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会被自己社会的规则束缚说起自由,那一定会是近乎所有人想追求的目标.自由象征着无拘无束,象征着没有限制,象征着可以按自己的...
为什么人会被自己社会的规则束缚
无拘无束,象征着没有限制,象征着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任何事,
这种生活肯定会是人们所向往的,可是这种令人神往的完美的自由
真的存在吗?其实这世上总会有一种限制束缚着我们.只有有了束
缚,自由才会被我们所发现,束缚有时比自由更重要.
两千年前的圣人庄子对自由是向往的,他想追求的是一种“无
所待”的“御风”境界,纵使这种自由还不是那完美的自由,可是
终其一生庄子也还是没能达到那种“御风”的境界.反观现在,我
们真的应该反思一下,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哲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概念,那就是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
相对与绝对的辩证统一简单点来说只有八个字——“没有绝对,只
有相对”.自然,自由也符合这个观点.自由与限制是相对的,自
由永远也不会是绝对的自由,它只会是相对的自由,自由之中必定
包含着限制.绝对的自由那只是一种空想,一种愿望,我们只能对
其望而却步.而我们要追求的,其实应该是那带着些许限制的自由
.
即使在《圣经》中所描述的伊甸园中,也没有这绝对的自由,
亚当和夏娃也不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同样受着上帝的限制,他们也
不能吃善恶树上的果实,他们依旧被束缚着.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其过程明显地显示了人类对自由的向往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又从封建社会
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乃至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最明显
的变化就是自由和民主的变化.奴隶社会中身为奴隶的人们,基本
上没什么自由,整个人甚至连思想都归奴隶主说了算.可到了封建
社会,人们的自由进程前进了一大步,不过封建社会的却也限
制着人们的自由.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自由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在这背后,一样东西也在悄然发展着
,那就是道德和法律,自由在发展,限制也在发展.
绝对的自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随心所欲,意味着为所欲为,
可是人真的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人类
社会中,人们存在着道德,存在着法律,这些都限制着人们的自由
,人们有许多不能做也不愿做的事情.人类是一种存在着智慧,存
在着感性和理性的生物,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独立的思想,如果你想
要这样做,可另一个人却不愿你这样做,那么他就是在限制你,可
以说世上只要有两个人,就会有束缚.如果没有束缚,世界会怎么
那时世界将再也没有秩序,杀人、抢劫、偷窃……我想那样的
社会很快就会灭亡吧.
回到现实,其实我们不应该妄想去追求那些没有束缚的自由,
我们应该追求的是自由与束缚并存的那种自由,我想,
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与基本观点有哪些?
持续发展的最广泛的定义和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我们共同的未来》)。”“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里约宣言》)。”
因此,持续发展既是人类新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又是人类新的价值观念。做为行为规范,它提出了一系列的准则,强调人类追求的是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并坚持和保持与自然相和谐方式的统一,而不应当是凭借人类手中掌握的高技术和高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等方式来追求这种人类所崇尚的发展权利的实现,从而给人类划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并形成了强有力的约束;作为价值观念,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明确的导向系统,它强调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同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拥有与自己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权利,而不应当也不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地、自私地甚至是贪婪地为了追求自己的发展和消费,而毫不留情地剥夺了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的发展权利与消费机会,从而体现了人类开始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的价值取向。
持续发展作为一种与传统发展截然不同的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除了在以上核心思想的指导下,它还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持续发展把发展作为头等重要的内容。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缩小南北差距,使人类长时期地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最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这一最普遍的、最根本,同时也就是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权尤为突出和重要,它同时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权的重要内容和衡量的标准。
打开一张世界地图,人们就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和不可否认的事实,即世界上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地球北纬30度~南纬30度这个区间,而绝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却恰恰在这个区间之外。这是偶然的巧合吗?这绝非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诚然,生存在北纬30度~南纬30度所属范围的发展中国家正日益经受着来自贫穷和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贫穷是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环境破坏、生态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源,而生态恶化又更加剧了贫穷,贫穷和生态恶化就如同是一对难解难分的双胞胎,把发展中国家推进了一个步履十分艰难的困境。
还有,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和不合理的国家经济环境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历史上殖民主义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公道,继续推波助澜,使既成的不平等、不合理不断升级和激化。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体系下导致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分工,同样也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劣势与危险。按照目前的国际分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中约有3/4是初级产品和资源,而进口商品中约有2/3是制成品,且出口商品结构单一,这势必会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进一步依赖的加强,导致初级产品的过剩和跌价,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计划和预算造成极大的被动和混乱。
相反,发达国家依仗其拥有的高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令人吃惊的雄厚资本,使工业企业生产同等数量、同等质量与产值的产品所耗用的原料不断降低。原材料消耗的下降,必然导致原料相对过剩,不可避免地造成价格暴跌,这自然而然就会给以初级产品为经济命脉的发展中国家以沉重的打击,使它们赔了血本、吃了大亏、负债累累,从而加速了贫困化的进程。
此外,发达国家的政府有足够的储备,制造商也可以囤积奇缺,以操纵、促使价格的涨落,从而左右国际市场价格。而发展中国家政府间关系松散,经济落后,没有储备,往往还要以国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偿还旧债和利息。因此,即使在价格很低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也要赔着血本继续生产和销售,同时,这些国家还控制不了自己产品的销售,而是由纽约、东京、伦敦及巴黎等发达国家的经销商们层层剥削后获取微薄利润。所以,国际贸易条件也是朝着有利于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的。
迄今为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充满敌意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仍然是约束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一个极其沉重的“十字架”。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为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血的代价。因此,持续发展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位的,是硬道理。只有发展,发展中国家才能为解决贫困、人口猛增、生态环境恶化、环境破坏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也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最终为摆脱贫穷、愚昧、落后和肮脏铺平道路。发展不仅是解决贫穷的金钥匙,同时也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人口、文盲、生态危机和不健康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其次,持续发展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持续发展非常强调:“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环境保护工作应是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这一进程来考虑。”(《里约宣言》)
持续发展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始终认为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为依托,相辅相成,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但发展是第一位的,占据着主导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前提,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和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而且环境保护又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离开了一定的发展前提和条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环境状况的好坏,对发展又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如我国最大的城市、太平洋西岸的明珠——上海,有着一连串过去令人自豪的数据:在占全国0.06%的土地面积上生活着占全国1%的人口,在占全国不到1/20的工业固定资产上创造出占全国1/10的工业生产总值,上海港吞吐着占全国1/3的港口货物,每年为国家上交1/7的财政收入并向全国提供了一大批先进技术设备和一系列优质名牌产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的同时,由于忽视了环境保护,使上海受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困绕,产生了一连串令人震惊的数字:每天排放8.2亿立方米的废气,800吨烟尘,6180余吨的生活垃圾,近1000万吨的工业和生活污水;使总长577.5千米长的黄浦江水系有80%不符合三级水体标准,臭水期甚至超过150天以上,并出现了频率占总降雨天数的76%~78%的轻度酸雨;市区主要街道的噪声值达75分贝以上,最高峰值可达90分贝;市郊生产的40%的粮食、80%的猪肉、24%的水产、36%的蔬菜的污染程度超过国家标准,每年由于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已超过100亿元……
