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中国突然变成战国时期,每个省是一个独立国,那么最终哪一省能再次问鼎华夏,统一中华

发布时间: 2023-08-19 11:00: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5

战国七雄是哪几个国家:战国七雄地图古今对照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

如果现在中国突然变成战国时期,每个省是一个独立国,那么最终哪一省能再次问鼎华夏,统一中华

战国七雄是哪几个国家:战国七雄地图古今对照

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七国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

而如今的战国七雄的位置,是我国第二、第三阶梯的中东部地区的主要省份,如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江苏省等。

1、齐

春秋时期,齐桓公首霸中原。春秋末年,齐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

田齐立国时,已经进入战国中期。太公和是第一代齐侯。太公和之孙桓公午在国都临淄的稷下置学宫,“设大夫之号”,招聚天下贤士。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齐侯。到威王、宣王时,稷下人才济济,成为东方学术文化的中心。

齐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齐国遂强大。公元前353年,齐大败魏军于桂陵。公元前341年,齐又大败魏军于马陵。公元前334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相王”,正式称王。威王晚年,相邦邹忌与将军田忌争政。公元前322年,田忌攻临淄,求邹忌,不胜,逃亡楚国。

齐宣王时燕国发生“子之之乱”。公元前314年,在孟轲劝说下,宣王命匡章率“五都之兵”、“北地之众”伐燕,五旬克之,一度占领燕国。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齐国所在位置如今为山东地区,齐国国都是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胡公时曾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齐之后,仍以临淄为都城。

2、楚

先秦芈姓周朝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国所在位置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

3、燕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国灭亡。

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

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前314年,燕王哙禅让于相邦子之,太子平不服,作乱,失败被杀。昭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

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

燕太子丹年轻时在秦国作人质。逃回燕国后太子丹并没有致力振兴燕国,而是寻找到一位叫荆轲的刺客。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前228年,秦国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逼近燕国。

前227年,太子丹送荆轲和他的13岁的助手秦舞阳到易水之畔(现河北易县)。荆轲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后荆轲刺杀秦王赵政 未遂。这一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

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灭于秦。

燕国所在位置为北京、冀北、辽西一带,曾建都蓟(今北京市)。

4、韩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

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韩国国势最强是韩昭侯在位时。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韩国成小康之治。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

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新郑)。

5、赵

赵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赵氏大宗的宗主后位列周王卿士。

周幽王时,叔带因见周室腐败,离开镐京,来到晋国。以下七代而至赵衰,辅佐晋文公成就霸业,赵氏因之位居世卿。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晋为诸侯,赵氏正式建国。

三晋分家之初,三家秉承晋阳之战之团结。韩赵魏三晋经常结成三晋同盟,一起行动,共同进退。时三晋在魏文侯的领导下,形成一股极强的军政势力,破齐、伐秦、败楚、瓜分中原,天下不敌。

由于魏韩两个的主战场在南方,赵国获利不均。欲南侵,又遭到魏国排挤,魏赵矛盾升级。前375年,赵成侯继位,公子朝作乱。魏武侯公开支持,并帮助公子朝攻打邯郸,魏、赵彻底决裂,宣布着三晋蜜月期的结束。时魏国正盛,齐、秦、楚悄然崛起。

前354年,魏惠王派上将军庞涓攻打赵国,兵围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楚。齐威王遣田忌出兵。田忌以孙膑谋,围魏救赵。

经过各大国与魏国长期的周旋,魏国霸业渐衰,赵国逐步崛起。魏国比邻秦国,屡次为秦国所攻,魏国不得不采取合纵抗秦措施,与中原诸侯重修盟好。

前325年,魏惠王发起魏、赵、韩、燕、中山的五国相王。年轻的赵武灵王也兴致勃勃的始称赵王。时赵孱弱,屡见欺。武灵王曰“无其实,敢处其名耶?”去王号,并终生不再称王。

后赵武灵王奋发图强,巧妙的从中原诸侯的混战中摆脱出来,领导国人,衣胡服、习骑射,史称“胡服骑射”。

赵国实力因此大大增强。史载“时赵之强,甲于三晋”。前299年赵君退位,立王子何为君,是为赵惠文王,自号主父。前296年,赵主父翦灭中山国,独吞其地。又北略胡地,拓土千里。

赵主父死后,赵惠文王继其父之烈,渐与秦成争霸之势,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最终对手。前262年,秦王龁、赵廉颇对峙于长平,双方形成惨烈的拉锯战。至前260年,赵孝成王以赵括替廉颇,秦昭王以白起换王龁。不久白起围赵军长达40余日,赵军全军覆没。赵国国力大衰。

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国都在晋阳(今太原),前425年迁中牟(今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到邯郸(今邯郸市邯山区),前372年立邢为信都(邢台市桥东区),为赵之别都。

6、魏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公元前344年称王、至公元前225年为秦国所灭,共179年。

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交错接界、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称为梁国  。

公元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

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魏国先祖为毕公高,后毕国亡,公族称毕氏,流散各地。有一人曰毕万,侍奉晋献公为车右,因军功封于魏城,立魏氏。晋悼公时提拔魏绛为卿士,魏氏大宗始入晋国六卿行列。

魏氏发家较晚,较之其余五卿稍弱。前453年,魏桓子魏驹伙同赵、韩灭智伯,剖分晋国。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为诸侯,史称魏文侯。

