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恭几十个人是怎么守住北匈奴两万人围攻一年的?为什么呢?在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说东汉著名将领耿恭就打了一个非常漂亮...
耿恭几十个人是怎么守住北匈奴两万人围攻一年的?为什么呢?
在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比如说东汉著名将领耿恭就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胜战。耿恭为人康概并且谋略很多,有将帅的才能。他的故事也被拍成了电影,被称为中国古代版的《拯救大兵瑞恩》。耿恭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先后抵挡北匈奴近一年的围攻。在这次战争中,耿恭率领的士兵只有几十个人,但却对抗了2万的北匈奴。耿恭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凭借的就是顽强的意志力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所以才能凭借这么少的兵力战胜2万的敌人。
关于耿恭的介绍。
这个人的生年是不祥的,但他是东汉的大臣,也是一个名将,带领士兵作战能力是非常强的。在永平18年,耿恭两次迫使北宋奴领兵撤退,确实是很厉害的。因为在宋朝士兵的战斗力是比较弱的,并且经常会出现割地赔款的情况。但是在这个大将军的带领之下,虽然能够战胜北宋奴,让匈奴撤兵。
耿恭是怎么以少胜多的呢?
其实耿恭能够以少胜多凭借的就是他的军事天赋,他对于军事技术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才能够战胜那么多的匈奴士兵。耿恭一直在血战匈奴,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凭借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与生存极限作斗争,三次击退了数万匈奴人。所以这个人确实是非常厉害的,军事天赋也是很足的,不然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战绩。毕竟匈奴士兵是非常凶残的,普通的人根本就打不过。直到来年3月份,大军才撤回了玉门关,而耿恭也进行了点评,仅有13人生还。
总结
所以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比较多的,这些士兵都是非常强壮的,并且爱国情怀也是很多的,才能够在极限环境中进行作战。所以古人的智慧也是非常足的,能够创造出很大的奇迹。
他是民族英雄,岳飞敬佩他,将其事迹写进词里,却无几人知其名
民族英雄,这四个字的分量十足,能够配得上这个名号的人照常理来说都应该是名垂青史,家喻户晓的,在大家的印象中能够被称为民族英雄且比较出名的人恐怕就是霍去病、班超、林则徐、于谦、岳飞等人了,但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何止他们呢?其中就有这么一位,就连岳飞也对他钦佩不已,视他为偶像,并将他的事迹写进了自己的词中,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了,然而他的名字却没几个人知道,这样一位英雄被世人所遗忘,实在是不应该。
岳飞是何许人也,相信无须蠢哥过多的赘述了,他一生都在致力于抗金,然而被他写进了词中的这位英雄人物,《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一句所说的就是本文要介绍的这位民族英雄,他打击的对象则是匈奴。不过提起匈奴,恐怕很多人又要抢答了,对,在抗击匈奴这件事情上,霍去病有着绝对的发言权,毕竟他有着封狼居胥的神迹,然而被写进岳飞的词中的人物却不是他,而是耿恭,一个没有太多人听过的名字。
耿恭是个苦命的人,虽然他祖上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爷爷耿况封了侯,舒服耿弇拜了将,然而他的父亲却很悲剧,在耿恭还是个少年之时,其父就撒手人寰,不过他没有丢祖上的脸,他不仅谋略过人,而且武艺不凡,这也为他后来抗击匈奴埋下伏笔。
那是永平十八年,当时的东汉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因为汉明帝刚死不久,当时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袭击车师国,而这车师国也是够窝囊的,果断选择背叛汉朝,不过当时汉朝确实也没能力去救援,只由耿恭派了300人意思意思,不过车师国居然和匈奴合谋反过来袭击耿恭,耿恭不仅缺人,还断了粮,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活命只能投降,然而耿恭不服,他偏要逆天改命,他命令将士们将铠甲和弩弓给煮了,吃上面的筋革果脯,就这样,耿恭和他的军队战至最后一刻,到了最后抵达玉门关的时候,只剩下13人,何其壮烈!
