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乐现状如何,有何发展方向?民族乐器行业主要公司:目前,我国民族乐器行业上市企业较少,代表企业主要有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
中国民乐现状如何,有何发展方向?
民族乐器行业主要公司:目前,我国民族乐器行业上市企业较少,代表企业主要有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佳音王(831491)、扬州市守仁制琴社有限公司、乐海乐器有限公司、饶阳北方民族乐器有限责任公司等
本文核心数据:规模以上民族乐器企业数量及主营业务收入、民族乐器产业营业收入、利润、出口情况、民族乐器专利发布数量、各类型专利数量、主要民族乐器专利数量等
整体呈现断崖式下跌,下半年主要指标均呈现回暖
民族乐器产业是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一部分,是我国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范畴的重点行业,但由于民族乐器又属于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新冠疫情的爆发,给民族乐器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2021年我国民族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9家,主营业务收入20.64亿元,同比下降21.37%。
分上下半年来看,2021年民族乐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上半年完成8.89亿元,下半年完成11.16亿元,下半年比上半年增长32.28%。从利润情况来看,2021年民族乐器产业上半年实现利润7354万元,下半年实现1.55亿元,下半年比上半年增长了1.1倍。
从乐器出口情况来看,2021年上半年民族乐器出口2195万元,下半年出口4154万元,下半年比上半年出口增长89.24%。
由此可见,2021年民族乐器产业在上半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比2021年有大幅度的下滑,下半年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民族乐器产业开始呈现恢复性增长,逐步回暖。
民族乐器专利放量巨增,表现出强劲创新势头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民族乐器专利发布共计958项,同比增长64.32%。2021年新冠疫情对民族乐器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却引来民族乐器专利历年来的最高值,说明了民族乐器产业对困难的弹性效应,困难越大,创造力越强。
各类型专利数量均呈现增长,主要民族乐器专利数量也有所增长
2021年中国民族乐器专利中,发明专利145项,同比增长46.46%,占全部专利的15.13
%;实用新型专利395项,同比增长81.19%,占全部专利41.23%;外观设计专利418项,同比增长57.14%,占全部专利的43.63%。由此可见,2021年中国民族乐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均有所增长。
按民族乐器类别划分,2021年民族乐器吹管乐器专利200项,同比增长110.52%;弹拨乐器专利596项,同比增长62.05%;拉弦乐器专利145项,同比增长33.02%;打击乐器7项,较2021年有所下降。由此可见,除打击乐器以外,各类主要民族乐器专利数量较2021年均有所上升。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乐器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
这时期包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奏汉。在音乐体裁方面,经历了由原始乐舞到宫廷乐舞的进化。在旋律音调、音阶形式方面,经历了由原始间乐重视小三度音程的音调,到春秋战国强调宫、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页)、曾"体系,以"三分损益法"相生五音、七声、十二律,初步确立了中国传统音乐旋法的五声性特点。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先秦诸子百家的论争,奠定了此后各自学说的理论端点。这一时期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音乐艺术形式是钟鼓乐队。
2.中国传统音乐的新生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纪)
这一时期包括了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北方人民南迁、少数民族的内移,构成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冲击:一是玄学对儒学的冲击,引起音乐思想的变化;二是少数民族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传入,引进乐器、乐律、乐曲和音乐理论方面的新因素。其冲击的结果,是使中国的传统音乐为之一变,开创了音乐国际化的一代新乐风。一方面是世界音乐的中国化,包括外来乐曲的中国化,外来乐器的运用,外来乐调的传入,外来乐队的民族化,以及外来乐人为发展中国音乐所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是中国音乐的世界化,即:中国音乐以其辉煌的成就给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周边各国,如朝鲜、日本等)以重要的影响。
3.中国传统音乐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
包括辽、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特点是:从纷乱和分裂到相对的统一,又从南北对立到多民族国家统一政权的建立,及其在相当长时期内的相对稳定。音乐文化方面则具有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所谓世俗性,就是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此时期的传统音乐,无论在演出人员和观众、听众对象方面,都已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在音乐理论方面,表现出对前一时期的继承和清理的倾向。音乐形态特点已逐渐趋于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这一艺术形式,上承前代,下接后世,并广泛吸收当代音乐新成果,成为集古今音乐大成的音乐宝库。