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

魏文侯时期,魏国独占中原。军事上,以吴起、乐羊为将,灭中山(魏文侯死后复国),联韩赵,败嬴秦,弱芈楚,攻姜齐,中原地区魏氏独大。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立,继续着魏国的强盛。时魏东伐西讨,南征北战。但魏、赵关系逐步紧张,三晋后院失火。魏武侯、及其子魏惠王皆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却一味穷兵黩武。

领土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西部、河北南部。

7、秦

秦国先祖造父为周穆王御戎,非常得宠。后平定徐国之乱中,造父军功显赫,乃受封于赵城,立赵氏。其后非子受封于犬丘,建立秦国。几代人的惨淡经营,后因勤王有功,始为诸侯,称秦襄公。秦国之贫瘠,中原诸侯皆卑之。

至秦穆公图强,国势稍盛,称霸西戎。而后,秦国又长期陷入低迷,屡为晋国所败。后三家分晋,三晋联合攻打秦国,秦国更衰。

战国时期,魏用吴起为将,屡败秦军,攻入关中腹地。秦孝公即位后,下求贤令,卫鞅入秦,见用于孝公,孝公委之以国政实施变法,史称“商鞅变法”。

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当时华夏文明区的最西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国七雄

战国以灭国为目的,将尽可能消灭对手之实力。
看战国七雄,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时最强,终结于前342年马陵之战,前340年河西之战;齐国
齐威王变法后成为强国,经历齐宣王、齐闵王,霸业终结于前284年乐毅伐齐之战;赵国在赵武灵王前302
年胡服骑射后崛起,终结于前260年长平之战;燕国在燕昭王(前312-前279)时期短暂崛起,前284年乐
毅伐齐后达到巅峰,此后衰落,前279年田单复国后打垮燕国;

韩国通过灭亡郑国进入七雄之列,但实力微
弱,只在韩昭侯以申不害变法时能有效防御;楚国在吴起变法后崛起,经悼、宣、威、怀之世,终结于前
301年垂沙之战。只有秦国经商鞅变法后,经七世明主,无一昏君,没有重大战略失败,最终统一了天下。
归纳下:战国分成几阶段:
一、晋越齐楚四强阶段(前475~前445)
初期灭吴后的越国最强,勾践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并迁都琅琊,成为名副其实的霸主。
战国进入了晋越齐楚四强阶段,这四强是伪强。

 越国在前465年勾践死后,陷入了宫廷内乱,又没像战国七雄一样变法图强,日益衰落。
齐国权力由姜氏逐渐转向田氏,国内经历政权更替的阵痛期。
楚国在春秋时期曾被吴国攻破,又经历了白公胜之乱,处于恢复期。
秦国长年乱政,日益贫困 。
越国衰落后,此后当以晋国最强,晋国又以四卿中知氏最强,前453年三家灭知氏,晋国又以赵氏最强。

 二、魏国首霸(前445~前340),
赵襄子后,赵氏陷入乱政;魏国取代了赵国成为三晋之首,任命李悝变法,并广泛选拔了乐羊、吴起、西
门豹等名臣,开启大魏首霸之局面;大魏由三代雄主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经营,首霸百年之久。魏国
在前419起发起了河西之战,攻占秦国河西领土;又于前408~前406年灭中山。
此后,其他诸侯国效仿魏国变法图强,如秦国商鞅变法、齐国的邹忌治国、楚国的吴起变法,三国日益崛
起。此外,韩国经申不害变法、赵国经赵烈侯变法,也称雄一时。
而霸主魏国国君穷兵黩武,与其他诸侯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消耗国力。前383~前381年的棘蒲之
战,楚赵联军大败魏、卫、韩联军。

 此后前354年桂陵之战、前341年马陵之战、西河之战,魏国霸权衰落,战国进入了 齐、秦、楚三强并立
时代。
三、齐秦楚三强时代(前340~前301)。
秦国在秦惠文王时期先以犀首公孙衍为大良造,于前330年雕阴之战大败魏国,魏国成为了鱼肉弱国;前
322年以张仪为相,以连横术蚕食三晋,日益强大;到秦武王时发起了宜阳之战(前308年),国力达至鼎
盛。
齐国在三代雄主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统治下,与秦国形成东西割据之势;齐国于前314年趁子之之乱时
发兵攻打燕国,为此后燕国复仇埋下伏笔。 楚国政治黑暗贵族乱政,但毕竟有宣威之治的余威,楚怀王更是吞灭了越国,扩大版图。

 三晋被迫采用犀首公孙衍之策,对秦国采取合纵;但在前317后修鱼之战,前314年岸门之战连续惨败,犀
首妙计落空。
楚国统治者穷兵黩武,于前312年与秦国爆发了丹阳蓝田之战,楚国惨败,这是楚国衰落之始。前301年楚
国不自量力地与齐秦韩魏爆发了垂沙之战,输得落花流水,退出强国行列。
四、齐秦赵三强时代(前301~前284),
赵国于前307年开始胡服骑射,并吞并了中山国,随后崛起,取楚国而代之。
齐国在齐湣王时期日益骄狂,前298年孟尝君率三国攻秦国函谷关;又三侵燕国;此后中了苏秦反间计,于
前287年组织合纵攻秦;又于前286年灭宋国。

 

齐灭宋,国力成为七国最强,不为诸侯容忍。
随后秦、燕、韩、赵、魏以乐毅为将,于前284年合纵伐齐;齐湣王战死,齐国在前279年由田单复国,但
已成为弱国了。
五、秦赵两强时代(前284~前260,中间还有燕国小霸),
燕国在伐齐时,短暂崛起,但燕昭王死乐毅走后,燕国于前279年为田单所败,自此衰落。
历史进入了秦赵两强争霸时代。 