耿恭的英勇与忠义就连匈奴人都佩服不已,他们见自己拿耿恭没办法,便想了个歪点子,那便是想与耿恭和亲,想将匈奴公主嫁给他,甚至许诺他官职,耿恭接下来的举动估计把当时的匈奴单于气得吐出老血来,他不仅拒绝了匈奴的邀请,还把匈奴来使给斩了(这里有点儿不地道,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来使有点儿冤),不过最过分的是他还将这来使给烹煮了,吃了他的肉,他琢磨着,正愁没有军粮,你这不是给我送吃的么!其实蠢哥觉得这有点儿过了,不过咱们后世之人没经历过当时的凶险,也许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了,总之,他这么一弄,是给匈奴气坏了。
他后来也没少让匈奴吃苦头,还让羌人的十三个部落数万人归降。耿恭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恐怕就是没能战死沙场了(对于一个将军来说,得胜而归固然好,但被冤枉免了官,实在是不甘),他因为得罪了马防而获罪,免了官,最终死在家乡,也算是善终吧。
虽然对于耿恭自己来说,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战死沙场,但在蠢哥看来,他的名字没能被后世所铭记才是人们最大的损失,因为从他的战绩来看,他是足以同霍去病、岳飞等人媲美的,每个人的命都只有一条,他能够战至只有13人,也不愿意投降匈奴,这等霸气绝不输霍去病,岳武穆将他的事迹写进词中,也证明他对耿恭的钦佩,即便无需拿其他的英雄对比,他为咱们中原驱除匈奴,本就值得尊敬,毫无疑问他的名字不该被世人所遗忘,也许你以前不认识他,但从今往后,这个名字值得被你记住。
耿恭是谁?他的事迹有哪些?
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历史的可悲之处,永远只会有王侯将相和即将成为王侯将相的人的故事,小人物们,只能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十三将士归玉门是中国历史上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十三个人,史书只记载的耿恭,其它十二人只是一笔带过。而记载耿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是东汉开国功臣耿弇的侄儿。其它十二人估计应该都是平民出身,有两个耿恭身边的小官得到晋升,分别为石修,张封。其它士族都由平民被封为羽林。羽林是保卫皇帝的军队,在汉朝,能入选羽林的,要不是达官显贵人家子弟,要不就是汉朝阵亡将士的后人,入选羽林是汉朝子弟的一种荣耀。
说回耿恭,耿恭回国不久声任长水校尉,并和将军马防一起平定羌乱,后受弹劾被免官返回原籍,在家中老死。
有人说这是汉朝的不公正,这恰恰是汉朝能强大的所在,耿恭坚守疏勒城,被誉为超越苏武的存在,回国后得到封赏,后来因为不留意军事获罪免官,虽然这属于诬陷,属于弹劾,但是当权者并不知道,他就认为这是耿恭犯错了。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功不抵过,这也是汉朝军事强大的原因之一。
当初和耿恭一起守西域的还有一个校尉叫关宠,匈奴人来攻时,耿恭退守疏勒城,但是关宠却死守柳中城,直战至关宠一人,宁死不降。
最有的事迹是:十三将士归玉门
《大汉十三将之血战疏勒城》电影的原型。
比《战狼2》还要热血的强汉千里大营救始末怎样?