中国民乐的发展
先秦:编钟改写先秦的音乐历史
李教授认为,在我国湖北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是先秦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它的出土改变了一段时间内在民族音乐领域内所认为的先秦音乐只有五声音阶的观点,彻底改写了整个先秦的音乐历史。
据了解,曾侯乙墓被发掘以后,其中有陪葬的64枚编钟。从编钟以及钟上的铭文反映出的内容看,中国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能制造出七声12律齐全,还可以旋宫转调的编钟,因此这些编钟被视为考古界和民族音乐一个历史性的符号。编钟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既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又是乞求平安的祭祀用品。
唐朝:以弹拨音乐为主体的华丽浪漫民乐时代
伴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乐器的制造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唐朝音乐的特点是以弹拨音乐为主,李教授认为,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经济水平相比于秦朝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与此相应的,在民族音乐领域内,先秦那种在室外演奏的、相对粗糙的编钟渐渐衰落,而具有浪漫和华丽色彩的弹拨音乐、歌舞乐队迅速发展起来。另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包括高丽、胡人、西域等地音乐开始传至中原,极大丰富中国民族乐器的品种。
进入宋朝后,弹拨音乐开始走上了下坡路,管弦乐得到了了发展,这也是同当时的历史背景相联系的,这种趋势和宋朝的战争不断的局势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音乐其实是经济、文化、社会的一个缩影。” 李教授得出了如上结论。
元朝:文人推动下繁盛的元曲时代
元朝没有科举制度,于是大批的文人都转入了民间艺术的创作之中。元曲因此具有很强的故事情节性,吸引了众多的观众,进一步促进了它的繁盛。在这个问题上,李教授特别强调了中国的元曲同外国歌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的元曲重要形成了一系列的曲牌名,每一个新的创作都是利用已经形成的曲牌名。而外国的歌剧就没有这样的“格式”可以套,所有的创作结构都是全新的。
到清朝以后,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乐器繁盛的时代,以明末清初出现的二胡就是这个时代民族乐器发展的一个缩影。汉人的音乐一直都是以“单字”居多,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萧、笛、琴、钟等。通常在乐器中出现的两个字的乐器多是外国传入中国民族音乐之中的,比如我们熟悉的唢呐、二胡等。
近代:民族音乐发展艰难
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为大部分观众所耳熟能详,但是李教授认为在中国近代的发展时期,民族音乐的发展进入一个步履蹒跚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两个标志性人物就是阿炳和刘天华。
刘天华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北京大学教授,诗人刘半农的弟弟,他是与瞎子阿炳同时代的一位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经典代表作有《月夜》、《空山鸟语》、《良宵》、《光明行》等。李教授特别强调这位民族音乐的宗师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贡献,认为他是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第一人。从他开始,中国民族音乐进入了学堂化的发展时期,这使中国民族音乐发生了质的变化。
建国后:民族音乐得到了快速的成长
建国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中国建设战天斗地的气氛使社会各阶层群情激昂,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也由此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的广泛开展,出现了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乐曲,如很多人熟悉的《赛马》、《喜看麦田千层浪》等作品就是这一时期有代表的作品。在这一时期,民族音乐的一些旧的观念得到了剔除,很多西洋乐曲中的一些新的元素被借鉴。
2005年春节,天津歌舞剧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鸡年中国民族音乐会"取得巨大成功, 音 乐会不但通过卫星直播传送到国内,而且由美国休斯敦音像公司无偿提供音乐会的录音, 将制作成CD在全世界发行。
自1998年中央民族乐团代表中国民乐第一次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八年来,在“金色大厅”举办的“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已经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著名品牌。
从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一曲《茉莉花》和二胡表演,以及现代民乐组合如《女子十二乐坊》在东南亚的如潮好评,到中国各地民族乐团在国际国内演出市场的日益活跃,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力量的积累正逐渐地转化为民族自信,也带来民族音乐的回归——中国民乐正在交流与创新中走向复兴。
