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
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在广西,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同时,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据记载,三月三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1、包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或黄吉、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日,有什么风俗?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重要节日有: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布洛陀祭拜、歌圩节。
习俗有:
1、庙会
盘古开天辟地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说之一。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城南15公里处的盘古山,是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造化万物的地方。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的神话流传久远,据历史资料显示,泌阳至少从南北朝时期就兴起了盛大的拜祭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盘古庙会,都有数十万之众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人根之祖---盘古、并藉此机会为亲朋祈福。
2、宜丰牛嘘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潭山镇一带都要举行传统“三月三”物资交流大会(当地方言称牛嘘,即传统牛交易会),来自上海、湖南、湖北、南昌、上高等省内外二百余商家共万余人参加了有着三百多年历史传统物资盛会。每次物资大会都会有商品、土特产、种子、耕牛、花卉、书画、娱乐等七大交易市场。
三月三是月三是壮、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汉族,有吃地(荠)菜花煮鸡蛋的习俗。当天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
壮族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盛大的节日,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歌圩一般以唱山歌开场,展示能歌善舞的人文风情,千人共跳竹竿舞,每个方块都很有壮乡特色,人们捧着五色糯米饭,抱着壮乡的美酒,扛起劳作的锄头,精致的簸箕也被举在手中。
节日起源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上巳(sì)节”。春秋时期就已在流行。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定为三月三,后代沿袭。“上巳”在汉代定为节日。
祓除也叫祓禊,即去水边沐浴。“上巳节”正处于季节交换,阴气还没有完全褪去,人容易患病,去水边沐浴可以祛除病痛和灾祸,并祈求福祉降临。
上巳起源于上古时期,三月暮春之初,气候转暖,人们脱去了冬季的衣服,换上春季的衣服,并且到河边沐浴,洗去身上一个冬季的污垢,祈求驱灾辟邪,是上古时期的一直祭祀的仪式。
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上巳节”。春秋时期就已在流行。
风俗:
汉族民众会在河南黄帝故里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汉族民众会在河南黄帝故里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对歌谈情、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侗族“三月三”又名“播种节”、“讨葱节”、“花炮节”。侗族多于三月三这天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故亦称“花炮节”。
瑶族的三月三为“干巴节”。节日当天,瑶族人民放下手中的农活,集体休息1天,男人们读经书、喝酒、娱乐,姑娘和小伙子们则相约到寨子边的荒山上、树林里对歌、玩耍、谈情说爱。
三月三的节日习俗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广西“三月三”不仅是歌节,也是壮族祭祖扫墓节。那一天,桂西崇左、百色等市县的壮族同胞各家各户都举行隆重的一年一度祭祖扫墓。所谓扫墓,就是各家、各家族聚集到墓地祭祀祖宗的坟墓。
“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
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1、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2、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3、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拓展资料:三月三,中国传统情人节。
农历三月初三,时近清明,是时天气暖和,大地返青,河水开流,百花盛开,鸟兽发情,求偶而鸣,人也处于激情勃发时期,是外出郊游和求偶欢会的绝佳时节,从节令来看,更适宜把这一天当做情人节。
七夕则是七月流火,阳气盛极而衰,更多的是秋日里凄切的闺怨,不是完全的爱情。
节日起源自由恋爱早在远古的时候就存在了,并非人们认知当中的现代产物,这一点在《诗经》当中就已经有所体现。在《诗经·国风·郑风》当中曾有过这样的描写:“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部分文字描写的就是在每年的三月三春暖花开之日,男男女女相约去河畔嬉戏玩耍的场景。《诗经》收录的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因此人们可以推断出中国人过“三月三”的习俗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
一、三月三个民族习俗