所有这一切不仅使上千万的上海市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同时也给上海——中国昔日的骄傲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因此,持续发展既把环境保护作为它极力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同时也把为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健康的环境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目标。
持续发展又把环境建设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把环境看成为重要的资源。这就说明,人类赖以生活的大自然,都作为各种资源参与到了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的全过程中了。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实践,也是一切人类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并受其制约这一浅显而深刻的道理。同时,环境是资源就表明,自然环境是有价值的,人类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去无偿地使用它。
自然环境有它自己一整套的自然法则,它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极限,人类在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必须遵从生态谨慎原则,在自然环境允许的“阈”值内,合理地使用和利用它,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一旦谁损害了它,谁就必然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持续发展认为环境资源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在一定的科学技术、经济基础的条件下是有限的。因此,持续发展把环境保护作为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持续发展与传统的发展的理论和观点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与环境和资源的联系的紧密程度。
从现代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来看,真正的发展是越来越需要环境与资源的支撑。同时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和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必将伴随着环境与资源的急剧衰退,环境与资源能为发展提供的支撑能力却又越来越有限了。这种严酷的现实要求我们,越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环境与资源的作用就越发地显得重要,就越发要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因此,污染环境、破坏环境就是对自然资源和生产力的直接和间接的破坏,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程度必将被迫延缓甚至搁浅。从这个角度来看,环境保护成为了区分持续发展和传统发展的分水岭和试金石。再次,持续发展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不仅每个人都有不容剥夺的环境权利和生存发展的权利,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健康的环境权利,其他在地球上生存的一切生物也应享有其生存和发展等一切必要的环境权利。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自然进化结出的美丽的花朵,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环境健康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人类高速发展的今天就越发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由众多生物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总比一个只有少数几个物种组成的简单生态系统,更能承受来自系统之外的环境因子和干扰或人类活动的干预,从而保持较好的稳定状态。例如,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为的干扰、某种害虫或病毒的入侵,对一个种类单一、生态格局简化的草地生态系统来说,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挽救草地资源,保证畜牧业的收成,人们将不得不被迫地使用有毒的农药,这就不可避免地污染了环境,而且这些有毒的农药必将伴随着食物链的作用参与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并通过生物学放大作用(食物链的浓集效应)而进入人体,从而危害到人类自身的健康。然而,由于气候的变化、人为的干扰、某种害虫或病毒的入侵,对于一个物种丰富、结构复杂、体现了生存格局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雨林)来说,由于系统内食物网结构错综复杂,对抗灾变的抵御能力较强,系统的有序化程度较高,通常不会产生毁灭性的后果。
自然生态系统中这些现象和事实的普遍存在,向人类暗示出一个深刻而浅显的道理: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自然法则正是生态平衡论关于通过系统各子系统协同作用的非线性反馈,以实现系统自我调节控制机理的具体表现。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意味着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网络化程度高,异质性强,能量、物质和信息输入及输出的渠道多、阻碍小,因而流量大、速度快、生产力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即使个别少数途径受阻甚至破坏,整个系统也会因多样性物种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互补偿和缓冲替代而保证能量、物质和信息在系统内的正常运转,并能够使系统结构被破坏的部分得到及时修复,从而恢复到原有的稳定态,或形成新的稳定态。
因此,人类在推进文明的进程中,必须尊重这一生态规律,对生存在地球上的其他物种绝不能持“沙文主义”态度。生物物种虽然是一种可再生性资源,但在人类利用这一宝贵的可再生性资源的同时,人类切记要把握好利用的“度”。倘若人类任意地减少生物物种的类别,随心所欲地捕杀某些稀有动、植物,并使之灭绝,这是人类最大的愚蠢。其结果必然是损坏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打破系统相对的、动态的平衡,降低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使系统以较高层次的耗散结构退化演变为较低层次的耗散结构。所有这些结果最终将严重损害人类自身的利益,关系到人类能否继续更好地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下去。
这是因为,无论人类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有多大,取得了多么大的辉煌的胜利,人类终究是生态系统的一成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能在地球这一界定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繁衍和发展。一旦生态系统彻底瓦解,大自然向无机世界转变,那么人类的末日也就为期不远了。从这一角度出发,人类不应该也没有任何理由毁灭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有序。
1992年6月在巴西由各国政府首脑签属的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可以说明,人类在这一点上已达到了空前的共识:其他生物与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经过亿万年进化的产物,它们也应享有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力,这种权利也应该得到人类的尊重和维护。持续发展还特别强调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是相对的,对别人是一种权利,对自己则是一种义务,人们的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是平等的、统一的,它是不以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的意识观念的不同和变化而转移的。
因此,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平等和统一的观点扩展到国际事务与交往的过程中,则变成国家环境资源主权与全球环境责任的平等和统一,即“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里约宣言》)。这就说明,作为决定着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石的环境保护,不是哪一个国家所独有的权利和义务,也不能只靠少数几个国家的努力就可以解决,而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权利和义务,要靠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协调一致方能解决。而过去那种在对待环境问题上划地为牢,采取不越雷池半步的各管各的态度,甚至是把环境问题转嫁给其他国家的做法,其结果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缓和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尖锐。这主要是由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经济实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能力将更多的资金注入环境治理上来。
例如,工业国家为减少污染等同一性质的支出在20世纪70年代占国民总产值的2%~2.5%,这一数值在德国和日本已提高到5%,在美国提高到4%。而对于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地段且易发生生态环境破坏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由于更重视生存和增长的需要且国力单薄,故在环境上的投资相形见绌。这样,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环境问题与矛盾也就往往通过发达和不发达区域显示出来,最终将影响全人类。因此,要想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就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尤其是工业化发达国家,它们是既成环境问题的主要肇事者,它们应拿出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环境问题,在拥有自己的环境权利的基础上,尽更多的环境义务。
持续发展还认为人类要想长久地、更好地在地球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必须严格地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并且要相应地大力提高人口素质。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过快及人口素质的相对低下就是一些国家有识之士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人类困境”和全球问题理论框架的确定,人口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舆论以及各国政府,特别是国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地球究竟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涉及环境容量的概念。所谓环境容量,是指在无损于生物圈功能的健全和不耗尽非再生资源的情况下,保持长期稳定状态地球所能供养的世界人口数。它强调人口的环境容量是以不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序和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因此,这一概念指的不是地球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负载量,而是适宜的人口负载量。从人类生态学的观点看,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生态金字塔变形,使生态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不畅通,生态网络破损,物种大量减少,食物链结构瓦解,生物格局趋于简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被打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序性、代谢功能都逆向演变,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失调,致使自然灾害频繁,问题接踵不断。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所产生的后果中,首当其冲的是食物紧缺,这是最容易被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但人口过度增长还会给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的潜在的压力,诸如造成资源短缺、人均资源拥有量下降,从而加剧通货膨胀,使待业人数的增长超过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的增长,从而导致失业(或待业)人数增长。可以断言,在人口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水平绝对不会提高,反而要下降。
