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张飞,张飞的名字,《,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有准确的记载: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这...
正史中的张飞
张飞的名字,《 三国 志》卷三十六《张飞传》有准确的记载:“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这段史文告诉我们,张飞准确的名字是:名飞,字益德。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正史中的张飞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正史中的张飞
古人有名,还有字,两者的用途并不相同。名是用来彼此相区别,而字,主要用途是在社交场合中显示礼貌。大体的规矩是:称呼别人,一般要称他的表字,以示尊重。称呼自己,则要称名,以示谦虚。
张飞的益德,意思就是不断增加品德。不断增加品德,将来就能腾飞,这正是当时儒家思想盛行的体现。当时的人,用“德”字来取名字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庞德、庞德公、刘玄德、曹孟德等等。
但是张飞的名字上千年之后却被人擅自改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回就说:“姓张,名飞,字翼德。”这会不会是偶然的笔误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书中多次提到张飞的表字,都是羽翼的“翼”,可见绝非偶然。这样一改,不仅破坏了张飞原来名字的 文化 含金量,而且从此谬种流传,不知道忽悠了多少三国迷。现今有些游客,到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看到张飞塑像前面的说明牌上按照史书写的是“字益德”,还说是没文化,写错了。
不过,损害张飞姓名权的始作俑者,还不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在此之前问世的元代《三国志平话》,就已经把张飞的表字“益德”,改成了“翼德”。在长坂坡前的那一声怒吼,也写成了“吾乃燕人张翼德,谁敢共吾决死?”可见是《三国志平话》改名在先。今天我们要想认识张飞的真实形象,就不能不把来龙去脉搞清楚。
义释严颜,深谋远虑
张飞因误导被损害,而且扭曲最严重的东西,就是他的真实形象。后世流传的张飞是一个作风鲁莽、性格暴躁的粗线条人物,与程咬金、李逵有一拼。但是, 历史 上真实的张飞却完全不是如此。
证据不用多举,只消来看张飞第一次取得的辉煌胜利,也就是义释严颜的江州之战,就会完全明白。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喧宾夺主,动手攻占益州。益州的军政长官刘璋在成都顽强抵抗。为了加强攻势,刘备便在第二年从荆州紧急召唤张飞等人,跟随诸葛亮率军赶往益州增援。江州之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打响了。
古往今来,从江汉平原进入天府之国,最便捷的交通大动脉就是长江。张飞等人沿江西上,很快就到达益州东部最重要的 军事 要塞江州城下。江州,在现今的重庆市区,当时是巴郡的首府。不过,江州虽然地位重要,这时的防守兵力却相当薄弱,因为刘璋的主力兵团已经集中在江州的西北方向,正在全力保卫益州的中心城市成都。因此,张飞很快就将江州的城池拿下,生擒了对方的主将严颜。于是便出现了《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中记载的生动一幕。张飞责骂被捆绑的严颜说:“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
严颜毫无畏惧,也高声叫道:“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无有降也!”张飞听了勃然大怒,高声传令:把严颜拖出去斩首示众。严颜视死如归,神色不变,又顶了张飞两句:“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结果张飞对严颜的骨气很是欣赏,当场把他释放不说,还作为上宾热情对待。
史书中对这场战役的具体作战经过一笔带过,却把张飞和严颜的对话忠实记录在案,可见对此非常重视。而这一历史场景,确实也很精彩。在严颜这一方,前面四句回答可谓义正辞严,很有骨气;后面两句不仅视死如归,更是暗含讽刺:砍脑袋就砍,发怒干什么?言外之意,你恼羞成怒了吧,我的话戳到你的痛处了吧,把严颜的硬骨头精神展现无余。
