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普通文人的藏书能有多少呢

发布时间: 2023-08-29 02:00:3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6

宋代文人藏书动辄上万卷:大文豪苏轼为何不藏书?,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以活字排版的印刷法,图书也就此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

古代普通文人的藏书能有多少呢

宋代文人藏书动辄上万卷:大文豪苏轼为何不藏书?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以活字排版的印刷法,图书也就此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版本的古籍以及时人的著作,都大量印刷出版,许多文人亲自校对书籍,以正谬误,然后分类收藏,由此诞生了许多的藏书名家。方兴日盛的藏书之风,对宋人的学识修养的提高,以及学术研究的进步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苏轼幼时,恰遇这一图书的革命性时期,也为他日后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带来诸多的便利。他曾自述: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唯恐不及。

在苏轼之前,老一辈的读书人想要读《史记》、《汉书》这样的史籍都很不容易,煞费周章地借了回来,要赶紧抄录,然后日以继夜地诵读,生怕时间到了要把书还回去。但是,一生读书、到老不倦的苏轼,却没有像当时的许多文人名士那样,拥有充塞梁宇的藏书,可以坐读释道,卧读经史,甚至连一些常见的典籍他也没有。

苏轼曾在《海上与友人书》曰:到此抄得《汉书》一部,若再抄得《唐书》,便是贫儿暴富。自谓被贬谪到海南儋州以后,无书可读,只是在当地的士人家里抄录得了一本《汉书》,并想象要是再能抄到一本《唐书》,那种感觉就像是穷人于一夜之间暴富。其实,据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载,苏轼渡海至儋州的行李当中,就有好几箱的笔和墨。至于他宁可携带大量笔墨,而不是携书到孤岛上,可供随心所欲地阅读,一方面足见他的自信和旺盛的创作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见他并不竞尚风气,追随潮流而藏书。

在当时,许多文人名士都以藏书为时尚为乐事,私人藏书动辄上万卷。如晏殊之子晏几道,就以藏书多而闻名,以至于家道中落以后,每次搬家,他的妻子都要为搬书而烦恼。另外,江陵有个叫做田伟的小吏,在家里建有博古堂,藏书多达五万七千余卷。黄庭坚到他家里作客,看到他的藏书都惊呆了,叹曰:吾尝校中秘书,及遍游江南,名士图书之富,未有及田氏者。黄庭坚的舅舅李常,为唐代皇室的后裔,他年轻时藏书读书的僧房,后被命名为李氏山房,藏书也多达九千多部。

处于这种大环境下的苏轼,也并非没有藏书之心。苏轼的《仇池笔记》载,唐太宗曾经花费重金购买晋人书帖,共收罗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内的书帖千卷。武则天时,宠臣张易之兄弟从内府把这些书帖偷了出来,随后又散落在宰相王涯、张延赏的手里。甘露之变后,王涯为禁军所杀,他家里的金银珠宝都被洗劫一空,因禁军不识这些书帖的价值,故得以幸免。后来,苏轼在宋仁宗的驸马李玮都尉的家里,看到了这批谢尚、谢鲲、王衍等晋人的书帖,心里也非常喜欢。但是,一想到这些书帖的传承过程,简直就是招灾揽祸的根源,而且除了作为书架房舍里的装饰,用以炫耀人前,也并没有其它的用处。因而,苏轼对这种貌为集古、实为矜奇立异的行为,也失去了兴趣。

后来,苏轼应朋友李常之请,为李常将李氏山房的藏书全部捐赠出来、用作公益一事作记,又在文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日以苟简,何哉?意为自秦汉以后,著书立说的人愈来愈多,写字用的纸笔和字体也愈来愈简便简化,不论何地都可找到书读。可读书人却愈来愈草率马虎,这是什么原因呢?

接着苏轼又问: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前人。而后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乃指如今的印刷业发达繁盛,书籍得以大量流通,要找书读方便多了,按理说读书人的学问也应当比前人高出一倍才是。可是那些科举之士,却把书卷起来不读,反而闲谈不暇,言语浮夸,这又是为了什么呢?

借此两问,苏轼道出了时人藏书的几大弊病。一是浮慕时名,藏书只是为了获得名声,而非为了钻研学问。二是家中费尽心力收罗得来的藏书,从不阅读,全都束之高阁,只是为了在他人面前有吹嘘的资本。三是把藏书视为私产,不仅自己不读,书亦不外借他人,只是为了收藏而收藏。所以,苏轼极力夸赞李常捐赠藏书、以遗来者的义举,鼓励有志读书的人,要奋力进取,有所作为。

苏轼不追随潮流而藏书,也是他有定见、不盲从,尽量多做实事的人生态度的体现。

古代有哪些藏书家和藏书楼。藏书又什么特点?