人口过度增长对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影响也是消极的,甚至是带有破坏性的:它不利于普及文化教育和改善卫生条件以及提高全社会的福利待遇及住房水准,从各个方面加剧了社会的竞争,使人们从孩提时代一开始就伴随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紧张感。人口过度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破坏性更大。为此,这些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被迫拿出更多的资金来用于发展经济和维持国民的基本生活条件,甚至放弃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而用于全民福利、卫生、住房、文化、教育的资金则少得可怜。这样,国民的整体素质普遍下降,从而进一步使计划生育措施成效不高和人口的再度膨胀,又直接影响到了家庭一级的经济状况,使所有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都普遍下降。这样低素质、高数量的人口反过来又加剧了社会的竞争,给这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压上了沉重的“负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客观形势的严重性还在于,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发生了个人消费和需要的“爆炸”。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是: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这就说明,人们对产品、服务和福利的需要胃口越来越大,这必将不可避免地给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和冲击,导致对各种资源毫不约束的过度开发,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有意或无意的破坏。
事实表明,发展水平越低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口素质也就越低,人均资源拥有量、消耗量和资源的利用率也就越低,污染越高,环境质量日益下降,人们只能从事简单的维生经济类型的活动。这样现代化进程非但不能前进,反而有可能向逆向方向发展。例如1983年非洲经济委员会对非洲前途所作的评价是:“历史趋势的发展犹如一场恶梦,……潜在的人口爆炸对该地区的物质资源,诸如土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各国经济状况将使人的尊严蒙受伤害。农村人口将面临土地不足的近于灾难性的局面,每一家不得不仅靠更少的土地维护生存。”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认为这个委员会的这一评价是“生动而且符合实际的”。
因此,持续发展认为为实现人类美好的未来,人类必然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并全面提高人口质量,同时还呼吁人们彻底放弃“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持续发展还认为目前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一个极大为重要的共同的任务,就是要坚决、及时、彻底地改变传统发展的模式——即首先减少和消除不能使发展持续下去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导致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各国的发展失衡。若想达到适当的发展,需要提高生产的效率,以及改变消费,以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生产废弃物”(《21世纪议程》)。
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思想中最基本的实质就是:一方面要求人类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和人类生产活动中,要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限度内,尽可能地少投入、多产出;另一方面要求人类在消费时尽可能地多利用,再利用、少排放。只有这样,才可能在人类诀别传统发展模式、实施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彻底纠正过去那种只有单纯依靠增加投入、加大消耗,甚至以牺牲环境和子孙后代所拥有的资源为代价来增加产出的错误作法,从而使发展尽可能更少地依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使人类的活动尽可能更多地与地球所能承受的负载能力达到有机的协调和统一。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人类在地球这颗小小的行星上生存得更美好、更长久。
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今后的决策要更有准确性和长远性,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全面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如果说人类今天遇到的种种困难皆起因于昨天的失误和错误,那么今天的错误将会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加强而加重明天的困难。未来世界的面貌不是未来人做出的选择,而是现代人的决策及其实施的结果。现代人的决策失误或错误所造成的艰难局面,将是未来人被迫接受的一种现实。
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看,所谓决策就是决策者在价值、功利的基础上,运用智慧对目标以及对实现目标所必要的方案作尽可能优化的选择。它的方向是指向未来的,而且必须应当是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并有足够的能力的前提下进行(这种选择并不完全排斥决策者意志因素的作用)。所谓价值,就是从人类的立场、角度和功利出发提出来的问题,它表明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价值在决策的过程中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人类生态的决策既然是指向未来的,那么它就要以价值为媒介,通过提供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对决策产生渗透作用,从人类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生态平衡理论出发,在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摆正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将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物质增长与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护和改变环境与创造物质财富、未来人的幸福与当代人的需求、人的心理需要与生理需要、技术手段的使用与道德资源的开发等有机地联系和统一起来。只有价值观念的多样性才能导致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形成自然的稳定性、有序性以及人类文明进程的持续性。
持续发展还认为,要彻底解决困绕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破坏,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技术,而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就必须加强教育以提高全民人口素质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因为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使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的研制、普及和应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地降低,才能不断地去开拓、利用新的能源和新的资源,也才能实现既减少投入又能增加产出的理想的持续发展模式,才能最终彻底放弃“高投入——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进而使发展越来越减少对有限的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各种压力,使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环境的发展达到同步、协调统一和持久。
最后,持续发展还非常强调并呼吁人类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态度,彻底放弃人是自然界的“主宰者”这样的传统观念,即人类总是习惯于从功利主义的观点出发,只要对人类是需要的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而从不管自然界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人类应当树立起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化观念,真正地回到自然中去,要把自己仅仅当作是自然界大家庭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与生存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和睦相处,对体现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生态规律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发展技术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运用大自然赋予给人类高度的智慧对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状况予以积极的调节,将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唯一的地球,完好无缺地交给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们,从而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崭新观念。
“为了在解决全球问题中成功地取得进步,我们需要发展新的思想方法,建立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当然也包括建立新的行为方式。”(《我们共同的未来》)为此,要进行一场艰巨而持久的文化性质的革命,使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合持续发展,增加公众意识并推广培训”(《21世纪议程》)。
综上所述,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人同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程度。人类有能力,也有责任按照自然规律自觉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保护自然界的和谐,使地球这个小小的行星永远地、有生机地存在下去。人的未来依赖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怎样正确认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的关系
1.社会形态及其活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1)五种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已经形成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把人类社会看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唯物辩证本性的揭示.这一思想表明,人类社会虽然有着与自然迥然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同自然界一样,是一种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主要含义是:
第一,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存在的基础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存在离不开自然界,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就是每日每时都必须进行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即采取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
第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两对矛盾的推动下,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这是一个不依任何个人、任何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过程.