秦国开始攻打韩、魏、楚;更于前279~前278年鄢郢之战更攻下楚国都城郢都,楚国被迫迁都。赵国在前
269年阙与之战,大胜秦国,遏制了秦国扩张之势。
秦赵两强在前261~前260爆发了长平之战,最终赵国惨败,自此秦国独霸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六、大秦独霸时代(前260~前221)
大一统指日可待,但仍会有挫折。
秦国于259~前257的邯郸之战,为信陵君率的合纵联军所败,前247年信陵君更率五国合纵攻秦;信陵君
时期,魏国隐隐有复霸模样,此后吞并了卫国;前256年楚国灭鲁国,国力有所恢复;前241年庞暖合纵攻
秦,这些仅是六国回光返照而已。
前230年~前221年起,秦国发起统一之战,自此扫六合,一统天下。

战国七雄是:秦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燕国;同时还存在宋国、卫国、中山国等几个国家。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七雄指的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和秦国七国,是当时最强的七个国家。

现在各个省份的人如果回到战国时期都是哪个国家的人?

战国时期除了有战火纷飞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中国被分裂成了七个国家,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秦国、韩国、赵国还有魏国,这七个国家又被大家称为“战国七雄”。那个时候的七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现在各省市的分布是不相同的,那么,现在各个省市的人都分别是属于哪“国”人呢?

现今的南方地区人口多为楚国人。

楚国在战国时期的七个国家之中,它的疆域面积是最大的,当然现在的很多地区的人都是楚国的后代。楚国的大部分疆域都是处于南方地区的,如今的很多南方省区就位于当初的楚国。比如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江西,浙江,四川等地,还有山东的南部地区、四川东部地区以及云南滇池附近等都是当时的楚国疆域。战国时期广东、广西、福建以及浙江的南部的小部分地区是属于百越之地的,并不在楚国统治范围之内。

陕西、甘肃等西部地区人口为秦国人。

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位于今天的陕西,而陕西基本上都是属于秦国疆域的。但是在后来,秦国与其他国家发生摩擦,秦国在与之交战的过程中,陕西的边界地区也被其他国家占领过。除了陕西省之外,我国现在的西部某些地区也是属于秦国疆域的,比如甘肃的东南部地区等。


内蒙古地区人口多为秦国、赵国、燕国人。

战国时期,中国除了被分裂为七个国家外,还有其他游牧民族对我国的国土虎视眈眈。当时的游牧民族——匈奴力量非常强大,分裂后的中国的军事力量并不足够战胜它,于是秦国、赵国还有燕国三个国家都以长城为屏障,守着长城以南的疆域。

山西、河北、河南、山东人口为多个“国家”的人。

山西在没有发生“三家分晋”事件之前,是全部属于晋国的。但是山西后来被韩国、赵国、魏国三个国家瓜分,当地的人口也自然地就被各个国家纳入自己的疆域。山西被分之后,其中部地区以及北部地区是属于赵国的,南部地区被魏国和韩国分瓜。

山西的东北一角和西部一角分别被燕国和秦国瓜分。河北也是一样的,它的西南大部分地区被赵国统治,燕国统治其北部,东南部则属于齐国。

而河南省的中西部归韩国所有,其南部是楚国的疆域,魏国又占有其东部,西部则被秦国统治,北部又是赵国的天下。山东情况稍微简单一点,它的北部属于齐国,南部地区被楚国统治,其余疆域是赵国所有。这几个省因为在战国时期被多个“国家”瓜分,所以它们的人口就会有些复杂,各个“国家”的人都有。

除了以上的这些省份,东北地区大部分领土被东胡和其他民族占领,不过辽宁省的西南部还是属于燕国的。

如果回到战国时期,现在各省的人都是哪国人?

战国时期是按照什么划分行政区域的,现在各个省份的人又都是当时哪个国家的百姓?

假如我们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我们整个中国也会被分为好多给小小的国家。

首先,现在生活在帝都的北京人全都是燕国人,而且还只能当个燕国首都郊区的人。因为当时燕国国都叫蓟城,正是现在北京六环外的房山区。而且天津人,辽宁人都是燕国人,甚至连部分朝鲜人都是燕国人。

燕国往北,就是现在的黑龙江,吉林省和内蒙一些地方的人,都统称为东胡人。而内蒙中南部,甘肃省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北部等地的人都称为匈奴人,这两地的人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

现在的山西是一开始是晋国,然后被赵,韩,魏三国瓜分了。山西北部是赵国人,山西和河南交界的地方是魏国,韩国是战国七雄里面最小的国家。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现在的韩国人就是当年位于河南的韩国迁徙到朝鲜半岛区的。

说到山东,战国时,一部分是鲁国人。一部分是齐国人。三国分晋后,齐国又把鲁国灭了。所有山东就是齐国的了。

还有就是江浙泸一代。其实在战国时,这三地都是属于一个国家,就是越过。只不过越国后来又被楚国所灭。楚国可是当时地盘最大的国家。

最后灭了六国的秦国,立足于西北,从陕西北部和中部,甘肃东部到四川,重庆等地的人都是当时的秦国人。

而四川西部,青海,西藏等地的人,当时都叫做羌国人。而今天的云南,广东等地的人都是还未开化的蛮荒之地,都叫做化外之民。

回到战国时期的话,我知道的就是山东省是属于齐国的领地,那山东人应该是属于齐国人。然后大概重庆那边的会属于秦国人。
如果回到战国时期的话,山东肯定是属于齐国的,然后安徽和江西和江苏应该是属于楚国,重庆还有陕西是属于秦国。
江苏应该是当时的楚国,山东应该是当时的齐国,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反正大部分都在中原地区。
这个问题说的是回到战国时期,我上一代人是河北人,是清朝时期从山西迁到河北的,那我在战国时期应该是大秦帝国,我的姓氏始于嬴。

春秋战国诸侯割据,那时候各个国家分别对应现在的哪些省份?

