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四个亡国之君,为何说刘禅是最出色、最聪明的?大家都知道,东汉魏蜀吴四国的开创者刘秀、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雄才大略之人,...
三国时期的四个亡国之君,为何说刘禅是最出色、最聪明的?
大家都知道,东汉魏蜀吴四国的开创者刘秀、曹操、刘备、孙权都是雄才大略之人,他们在乱世中建立国家,保一方平安,英明神武,是那个时代最优秀、最聪明的人。那么他们的后代表现如何呢?这四国的亡国之君,谁是最出色、最聪明的呢?
东汉:刘协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王朝最后一位皇帝,他从开始做皇帝,就一直是其他人手中的傀儡,一生可谓是悲哀至极,唯一的高光时刻应该就是诛灭董卓后,出现的那一丝振兴东汉的希望,可惜最终没能成功。
刘协是十分聪明的皇帝,他先后经历了董卓、郭汜李傕、曹操、曹丕四位权臣,一直低调隐忍保住自己的性命,然而东汉大势已去,任刘协再聪明也不能重夺大权了。原本,他老老实实做一个傀儡,是这辈子最大的幸福了,然而他还是心有不甘,两次预谋刺杀曹操,最终失败,导致身边人大量死伤,在这一点上,刘协还是没能看清楚大势,想要逆天而为,聪明才智略显不足。
曹魏:曹奂
曹奂的处境其实和刘协很相似,他从一上位就是别人手中的傀儡。曹魏变成这个局面其实与他无关,要怪只能怪曹丕和曹叡太短命了。曹奂的上一任皇帝曹髦还是比较有骨气的,亲自领兵去击杀司马昭,结果兵败身死,虽然这个做法不聪明,但是确实很有血性,太祖遗风。
曹奂上位后,对司马昭也没什么反抗之心,老老实实的做傀儡,最后老老实实的退位让贤。也正是因为他的不抵抗运动,他也获得了最好的亡国待遇,在历代的亡国之君中,他的待遇、地位、结局都算是比较好的。如果要评价曹奂的话,应该用平淡或者平庸来描述吧。
东吴:孙皓
孙皓是东吴的最后一位君主。孙权死后,东吴陷入内乱,国力孱弱,而孙皓上位后,励精图治,任贤举能,使东吴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然而东吴刚刚太平一段时间,孙皓就不思进取,开始堕落了,他不仅沉迷酒色,荒废朝政,还残虐弑杀,引得国内一片震动。
孙皓不仅滥杀朝臣,还滥杀宗室,搞得东吴官员怨声载道,每次上朝,都要提前和家里人交代好后事,生怕上个朝,人就没了。可以说,这四位亡国之君中,孙皓是最残暴的。
和其他四位不同的是,孙皓在位期间,是很有权势的,而且手底下文臣猛将也不少,如果真心想有所作为,是肯定能够打出一片成绩的。然而他沉迷享乐,对待军事行动也不听大家的意见,竟然靠占卜、望气等来决定重大事件,可谓是糊涂到家了。
孙皓是四位亡国之君中条件最好的,但也是最,活作死的,生生地把东吴给作没了。不过,在对待西晋的态度上,他还是很有骨气的。
《资治通鉴》原文:引见归命侯及吴降人。登殿稽颡。帝谓曰:“朕设此座以待卿久矣。”曰:“臣子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面对司马炎的讽刺,孙皓敢于硬怼回去,却是很有血性,不过这也能看出,他不是特别聪明。
蜀汉:刘禅
作为亡国之君的刘禅,大家一向是比较看不起的。有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让人演奏蜀中乐曲,原蜀汉旧臣听到这些故曲,都想起了亡国之痛,表现得十分悲伤,只有刘禅表现得很开心,毫无亡国之伤。成语乐不思蜀正是说的这件事。
原文: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很多人都借用这件事来说刘禅十分平庸,亡国之后一点悲伤情绪都没有,毫无父亲刘备的风采骨气,历朝历代也多用刘禅的这个乐不思蜀的故事教育大家。然而大家没想到的是,这才是刘禅的聪明之处。
