遍及了非洲、美洲和亚洲。同一时期欧洲开始发生文化的大量精进,被称为文艺复兴,这也引发了宗教革命,许多国家脱离天主教教会的管辖而改奉新教,政教合一的各国常因教派不同而引发政争,甚至有许多的宗教战争。在西欧的政教纷扰之际,东方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则在彼得大帝及随后的几位沙皇领导下逐渐强盛。
17世纪末,英国政治上发生了光荣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随即影响了欧洲大陆,也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兴起,北美十三州从英国殖民地的地位独立建国,欧陆上的法国则发生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称帝;德国、义大利则在19世纪完成统一,随著科技的进步、对外界的不断探索及进化论的提出,欧洲成为帝国主义的摇篮,撂夺全世界的资源。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极度扩张终於导致欧洲变为战争策源地,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受了很大的创伤。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欧洲各国间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除了中国、日本与美国之外,欧洲还是主要的战场。其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从195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及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缔约国两个集团对峙的局面。欧洲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的政治经济阵营:东欧的共产主义和西欧的资本主义,直到1990年左右,随著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现在,「欧洲」这个词被更广泛的用来作为欧盟的代名词。现在欧盟有27个成员国,更多的一些成员身份谈判正在或即将进行。所有欧洲联盟成员国都是欧洲议会的成员国。
维基百科
不如自己去搜搜看 啊,网上应该有好多的
自己搜索还能逐渐吸收 呢!
或多或少可以自己体会与理解,弄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类
为什么会有历史地理学简史
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沿革地理的起源和发展;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的演变;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沿革地理研究在中国起源很早,东汉班固于公元一世纪撰写《汉书·地理志》已开其端。
此后历代相继,至宋代已形成一项独立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到清朝早期,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晚期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代表了封建时代中国沿革地理研究的最高成就。
在西方,沿革地理的研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数量上,都难以与中国相比拟。
1848年出版的麦考利《英国史》第一卷第三章关于1685年英国历史地理的描述,虽然有人认为它是历史地理学的“典范”,但该章及其以后出版的一些以“历史地理”命名的著作,实际上仍以记述疆域或政区变迁为主。
被称为俄国历史地理奠基人的18世纪地理学家塔季谢夫对历史地理任务的解说,也只限于历史时期疆域、位置、地名、边界、民族、移民、村落以及地方行政机构的描述,与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内容基本一致。
总之,19世纪及其以前“历史地理”一词在西方虽已广为应用,但实质内容仍属于沿革地理的范围。
近代地理学始于西方,德国地理学家康德于18世纪中,在柏林大学开始讲授自然地理课程,洪堡德与李特尔又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早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直接影响到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是李特尔在柏林皇家科学院的演讲《地理科学的历史因素》,以后是德国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
美国女地理学家森普尔在她去世之前写成的《地中海地区的地理及其与历史的关系》,是代表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的一部重要著作。
法国维达尔·白兰士针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可能论,其著作《人文地理学原理》对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历史地理学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
但其内容仍未超越沿革地理的范围。
1917~1919年张相文在北京大学主讲《中国地理沿革史》,这是沿革地理第一次被列入大学课程,且在课程内容上已不限于疆域与政区的演变。
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时期。
德国赫特纳1927年出版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有专节论述历史地理学,指出历史地理学不同于地理学发展史,它是对“过去时代进行的地理考察”。
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专著的出现,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5年出版的英国伊斯特《欧洲历史地理》叙述了欧洲罗马帝国至19世纪铁路兴起时期的聚落地理、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的历史演变,内容上已完全不同于过去以研究疆域政区为主的同一名称的专著。
1936年一部更为重要的历史地理专著问世,即英国达比主编的《1800年以前的英格兰历史地理》。
达比在本书序文中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的性质、特点和方法,对于后来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948年,美国布朗的《美国历史地理》出版,该书描述了从15世纪末北美大陆被发现后直到19世纪20年代,美国国土由东向西逐渐开发过程中的地理变迁。
上述三部著作,标志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
关于欧洲历史的一点问题
在我们清朝的时候,欧洲是不是已经很发达了。那靠近欧洲的阿拉伯国家呢??他们以前不是有阿拉伯帝国吗,还有土耳其那地方。为什么我看历史总觉得,这些中东地区的国家还有同时期的亚洲国家文明程度都与欧洲相差很多呢。。。为什么会相差很多,如果国家之间都不往来,也许会相差这么多,但是离欧洲很近的那些国家为什么也一样让人觉得文明程度相差那么多。一个文明高速的发展怎么会发生在世界的一偶之地,而其他的地方就仿佛文明倒退一般呢。。尤其是亚洲的国家,为什么呢。。。10世纪开始,阿拉伯也开始发达。不是曾经打到过奥地利的么。
奥斯曼帝国在一定时期也是很繁荣的,后来渐渐衰落了。人们变得不思进取,贪图享受什么的。于是欧洲资本主义就乘虚而入了,就破败了。
所谓“欧洲的发达”是指欧洲西部,所以虽然奥斯曼离欧洲很近,也只是靠近不怎么发达的东欧,所以......