1、魏国领土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

魏国疆域很散漫,在今陕西省境内者,沿黄河有今韩城县的南部。在渭河以南有华阴县左右地。在今山西省境内者,有西南部,并伸入东南部。在今河南省境内者,有北部,并兼有黄河以南一部分沿河地。在今河北省境内者,有今大名、广平间地。并有今山东省冠县地。

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安邑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国也称梁国。

2、秦国领土是陕西关中地区。

秦人始居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历经若干代人的努力,到秦穆公时,终于征服了关中。

公元前677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从公元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宝鸡凤翔)建都近300年。

此后,直到秦惠文王取巴蜀(即今四川)之前,长达近三百年间,秦国的国土一直大致稳定在今陕西关中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当时华夏文明区的最西端。

扩展资料:

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渭河盆地、关中盆地,位于陕西省中部与山西省南部。因在函谷关(后亦称潼关)和大散关之间(一说在函谷关、大散关、武关和萧关之间),古代称“关中”,亦有称“秦中”之说,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人的祖先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裔,被舜赐姓嬴氏。周在关中崛起后,秦人与周亲善,曾为周王室养马,周孝王因其有功,封于秦(今甘肃省清水县一带),族号秦嬴。

周平王东迁,秦襄公率兵护送。周把岐(今宝鸡岐山县)以西之地赐封秦襄公。秦襄公受封后,建都汧邑(今宝鸡陇县),开始了与戎狄争夺关中的旷日持久的战争,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巩固了在关中的统治地位。

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将国都从平阳(今宝鸡岐山县)迁往雍(今宝鸡凤翔县),在此历时近300年。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将都城向东迁往栎阳(今西安阎良区)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又迁都咸阳。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秦始皇)即位后,在统一战争中,每灭一国,在咸阳北原上仿建其宫殿一处,号称“六国宫殿”。统一后秦始皇又将全国富豪12万户迁到咸阳,从而使这里人口激增到将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国(战国七雄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渭河平原

春秋时期,尊王攘夷,各个国家互有征伐,但整体规模不大。但战国时代,是大争之世,国家兼并频繁,版图的变化也很大,不好说究竟哪个国家对应哪个省份。
譬如秦国,春秋早期时代只有甘肃东部陕西西部一点点地方,但后来占据了整个关中平原,那下了汉中,夺取了四川重庆,进入湖北,夺占贵州,甚至在秦王嬴政的时期,几乎占领整个天下,这怎么算?
晋国,春秋占据着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但战国时代还有开始,就被韩赵魏三家给分掉了。
燕国,占据着北京,河北北部,辽宁西部等地方
齐国,占据着山东全省,河北东南部,河南东部和江苏北部
楚国,开始的时候只是占据着湖北省的江汉平原,后来鲸吞蚕食,在消灭越国后,居然成为了东连大海,西接巴蜀,南据湖广,北靠中原的南方大国。
定义: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5个)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史家称作“战国七雄”。
别称:七个诸侯国之中,除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六国均在其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都城:
国名||都城||现今所在地
楚国||鄢郢||湖北江陵西北
齐国||临淄||山东淄博
燕国||蓟 ||河北北京一带
韩国||新郑 ||今河南新郑
秦国||咸阳||陕西
魏国||大梁||前都城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
赵国||邯郸||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

1、现如今魏国所在地:河南洛阳、开封一带(前都城安邑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

秦国所在地:陕西一带

2、战国时期“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版图:

魏,河南北部。秦,山西南部。

黑龙江省在战国时期是什么国?

战国时期,黑龙江省是肃慎和扶余国势力范围。

 


 


1、夏朝到周朝

其实,早在4万年前左右,人类就已经生活在黑龙江这个严寒之地了。最早,在夏朝到周朝时,这里生活着肃慎人、索离人等少数民族。

关于肃慎人最有名的就来自孔子的一个故事。

 

说有一次孔子在陈国有力,有一个鹰隼在陈侯的庭院里死了,而它背上却有一个石头做的弩箭。陈侯非常惊异,让人拿去给孔子看。孔子一看就说,这鹰隼来得可是远,这个石弩箭是来自肃慎人的。当年武王伐纣,各个远方的民族都来支持,肃慎人还派使者来进贡过。

《国语·鲁语下》则记载有:"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日:'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之矢也。

这件事可以看出,孔子见识是非常广的,连最北边民族的东西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早在周朝建立的时候,黑龙江地区存在肃慎人的事就被证实和普遍认可了。

(上图为肃慎石弩箭)

2、春秋战国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400年左右,东北的黑龙江地区有了古代先民建立的扶余国。最早东北地区有四个古老的民族体系,分别为古汉族,东胡族,肃慎族,濊貊族。随着这些民族部落的变更和发展,逐渐出现了融合和聚集。最早在《史记》中,就有了关于扶余的记载。