第三,社会现象尽管是不可逆的,但在不可逆的社会现象背后,历史规律却有着“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确认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因为:①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根源.②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确认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并不是否定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即整个世界历史无非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并通过人的自觉创造过程实现并体现出来.“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自觉创造过程”,社会发展的自为性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本节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在1994年文科试题中曾以辨析题的形式出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出发点及衡量价值的标准曾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人的价值的实现,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及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这几个知识点还有可能以辨析题或论述题形式出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重点.复习时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论表达及其与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人性论的区别.人的价值问题也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重点.要着重掌握人的价值的特点:作为实践活动的产物;人作为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统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基本原理,可以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分析.要求领会或掌握人的价值实现问题,主要掌握人的价值实现中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制约作用的相互关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即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问题.主体的选择性是人的活动的能动性的体现.所以这一知识点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另一说法.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社会发展是一个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就人类的总体历史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客观的过程;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社会发展不是严格地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演进的,在这里主体的选择性表现出重要作用.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主体的选择性是内在地统一的.主体的选择性不是对社会形态发展决定性的否定,因为主体选择性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所决定的.主体的选择有既定的前提并受社会规律的制约,这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3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是指: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生产力推动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秩序是: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是指:就具体国家和民族来说,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不是严格按照上述序列依次演进的,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跨越某一种或某几种社会形态,以“跳跃”方式走向先进的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社会更替的统一性通过多样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多样性并不是对统一性的否定,从人类历史总体来看,封建社会的产生不可能晚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的出现必然早于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更替有其一定顺序性.
(2)现实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这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即社会根本性质上的统一性,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即不同国家,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别,表现出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同是封建社会,中国和西欧不同;同是资本主义社会,日本和美国又有不同.
4.社会发展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社会发展从总的方向、趋势和内容上是上升的、前进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一上升性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2)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和形式则是迂回的、曲折的,不是直线上升的.正因为社会发展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所以社会发展表现为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前进方式.
(3)社会发展的曲折性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事物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周期性曲折.社会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又回到自身,表现为一个发展周期.如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再到新的无阶级社会,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再到共产主义公有制等;另一类
注意把握社会形态理论的几个基本要点.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实际上也就是规律性的体现,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又与主体的选择相关联,是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是以反复为特点的曲折,在社会发展中,由于新生事物在开始时是弱小的,当旧事物得势时,事物发展就会缓慢、停滞,甚至倒退,从而呈现出曲折性.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决定着新生事物迟早要战胜旧事物,使发展中的曲折性得到克服.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形而上学的“循环论”“直线论”“悲观论”以及“一帆风顺”的幻想都是错误的.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按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来办事.
(二)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含义
凡是人身上具有的特性和属性,都可以叫做人性.归纳起来说,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也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所谓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马克思认为,人是什么,取决于他们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生产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社会性.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离开了人所依存的生产实践及其社会关系是无法理解的.
(2)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关系.
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离开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在其中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从而使人的自然属性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离开了社会,人的自然属性就退化成为动物的属性.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其基本思想是:
第一,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人固然具有自然属性和意识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和意识属性中渗透着社会属性.人突破了自身自然属性的某些限制而创造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使自然属性从属和包含于社会属性之中.人的意识属性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发展的,是由社会决定的,是社会的意识.人正是在创造社会中创造了自己.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这个内在根据只能是人的社会性.以往的人性论离开人的社会性孤立地考察人的自然属性和意识属性,因而是抽象的,不科学的.
第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包括经济、政治思想关系和各种具体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体现着人的社会关系,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现实的人总是在种种社会关系中活动着,都在不同方面和程度上体现着人的本质.人不能离开各种社会关系而孤立、抽象地存在和活动.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要注意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区别.
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又是最基本的关系,其他社会关系都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之上发生的,只有以生产关系为基础全面考察人的社会关系,才能把握人的本质.以往的人性论,孤立地只从政治或伦理的角度考察人的本质,特别是忽视了生产关系在确定人的本质中的重要作用,同样是抽象的,不科学的.
第三,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这是因为,人的社会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其一,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具体的特殊本质.人处于不同的具体社会关系中,就具有不同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人处于特定的阶级关系之中,人的本质集中表现为阶级性;在阶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人的阶级本质也不同.其二,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即发展着的,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变化.以往的人性论,离开人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寻找人的本质,而且还把人的本质看成是先天固有不变的,比如认为“人都是自私的”等等,同样又是抽象的,不科学的.自私不过是私有制观念上的反映,不是人类的共同本质,也不是人的永恒不变的本质,它随私有制产生而产生,并将随私有制消灭而最终消灭.