其实写严颜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衬托张飞。张飞越是被对方斥责、顶撞甚至讥讽,他反而越是欣赏对方,这才能够显示出他那罕见的度量。总之,张飞在这里的形象,已经不是一个粗鲁残暴的武夫,而是一位心胸宽广、赏识人才的君子。
张飞处置严颜的背后,其实体现了他在 政治 上的深谋远虑和细密考量。
严颜的籍贯和家族,陈寿《三国志》完全没有记载。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地方志——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书中卷十二记载严颜是“临江人”。这临江县,是巴郡的属县,即今重庆市的忠县。当时这个地区的民风,据《华阳国志》卷一记载,有两大相互关联的特点:一是“其民质直”,即朴实耿直;二是尚武精神,将领出现多,所以俗语总结为“巴有将,蜀有相”。
严颜的严氏家族是临江县的土著大族,“临江县,严、甘、文、杨、杜,为大姓”。严颜之所以会有非凡的骨气,一是深受本地耿直民风的熏陶,生性就当不来软骨头;二是他的家族是当地第一名门,他不能给本家族丢脸;三是他就在巴郡家乡本地保卫第一军事要塞,更不能给本地的将领群体丢脸。
知道了严颜的背景和性格,再来看张飞对待严颜的一系列举动,就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君子风度,而是极具政治眼光的深谋远虑了。深谋远虑至少有三点:第一,严颜既是巴郡将领群体的代表,又是巴郡地方大族的代表,优待他对于争取益州本土上层社会的支持,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第二,严颜的性格朴实耿直,一旦成为座上宾,他会尽心尽力帮助你,而不会搞阴谋,耍诡计;第三,要想获得严颜的真心支持,必须先给足严颜面子,让他充分表现出视死如归的硬骨头精神,然后再来释放他,这样才能保护他的形象不受损害,避免他以后被人耻笑,这就是争取严颜时在方法上的周密细致考虑。
明白了以上这三点,再来回味张飞的言行和举动,就真相大白了。这充分说明,真实的张飞,哪里是戏剧当中只知道叫喳喳的粗鲁莽撞人,而是具有深谋远虑的细心周到人。《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说他宽大严颜之后,“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从此张飞一路顺顺利利就打到成都同刘备会师了。可见义释严颜收到的政治效果确实非常好。
大战张郃,威震宕渠
作为名将,张飞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战功,要数他的宕渠之战。建安十九年(214年)夏秋之际,刘备攻占益州,马上把张飞安排到一个战略要地,也就是巴西郡,去兼任太守。张飞到巴西郡就任后不久,就出演了威震宕渠的大好戏码,杀得曹军的虎将张郃落荒而逃。
建安二十年(215年)秋天,曹操翻越秦岭,一举拿下汉中,然后留下夏侯渊、张郃、徐晃三员大将在此镇守,自己高奏凯歌回了北方。接下来镇守汉中的曹军,借助胜利形势不断向南侵入巴西郡。
这年11月,曹军一位同样姓张的大将,率领大军气势汹汹杀进巴西郡,要给张飞好看。
来者张郃,字俊乂,冀州河间郡鄚县(在今河北省任丘市)人氏,久经沙场,名列曹操异姓五虎之一。此番他领兵杀来是奉曹操的特殊指令。什么指令?就是不要地盘,只要人口,抢到的人口一律押回汉中。
曹操抢人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的人口资源非常之紧缺。东汉末年,战争不断, 疾病 流行,灾害频发,造成了人口急剧减少。二是张郃所进攻的巴西郡,民风非常有特色,性格耿直、崇尚勇武,是当兵打仗的好材料。
11月,张飞在巴西郡的首府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得到军情急报,说是张郃从汉中郡的首府南郑县(今陕西省汉中市)向正南方向杀来,已经占领阆中东南面的宕渠县(今四川省渠县东北),正在这一带大量抢夺人口。张飞一面 命令 继续搜集对方的动向情报,一面动员人马准备迎战。
张郃之所以将抢人的目标锁定在宕渠县,原因有二:第一,从汉中打进巴西郡,就有一条叫做宕渠水的河流,向南流向宕渠县。上游现今叫南江,下游现今叫渠江。沿着河流行军,不会缺乏水源。第二,这条河流直通的宕渠县,是张郃抢人最理想的地方。宕渠县是一个古代部族的国都。这个部族擅长使用木板制作的盾牌冲锋陷阵,所以叫做板楯蛮,英勇善战,闻名 天下 。汉高祖刘邦最初起兵攻占关中,打前锋的就是板楯蛮。到了东汉,板楯蛮依然屡建战功,被称为“神兵”。
张飞奉命来到巴西郡,打造保卫大后方的可靠屏障;而张郃却奉命杀进此地,要来抢人。两位姓张的名将,即将施展本事较量一番。
↑连环画中的张飞