而亚洲,中国当时闭关锁国,日本也是。其余国家都是附庸什么的,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那个时候就有殖民地什么了的吧。
并不是文明倒退,而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朝着进步的方向发展而已。
而西方是最明显的海洋文明,法国产葡萄酒那个地方,只有葡萄,他不能吃葡萄过一辈子吧,就需要有交换,有交换就必然要更早的有商品社会,有商品社会必然要领先于自然经济和农耕文明。我曾经去过地中海附近,根本不是海,风平浪静,一个人一个小舢板就划过去了。由于地形的原因,西方从古代开始就是开放的海洋文明,而东方,只有东侧的太平洋可以出去,古代的航海技术又达不到要求。
总之,所谓文明的差距,就是地缘造成的。是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差距。
从发源地的地理环境来看,西方文明与亚非古代文明有什么不同特征
亚非古代文明发源地都是临近河流的,而欧洲古代文明发源地则是临近海洋。同时它们的气候也不一样。
亚非古代文明发源地与欧洲古代文明发源地产生的身体环境有什么不同 欧洲是海洋文明(工商业发达,类似于希腊那种)
亚非是大河流域文明(也叫农耕文明,就是小农经济那种)
“东亚大陆”的地形由西向东倾斜,面对大海。与位于西面及西南面的其他古代文化中心距离较远,位置正好相背。与这些文化中心的海上交通要绕远道,而且相当艰险。因此,在古代,海洋在本区及其他文化中心的交往中障碍的作用大于联络的作用,这与古代地中海周围的情况正好相反。本区与其他古代文化中心的交往主要经过大陆,但陆路比较险隘,尤其是离西亚和印度较近的西部和西南部,高山、高原和沙漠地带可以通行商队,却不利于民族的大规模活动与迁徙。天山以北的绵亘草原地带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天然舞台,但距西亚和印度远,文化的传播交流,只是靠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间接进行。
与此相反,“东亚大陆”内部的地形使得大陆内部各地区间的交往多半较这些地区与大陆以外的地区交往为易,而且“东亚大陆”自身就有广阔的活动余地。这样,从进入阶级社会起,黄河中下游就成为本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并随历史的发展逐渐扩充套件到包括长江中下游,使得本大陆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具有向心性,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中心的独立文化区。这一点与古代埃及有些相似,而不同于两河流域,后者由于北部的山地与南部沙漠的民族的更替进入而文化不断发生变化。但又与埃及不同,那就是“东亚大陆”的中心文化区远较埃及广阔并有充分的发展余地。
但是另一方面,本区与其他文化中心不是像非洲中南部和美洲那样几乎与世隔绝。本区与其他文化中心区的交往虽有若干困难,但交往仍是持久而又频繁的。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与中亚草原直到黑海、巴尔干半岛的古代游牧民族经过这带地区绵亘的辽阔的草原的联络是密切的,中国文化对这些草原民族有相当深的影响,并经过这些草原民族传导到西亚、欧洲,而这些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塞西安式铜器等等也成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与西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并且这些游牧民族的共同生活习惯如胡服、胡床等也逐渐影响了汉族的习俗。至于阿尔泰山天山以南的商路,更是中国和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的孔道。印度、西亚乃至欧洲的文化如佛教、伊斯兰教、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植棉、饮食等由此传入“东亚大陆”的西缘,经过当地民族的吸收、融合之后,再以原型或改变了的形态传入中国内地,深刻地影响了汉族文化,并融合于汉族文化之中。像佛教经过汉族浸润,甚至得到更大的崭新的发展。汉族文化也是先被及周边地区的民族,然后再西向远远传播,如蚕桑、瓷器、造纸、火药等等。唐宋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路交通的重要性逐渐超过了陆路,形成中外交往的重要通道。
因此,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具有其独立性,但却没有孤立性,它向世界其他地区扩散其影响,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同时外来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期过程中不断传入中国,并不断融合在中国固有文化之中,但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而是使它更为绚烂辉煌、丰富多彩。
一个是海洋文明(类似于希腊那种)
一种是农耕文明(好像也叫大河文明,就是小农经济那种)
亚非古代文明都是大河文明,文明集中地主要在大河流域,例如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而欧洲主要是海洋文明,以海洋为依托,例如地中海文明(罗马文明),爱琴海文明(希腊文明)。一个以河流平原为依托,一个以海洋为依托。
古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文明是文明本身,产生文明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文明产生的因素,是客观条件。
西方文明发源的地理环境,只是西方!如果说古希腊的话,古希腊【岛屿密布,临近地中海,多山岭,少平原】,这就导致了不容易产生小农经济,要知道,小农经济需要一定的地理环境,即地势平坦,而古希腊的地理环境适合发展商业,因此,古希腊的农业也是商品农业。经济上的开放,有利于形成民主制度,因此,古希腊形成了和波斯帝国,古中国,古埃及明显不同的制度,即城邦民主制度。
文明与图二的古代文明产生的地理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希腊文明的相关史实,解题时紧扣“自然地理环境”等关键资讯,联络已学知识可知古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均是产生于大河流域的文明,而只有古希腊是产生于海洋地区,属于海洋文明。据此方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故选A。
以发源地来看,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亚非文明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古代亚非文明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埃及发源于尼罗河,古巴比伦是两河流域,古印度是恒河、印度河,中国是长江黄河)
古希腊则以海洋为中心(地中海的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起源)
所以是A
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如果在欧洲本土来算的话,应该是在希腊文明的基础上发展的.但其实仔细算来,希腊文明不完全是希腊人自己发明的,而是在非洲的古埃及文明和亚洲的古巴比伦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希腊文字是在埃及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而天文学则是从古巴比伦天文学里发展出来的.
嗯,简单说呢,欧洲文明发源地不是独立的,也不够古老,虽然有独创性但不具备首创性.与亚非文明发源地之间的区别,就像是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之间的区别.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