古代藏书家和藏书楼。
一、叶盛,明代著名藏书家,其藏书楼箓竹堂“藏书之富,甲于海内,聚书至数万卷”。叶盛经常告诫子孙要爱书读书。他说:“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贫则教训童稚以给食,但书种不绝足矣!”
二、徐乾学,清初著名藏书家,从小就喜欢书,爱读书。针对当时很多人只想为儿孙们多留下点土地财产、金玉宝物、亭台楼阁等,他却对他的几个儿子说:“依我看,不论给后人留下什么财产,也难免会有失去的一天,不会长久享用不尽的。那么我给你们留传下什么东西呢?”徐乾学指着满屋子的藏书笑着说:“所传者惟是也!”并当即给藏书楼定名叫“传是楼”。很显然,在徐乾学看来,田产财物、珍宝玉器等物质财富总有用尽之时,而书籍里的知识是永远也学不尽用不完的。
三、清末藏书家张金吾藏书楼有诒经堂一处,系取“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之义;杨以增的藏书楼名叫“海源阁”。他把书籍比作海洋,“学者而不观于海焉,陋矣。”然而,“观于海,久处其中,茫洋浩瀚不知所归,亦为学者之戒。学者应该涉海而探源,知源之所出。”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书籍它确实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只要我们“涉海探源”,就一定会找到永不枯竭的知识之源的!
四、浙江宁波天一阁,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为面宽六间的两层楼房,楼上按经、史、子、集分类列柜藏书,楼下为阅览图书和收藏石刻之用。建筑南北开窗,空气流通。书橱两面设门,既可前后取书,又可透风防霉。
五、清朝北京故宫文渊阁,是专为收藏四库全书而建的藏书楼,其房屋制度、书架款式等仿天一阁。
六、中国古代的官私藏书,总的来说,是供少数人阅读使用的,这同文化为少数人所掌握的历史时代是相适应的,而私人藏书也在很在程度上保护了文化。
藏书家:韦述、苏弁、赵明诚、司马光、李清照、元好问、杨士奇、王世贞、黄宗羲、胡震亨等等。

藏书楼:明代范氏天一阁、毛氏汲古阁,晚清四大家的聊城杨以增及其海渊阁、常熟瞿镛铁琴铜剑楼 、吴兴陆心源皕宋楼、杭州丁丙八千卷楼等。

我国古代有明确记载的藏书家约为4000余人。大部分属于私人藏书家。他们建造的藏书楼始于北魏,距今已1500余年。我国藏书家大多生活在交通便捷、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也有一部分生活在历朝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关于“藏书家”的标准或定义,学者们有不同看法,但江浙地区是中国历代藏书最繁盛的地方,明清两代是我国藏书家发展的高峰,这是毫无疑义的。中国古代藏书家虽然将藏书“密不示人” ,却将藏书用来治学、修身,甚至治国平天下。其对藏书的利用是有进步意义的。
清代学者洪亮吉将藏书家分为5种:其一是“推求本原,是正缺失”的考订家;其二是“辨其版片,注其错伪”的校雠家;其三是“搜采异本,补石室金匮遗亡,备通人博士浏览”的收藏家;其四是“第求精本,独嗜宋刻”的鉴赏家;其五是“贱售旧家中落所藏,要求善价于富门嗜书者”的所谓掠贩家。洪氏所说的考订家等,无一不具有专门之学,就连他最瞧不起的“掠贩家”也大多有“眼别真赝,心知古今,闽本蜀本一不得欺,宋椠元椠见而即识”的过硬本领。其实洪氏所说仍有偏颇,古代藏书家除了具有考订、校雠、收藏、鉴赏的功夫,许多人同时还是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版本目录校勘学家。
最有名的一个就是天一阁了,天一阁于1561年(明嘉靖年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名字取自汉郑玄《易经注》中的“天一生水”,旨在希望书本不会遭受火灾,天一阁现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

古代的书籍平民容易买到吗?印书的地方叫什么?!是官府的还是民间的还是都有

印书出书的地方叫书坊 由于成本昂贵 书籍价高 明清以前平民买不起明清以前多为官坊 以后多为民坊
竹简时代:制作不易,价值极高难以衡量,基本只有国家和大贵族有藏书
汉-唐有造纸术无印刷术:全靠手抄本,价格较高,一本书大约千文(=一贯=约一两白银),参考平民月收入1-5贯。购买途径要么找抄书匠,要么文人闲暇时自己抄书馈赠朋友,还有就是广为流传的借书来自己抄。
唐-宋有雕版印刷术:成本大幅度下降,一本书100-200文,参考同期收入3-5贯,可以说已经是廉价产品了,不比现在贵。书肆,县学(国营)甚至庙宇,公使库(国营)均有生产销售。
宋-近代活字印刷术出现,但活字印刷术对大批量生产的常用书籍成本影响不大,反而因为战乱社会生产力有所下降,书籍价格相对于收入水平基本不变,但也是价廉易得
买不到的,书籍严格把控在世家豪门的手中,平民获得书籍的唯一方法就是去抄书
书局

宋代“四不像”文人动不动就藏书千册大文豪苏轼为什么不藏书?