标题 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同发展手法的特点
中国传统音乐中主题的概念不同于西方音乐,主要取自流行的民歌、小调等现成曲调或经典曲牌等。
众多的民族音乐作品,多运用变奏、启程转合、再现等手法来表现音乐的缓神陈叙、忍耐,和谐也就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中重要的特征之一。
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表现在:首先,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和曲目浩如烟海。据80年代的调查,我国拥有341个说唱曲种、317个戏曲剧种、17636中民间舞蹈,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个无音乐的曲目、剧目。这些音乐真正成为广大人民所拥有,从山乡村落到城镇都市;从林间樵夫到市、农、商、文、官,他们的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色人等。其次,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宫廷燕乐取材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吸收了民间音乐的成分,而中国的文人音乐,也多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并带有与民间音乐相类似的即兴性与乡土性的特征。有些文人,甚至直接参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当这种情况在某种民间音乐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时,这种音乐就带有了相当多的文人成分,以至于后人很难将这种音乐简单地划归于民间音乐或是文人音乐。
民间音乐追求真挚的感情、鲜明强烈的表情手段和被普通老百姓所认同的自然美好的音乐形势。因此,它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具有最丰富内涵的音乐种类。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表现在:首先,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和曲目浩如烟海。据80年代的调查,我国拥有341个说唱曲种、317个戏曲剧种、17636中民间舞蹈,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个无音乐的曲目、剧目。这些音乐真正成为广大人民所拥有,从山乡村落到城镇都市;从林间樵夫到市、农、商、文、官,他们的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色人等。其次,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宫廷燕乐取材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吸收了民间音乐的成分,而中国的文人音乐,也多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并带有与民间音乐相类似的即兴性与乡土性的特征。有些文人,甚至直接参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当这种情况在某种民间音乐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时,这种音乐就带有了相当多的文人成分,以至于后人很难将这种音乐简单地划归于民间音乐或是文人音乐。
民间音乐追求真挚的感情、鲜明强烈的表情手段和被普通老百姓所认同的自然美好的音乐形势。因此,它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具有最丰富内涵的音乐种类。
民间音乐一般是指在民间形成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和地位。表现在:首先,我国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民间音乐品种和曲目浩如烟海。据80年代的调查,我国拥有341个说唱曲种、317个戏曲剧种、17636中民间舞蹈,以及不计其数的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个无音乐的曲目、剧目。这些音乐真正成为广大人民所拥有,从山乡村落到城镇都市;从林间樵夫到市、农、商、文、官,他们的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层次和各色人等。其次,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都与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宫廷燕乐取材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吸收了民间音乐的成分,而中国的文人音乐,也多是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并带有与民间音乐相类似的即兴性与乡土性的特征。有些文人,甚至直接参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当这种情况在某种民间音乐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时,这种音乐就带有了相当多的文人成分,以至于后人很难将这种音乐简单地划归于民间音乐或是文人音乐。
民间音乐追求真挚的感情、鲜明强烈的表情手段和被普通老百姓所认同的自然美好的音乐形势。因此,它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具有最丰富内涵的音乐种类。
1.在中国各民族音乐中民歌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分布流
传面最广、品种和曲目最多。
2.在各民族中在各时代的音乐生活中民歌都是传唱最为
频繁、使用率最高的。
3.民歌之外的其他民族音乐类型无论是在那个时期都曾
受到名歌的深刻影响或与民歌有依赖依存的关系或是
在民歌的基础上孕育产和发展或是对民歌有所借鉴。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