3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价值的内涵
历史唯物论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人的问题时所特有的总的方法论.对人的价值问题的探讨也应在这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所谓人的价值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它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价值在哲学上是标志作为主体的人与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等特定关系的范畴.
在这里人是价值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需要,任何客体都无所谓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人对自身的价值,即人能以特殊方式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具体来说,这表现在:第一,价值是人的创造物,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通过创造物的价值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是满足自己需要的特殊方式,这种特殊方式显示了人本身的价值,人既要为自己创造物质价值,也要为自己创造精神价值,人的价值是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
第二,人的价值具有自我目的性.人的价值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我实现,它的意义就在于人按照自己的需要,由自己创造、占有价值.人不以任何别的东西为目的,人本身就是目的,人创造价值的活动具有自我目的性.
第三,人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人对自身需要的满足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其自身实现价值的工具.人具有工具性的一面,因而其自身可以成为价值客体.但创造价值的活动又必须由人来完成,因而人是其自身价值实现的主体.一般价值关系中的主客体关系在人的价值中主要表现为目的性与工具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与宗教神学、唯心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存在根本区别.宗教神学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对上帝和神的意旨的服从.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的价值是绝对理念或精神的客体化.这两种观点都把人的价值神秘化了,并且否定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具有两重性,即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是二者的统一.作为价值的主体是指他有人的需要和享受的满足.作为价值客体,观念包含两个方面,即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和他人的责任和贡献;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在二者的关系上社会价值是首位的,但也不能忽视个人价值.
(2)人的价值的实现
人的价值有潜在的价值和实现的价值两种形式.前者指的是人的本质力量,即人所具有的创造性能力与潜能;实现的价值就是人的潜在价值的现实化.人的价值的实现,也就是由潜在的价值向实现的价值的转化.人的价值实现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第一,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根本基础.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使自己潜在的创造性能力转化为创造客体的现实力量.同时,人的实践活动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与丰富的.
第二,人的价值的实现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条件不同,人的价值的实现方式与实现程度就不同.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生产力发展状况也不同等,将使人的价值的实现变得多样化、复杂化.
第三,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以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实现为主要标志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包括主体能力、主体作用、主体地位等主体性内容的实现,而主体地位的实现在此居于核心地位.
第四,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其价值实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价值的活动是主体的有目的性活动,主体确定什么样的目的,即为满足何种需要而创造,该目的有无实现的可能,这对于人的价值的实现有决定性意义.个人的价值目标只有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相符合才是有意义的.
(三)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及全面发展
1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自由是同受限制或受约束相对而言的.自由的反面是约束,约束是对人的活动的限制或束缚.当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到约束而难以正常进行的时候,就觉得缺少自由,并感到需要自由.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自由就在于为了更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活动才能,而克服限制和打破束缚.人的活动涉及三个领域:自然、社会、人自身.相应地人的自由和人的解放也就是在这三个领域中解除束缚,克服限制.人从自然中
人的价值的两重性: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之间的关系.
正确理解人的价值的特点,人的价值的两重性,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一般讲人的价值的两重性是指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应正确处理人的价值实现问题,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要求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利已主义.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人的自由.这是要注意把握的几个层次,人的自由相对于人自身活动的领域,人的自由与限制的关系,人的自由与必然性的关系.人的自由问题出辨析题、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人的自由的表现、自由必然的关系、人的自由与人的解放的关系.
获得解放和自由,就是认识和驾驭自然力,不再受自然力的盲目摆布.人在社会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是突破旧的社会条件的限制,在历史的前进中获得多方面的自由,如政治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信仰自由等;人从自身中获得解放和自由,就在于从束缚自己才能发展的自身条件中得到解放,其中包括从自身的主观条件中获得解放,即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一方面是一种社会的自由,以政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方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也是人从自身的旧观念、旧思想、旧的知识结构和旧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人的自由是相对的.完全摆脱约束,不要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自由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随心所欲.人的自由总是在一定基础上的自由,一定条件下的自由.人可以摆脱和克服某些条件的限制,但不能同时克服所有条件的限制.
自由以必然为根据.正是由于事物运动有必然可循,人的意识才能有预见性;也正是由于必然性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人的意识才能有选择,才有自由.必然既是自由的限度,也是自由的根据.人只有在必然性提供的可能范围内进行选择才有自由.人在进行选择时,主体的内在尺度必须同外在尺度即客体尺度相结合,而在把握外在尺度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运用内在尺度.这就要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认识了事物的客观必然性,才能把握内在尺度可能运用的范围.
从必然到自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人们支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并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自由只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自由是受社会关系制约的.在人没有成为社会关系的真正主人之前,人也就不能成为自然的真正主人.因此,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实现是人类的解放.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经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理想境界.
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
(1)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指“每个人”,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可以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来衡量人的发展.全面发展是从广泛性上谈人的发展,它与片面发展相对,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片面发展是指人的单方面能力得到发展,而其他方面的才能则没有机会得到发展,或者一种才能的发展抑制了其他才能的发展.自由发展是从自主性上谈人的发展,它指的是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充分发展则是从程度上谈人的发展,人的才能和能力的发展有个程度问题,人总是向着更高的程度发展自己的才能.马克思多次提到“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充分发展是与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才能的充分发展是许多方面相互协调的发展,而不是单一方面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畸形发展.
人的自由相对来说是有些难度的问题,人的自由是与人的活动相关联的问题,因而在人的活动领域内获得了自由,也就是人的自由的实现.人的自由是有条件的,注意把握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人的发展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得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共产主义事业的关系,最后,要为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可出辨析题;社会发展与个人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也可出材料题.应理解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在人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突出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把人的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都包含其中的.
(2)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过程,是人类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断进化的过程.社会发展首先取决于生产实践,取决于劳动本身的发展,从总体上看,社会经济发展包含三种历史形态,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时间经济.
(3)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既相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的.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有区别的:某些个人的发展不等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不接等于个人的发展;相反,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的.这种矛盾,在私有制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对抗.这是人的发展在特定历史阶段所采取的必然形式和途径.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又是辩证统一的.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第一,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发展.正是在社会实践中,人的能力有的苏醒过来,有的发展起来,有的产生出来.人的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的规模、复杂及进化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和实践的规模、复杂及进化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状态和程度.参加社会实践是人的能力和才能得以显现和发展的基本方式.第二,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生产力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精神环境.人的全面而
自由的发展,需要把社会必要劳动缩减到最低限度,给所有的人腾出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创造更多的手段,使个人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第三,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关系.
