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陵墓在哪?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
孙中山的陵墓在哪?
孙中山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
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扩展资料
1925年3月12日上午9点30分,孙中山先生因胆囊癌在北平(今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与世长辞,举国悲痛。逝世前一天,孙中山提出效仿列宁保留遗体,并要求葬于南京。临终前对宋庆龄、汪精卫等人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
可当孙中山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厝在西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平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
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已入殓半个多月,由于当时技术原因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山陵
孙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孙中山名孙文,字德明,号日新,1886年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则常以中山为名。孙中山早期行医。1894年,他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年10月在镇压 广州商团叛乱后,应北京政府之邀,孙中山扶病北上共商国事,终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孙中山生前留下贵遗愿:归葬南京紫金山。
中山陵是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型陵墓?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南京中山陵是哪一年建造的?
1929年5月26日凌晨1时,孙中山灵榇奉移典礼在北京西山碧云寺举行。下午4时35分,载有孙中山灵榇的9组专列火车,由孙中山的家属宋庆龄、孙科和迎榇专员林森等人护送,从北京启程,开往南京。5月28日上午10时正,专列到达南京浦口车站。灵车过江后,在中山码头登岸,然后沿新修成的迎榇大道缓缓而行。下午3时15分,灵车抵达湖南路的国民党中央党部,灵榇移入祭堂——中央党部礼堂。5月29日至31日为公祭日。6月1日,国民政府举行隆重的“奉安大典”。此后,孙中山先生就长眠在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1926年春动工,1929年夏建成。1929年6月1日,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南京为中国国民党、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举行的国葬,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下葬中山陵。
中山陵陵墓建筑按南北向中轴线对称布置,是由我国近代杰出的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监造。从空中俯瞰,中山陵就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取“木铎警世”之意。山下的孝经鼎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这样的设计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南面入口处的石牌坊和长长的墓道如钟下的悬索。在灵区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石阶、大平台、祭堂、墓室等建筑。陵墓入口处是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刻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从牌坊经墓道,上达祭堂,共有用苏州花岗石砌成的392级台阶,代表着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
8个平台,则象征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整个陵墓屋顶都是青色琉璃瓦、花岗石墙面,显得庄重肃穆,屋顶的青色象征青天,也是当时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琉璃瓦蕴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彰显孙中山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出任临时大总统。广州人民及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筹措资金,在原总统府旧址兴建了中山纪念堂。工程于1929年1月动工,并于1931年11月建成,也是由建筑师吕彦直(1894年-1929年)设计,但吕彦直于1929年过世,英年早逝的建筑师未能亲眼看到完工的宏伟纪念堂。中山纪念堂是广州近代著名的建筑。


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紧邻的越秀山山顶,还有一座由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碑。纪念碑建于1929年,碑身用花岗岩砌成,高37米,碑底为方形,向上渐小而尖。在石碑的正面,有一长约7米、宽约4米的巨型花岗石,上面铭刻有李济深用隶书书写的《总理遗嘱》。中山纪念碑与中山纪念堂位于广州的传统城市中轴线上,两者联成一体,成为广州近代城市的标志。
在孙中山先生的故里 - 中山市翠亨村,有中山影视基地,这是一个浓缩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革命足迹的主体公园,里面的中山陵,就是参照南京中山陵仿造而成,成为一些影视取景地。
孙中山逝世后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南京民国政府在紫金山选址建造中山陵。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也有称:警世钟)式图案荣获首奖。
