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为什么没有反抗为什么当时没有像老毛一样的人出现?为什么放任他人宰割?是什么造就了那样的政府?求解~~~19...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为什么没有反抗
为什么当时没有像老毛一样的人出现?为什么放任他人宰割?是什么造就了那样的政府?求解~~~战争爆发前夕,在直隶、京津地区的清军共113000人,但军队驻扎地区太过分散,八国联军从天津进攻向北京方向前进,沿途没有很多清军阻击于是一路高歌猛进,直取北京迫使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往西安。此外,清廷又于6月中旬谕令各省督抚迅速挑选马步队伍星驰赴京,听候调用,并令马玉昆、张春发、陈泽霖、袁世凯等迅速统兵来京;同时,招募民团、乡勇及部分精壮义和团员,编练成军,以增强北京和天津的防御力量。但是,各省督抚接到谕令后,或借故推诿,或行动迟缓,真正应命前来参加勤王作战者寥寥无几。各省督抚对进兵勤王之事不以为然或应付了事,这导致京津地区没有太多的军队支援,加之京津地区防守空虚,缺兵少粮。最终清军被打败,
从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直到最后的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变”,每次对外战争都是以当时清政府为主体对象而展开的。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直至中日甲午战后的“戊戌变法”。这些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和封建统治,而实施的涉及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探索和改革。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探索与改革的彻底失败,最终导致了封建的满清政府不得不与帝国主义列强媾和,成为列强统治与奴役中国人民的代言人。(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统治工具。)
至于中国其他阶级,在此期间也确实进行了很多自发的反侵略斗争,比如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法战争时期福建民族资本家招募民团抗法、八国侵华前的义和团运动以及一些近代企业中产业工人们组织“反侵略”的罢工、罢市斗争。这些都是中国各阶级人民群众一种自发的爱国行动,但是最终都无法脱离“以满清政府为主导”的政治现实。其中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只有1w多人,清政府为什么不应战?
北京为啥不抵抗八国联军,反倒选择帮忙呢?
1900年,以英、美、法等国为首的八国组成联军,以帮助清朝政府镇压义和团为理由起兵攻打北京城,八国联军的队伍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队伍里不仅有八国的军士还有当地的老百姓,他们不仅为联军搬运食物、弹药,甚至还为他们提供梯子助他们攻城。
倘若想弄清楚这些老百姓为何帮助侵略者,就应该理清他们的动机或者说当年的清政府到底发生了什么。通过初高中历史书上内容我们就能轻易知晓,当年清政府和列前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包括大量的土地和赔款,从1942年到1900年这短短五十八年间,清政府一共赔款两亿四千三百万两白银,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光靠国库自然是不足以支付,于是这些赔款最终也还得落到天下百姓的身上。
1900年清政府的普通赋税收入不到八千万两,更久远的半个世纪之前可能连这个数字的一半都不到,面对巨额的赔款,清政府只好大肆搜刮百姓,也正是这样无休止增加的税款一步步将百姓逼向绝路。
这五十八年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天平天国。太平天国并不是顺应时代,应运王朝兴衰更替而生,而是活生生的被清政府逼出来的,而那时候八旗军,也就是清朝的政府军早已软弱无力,难以抵抗太平天国的冲击,真正和太平天国硬碰硬的还是由地方势力组建的军队,如李鸿章率领的淮军、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几经周折清政府虽然还是将太平天国打压平息了,但是与此同时清王朝的国库也见底了。
其实当时清朝老百姓还是对清王朝抱有一定希望的,眼看着洋务运动刚有起色,但是慈禧太后转眼又阻止戊戌变法的继续开展,这等于断绝了老板姓最后的期望。甲午海战中当时号称亚洲最强舰队几乎全军覆灭,全国上下更是被打得没了底气。皇宫内的皇上太后依旧过着奢华无度的生活,所有的重担却压到的平民身上,可以说这五十八年清朝失去的不仅仅是两亿多白花花的银子,还有无价的民心。
八国联军攻城的时候,百姓本来指望慈禧太后能够和北京城共存亡,却不想慈禧转眼间就逃到了西安,本来指望着守城官兵能够抵挡联军攻城,却不想那些贪生怕死、欺软怕硬的八旗军不仅弃城而逃,走之前还现在城里抢了一番。自此,百姓彻底对清政府绝望了,在百姓的眼里,清王朝是活生生地将拥护自己的人民变成了自己的敌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八国联军在攻打北京城的时候百姓会加入联军的队伍,帮助联军运送粮草、搬运弹药,因为百姓对清王朝早就恨之入骨,恨不得联军能够早日推翻腐败不作为的清朝政权。
1900年6月16日北京,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义和团正在正阳门放火,几千家商铺和民房毁于一旦,大火“延及城阙,火光烛天,三日不灭”,而慈禧太后,正在紫禁城仪銮殿东暖阁召开了第一次御前会议,包括军机大臣,六部九卿,还有被软禁的光绪皇帝,也都悉数到场。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北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人,就悄悄的聚在一块,和列强签订条约,不参与京师的斗争,史称东南互保,除去河北山东等地,其他的地方官员,也不进京勤王,完全是一副看热闹的心态。此战最终以慈禧的妥协告终,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清廷对全国各地的势力掌握,大幅度削弱。只有甘军抵抗,杀死日本公使,击毙俄军首领安宁科夫。八国联军要求清政府杀了董福祥,清政府只是解职董福祥,遣散甘军。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