人的才能的施展离不开他人和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制约人、塑造人,现代化社会塑造着现代化的人.社会关系的全面性是人的发展具有全面性的条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这是因为:第一,社会是由人和人的历史活动构成的,人是社会和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实践的发展依赖于人的发展.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创造性活动和“实践能力”的突出表现.第三,人们在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造越来越丰富的社会关系.有现代化的人,才有现代化的社会.第四,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不断满足人的发展需要.总之,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又是社会发展的手段;而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人的发展不仅具有个体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的意义.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致的,辩证统一的.
3.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人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即前资本主义阶段;第二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第三阶段是自由个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都包含在其中了.由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然要与他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所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必然采取通过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一最有效的发展形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离开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因为:第一,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相相辅相成.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4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所谓劳动时间是指人类维持和再生产自身的生命所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时间;自由时间是指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在以往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人类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上.到了共产主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劳动不再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然而共产主义又是人类历史上最艰巨的事业,我们应当树立起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实现这一伟大事业而奋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开了航向,但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朝着这个伟大历史目标的迈进.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5.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过度消耗地球资源的过程,你认同吗?
有朝一日万物生长的地球,地球上的生灵也会变成个:光溜溜的球,球上还艰难生活着,光溜溜的人!
人类 社会 的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影响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与消耗,因而如何协调 社会 发展与自然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日益加剧,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低碳 社会 建设是人类应对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
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经历三个大的阶段:
在人类 社会 早期,“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一样被大自然的威力所震慑,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心理。”这种状况是人与自然界的原始的“同一性”表现,这种同一性是由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随着人类获得的生产力的增长,人类逐渐认为自己是一切的主宰,因而出现了征服自然的思想和行动。最后,在未来 社会 ,共产主义走入融合期,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下面我们通过四个文明来具体分析这三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原始文明:人消极适应自然
这一时期,人类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问题.原始人以现成的自然物为生活资料,人类过着几乎和其他动物一样完全融会于自然之中的原始生活。由于所使用的工具非常简陋,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人类受外部自然的驱使,处于屈从、被支配的状况。人与自然的这种原始结合,体现了当时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天然的、纯朴的和谐,以及生态环境仍然处在一种自然平衡的状态,这种认识与其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不如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朴素的、直观的认识。因为在这一时期,原始人还没有真正将自身与自然界区分开来,人与自然的统是缺乏分化的原始统一。此时人类基本上是受环境的主宰,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当然,也正是由于人类不能主宰和支配自然,才使得原始文明时代人与自然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相对混沌同一的、自在的和谐关系,使得自然生态系统能够自在和谐地存在着,并按自身的规律持续进化,进而发展出新的文明形态。
(二)农业文明:人积极适应自然
进入农业文明后,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和科学文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和 社会 分工的日趋形成,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了。人类文明演进步伐的大大加快,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一方面、在生存的意义上实现了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主宰,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并确立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导地位,从而这意味着人类已经能够利用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局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人类在影响和改变自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并形成了具有不同发展阶段和结构特点的 社会 经济、政治和文化。但是在这个时期,人类虽然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摆脱被自然束缚的状态,无力与大自然相抗衡。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直接导致了农业文明的衰亡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总的说来,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人类 社会 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解放.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类已经不再像在原始文明时代那样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积极能动地适应自然,进而利用自身的力量去影响自然、改造自然,甚至为了获取食物和资源而大肆地毁坏自然.使得人与性和阶段性紧张。在总体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自然的影响仍处在生态系统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没有超出自然界本身的调节能力和再生能力,自然秩序没有发生明显的紊乱。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仍能保持相对的和谐
(三)工业文明:人主宰支配自然
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开始了真正的大规摸的人作用于自然的时代,征服自然的逐步胜利和对自然认识的深化,在加快了人类对自然索取的同时,使人类产生了主宰自然、奴役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人类逐渐成为了自然的主人。人类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 社会 生产力,创造了农业文明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巨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完成了 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的生存方式等方面的 历史 性变革,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走出了自然笼罩的阴影,取得了对自然的伟大胜利,成为了自然的主宰者和支配者。此时的人类已不再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而是不断追求更为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人们一方面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肆元忌惮地、无限制地向自然界大量索取,甚至毫无节制地对自然进行破坏;另一方面,又把自然界当作天然垃圾场,任意向自然界排放大量的废弃物。而且其程度也越来越超出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这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并使得人与自然之间原有的经过长期演化而形成的相对和谐的关系被严重地破坏.取而代之的便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愈来愈紧张尖锐的矛盾冲突,及自然对人类 社会 本身所产生的巨大反作用。工业文明是一把双刃剑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福音,但也造成了各种的环境问题,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工业文明模式已经不适应人类 社会 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已经无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要从根本上摆脱生态危机的威胁,就必须实现文明形态的转向。从而必将告别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