“钟”含有警示之意,象征了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的贡献。吕彦直的方案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在评判报告中称赞吕彦直的设计图案“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
1929年3月18日,中山陵工程还没有最后完工,吕彦直就因为患肝肠癌而去世了,年仅36岁。为了表彰他为建造中山陵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后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在中山陵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内为吕彦直建了一块纪念碑。
碑的上部是吕彦直半身像,下部刻于右任所书的碑文:“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
中山陵自1926年1月动工,至1929年主体建成。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三天公祭结束后,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
征地选址
当时南京处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时局很混乱。经过葬事筹备委员会的再三交涉和努力,陵园初步以2000亩定案。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中山陵园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928年初,葬事筹备处再次提议扩大陵园范围,把全部紫金山划入中山陵园,很快得到国民政府的批准。葬事筹备处很快成立了测量工程处,勘定了陵园界址,这条界址从中山门起,沿宁杭公路南侧30米为界,经孝陵卫、马群、岔路口、王家湾,到太平门,占地45870亩。界址确定后,葬事筹备处成立了购地处,把属于陵园范围内的一切民地、旗地(即辛亥革命后分给满清旗民耕种的公地)按不同的价格全部收归陵园,同时对陵园进行精心的管理和精致的美化、绿化工程。
宋庆龄等在紫金山亲自选址
招标设计
葬事筹备处决定实行悬奖的办法征集陵墓设计图案,公开登报,向全世界的建筑师和美术家广泛征集设计图。
1925年5月15日至9月15日,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共收到国内外应征图案40余份。应征图案评选结束后,所有应征图案于1925年9月22至26日陈列在上海大洲公司公开展览,平均每天吸引了1000多人参观。经孙中山家属代表宋庆龄、孙科及葬事筹备委员亲到评阅,复由中国画家王一亭、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雕刻家李金发、德国建筑师朴士对应征陵墓图案进行评判,共评出首奖一个,二奖一个,三奖一个,名誉奖七个。
获首奖的是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警钟形中山陵图案,暗含“木铎警世”的深刻含义,表达了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警世遗训。
吕彦直设计的警钟形图案
工程建设
中山陵工程浩大,受经费限制,全部工程分三部进行,从1926年1月开工,到1932年竣工,前后用了6年时间。
第一部工程由上海姚新记营造厂得标承建。陵墓动工后,由于军阀割据,政局混乱,工程进展缓慢。1926年春动工兴建,按合同第一部工程应该于1927年2月底完工,实际却延迟至1929年3月才竣工。
正在建设中的祭堂
第二部工程由上海新金记康号营造厂中标承包,负责水沟、石阶、护壁、挖土、填土等次要工程,合同规定在1928年12月26日前完工,因此时国民政府已定都南京,时局安定,工程进展也比较顺利。
正在进行中的陵墓第二部工程
第三部工程包括碑亭、陵门、大围墙、牌坊、卫士室等建筑,由上海陶馥记营造厂中标承建,于1929年8月底正式开工,1932年1月15日正式验收。至此,三部工程全部竣工。当初悬奖征求陵墓图案时规定陵墓建筑费在30万元以内,实际上到第三部工程完工时,共耗费240余万元。
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第一座陵墓《中山陵》
简介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中山风景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及其附属纪念建筑,占地8万多平方米。中山陵于1926年春动工,1929年夏竣工。1961年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1年被列为“第一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中山陵介绍
中山陵是中山陵,位于南京东郊钟山风景区,东临灵谷寺,西临明陵。整个建筑群依山而建,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排列。陵园呈“警钟”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中山陵的整体分布
中山陵包括博爱广场、墓道、陵门、碑亭、纪念馆、墓室。陵园入口广场有一座高大的花岗岩牌坊,牌坊上有孙中山题写的“博爱”两个金字,往北走到博爱广场,是一座近400米长的墓道。有392级石阶,落差73米。沿着墓道走到陵门,顶上青瓦琉璃瓦,额上写着“天下皆公”四个字。然后进入碑亭,一直走到纪念馆。
台阶
要到达中山陵山顶,需要爬很长的台阶。每走一步,都会有一个平台可以休息。这里有一个设计中的视觉技巧。从下往上看,只能看到台阶,看不到平台。从上往下看,只能看到平台,看不到台阶。你不妨关注一下。第五个平台上,有两个大三脚架,其中一个还留有日军侵华造成的弹孔。
010年至1010年,中山陵的主体建筑是——纪念馆,是一座宫殿般的建筑。三个牌坊分别刻有“民主”、“民权”、“民生”,中门顶部嵌有“天地正气”的竖额。大厅中央是一尊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坐像,底座上刻有六幅浮雕,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写照。纪念馆墙上有孙中山遗书《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祭堂
纪念馆内有两扇青铜墓门,门内为圆形墓室,正中为长条形墓室,上方为孙中山汉白玉像,下方埋葬孙中山遗体。但是现在陵墓对公众关闭了。
墓室
陵寝建筑群外,还有琴行、光华阁、面食小王子阁、杨志阁、中山书院、藏经楼(即孙中山纪念馆)、行鉴阁等纪念性建筑。都是著名建筑师的杰作,极具艺术价值。你可以顺便看看它们。
编辑:飞鱼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