(燕)上谷至辽东,地踔远,人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邻乌桓、夫余,东绾秽貉、朝鲜、真番之利。

(上图为画家创作的东北地区先民城镇)

所以,按照时间来看,战国时期的黑龙江是肃慎和扶余国。但是,古时的地图与现在的行政区划完全不同,只可以说,部分黑龙江地区、吉林、以及吉林东部的俄罗斯境内地区,属于扶余国的范围。而除去扶余国的范围,黑龙江其他地区仍由一些古代民族部落占据,并长期定居或迁徙生活。

当然,扶余国的领土面积随时间也存在变化,在长达700年的存在时间里,扶余国最大时达到方圆1000公里左右,人口在汉朝达到最高的20万左右。

 

3、古代黑龙江地区

其实,东北北部地区在冬季非常寒冷,在古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御寒手段和食物缺乏,所以人口很少。但是,虽然环境困难,但是古代先民仍然不屈不挠,顶着恶劣的环境,完全的生活下来,并且繁衍生息,连绵不断。

只不过,地处极北之地,交通不便,即使他们与中原长期保持联系,但是文化和科技水平与中原相比,仍然落后一些。这与此地地广人稀,人口较少,与中原距离较远是有很大关系的。

 

相信,即使当时建立的扶余国,其与燕国,以及后来的秦朝、汉朝仍有差距,这也是为什么在当时的史书中,总是称扶余、肃慎来朝贡。当时的君王一定把这里当做华夏地区的最北之地,而此地来人朝贡,是对君侯的认可,对治下优秀的肯定。

不过,现在想想,也许当时的扶余、肃慎的人也许就是纯粹的想沟通中原,换取一些生活和手工机械,再探查一下消息和各方的实力。进贡这事,估计也只是顺便做做而已。

毕竟,中原自己天天还在打架,根本没有那个君侯脑袋不清醒,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打扶余人、肃慎人。人生地不熟不说,超级长的补给线是个难题。再说,大军一出发,不到2个月,老家就会被虎视眈眈的邻居给端了老窝,实在是得不偿失的。

 

而扶余国也乐得自在,一直偏安一偶,默默发展,虽然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好在居民好管理,四周也算安宁太平。后来,公元285年和493年,鲜卑族和勿吉族先后入侵扶余,扶余国力大损,国王死后,才被其他部族吞并。这正是战国时期,黑龙江地区存在国家的具体情况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端以及陆地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因流淌在其境内的黑龙江水系而得名,“黑龙江”一词最早出现在《辽史》中,其曰“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即松花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龙江。”,自此黑龙江方显于世。

当然黑龙江省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4月才建立的,而在之前的历朝历代都没有这种称呼,如唐朝在此设立了忽汗州、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等,元代在此设立开元路、水达达路等。所以无法明确得知此前的“黑龙江”到底包括哪些地区,因此以下的解答都以现在我国对于“黑龙江省”的行政区划来做解答。

众所周知现在现如今的“黑龙江省”拥有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鸡西市、双鸭山市、伊春市、七台河市、鹤岗市、绥化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等。那么在这13个地区,战国时期都是由什么国家来统治的呢?

哈尔滨市

哈尔滨地区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有人类在此活动,比如在1982年我国于哈尔滨市西南25公里处发现的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从中考古人员发掘出标本3000余件,并发现了两个由大量哺乳动物骨骼围筑成的半圆圈形遗迹。而这就可以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哈尔滨地区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

大约在3000前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并建立了一个黑龙江地区最早的文明古国-索离古国。比如1974年发现的“白金宝文化”就是索离人创造出的文化,当然历代史书对于这个古国的记载都十分的稀少,但这个国家的确存在过,《论衡•吉验篇》载“北夷索离国王侍蝉有娠,王欲杀之。”,从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索离国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统治政权。而直到战国时期,哈尔滨依然是索离国的疆域。

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儿地区的文明同样的久远,数万年前这里就有着较为繁荣的文明。20世纪20年代发现的位于齐齐哈尔市西南25千米处的“昂昂溪文明”就是齐齐哈尔新石器时代创造出的璀璨文明。在昂昂溪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以碧玉、石髓、玛瑙等制作的细石器和丰富的骨器,并同时也发现了少量的打制或磨制的石器以及火候很低的黄褐色陶片,而这无一不在彰显着这一文明的繁荣。

而在2500年前,齐齐哈尔地区就已进入青铜时代。比如早年发现于富拉尔基区的“老龙头古文化”就是齐齐哈尔青铜时代较为经典的代表,它大概是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文化。在这里考古家们发现了一批造型新颖、独具特色的红衣陶鸭形壶和仿皮囊壶及虎鹿相搏的青铜牌饰。此外,它同哈尔滨地区一样,在战国时期归索离古国统辖。

牡丹江市

牡丹江地区是满族人的先祖肃慎人的祖地,早在3000多年前,肃慎人就在这里成为第一批繁衍生息的人类。如50年代至70年代,在宁安县镜泊湖发现的“莺歌岭文化”就是3000年前至西周时期的新石器到青铜时代的文明。在这个遗址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陶器、石器、骨器等工具,同时在这里还发现了目前为止黑龙江最早的农业工具,即由鹿角做成的锄头。

在商周时期,牡丹江地区由肃慎古国管辖。而且在当时肃慎国还是周朝的臣属国,武王时期肃慎就遣使入贡“楛矢石砮”。《左传.昭公九年》也曰“肃慎、燕、毫,吾北土也。”。战国时期,牡丹江地区依然为肃慎古国掌控。

