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中,木星的引力影响范围到底是有多远呢?引力是长程力,理论上作用范围无限远,实际上超过一定距离之后,其影响力就被其他天体的引...
在宇宙中,木星的引力影响范围到底是有多远呢?
引力是长程力,理论上作用范围无限远,实际上超过一定距离之后,其影响力就被其他天体的引力淹没了,木星引力在太阳系内的影响非常大,甚至有研究表明,木星引力还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
人类现在已知的基本作用力有四个,分别是强力、弱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其中电磁力和引力属于长程力,作用范围无限远,而万有引力主宰着宇宙中天体的运动变化。
木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而且木星实在太大了,其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总质量的2.5倍,表面重力加速度(24.79 m/s2)是地球表面的2.5倍。
木星对地球的影响
木星和地球相距最近时有5.88亿公里,这是日地距离的3.9倍,但是科学研究表明,这足以对地球产生显著影响。
伦敦皇家霍洛威学院和新南威尔士大学在2021年的一份计算机模拟显示,木星引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球在内的其他行星,并导致地球轨道和倾斜角发生轻微的变化,研究人员以100万年为单位,发现木星引力将会对地球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最终会导致地球的气候发生变化。
木星对小行星的影响
木星引力对小行星影响更为显著,木星清空了自身周围的流浪小行星,但是木星和太阳共同形成的拉格朗日点L4和L5,由于这是两个动平衡点,所以在此处形成了两个小行星群,分别叫做特洛伊群和希腊群,跟在木星前面和后面绕太阳公转。
特洛伊群、希腊群、木星和太阳共同形成两个等边三角形,边长大约是8亿公里,说明木星的引力影响也达到了这个距离。
木星对太阳的影响
木星质量只有太阳的千分之一,表面看木星引力对太阳的影响微乎其微,实际上木星引力对太阳的影响超出了很多人的预计,在我们太阳系中,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如果加上木星的话,占比能达到99.97%。
实际上,忽略其他行星的话,我们太阳系更像是太阳和木星组成的双星系统,木星和太阳相互绕行的中心,甚至离开了太阳表面,在距离太阳中心1.068倍太阳半径处。
如果行星不断变重或者不断变轻,公转轨道会有变化吗?
为何行星的轨道不衰减并导致它们相互碰撞?
为何行星的轨道不衰减并导致它们相互碰撞?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吧!
太阳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可以把太阳看作宇宙中固定的点,因此可以追踪太阳系内的所有天体,包括行星、小行星和彗星。我们高中时期的物理学都是这样分析问题的,但这样得到的只是近似值!400多年前迪谷去世后,把几麻袋天文观测资料交给开普勒,开普勒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丰富、最丰富的天文数据,此外,开普勒这个人数学能力特别强,所以他发现每颗行星不是在以太阳为中心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而是在以太阳为中心的椭圆轨道上运行。开普勒有三条定律!半个世纪后,牛顿发现了椭圆轨道的根本原因:万有引力定律。
事实上,太阳系内没有完美椭圆——行星的轨道,我们的太阳也没有固定。行星相互之间以及太阳重力的变化导致行星轨道随时间的变化而不恒定。如果我们的计算和测量足够精确,就会发现开普勒的轨道预测只是实际情况的近似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虑到更复杂的现象,如与他的微粒、粒子和尘埃的碰撞,行星也将失去少量的轨道能量。现实中行星轨道没有形成闭合椭圆,而是慢慢螺旋接近太阳!这是牛顿重力对轨道衰减能做出的最极限的预测和解释。因为牛顿重力不知道重力的速度是多少,没有重力场和重力辐射的说法。有质量的两个物体只要出现,就会瞬间产生重力作用,一旦带上重力,就会立即消失。只要外部因素不影响重力,就会发生轨道的变化。
爱因斯坦还预测,物体在变化的重力场中加速或改变方向,会引起重力辐射或重力场的振动。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引力波,重力辐射和电磁辐射一样,会剥夺能量,因此会发生天体的轨道衰减!因为像我们太阳系这样的小质量产生的引力波是探测不到的,所以科学家们选择了那种强重力,选择了速度不断变化的天体进行测量。距离我们地球1.7万年的双星脉冲星是个不错的选择。科学家也首次成功间接测量引力波!
木星在太阳系中绕日运行,其引力能对地球公转产生怎样的影响?
对于木星在太阳系中绕日运行,其引力能对地球公转产生怎么的影响呢之话题,我个观点认为,木星在太阳系中绕日运行是有它专属公转运行的圆周轨道的,其引力不会对地球公转产生任何影响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因为,木星公转的专属运行轨道是由太阳磁场之磁力线圈所提供的自然现象。太阳拥有一个巨大的磁场存在,太阳磁场磁控的范围,就是太阳系的太空间范围,有磁场的存在,就必然会有区间性磁力线圈物理现象的客观存在。
太阳的自转运动过程,会连带性地牵引着其巨大的磁场进行同向的圆周循环运动现象,而存在于太阳磁场之中区间性较为稳定的诸多磁力线圈,就自然会形成推动太阳系不同区间的大行星各自圆周运行的不同轨道。
因此,太阳磁场拥有多少个稳定的磁力线圈,太阳系就会有多多少条大行星运行轨道的自然形成。从目前太阳系的情况来判断,太阳磁场之中拥有八个较为稳定的磁力线圈存在,我们的太阳系才会有八个大行星的现象存在。
太阳巨大的磁场,能掌控着太阳系太空间各类卫体物质的空间运动,并提供区间性磁力线圈的不同轨道,使区间中的各类卫体物质都会逐渐集中在各自靠近的轨道上而运行,不断实现物质量的积累,促进轨道上运行的行星体不断发展壮大,经太阳系漫长50亿年的运动与变化,才形成除八大行星外的星空灿烂之太空景象,它们井井有条,互不干扰,遵循着太阳磁场磁控发展与变化的自然规律,进行着有序的周期性的物质循环运动,互不影响。
由此可见,木星在太阳系中绕日运动是有它专属运行的轨道的,其公转运动的圆周牵引力,不会对地球产生任何影响的情况。不知这样的回答是否准确?
木星距离太阳5.2个AU,地球距离太阳1AU
木星和地球最近的时候,是5.2-1=4.2个AU
根据引力公式G(木)/M(地球)=M(木)/R(木)^2=0.001M(太阳)/4.2AU*4.2AU
即,0.000056.不到万分之0.6个太阳引力。
这个引力是非常小的。所以几乎不太影响地球的绕日公转运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