乐不思蜀,正好体现了刘禅的大智若愚。倘若此时他表现出一丝怀念蜀汉的感情,司马昭必定会对其有所怀疑,怀疑他还想复国,毕竟,蜀汉灭亡还不久,忠于蜀汉的人还是不少的。那么接下来,司马昭将会对刘禅采取更多的试探行为,并对投降的蜀汉官员进行清洗,刘禅的最终结局也许就和南唐后主李煜差不多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刘禅乐不思蜀,正是他极为聪明的体现,这一出故事之后,司马昭对他的防备之心将会大减,他在保住自己性命的同时,也保留下了很多蜀汉官员,活下来,就能有机会。
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四位亡国之君中,刘禅是最出色、最聪明的。刘备去世后,他谨遵父训,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诸葛亮去世后,他独掌蜀汉大权三十年。
公元263年,曹魏邓艾大军压境,他为保蜀汉百姓士兵的安全,选择屈辱的投降。面对司马昭的讽刺和试探,他大智若愚,成功的让司马昭放下戒备之心,保留下自己及妻儿、蜀汉官员的性命。
刘禅这个君王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三国中蜀汉之帝刘禅(刘阿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君王? 具体,,,,,,,,人们对刘禅的不满往往因为刘禅说“此间乐,乐不思蜀”
而世人没有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他说这句话时,蜀国已经灭亡,他已在魏国成了人质,
在自己身家性命都握在别人手上时,他为了明哲保身
只有这样说了
更何况,在刘备去世后他治理蜀国四十多年
怎么就能说他是一个昏君呢
刘禅(shàn)(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的长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刘禅算是什么水平的皇帝?
刘禅充分信任自己的手下!不杀自己的手下!充分放权给诸葛亮信任诸葛孔明!在三国里唯独刘禅做皇帝最久一位(223-263年投降曹魏!)做了40年皇帝。有很多人说前半段有诸葛孔明帮助他!那后半段那(234-263年)他自己执政29年诸葛亮在234年去世后!没有了诸葛亮帮他跟别的皇帝失去了诸葛亮这个忠心耿耿的大臣的帮助早就慌了(末代帝王!)可刘禅她能把蜀汉(也叫季汉)治理的井井有条!在他执政期间没有发生过一次乱杀大臣的事件!这可以看出刘禅并非是"扶不起的阿斗也!"
刘禅真是大智若愚吗?
“扶不起的阿斗”是我们都熟知的一句俗语,而其代言人就是刘禅,虽然两千多年过去了,但是刘禅依然背负着骂名。刘禅作为亡国之君自然不会被人喜欢,毕竟江山是在你手上葬送的,是无法开脱的。可是有人认为刘禅是属于大智若愚型的人,主动投降都是为了蜀汉百姓不受战乱之灾,“乐不思蜀”也是伪装表演的。那么,真实的刘禅果真是如此吗?
当然,我们不能一昧的根据演义中的刘禅来断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毕竟那是属于小说创作的范畴,里面的出入很大。但是真实的刘禅却也不是一个智慧的人,虽然没有演义中那般痴傻,但也绝对比你想象中的要不堪,要昏聩!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深入来了解一下刘禅。
其一,亲小人远贤臣。刘备白帝城病危之际,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刘禅,他深知儿子的能力是什么样的一个水平。因此再三叮嘱刘禅遇事要多请教诸葛亮和其他托孤大臣,开始的时候,刘禅还算做得比较好,遇到大事经常会找大臣商量,甚至还会亲自到诸葛亮府上问计。可是渐渐的刘禅就走偏了,开始亲信小人。而诸葛亮正是看到刘禅这一点,于是在《出师表》中语重心长地劝说刘禅一定要“亲贤臣,远小人。”可是刘禅并没有听进去,依然亲信宦官黄皓,疏远其他朝中大臣。
而且更令人痛心的是,刘禅竟然昏庸到相信宦官的谣言,认为诸葛亮有篡逆之心。致使诸葛亮四出祁山,功败垂成。一心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面对如此昏庸的皇帝,怎能不痛心?