佳木斯市

与牡丹江市一样,早在6000年前肃慎人就来到了佳木斯地区繁衍生息。2021年考古人员在抚远县发现的“亮子油库遗址”就是佳木斯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就有文明的最有力的证明。在这里考古家们共发现了20件石器,包括石核、刮削器、网坠、石片等。战国时期,佳木斯地区由肃慎古国管理。

大庆市

大庆地区是目前为止考古界能够明确的,是黑龙江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1992年在大庆市肇源县义顺乡东义顺村发现的“小拉哈文化”就是新石器时代黑龙江省最为繁荣的文化之一。在这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骨网钩、网坠、蚌镰、石铲、石斧、玉器等文物。

同时黑龙江省最为繁荣的青铜时代的“白金宝文化”也位于大庆市,所以可以想象远古时期这片地区是有多么的繁荣。而在战国时期大庆地区则为索离古国的疆域。

鸡西市

早在六千年前,鸡西地区就有肃慎族人来此繁衍生息,并创造出了最为璀璨的“新开流文化”。该文明是迄今为止在黑龙江省发掘出土文物最多、最全的,在这个新开流的遗址上考古家们发现了大量的以鱼鳞纹、网纹为特征的陶器和以用来捕鱼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文物。

可以说新开流文化开创了肃慎人以捕鱼为生的文化先河。而直到战国时期,鸡西地区依然由肃慎古国管辖。

双鸭山市

双鸭山地区在先秦时期是肃慎人的活动区域,而在这里肃慎族也创造出相对辉煌的文明。2021年在饶河县考古人员发现了“小南山遗址”,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如陶器、小石叶等。同时在这里让人最振奋的发现,是发掘出了大量的匕形玉佩、觿形玉佩、珠、璧、管、锛等玉器。

而在战国时期,双鸭山地区依然被肃慎人掌控,肃慎古国依然是这片地区的主人。

伊春市

伊春地区在周之前一直都是肃慎族的活动区域,这里也孕育着一个又一个的文明。在2021年地处桦阳浩良河至南岔公路段就发现了一个旧石器时代的“桦阳遗址”,在这里考古人员发现了12774件古代石器,如矛头、陶片、尖状器、刮削器、石叶、石核等。而这其中被誉为“桦阳第一宝”的石器就从这里出土的。

当然商周伊春地区虽为肃慎族所占,但到了战国时期,就被貊国所占。貊国是貊族人建立的古国,《说文解字》曰“鲜,鱼名。出貉国”。

七台河市

七台河地区自先秦以来就是肃慎古国的领地,肃慎人一直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生活着,并也孕育了众多的文明。位于勃利县倭肯镇平安村的“勃利平安原始社会遗址”就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在这里考古学者相继发现了陶器、石器和其他等石具。

同时在勃利县,专家们还发现了勃利新发古城遗址、新兴大顶子山古城遗址等先秦时代的遗址,而这都在昭示着先秦“肃慎古国”的繁荣与辉煌。

鹤岗市

鹤岗地区同样是“肃慎古国”的领土,直至战国亦是如此。这里无论是新石器时代,还是青铜时代,亦或是铁器时代,都有着繁荣的文明在此孕育着。比如新石器时代,鹤岗地区相继发现了双丰遗址、东山包遗址、名山遗址等。

青铜时代则有小山遗址。铁器时代则有同仁遗址、四十连遗址、团结墓葬遗址等。可以说无论何种时代的文物,如陶器、石器、玉器、青铜器和铁器等在鹤岗地区都能找寻到其踪影。

绥化市

夏商时期绥化地区为“肃慎古国”的领地,有史曰“肃慎者,虞夏以来东方大国也”。但是在到了战国时期,随着貊国的崛起,绥化地区有部分被貊国所占。其中今绥化市的庆安县、绥棱县、海伦市、望奎县、兰西县等仍为肃慎地,西部的明水县、青冈县、安达县,西南部的肇东等市县为貊地。

当然作为旧时期时代就有肃慎人在此繁衍生息的绥化地区,这里也有着许许多多的文明遗址。其中望奎县的“镶蓝头遗址”是黑龙江省最为重要的一个青铜时代的遗址。当然这里也存在着如赵家店遗址、汪家沟遗址等其他11处的商周时期遗址。

黑河市

黑河地区在先秦时期为“貊国”的领地。《三国志·魏志·夫余传》载“夫余……国有故城,名濊城,盖本濊貊之地,而夫余王其中。”,“貊国”是濊貊族的古国,在西周之时,就为西周的臣属国。而到了春秋时期,齐恒公曾对濊貊族发动战争,但并未征服于它。

到了战国时代,由于“东胡古国”的介入,这块地区就开始成了“貊国”和“东胡古国”两个古国的领地,如现在的五大连池市、北安等就属于貊国,而孙吴县就属于“东胡古国”。黑河地区也有着许多的文明,如在五大连池市就接连发现了10几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大兴安岭地区

大兴安岭地区在先秦之前就是“东胡古国”的领地。《辞海》曰东胡乃“古族名。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逸周书·王会篇》亦曰“东胡黄罴 山戎戎菽”。当然实际上东胡古国就是一个部落联盟,它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样的大小部落。