此刻的张飞,正在平心静气做临战之前的功课,因为他又得到进一步的军情密报:张郃的大本营,就建立在宕渠县城西南方的蒙头、荡石一带。巴西郡的 地理 状况,张飞是早就摸透了的。他出任巴西郡太守,一年来在辖区各地巡察,对此处的山川河流,包括张郃建立大本营的蒙头、荡石,他又细细走了一遭。凭借对地理的熟悉,再加上沙场作战的丰富 经验 ,张飞终于找准对方的软肋,从而有了一招制敌的胜算。
张郃大本营的所在地,史书上叫做蒙头、荡石,后来叫做八濛山,位于现今四川省渠县的东北约三公里。此处地形极为奇特:渠江在这里,沿着顺时针方向,先是从北向南,然后又从南向北,绕了几乎是整整三百六十度的大圆环,最后形成一个开口小而腹部大的口袋形地区。这块口袋形的地区,现今叫做元渡坝,腹部是一片相对平坦的原野,东西最宽处大约3公里,南北最长处约3.3公里。狭窄的开口处,最宽只有500米左右,而陡峭的八濛山,就扼守在最窄的开口处。相传因连绵起伏的八座山峰,经常云雾蒙蒙,故而得名八濛。通往腹部的山间小路,崎岖而狭窄,悬崖峭壁,惊心动魄。
张郃把大本营设在这里,意图何在呢?这里四周是滔滔江河水,形成天然的隔离带。只需要把分批抢来的人,往口袋中一放,然后派重兵把开口处的对外通道卡死,不就行了吗?一言以蔽之,这是张郃精心挑选的一处天然集中营。
但是在张飞眼里,这个集中营却有一个致命的软肋,就是粮食供应有严重问题。对方上万人马,深入我方地盘,至少有六百里之遥。军粮供应不上,只有就地去抢。如今又将大本营建立在蒙头、荡石所在的山上,到外面抢粮的通路,就只有北面一个方向,而东侧、西侧和南面,都被口袋形的滔滔江河水所阻断。如果张飞出动大军,把北面对外的通道牢牢堵死,不出一个月,张郃就会缺粮断炊。而张飞的人马位于西北方二百里的阆中,能充分保障粮食供应。
张飞找准对方的软肋,立即付诸行动。他率领养精蓄锐多时的人马,来到张郃的蒙头大营前面,占据有利地形建立起坚固的营垒,将对方向外的通道严密堵死;然后凭借深沟高垒,与对方打起军粮消耗战来。张郃其实对这种情况是有所预料的,而且也有避险的方案:快进快退,抢够人以后尽快撤离。但是他却没料到,张飞行动更快,赶在前头挡住了自己。为今之计,只有向对方挑战,争取杀出一条退路了。可是,山下面的张飞很冷静,很淡定,任凭你叫喳喳怒吼大骂就是不主动应战。这一对峙,就对峙了50多天。
50多天之后,张飞估计,对方断粮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军心散了,体力垮了,火候也到了。于是他亲自指挥一支精锐军队,穿越茂密丛林,摸到对方建立在荡石的营寨,突然发起猛攻。将对方拦腰切成两段之后,张飞对张郃所在的蒙头大营,进行前后夹击。面对张飞这一狠招,张郃彻底受不住了。眼看对方的精兵猛将如同潮水一般从前后两边涌来,而自己的前后两段却无法相互支援,张郃被迫抛弃胯下的宝马。在身边十几名侍卫的保护下,张郃连滚带爬穿越丛林,溜出包围圈,狼狈逃回汉中。这一场大战,张飞大获全胜。
张飞之死
可惜的是,6年之后,张飞奉命动员一万精兵讨伐孙吴。出发前,被部将张达、范强刺杀。一代名将就以这样令人惋惜的方式结束了一生。
张飞的死因,史书说是他对身边违反军令的部将,进行了严厉的鞭打,惩罚之后却依然将他们留在身边。刘备曾经告诫他,这样做很危险。张飞却没在意,结果招来杀身之祸。前面已经说了,真实的张飞本来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细心人,那么他为何又会有这样的粗疏和失误呢?
原来粗疏和失误,都源于他人性上的一个缺陷,即《张飞传》所说的“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此处的“君子”,是指社会的上层人物;而“小人”则是指社会的下层人物。由于对下层人物重视和关怀不够,才会对他们动用严厉的惩罚,而且还不认为这是多大的事儿,所以才会把受处罚的人员留在身边。张飞在事关国家的大事情上,处处都细心,所以取得了辉煌的 成功 ;然而在他认为的小事情上却疏忽了,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历史上的张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有文化的土豪让你大跌眼镜
在三国演义里张飞的形象是粗犷、野蛮、直脾气,一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大力士造型。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张飞这个人?如果有,那他真的跟小说描述的那样吗?听完我说的故事,你肯定大跌眼镜!
张飞河北涿州人,原本是一个屠夫,有天一时兴起玩了一个游戏,把猪肉放到一口井里,然后搬来一块大石头压在井口之上,然后他放出话说,谁能搬开这个石头,井里的猪肉就归谁,正是因为这件事,刘关张三人就认识了,后来他们一起去张飞家,还在他家桃花园里磕了头,有了著名的桃园三结义。很多人就纳闷了,难道历史上的张飞真是屠夫出身?