北宋仁宗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排版的印刷方法,书籍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量不同版本的古籍和当代作品被印刷出版。许多学者自己校对书籍,纠正错误,然后分类收藏,于是诞生了许多著名的藏书家。藏书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宋人知识水平和学术研究的提高。
苏轼年轻时,正巧碰上这本书的革命时期,也为他日后“学一千字的文学时代经典史”带来了不少便利。他曾说:“我还能看见老茹老师。”话少的时候想问《史记》,《韩曙》,都问不出来。幸运的是,我理解。恐怕我已经没日没夜地看书了。"
在苏轼之前,老一辈的读书人读《史记》、《韩曙》这样的史书不容易,所以不厌其烦地去借,很快地去抄,然后夜以继日地读,生怕还不回来。然而苏轼一生读书,直到老,没有一个图书馆里全是于凉。他和当时很多著名的学者一样,可以坐下来读佛道,甚至一些常见的经典。
苏轼在《海国图记》年曾说:“你在这里抄一本韩曙,你再抄一本唐书,你就发财了。”自从被贬到海南儋州后,我什么书都没读过,只是在当地一个读书人家里抄了一本《汉书》,幻想着如果能再抄一本《唐书》,就像一个穷人一夜暴富。其实根据陆游的《旧学庵笔记》,苏轼渡海到儋州的行李里有好几箱笔墨。对他来说,他宁愿带着大量的笔和墨水,也不愿带着书去一个孤岛,在那里他可以随意阅读。一方面显示了他的自信和强烈的创作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不追求时尚,而是跟风收藏书籍。
当时很多著名的学者都很喜欢藏书,他们的私人藏书往往达到一万册。比如晏殊的儿子晏,以藏书丰富著称,妻子每次搬家都要为搬书发愁。另外,江陵还有一个小官吏叫田维。他家有一个古董馆,藏书57000多册。当黄庭坚参观他的房子时,他震惊地看到了他的藏书。他叹了口气说:“我在学校尝到了当书记的滋味,走遍了江南。名著的财富不如田地的财富丰富。”黄庭坚的叔叔李昌是唐皇室后裔。他年轻的时候,在一个和尚的家里收集书籍和学习。后被命名为“李氏山居”,藏书九千余册。
身处如此大环境的苏轼,并非没有藏书之心。据苏轼《丘迟笔记》记载,唐太宗花重金向晋人购买书帖,收集王羲之等人的书帖数千种。武则天在位时,他最宠爱的弟弟张易之从朝廷内部窃取了这些书籍和帖子,然后分散在宰相王涯和张手中。“甘露之变”后,王亚被禁军杀死,家中金银珠宝全部被抢。因为禁军不知道这些书帖的价值,所以活了下来。后来,苏轼于年在徐、徐家中结识了谢商、王衍等晋人书帖,并对他们十分喜爱。但是,想想这些书帖的传承过程,只是灾难的根源,除了作为书架房屋的装饰用来炫耀人之外,并没有其他用途。所以苏轼对这种行为失去了兴趣,看似是对往事的收藏,实则是一种惋惜和新奇。
后来苏轼在朋友的邀请下,记下了李畅将0755年至79000年的书籍全部捐作公益,并在文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自秦汉以来,作者受益匪浅,纸书画越来越简,书越来越多。”但是,学者每天都很简单。为什么不呢?秦汉以来,书写书籍的人越来越多,书写所用的纸、笔、字体也越来越简单简化。书籍可以
接着苏轼又问:“近几年城里人转而模仿百家争鸣之书,流传于世。读书的人多,容易造成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学术文献和文笔都比以前的人好。从此科举考试局限于书本,无根无据。这样如何?”这意味着今天的印刷业发达繁荣,书籍广为流通,找书看书方便多了。按理说,学者的知识应该是前辈的两倍。可是,那些钦差大臣却卷起书不看。相反,他们说得太多了。这是干什么用的?
苏轼用这两个问题揭示了人们藏书的几个弊端。首先,要欣赏当时的名气,藏书只是为了名气,不是为了学习。二是家里收藏的书从来不看,都放在书架上,就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有吹嘘的资本。第三,藏书被视为私有财产。不仅不是自己看,也不是向别人借,而是为了收藏而收藏。因此,苏轼对李畅的赠书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有志于学习的人上进,有所作为。
苏轼不随波逐流的藏书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
本文标题: 古代普通文人的藏书能有多少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925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河南遍地都是周以前的诸侯国,八大古都却只占了一半楚庄王为什么要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