其二,不理朝政,沉溺酒色。在黄皓的怂恿下,刘禅只知每日享乐,丝毫打理政事,以至于很多官员为了利益都投到黄皓的门下。阎宇就是一个典型,没有什么才干,也没未建寸功,却因投靠黄皓位居高官。而对于在外为国辛苦打仗的姜维却被黄皓陷害,姜维回到成都的时候,却见刘禅连续数十日不上朝,只顾沉迷酒色之中。刘禅还嫌后宫的妃嫔不够,整天想着从民间再选一些妃子供自己娱乐。如此这般的刘禅,哪里干了一点正事,俨然一副亡国之君的样子。
其三,不顾社稷,只顾自乐。当邓艾、钟会进攻蜀汉的时候,姜维等多人献上破敌之策,刘禅却亲信黄皓之言,拒不发病,只是找个神婆问下吉凶,享乐还是照常,该吃吃该喝喝,好像啥事没有一样。尽管姜维多次上书告急,但刘禅依然俱不理睬。一听谯周说投降可以裂土封侯,刘禅非但不怒,反倒巴不得早点献城投降。
就这样,刘禅叫谯周写下投降书,第二天便带领百官反束双臂,抬着棺木,出城投降。可以说这是古代亡国之君中最屈辱的投降仪式,没有之一。刘禅就这样活生生地把刘备辛苦打下的蜀汉,亲手献给了曹魏。
原本刘禅期待着能够裂土封侯,没想到被司马昭当俘虏押到了洛阳。而面对司马昭的好生招待,刘禅早就忘记了蜀汉,忘记了江山,自个乐得不行。面对如此一位毫无社稷之忧、故国之思的冷血人,司马昭只说了一句话:“人之无情,乃至于此。虽使诸葛亮在,亦不能辅之久全,何况姜维乎!”
因此,那些认为刘禅是大智若愚,一直为他洗白的人,真是太抬举他了!
昏庸无能,大智若愚,刘禅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刘禅是刘备的长子,三国蜀汉政权的第二任同时也是亡国之君的皇帝,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争议最大的皇帝。
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发生在刘禅身上截然不同的事情太多了,有人说刘禅昏庸无能,因为邓艾兵临城下时,刘禅作为最高统治者,不但不能稳定局势,居然毫无抵抗意志,不战而降。
有人说刘禅大智若愚,因为刘禅投降之后,凭借外表表现出来的愚蠢而欺骗了狡猾的司马昭,从而为自己赢得生命,事实上,这种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刘禅
首先从结果上看,刘禅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亡国之君即使再有能力,那整个国家还是亡在他的手中,况且作为一个主政蜀汉40年的皇帝,这么长时间的治理,在刘禅手中而灭亡,作为最高统治者,刘禅不承担责任,谁来背蜀汉灭亡的黑锅呢?诸葛亮吗?姜维吗?
刘禅不像刘协,他不是一个完全的傀儡皇帝,即使是诸葛亮当政,刘禅也有相当的权力,这从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就能知道,刘禅为诸葛亮在汉中修建了祭祀的庙,善待诸葛亮的家人,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并且大力提拔毫无功劳的诸葛瞻,这一切,都印证了当初诸葛亮辅佐刘禅的忠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诸葛亮作为权臣大力打压皇帝的话,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就会报复的,可是并没有。
诸葛亮与刘禅
总有人说蜀汉的灭亡不是刘禅的责任,而是诸葛亮与姜维的责任,因为他们穷兵黩武,常年征战,消耗了蜀汉的国力,所以最终蜀汉才灭亡,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说一句,蜀汉如果没有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就不会灭亡了吗?看看隔壁的东吴,他们北伐了吗?但最终结果呢?