(四)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所做的全部努力及其所取得的全部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历经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并对当代生态危机进行理性反思之后所必然选择的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整合、重塑与升华,是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迄有的最先进、最高级、最伟大的文明,也是2l世纪人类文明的基本范式和发展趋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生态文明既不同于以人消极适应自然并维持人与自然的自在和谐的原始文明,也不同于以人积极适应自然并维持人与自然的相对和谐的农业文明,更不同于以人主宰支配自然并严重打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之,人类 社会 生活在发展,自然界本身也在演化着。 社会 生活和自然界都有自己的规律,这些规律又不是一个因素决定的。如何使人类争取 社会 生活进步的一切活动,都能与自然界由此而引起的变化相适应,即在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使自然界的演化更加有利于人类 社会 的发展,这就是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并非简单地维持或恢复某种自然平衡,而是通过人的干预,或利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使自然平衡能为人类 社会 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在今天,人类对自然界深刻的影响和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像古代那样融为一体,十分密切。人与自然的关系已不是谁主宰谁的主仆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崇高的 社会 理想,而要实现这一理想,人类就必须在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以满足自身必要需求的基础上,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和有效保护自然;人类也必须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消费模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生态保护机制。这虽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把这种理想作为指引人类 社会 发展的灯塔,勇于反思,积极 探索 ,大胆实践,不断推陈出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构建低碳 社会 的必要性
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低碳 社会 已经被作为一个课题推导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所谓低碳 社会 ,其含义较为宽泛,迄今并未有统一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培养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文明的低碳文化理念,创建低碳生活,形成低碳消费意识,达到经济 社会 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 社会 发展模式或状态。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体现了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 社会 的着眼点在于人类 社会 发展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和谐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靠原材料消耗所进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较大程度上依赖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这种模式难以为继。低碳 社会 建设正是从当前 社会 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实现了 社会 发展理念的全新转变。低碳 社会 以人与自然的价值和谐为根本的逻辑基础和价值依据。低碳 社会 的发展模式提倡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重要内涵,其目的就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追求的是一种可持续的 社会 发展,即保护地球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性,维护人类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这种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与人类一起构成了内在关联的生态系统。不管是作为自然存在物还是 社会 存在物的人,生存和发展均离不开作为其“无机的身体”的自然界。人必须以外部自然界为对象加以认识或改造,并通过对象性活动及其成果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包括人类史和自然史在内的整个世界 历史 ,是在劳动实践中交互产生的,不存在脱离人类 社会 影响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也没有游离于自然之外的 社会 发展史,“ 历史 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实现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和人与人的 社会 经济关系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并彼此相互制约。因此,低碳理念正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低碳 社会 蕴含了发展理念的生态转向。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在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上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张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生态思想成为低碳 社会 建设的根本价值导向。低碳 社会 建设是一个涉及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生活方式等各个领域的整体系统,它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 社会 的运行情况。衡量 社会 发展的主要标准不仅在于经济增长的水平,更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受益群体、利益分配方式,以及经济、 社会 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等内容,充分体现了 社会 发展的生态价值定位,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贯彻和运用。低碳 社会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低碳 社会 理念对环保、节能的倡导,对经济、 社会 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切合了现代 社会 发展所提出的对 社会 系统的调适、优化与整合的内在要求。而这种 社会 发展模式和系统的优化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以人为本”必然成为低碳 社会 的根本起点,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在人类 社会 的发展进程中,人以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不仅实现对外在自然的改造,而且以其能动创造性改造人内在的自然。正是在此过程中,人逐步实现对自身自然和外在自然的超越,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人与自然辩证发展的 历史 过程,就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过程。 社会 的发展依赖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又促进了 社会 的发展,低碳 社会 的发展模式是经济增长、 社会 进步与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诉诸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 等关系协调统一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致力于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自由和解放。
人敬畏自然,对环境友好,环境才会对人友好。这是双向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单向平推的方式。建设低碳 社会 ,应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结构、不同发展水平来科学确定。建设低碳 社会 ,是 社会 成员的共同行动,即便是个人,也要在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担承中,做出自己的承担。低碳 社会 既是经济与 社会 建设,也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良。低碳 社会 造就人们的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对于个人而言,还是一种生活态度,且是积极的生活态度。低碳 社会 就是绿色 社会 ,更加人性的 社会 ,个人消费方式与其关系极大。奢侈、浪费尽管是个人选择上的自由,但其终究不是一项人的美德。低碳 社会 建设,不是为了让人们在未来的生活中难受、憋屈,它一切的实践,都是欲接近绿色、环保、舒心、惬意这个目标。为了这个共同的美好目标,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人类的科学发展是不是只是发现,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
比如发现了物质的分子构成方式,那就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本没有的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等,这些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的东西,都可以视为人类的“创造”。
人类发现了原子裂变和聚变的原理,就可以创造出核武器,将来也可以创造出可控核聚变。虽然恒星的原理就是核聚变,但人类创造出的和自然形成的还是有所区别。
人类发现了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的原理,就可以创造出药物。发现了基因的规律,就可以改造人类、甚至创造新人类(确实有伦理问题,但这是另一码事。)
人类现在还没有发现意识的奥秘,如果发现了,就可以创造出有意识的强人工智能、甚至创造出永生不死的人。
人类如果完全发现并掌握了生命的原理,就可以创造出地球上从未有过的生物。
简单的归纳,科学用来发现原理、 科技 用来创造事物。
人类目前还解释不了奇点、无法从原理上解释光速为什么是恒定且不可超越的、无法从本质上解释微观粒子的行为为什么这么奇特、也不知道时空到底为什么会弯曲。
如果发现这些原理,人类或许就能飞出银河系、创造星际文明了。
科学发现本身就已经是创造了。之所以有发现的观念是由于科学原理往往被假定为某个先验存在的反映。人类认知活动的根本目标是理解,理论理解就是以原理和概念组成的体系去构造经验现象的合理性。
规律不能为经验和知觉的对象,认识活动不是因为经验到它才能够发现的。原理是思维主体依据逻辑规律能动创造的。客观事物存在于客观规律中,而所有的有关客观规律的假说都是思想家主观制造的。牛顿为了解释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现象,建立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和假说。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万有引力是客观存在,牛顿只是发现了它。
但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中,却否定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他使用弯曲的空间代替了万有引力。我们不禁要问,是万有引力更客观呢?还是弯曲的空间更客观呢?所以,当科学原理被创立,并能有效的指导实践时,人们往往会形成这样一个假象,就是认为这些定律所反映的东西原本是客观存在的,科学家只是发现了它。但事实上所有的原理性知识都是主观创造的。
科学家或思想家构造原理性知识加过程就是一个主观创造的过程的。他们依据现象所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创造性的构造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它的结果就是科学原理。进化论、万有引力论、相对论这些成果都是这类结论。如果要问,人类理性的主观创造为什么能够反映事物的秩序,唯一的回答只能是万物秩序与人类理性的逻辑规律是一致的。这是所有认识论的基础。
应该不止有发现,还有创造吧,是1个不断发现、不断创造以至由发现走向创造的过程。
揭示客观事物是"发现″。事物或事实是未知的,把未知变已知是科学的主要任务和直接目标之一,也是科学发展的基本标志之一,尽管相比之下是低层级的发展结果,却是初始的前提性结果,而事物本身是本就存在的,"发现了″当然不是"创造了″,发现没发现都在那里,发现的是原来、原来就有。
揭示客观规律是"发现″。不仅发现了事物,又发现了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这是科学活动的又一任务和目标,更为主要和重要的任务与目标,而且层级高了许多,从更高的层面对事物有了更全、更深的认识,而规律也是客观存在,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是之前不知道,通过科学活动知道了,知不知道都一直在,与客观事物同在,与事物同样具有客观性或原有性,"知道了″当然不是"创造了″。
人类科学发展并非是只发现,已经很多应用到各个领域去了。
本身发展科学就是为了应用到实际之中去,不是为了发现!发现后就进一步研究,研究的价值就是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
科学发展每一个国家都很重视,因为只有不断地科学发展,国家才会日趋强盛。科学的意义就是攻破难题,解答世界之谜。
通过显示告诉我们,人类离不开科学,发现是一种好奇更是一种艰辛的付出,通过不断实验和临床实践,从中有了新的发现,然后再继续研究,最终而用于现实或者解说现象。
我们崇尚科学,破处迷信,这都需要去发现内在实质而去解释现象。
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尽的,人类生活会更加幸福!