东汉永平十六年,外戚窦固大破北匈奴,在西域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府,汉军撤退,仅留下不到2000人驻守。汉军刚走不久,匈奴起兵2万攻打西域,耿恭驻守疏勒城,并派人到朝廷求救。西域都护陈睦战死殉国,耿恭多次打退匈奴进攻,匈奴断绝水源,耿恭下令掘井,深挖15丈不见水。耿恭仰天长叹,拔剑插在井前,跪地磕头求水,于是水就冒出来了。
消息传到洛阳,汉章帝才即位三个月,还在国丧期间,救与不救大臣意见不统一,司徒鲍昱一语中的:大汉不会扔下为帝国血战的将士,于是汉章帝发兵7000救援。另一方面,耿恭虽然有了水源,却没有食物,杀牲畜,吃树皮,煮盔甲吃兽筋。一年后,城里的士兵只剩下几十人,但是经历多次战争残破不堪的汉军旗帜还飘扬在疏勒城上。
耿恭带领几十个人坚守一年多,一点汉朝的消息都没有,匈奴放缓了进攻的节奏,意在瓦解汉军意志。匈奴敬耿恭是条汉子,派出使者招降,只要耿恭投降许诺封王。耿恭将匈奴使者押上城头,当着匈奴兵的面,把使者的肉一块块的割下来烤着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典故)。匈奴单于被彻底激怒了,他命令部队向疏勒城发起了潮水般的进攻,但一次次被耿恭击退。
耿恭在绝境中多次击退匈奴的进攻,另一方面援军却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翻越雪山会给部队造成严重减员,而且耿恭可能已经牺牲了。就算是救出来,付出的牺牲肯定也大于救出的耿恭部将士。耿恭部将范羌泣血跪求解救疏勒城守军,哪怕伤亡千人就出一名疏勒城战士,都是我们的英雄,没有英雄,撑不起强大的国家。范羌的一腔热血感动了全军将士,最后分兵2000由范羌带领赶赴疏勒城。
耿恭一天听到城下有大队人马的声音,意识到自己死战的时候到了,点齐城内汉军只剩26人。来者正是老部下范羌,耿恭苦战一年终于等到汉军援兵2000人,匈奴随后追杀,耿恭边打边退,回到玉门关时,26人只剩下13人,这13人在洛阳受到了皇帝的接见。
汉朝是获得了民族认同感的大一统王朝,除了汉初确实打不过匈奴而和亲,此后一直坚决抵抗游牧民族的侵袭。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外族都没有可乘之机,堪称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汉朝千里营救耿恭,说明了汉朝不抛弃不放弃的意志,比什么拯救大兵强太多了。再好的编剧也编不出真实的历史,因为历史本身就很精彩。如果拍成电影,是不是比《战狼2》还要热血?吴京大导演,《战狼3》有没有考虑拍古装?老是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都没收版权税,是时候拍一部汉朝的“战狼”了!
铁心和匈奴人死磕到底的东汉猛人耿恭最后是什么结局?
窦固等人这一走,北匈奴的军队就又来了。
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领两万骑兵像狂风漫卷一样进攻车师。
耿恭作为大汉帝国安置在车师后国的戊校尉,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车师。
他派出三百骑兵前去救援。
可是北匈奴的来势太凶猛了,三百人,都不够人家塞牙缝。
救援的后果很惨:三百人全军覆没。
车师后王安得被北匈奴人擒杀。
听到侦察兵的汇报,耿恭知道事情坏了。
还没等他做出反应,北匈奴人已兵临金蒲城下。
形势很严峻。
不过,耿恭并没被吓倒。
在这儿,有必要介绍一下耿恭其人。
耿恭,字伯宗,是东汉开国猛将耿弇 之侄,耿秉的堂兄,父亲耿广早丧,其本人“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
有“将帅才”的耿恭没有被北匈奴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亲自提大刀乘城搏战。
一轮又一轮的砍杀下来,城下尸积如山。
可是北匈奴人毫无退却的意思,仍然蜂拥蚁攒层层涌来。
大刀已经砍钝,手下的将士也已拼掉了许多,看来,得来点狠的了。
耿恭命人取来箭矢,在箭头涂上一种狠毒无比的毒药。
然后找来几十个大嗓门的士兵,一齐朝城下大呼:“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
北匈奴当然不会被这句话吓跑,他们依然不知疲倦地攻城。
既然如此,就别怪我不讲人道主义了。
耿恭一挥手,放箭!