因为北方的魏朝实力摆在那里,即使诸葛亮和姜维不北伐,时间长了,照样要被曹魏灭亡的,而在刘禅当政的时期,加速了这种灭亡,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刘禅的用人。
刘备托孤
蒋琬和费祎是诸葛亮临死前推荐的接班人,他们两人执政的时间加起来有19年时间,这个算作诸葛亮的政治遗产,从费祎之后,蜀汉的朝政越来越黑暗,刘禅的用人越来越差,以至于连弄权的宦官都当成了亲信,成为左右朝政的人,并且在姜维弹劾宦官黄皓时,刘禅还极力维护宦官黄皓。
这说明了刘禅的用人是有问题的,照这样下去,以黄皓来专权的话,蜀汉的对外军事和政治都得靠占卜来决定了,这可是非常荒唐的事,不灭亡都天理不容。
二是刘禅的治国能力。
刘禅是没有权力欲望的一个皇帝,诸葛亮当政时期,他只负责祭祀,蒋琬和费祎当政期间,刘禅也不太管事,除了偶尔给蒋琬下个诏书,要求他出兵北伐之外,刘禅就很少有其他的治国处理政务的事情,给人的感觉,刘禅作为皇帝是不太管事的,因此朝中的大事都落入了宦官之手,这不就是第二个东汉吗?这种水平,刘禅无法甩锅。刘禅这种治国水平,能不灭亡吗?
刘禅
其次,再来说说刘禅所谓的“大智若愚”?
也就是在司马昭面前装傻,似乎欺骗了司马昭不杀他,如果懂历史的人,就会知道,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到东汉末年,除了赵高弑杀了秦二世之外,就算是改朝换代,也没有弑杀前朝皇帝,比如王莽都没有杀西汉末代皇帝刘婴,曹丕没有杀东汉末代皇帝刘协,当时没有杀死前朝末代皇帝的传统,而一般是善待。
司马昭也不例外,他不杀刘禅不是因为刘禅表现得如何“傻”,而是司马昭需要借助刘禅的名气来稳定蜀汉局势和那一帮人,如果司马昭杀了刘禅,蜀汉就会有很多人会不服司马昭的弑君而起兵反抗,别的不说,镇守永安的罗宪和镇守南中的霍弋就会不服司马昭而起兵造反。
刘禅与宦官黄皓
不说刘禅,就说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在东吴灭亡后,也被当时的晋朝俘虏,孙皓敢当面顶撞晋朝皇帝司马炎,并且讽刺晋朝权臣贾充,并没有因此而丢命,可见司马炎不杀孙皓,与司马昭不杀刘禅有着相同的目的,而不是因为刘禅所谓的“此间乐,不知蜀也”。
况且,司马昭是何许人也,刘禅再聪明,恐怕也无法在司马昭面前装傻,人家是靠阴谋诡计起家的,对于这一套欺骗人的把戏玩得炉火纯青,刘禅绝对也骗不了司马昭。
最后,说说刘禅和他父亲刘备的区别。
刘备是一个百折不饶、从不言败、永不放弃、时刻努力的开国之君,经历了九死一生,诸多磨难,刘备才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无论是识人、用人、军事、治国水平跟他儿子刘禅比起来,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刘禅是完全不能和刘备比的。
刘禅
如果刘禅有刘备一半的能力,以不至于蜀汉会灭亡,邓艾兵临成都城下时,刘禅不仅拒绝了各路蜀军的支援,而且在谯周的劝谏下,直接不战而降投降了邓艾,而且还是在各路蜀军坚持抵抗的情况下,手下军队誓死抵抗,结果皇帝投降了,这事放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如果刘备在九泉之下知道他的后世不肖子刘禅就这样败掉了他打下来的江山,刘备绝对能气活过来。
一个不愿意花费一点点心血,把就父亲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人的皇帝,根本就不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而就是一个普通的、昏庸无能的皇帝,就连刘禅的儿子刘谌都宁死不屈,而刘禅就是做不到,还得给刘禅加一个怕死的头衔。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