好了就回答到这吧!送上快乐!
谢谢悟空邀请、人类的科学发展目前就是在不断的发现,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
人类连一颗原子都创造不出来,这是真的。但是,人类的能力在于,举例而言,自然界有铁矿石,它只是含有铁元素的化合物杂质,人类可以将其变成铁单质,并进一步,变成钢,甚至合金。这是自然界没有的东西。原子虽然不是人造的,但钢是。以此类推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都有类似的人造物质。衣服、 汽车 、电脑、手机食品……都是。
不过以上的人造物只不过是用自然界发现的各种物质元素经过提纯加工出来的,它是死的,没有思想和生命的。
因此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人类目前根本无法造出有生命特征生生不息的活物!
由此说人类目前的科学发展也只是在 不断的发现提纯加工物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
因为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类可以制造工具。因此,从原始人开始人类就一直在创造着各种各样的工具,比如各种灶具、寝具、农具,还有各式各样的兵器。而这些也是人类文明的代表性特征。就拿兵器来说,从刀、枪、弓箭、战车,到火炮、火枪、坦克、飞机、导弹、原子弹、氢弹等等,这些显然都已经是真正意义的创造了。再比如人类从原始人洞穴到后来的木屋、砖木房子、宫殿、钢筋混凝土楼房,显然人类也一直在创造。毕竟世界上以前根本没有这样的东西,所以谈不上发现!
所以,人类要有自信,要相信自己的创造能力一直是非常强的。只有创造能力才使得人类一直在不断发展。也只有创造力才使得人类能够成为地球的主宰。人类所有的一切都和创造力有关,比如建筑、交通、通讯、经济等等都是创造力的体现。当然科学发现也是实现这些创造的基础。
你用的手机,宇宙中存在吗?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电脑呢,电话呢,电灯呢?往前几百万年的白垩纪恐龙统治地球,他们用手机了吗?用电脑了吗?
他们看小说了吗?看电影了吗?开 汽车 了吗?
这不是创造是什么?
再说化学,地球上存在氢二氧,如果人类分解氢二氧,宇宙是不是增加了氢气和氧气?是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塑料、皮革是不是人类创造的?
看看元素周期表上95到118号元素,是不是人造的?
依我看发现就是创造!这可能不符合神学,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我们发现了微粒子,是靠我们制造了电子显微镜,我们发现了几万光年的星球,是我们造出了天眼。可是信神的说了,这都是神造就的,原来就在那地,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的确如此,我们所造的东西,都是自然物质的合成,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合成,神为什么不直接显现呢?
又有人说了,没有天然的资源,人类又能合成什么呢?我们知道,我们制造合成了不少的新的物质,难道也是神的旨意?
要强说这是神的旨意也对,因为神是万能的,当人也是万能的时候,就人神相通了。这样说也无可厚非,但是有一条,就是从我们记事开始,除了原来就有的,神没再造过什么,只有人造了我们需要的一切。
创造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让某种事物从无到有,而不是改变既有事物的组合形态与相状,这是变化,不是创造。
那就什么也创造不出来。
上过几年学的人知道,物体的内在结构是变化运动的,非静止固定,而且是极其迅疾地变化。量子的出现与消失快得难以检测。世界的前一个状态显现完了,后一个状态接着出现,迅速又消失,再下一个状态出现,更替变化。但任何一刹那的状态都只是一刹那的影像,任何一刹那的状态都不能创造它的下一刹那的状态。
精神思想也是如此,弥勒菩萨说每一刹那都有无数微细短暂的念头流过,内心在迅疾地流变,而非寂止,有些人在遭遇痛苦时想停下来终止生命感受,却不是想停就能停止,即使自杀身毁,意识灭去(意识在熟睡无梦时也是灭去的),意根却是不灭的,意根不灭就要依据业缘投生或往生。
一个人的身心变化与世界同步,身体的前一个状态创造不出任何事物,后一刹那的状态也创造不出任何事物,是什么在维持我们的身体持续这样显现?
做一部手机,手机的所有原材料本来就在大地上,这些原料之前有多少,组合变化成手机后,还是那些东西,只是相状改变了,感觉真是被人创造出来一样。
世人就是如此痴迷。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对于自然科学的规律发现,被视为一种对于自然的理解。道家所谓,道法自然,正是这个道理。比如,量子力学,科学只是发现,也就是中国文化思想中的对于自然的理解,既一种自然现象的全新理解。并不是创造,量子力学存在于自然界之中,被科学家发现并给以理解。但是科学发现的意义,在于发现,而创造运用。无发现,就不可能有创造运用。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这样一种对待自然科学的基本认识,就直接导出自然界的发现永无止境。不会迷茫于神学之中的那种绝对的始与终,仅宇宙的理解也是如此。所谓的创造,只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而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无论是否发现,它都存在。就此而言,人对于自身价值的基本认识,就是对于科学的发现。于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一创新!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创新,它的意义也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本质取向。(画自写)。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