同样大兴安岭地区也存在着许多的文明遗址。比如在2021年公布的北山洞遗址就是大兴安岭地区最为重要的一个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而在这之中,考古人员发现的大兴安岭岩画,就初步的证明了大兴安岭是孕育黑龙江乃至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之地。

从以上可知在战国时代,整个黑龙江省大概存在着索离古国、肃慎古国、貊国和东胡古国这四个古国。当然它们虽然被称为国,但实际上只是一些部落亦或氏族联盟组成的一个松散的组织,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是国家。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部,在东经121°11′—135°05′到北纬43°26′—53°33′之间,总面积将近47万平方千米。在战国时期的时候,这里只有一些游牧民族生活着,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只有一个叫肃慎的部落非常出名,这个的大部分地区就被周朝的国君划分给他们作封地。

黑龙江地区人类足迹

据考古学者研究表明,其实早在两万多年前,黑龙江地区就已经有人类生活的足迹,此时他们还过着集体围猎的原始母系生活。之后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不少人离开此地前往其他地方生活。其实关于黑龙江这个名字最早起源于《辽史》这本书当中,因其周围江水色黑,从远处看像一条龙,所以才被称为黑龙江。

肃慎部落起源

根据《左传》、《山海经》、《史记》以及《汉书》等相关文献记载,早在虞舜、禹所处的商周时期,肃慎部落就已经居住在黑龙江以及东北其他地区。肃慎不但是古代东北民族,还是现代满族的祖先之一。无论是汉魏时期的挹娄、 北朝时期的勿吉、隋唐为靺鞨,还是后来的女真和满族,其实都是这个部落演变而来的,这个部落直接贯穿了东北的整个历史。

其实早在3000多年前,当时的肃慎人就已经出现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比如生活在松嫩平原的肃慎人,已经开始尝试过起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居住在长白山以及东部地区的肃慎人,依然靠着捕鱼打猎为生,生产发展水平相对要低不少。

等到周武王灭掉商朝的时候,黑龙江地区只有一些游牧民族居住,主要以肃慎、东胡、秽貊以及少数汉人为主。东胡游牧部落一直在西面;以打渔狩猎为主的肃慎部落一直住在靠近水源的西边,中间居住的是实力相对弱一些的濊貊族。

肃慎部落发展

当周朝稳定局面之后,直接将当时的黑龙江赐给肃慎部落作为封地,所以在战国时期这里绝大多数地区其实是肃慎部落的封地,他跟当时的周王朝建立了所谓的隶属关系。虽说肃慎部族在那里有很大的权利,但是即便在战国后期依然没有演变成一个诸侯国,一直过着游居生活。

在战火四起的战国时期,由于黑龙江当时并不是很重要的地方,也没有太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各诸侯国并没有争夺的想法跟愿望,从而导致那里基本保持了当初的样貌,基本还是肃慎部落的封地。即便是后来战国七雄崛起的时候,依然对黑龙江地区没有太大的兴趣,将主要大的精力都放在争夺中原地区上。毕竟在他们的眼中,荒无人烟的东北地区,根本无法跟土壤肥沃的中原地区相提并论。即便将那里夺下来也很难发展起来,自然得不偿失,所以就没有争夺的欲望。

黑龙江省在战国时期根本就没有什么国。不仅是黑龙江,整个东三省和蒙古地区,都是由少数民族形成的各个部落。最终是被肃慎,也就是女真族所统一成大清满洲皇朝帝国。

这里参考了海林市历史沿革,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词辞典。根据历史和现实,我在今日头条和百度百家号发表了:《记实诗词组歌,中国雪乡中国雪谷,海浪河水颂》整部作品全部用诗词的创意写作形式。分三大部,六个小方面,以三字、四字、五字、七字诗词形式,记载了黑龙江省海浪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人文景观。这个历史跨度很大,自古到今,好像还是海浪流域第一部史诗词,当然方便了读者查找海浪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人物,古迹,人文景观。

作品表达了中国黑龙江省海浪河水的源头雪乡雪谷。将历史、现在以及未来的展望,用诗词表达的淋漓尽致。其中一部分诗词回答了黑龙江省以及中国东北的历史。

以诗词组歌的形式记载海浪河水的过去和未来。描写了海浪河水的源头雪乡雪谷景色,海浪河水沿线两岸的三大古城、四大灌区。三座龙山,一座古熔岩山,两座烈士陵园,一座报恩寺。一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满洲扎库塔氏哈达祠堂祭祀文化,一处毛泽东等老一辈,三次接见李敏顺,小型水利专家,李敏顺纪念馆。两座浮桥,一座三嘴子大桥。几乎把海浪河两岸文明古迹写了个遍。

下面是我的原作诗词,体现黑龙江省(整个东北)在战国时期和各段历史时期,在中原大地的称呼,节选部分:

三大古城,入江汇口,商周肃慎,

汉晋挹娄,北魏勿吉,隋唐靺鞨,

唐朝时期,勃海国称,龙头山城,

古洲千户,纳丹府上,东北陆路,

古洲驿站。辽宋肃慎,汉语女真。

上京龙府,唐忽汗洲,辽代东丹,

博罗满达。金代东京,会宁南境,

再率宾府。元初南京,万户府邸,

合兰府硕,达勒达路,乎尔哈军,

万户南境。明代初期,努尔干都,

万历窝集,宁古塔城,后改名称,

将军府邸,清朝太宗,皇帝太极,

六十六部,民族大统,废除各部,

自号称呼。改族满洲,近代东北,大清满洲,清亡至今。

(注明:海浪河水三大源头,最终在牡丹江郊区龙头山村北汇入牡丹江。)