《三国志平话》里面提到的张飞是屠夫,但腰缠万贯,家豪大富,专家就纳闷了,如果张飞是屠夫,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火不断,在这样的乱世中,老百姓要吃上一口饱饭都不容易,更别提吃肉了,但是张飞庄园之大让刘备、关羽都为之惊讶,其次结义之后起兵也是张飞出的钱,光买马买粮食打造兵器都不知道花费多少钱,如果张飞真的只是一个屠夫,在乱世当中怎么会积攒这么多财富?那么,张飞的家豪大富又是怎么来的?
张飞曾自述说,某姓张名飞,字翼德(正史中为“益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说明张飞其实并不是卖猪肉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大地主。专家分析说张飞不仅有屠宰场这个产业,还自己种植桃树批发水果,烂了的桃子用来喂猪,猪粪用来给桃树施肥,用余粮酿酒,所以张飞还有好几家水果业、酒坊。可想而知张飞的产业在当时应该算是不小的,放到现在至少是一个私企老板。
大家是不是想张飞既然是屠夫出身,他是不是目不识丁呢?其实张飞不但识字,而且还是个不错的书法家和画家。据史料记载,张飞被封为新亭侯的时候,亲自在刀尖上书上“新亭侯,蜀大将也”的铭文。张飞在铜质炊具上所书写的铭文极为工整,简直是铁画银钩。写的很是不错。
我讲到这里相信各位的眼镜是不是已经掉了。本来以为张飞就是个屠夫,结果人家是个富豪,以为他目不识丁,结果人家能写会画,还以为是一介莽夫,原来是个有勇有谋的文化人!
历史上的张飞是个怎么样的人
别名: 张益德,张翼德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涿郡(治今河北涿州)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220年6月
职业: 车骑将军、司隶校尉
主要成就: 陆路取西川,宕渠大胜
谥号: 桓侯
河北涿郡豪绅,三国时蜀汉名将,雄壮威武,颇有胆识,被称为“万人敌”。跟随刘备起兵。曾率领20骑阻挡了数千虎豹骑追兵,助刘备脱险。入川后又出奇兵破敌将张郃于宕渠。张飞性格豪爽,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曾义释严颜,又爱鞭挞部下。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与关羽、诸葛亮并称“蜀汉三杰”。章武元年(公元220年6月)被部下张达、范强暗杀,谥恒侯。民间流传张飞精通草书,擅画美人。
书法
张飞,善草书。画美人。
有关张飞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代梁陶宏影的《刀剑录》。他写道:“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疆杀之,将此刀入于吴。”但是可惜的是原物已经失传。到了明代,《丹铅总录》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方案甚工,飞所书也。张士环诗云:‘天下英雄只豫州,阿瞒不共戴天仇。山河割据三分国,宇庙威名丈八矛。江山祠堂严剑佩,人间刁斗见银钩。空余诸葛秦川表,左袒何人复为刘!’”
大约也在明代,四川流江县又发现了一个摩崖石刻。这便是《张飞立马铭》,又叫做《八蒙摩崖》,明代陈继儒的《太平清话》、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清代赵一清所写的《稿本三国志注补》中关于张飞传补注引自《方舆纪要》所述等书皆有记载。《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命张郃领兵进犯巴州。刘备令张飞率卒万人迎击于蒙头(即八蒙山,在今四川渠县)。张飞以逸待劳,把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当时他非常高兴,便以石代纸以矛作笔,在八蒙山石壁上,刺凿下与这通“立马铭”正文相同的两行隶体大字,以示纪功勉士并兼羞曹军。此方汉代摩崖石刻,惜因年代久远,山石裂崩,刻文损毁。
据说张飞还会写诗作赋,在打败张郃后,他率部巡游真多山,他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真多山游记》:“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十九字的游经,情景交融,言简意深,体现了张飞的个性。
妻子
夏侯氏,(《三国演义动画版》和中名为夏侯涓)夏侯霸从妹。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
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夏侯氏请求安葬夏侯渊。
子女
张苞,张飞长子。早夭。
张绍,张飞次子。官至侍中尚书仆射。
敬哀皇后,张飞长女,刘禅之妻。先被纳为刘禅之妃。后立为皇后,号敬哀皇后。238年卒,葬南陵。
张皇后,张飞次女,刘禅之妻。其姊敬哀皇后死后,于238年正月立为皇后。蜀汉灭亡后,随刘禅到洛阳。
孙子
张遵,张苞之子,为尚书。魏灭蜀之战时,随诸葛瞻守于绵竹关,与邓艾交战,战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