1、壮族:壮族能歌善歌之俗,宋代《太平寰宇记》等即有记载。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2、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3、苗族:三月三是苗族的情人节,这一天苗族姑娘穿着盛装,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展示她们的美丽。小伙子们也等着这一天,他们有机会认识很多姑娘,和她们对歌,如果相互喜欢的话,马上就可以拉回家去。所以歌会散了之后就可以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拉拉扯扯的。这一天,苗族人民家家杀鸡抓鱼、蒸三色饭,祭祀先祖。
4、瑶族: 也称“干巴节”,干巴节是瑶族集体渔猎的节日,这天天刚亮,瑶族成年男子手持弓弩、火枪,带上粑粑于破晓时踏上捕鱼打猎征途,留下的妇女便在家杀鸡、宰鸭,做糯米饭,备办丰盛的节日食物;渔猎归来男人们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晚上大家聚于广场,男的敲铜鼓,女的舞蹁跹。人们尽情享受劳动之余的欢乐,预祝丰收,欢度佳节。
5、布依族:布依族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6、黎族:每年的“三月三”,正当山花烂漫、红棉争艳、槟榔飘香的时候,黎族男女便会穿上盛装,带着山兰米酒、竹筒饭和粽子,从四面八方来到集会点祭祀始祖。当夜幕降临,山风送爽时,上年纪者聚饮叙旧,而青年男女们就成群结队相会对歌,表达爱情。天将破晓时,才依依惜别,相约明年“三月三”再相会。
7、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
8、土家族:土家族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二、三月三的由来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农历三月三日。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月三也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
少数民族沿袭的传统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的婚姻形态也在进步和变化,但这种春天令会男女的规俗却一直延续下来,三皇五帝以至禹汤,都承续古制。周朝时虽然已在仪礼中严格规定了婚嫁六礼,但为了人口的繁育,仍规定了三月上巳会男女的仪礼内容,以此顺应天时节令。
“现在的三月三只有在少数民族才可以看得到,他们那里依然保存着最古老的自由恋爱风俗。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西部的黎族青年男女,每年农历三月三这一天,男女青年成群结队地来到有南洋海岛风味的山坡上,寻找爱情,庆祝恋爱。云南大理的白族青年男女,在农历三月三,在蝴蝶泉边欢聚、唱歌、跳舞、恋爱。情投意合、心照不宣的姑娘用手指挠挠男士的手心,双方便携手出入……广西壮族人民在季春三月三开展活动时,各村男女在一起跳舞、唱歌、抛绣球。玩时男女青年各一队,并各自选出队长,相距约五十米远,划出界限,相互抛接,凡是抛出界限或接不到的都算输。男女青年以此互相物色对象,为选择佳偶进行投情活动。”翻开自己的学术报告,任振河动情地说,“这些都是我们依然保存着的最古老的自由恋爱方式,但在广大的汉族地区却很少有这样的节日,这是因为在汉武帝时发生了蜕变。”
“壮族的三月三”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个节日大家会有怎样的习俗?
壮族在3月3日的习俗包括唱歌、说话、触摸彩蛋、投掷绣球花、玩扁担和抓斗烟花。3月3日是壮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壮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其独特的风俗文化,主要体现在各种节日中。许多人只知道如何用歌曲来谈论爱情。事实上,3月3日有很多壮族习俗。抓烟花、扔绣球花、吃五色糯米盘等也是有趣的节日活动。节日前,家庭准备五色糯米盘和彩蛋。西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社团自发组织了抢烟花运动。男人、女人和孩子都会穿节日服装。他们黎明时赶到活动地点。那些赢得烟花的人被认为是来年最受女孩祝福和青睐的人。
每个队有8人参加抢鞭炮。队员们通过突破、拦网、转向、快速充电等方式冲进对手的炮台,并将鞭炮放入炮台得分。这些规则与西方足球相似,因此被称为“东方足球”。传统的“烟花”是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铁环,用红布或红丝包裹。比赛场地通常位于河岸或山坡上,人数或队伍不受限制。每一支枪都必须被抢劫,三支枪都必须结束。人们采集红色兰花、黄色米花、枫叶和紫色常春藤,将糯米浸泡在这些植物的汁液中,制成红、黄、黑、紫和白糯米。
传说这种食物是仙女赏识后流传下来的;有人说是为了祭祀刘三姐。吃了这顿饭之后,人民富裕而健康。彩蛋是年轻男女在歌会上用来交流和传递情感的物品。壮族人喜爱五色大米,并将其视为幸福和吉祥的象征。
在孩子满月、新房落成等喜庆日子,我们还应该做五色米饭,分发给邻居。壮族人也喜欢枫叶,认为枫叶可以“祛邪驱鬼”,给人们带来祥和。因此,在农历三月初三烹饪五色米饭时,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前插上精心挑选的枫叶。即使是用来制作五色大米的染料残渣也应该洒在屋外的墙脚上,以驱邪和确保安全。
广西三月三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三月三除了广西还有哪里会过
广西三月三的民俗活动有庙会、赛歌会、壮族情人节、渔猎活动、做红鸡蛋、做乌米饭、做五色糯米饭、做蒿子粑、做荠菜煮鸡蛋、打扁担以及抛绣球传情等活动。每到三月三年期间,广西人民就会展开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这也刺激了广西的旅游业发展,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前来。以上就是关于问题“广西三月三的民俗活动有哪些”的解答,接下来是关于三月三的补充内容,有兴趣的观众欢迎继续观看。
关于三月三民俗的补充 1、赛歌会:广西三月三期间会举行赛歌会,所选用的歌曲基本都是一些山歌,你唱一句、我附和一句,形成了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
2、荠菜煮鸡蛋:芥菜煮鸡蛋是广西在三月三期间会经常做的菜肴之一,因为部分人群相信荠菜有着驱邪的作用,与营养的鸡蛋一起煮,然后在三月三期间吃就成为了一种传统。
3、竹竿摇:竹竿摇是广西三月三地区进行举行的民俗活动之一,拿好竹竿按顺序往下排,然后敲,接着人们就需要观察时机,快速的通过敲打着的竹竿。
4、绣球传情:在广西壮族地区,绣球是一种定情信物,每到三月三期间,壮族女生就会将绣球送给男生,意思就是喜欢这位男生,希望与这位男生结为夫妻。
三月三除了广西还有哪里会过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