文章原创艺术领域作品。欢迎朋友们审核、评论、转发、收藏、赞美。图片自拍摄。

黑龙江虽是少数民族部落的集居地,但区别与北方的匈奴和蒙古族。有人说这块地域是从秦朝、汉朝之后才慢慢有部落人出现聚居,所以当时黑龙江境内的部落民族文化比较落后,甚至连种田都不会,仅能靠采摘野果和打猎为主。

但是这个观点后来被文人推翻,有考究者称包括地处偏北的黑龙江和今天在吉林、辽宁省等,其实在古代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生活了。从考古遗址和出现的文物证据来看,黑龙江地域的部分市、村、县等都发现了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痕迹。

不过光有原始人居住痕迹,并不能证明黑龙江在战国时就已发展成国家体系。毕竟现存的历史资料中对此鲜少有记载。目前大致的观点认为,黑龙江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其实还没有建国,顶多居住着一些少数部落。

其西面以东胡游牧部落为主,东面住着打渔狩猎为主的肃慎部落,而中部地区住着较为落后的濊貊族。早在周朝时,周王赐予肃慎氏的封地就在今日的黑龙江,故此当时肃慎氏族乃西周的一个小诸侯国家。发展到战国时代,肃慎部族虽掌控了一定的政治权力与话语权,可始终没有在战国时代发展演变成一个集权国家。

战国时期的黑龙江虽没有形成国家政权,算不上什么国家,可在各种领域方面却有着自己的组织政权,如经济、体制、军队、人文社会等,都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与文化。有文献《尚书·禹贡》记录,岛夷皮服,其中的岛字原来是指鸟字,后来唐朝人把它改为岛,所以鸟夷就是指定当时东北地域的夷国。据说,在上古时代尧帝时期,在东北的某些部落人就是夷国早期的祖先。故被称为东北夷国。

那么在战国时代,生活在黑龙江地区的濊貊族居民,仅迈入了原始社会后期,他们有自己的打渔狩猎方式,慢慢会耕田,但文明程度还远不止中原的七国发达。若要说他们是一个国家的话,濊貊族人曾组建过一个濊王小国,还有国王印章,这点到了汉朝,有人无意中看到濊王印,才猜测当时他们应该有一座比较落后的古城。

从历史资料来看,在黑龙江真正成型的国家,应该在七国合一成为秦朝之后。那时东北地域出现最早的国家,名叫扶余国。

该国的首都设立在今天的吉林市。国寿约达700余年,据说扶余国的居民勤劳勇猛,曾附庸成为中原政权的藩属国。由于他们地处平原,适合耕田,故此农业发展的较好,可惜后来该国被前燕国的慕容族打灭,从此亡国。到了晋朝时期,晋朝皇帝兵伐出征,才使得扶余国光复。以此来说,黑龙江省在战国时代,有可以说成有三个小国存在。一个是西面的东胡部落国,还有东北向的肃慎国,以及中南地区的索离小国。

另外,黑龙江省处在中国版图的东北地区,属于最偏北的省。黑龙江的名字源于《辽国史》。在战国时,偏北贫瘠的黑龙江其实还没有发展成一个符合规模的国家,虽有名字,但都是部落集居和散居方式。

正确来讲黑龙江不属于七国如何一个国家,就连偏北的燕国也跟他们不沾边。《史记》、《竹书纪年》有写,肃慎氏乃黑龙江地域最早的原住民,曾居住活动在牡丹江中段流域,由于离中原太远,文化交融不到,故此那里的部落民族比较落后,可对于他们的存在,中原七国,还是知道的,只是觉得他们太遥远偏僻,不太重视罢了。

春秋时期,位于黑龙江的东胡部族还曾与燕国打过仗,之后北方匈奴崛起,趁机灭了东胡部族,剩余的东胡氏人就迁徒到大兴安岭定居,经过世代变迁,渐渐发育成凶悍的鲜卑部族。据悉,黑龙江的部落间还存在不少神话传说,称有一日,天上降落一条大白龙,它面目狰狞,四处作恶,引发一场场灾祸,害得百姓叫苦连天。

于是,有一天出现了一条黑龙,其龙勇猛异常,与大白龙展开惊天动地的厮杀,接着天空开始,电闪雷鸣暴雨狂风大作,百姓都看不清战果,吓得躲在屋里不敢出去。当外面一切安静之后,人们出门就看到凶恶的白龙已经死在泥地上了。而那条黑龙则在空中飞舞,游荡了一会儿,就扑入地下的一条大江里消失了。此后,当地百姓感恩戴德,纷纷下跪,且把那条江,取名叫黑龙江。

长久以来,黑龙江在冬天都是严寒逼人,处处冰天雪地,那里的人们在冬天无农活可做,就孕育出了冰雕文化,以此消磨时间。如今,黑龙江的冰雕文化可是从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十分具有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这块最偏北的土地,在历史河流中,也相继孕育出不少民族,如清朝满族、鄂伦春族、蒙古族、赫哲族等少数民族

本文标题: 如果现在中国突然变成战国时期,每个省是一个独立国,那么最终哪一省能再次问鼎华夏,统一中华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749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日本那么喜欢研究日本战国史,中国也有很多日本战国粉。可是却没有中国五代十国粉呢如果宇文泰从苏绰那里得到的治国策略真有网友说的那么牛逼,北周为什么那么快就亡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