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可以逃走的呀!为什么他毅然选择了留下﹖谭嗣同不逃的原因如下,梁启超劝谭嗣同共同出走日本使馆暂时躲避,谭嗣同...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可以逃走的呀!为什么他毅然选择了留下﹖
梁启超劝谭嗣同共同出走日本使馆暂时躲避,谭嗣同说:“我与你不同。理由是,一、大概往后这十年八年,国内没有我们的立足地。逃亡的话,华侨多为广东人,我既不能讲英语,又不会粤语。一些活动能力都消失了,成为废料;二、我父亲在官,我跑了,一定会株连家属;三、我有肺病,寿命不会很长了;四、世界史先例,政体转变,无不流血,让我来做个领头人吧。你该逃生,我则待死。”
明明可以逃命的谭嗣同,为何要坚持留下来被处死?
在当初的戊戌变法当中,其实参与的几个领头人大部分都有头有脸,并不是普通人。就好像康有为梁启超最后都逃到了国外,其实谭嗣同也可以做到了。但是他本来在变法失败之后尽快的逃到国外,不过到最后关头他却放弃了生还的希望。
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了新的照法标志戊戌变法的开始,光绪帝对这次的变法支持力度很大,甚至允许他们可以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而且他一定要改正才可以,但是因为光绪皇帝名存实亡,没有真正的权利,而谭嗣同等人变法的过程有极为的激进,打击了当时的旧贵族,甚至危害到了慈禧的利益。所以在同一年的9月,慈禧发动了政变,废除了光绪皇帝便将他关押起来,同时也要处决参与变法的所有人。
当时他们已经准备逃往国外,但谭嗣同认为应该把光绪皇帝给救出来,但因为多次营救失败,谭嗣同决定英勇就义,他说历来变法哪有不流血的,只有真正的流血变化才能够让别人醒悟。所以就被清军抓了起来,在刑场上他还写下了千古名言,然后就陪着另外六君子英勇就义,而戊戌变法仅维持了103天。
在行刑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给出了他们特殊的待遇,本来执行刑法的侩子手应该使用锋利的刀刃,但是在当时他就选了一把钝刀。曾经有一个老人就说过这分明是在侮辱人,根本就不是在砍头。行行的人足足起砍了有30多刀才把谭嗣同给处决,就是在这样的折磨下,谭嗣同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用自己的鲜血为戊戌变法画上了句号。虽然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了,光绪皇帝也失去了自己的地位,但是戊戌变法却激励了很多的文人志士。他们开始争相呼应变法,进行改革,吸取西方的先进制度和思想,并且学习他们的技术。为以后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