瞬时箭如飞蝗。
北匈奴的中箭者连连痛呼,声如鬼哭,又似狼嚎。
耿恭没有骗他们,“中疮者必有异”,异在哪里?箭伤旁边的肌肉呈焦灼状,血口大张,迅速溃烂。
太恐怖了!
更恐怖的还在后面,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 风沙满天,大地一片灰黑,紧接着,电闪雷鸣,如黄豆大小的雨点噼里啪啦地下了起来。
趁北匈奴人惶悚无主之际,耿恭又引军开城出击,北匈奴人顿时四下溃散,死伤无数。
逃得了性命的北匈奴人交相感叹着说:“汉兵神,真可畏也!”纷纷沿来路撤去,城下之围遂解。
危险暂时是解除了。
耿恭并没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北匈奴虽然败退,但一定还会卷土重来的。金蒲城太小,难以固守,要想跟北匈奴死磕到底,必须选一个象样点的城池。
以下是付费内容
所谓象样点的城池,就是指建在池中的城,即城的周围得有护城河,这样,才能缓冲敌军的冲击。
在西域,这样的城池并不好找。
但非常幸运,耿恭找到了。
它的名字,叫疏勒城(今新疆喀什)。
这个疏勒城并不是班超所在的疏勒城。
班超所在的疏勒城是疏勒国的都城,而这个疏勒城却是车师后国境内的一个城池,二者虽然同名,却远隔千里。
他们之间,有一座山,名叫天山;有一个沙漠,名叫塔克拉玛干水沙漠。
耿恭进驻疏勒城,就因为疏勒城下有一条溪流经过,是天然的护城河,足以缓解北匈奴骑兵的攻势。
而且,有这样一条溪流,士兵的用水问题就能解决,再无用水的后顾之忧。
耿恭的想法很好。
可是他忽略了一点,这一点,恰恰是致命的,那就是如果北匈奴人控制了这条水源,城里的士兵就完蛋了。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7月,北匈奴人来了。
耿恭招募数千兵勇直闯敌阵,北匈奴失利。
失利的北匈奴人这次并不急着退去,因为他们发现了耿恭的那个致命的疏忽。
于是,他们在疏勒城溪流的上游扎下营来,堵断了河流。
接下来,是安静的等待。
他们有理由相信,断绝了水源的疏勒城将会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里出现崩溃。
时间,七月;地点,西域。
七月流火,西域少雨。
正如他们所料,疏勒城因为缺水,出现了骚动。
渴,太渴了。
城里的军民渴得嗓子眼里直冒火,嘴唇燥裂,皮肤干枯,为了解渴,他们甚至挤榨马粪汁来饮用。
天,这还是人过的日子吗?!
耿恭为自己的大意抓狂不已。
要想不被渴死,目前有三条路走。
第一条,豁出去,跟北匈奴人抢水源;第二条,穿井取水;第三条,向北匈奴人投降认栽。
以耿恭的性格,第三条想都不用想,直接排除。
那就只有第一条了,跟北匈奴人抢水源,疯狂地抢。
可北匈奴早算好了耿恭会有这个反应,重兵守在上游,无数次打趴了前来抢水的汉军,此路不通。
那就只有打井了。
耿恭拼命地打井,打了大大小小几十口井,全是枯的,没水。
有的井,深至十五丈!
还是没水。
难道真的是上天要亡我吗?!
耿恭仰天大叹说:“听说汉武帝朝的贰师将军赵广利征西域遭遇断水,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现在汉德神明,不应绝我。”
耿恭决定再试一次,他整衣向井叩拜,祈祷神灵保佑。
众人互相鼓气,继续朝深井挖土。
没挖多久,水泉奔出!
有水了!有水了!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第一桶水打上井来时,汉军吏士无不热泪盈眶,一齐高呼万岁。
大家争着抢着,喝了个够。
耿恭定了定神,想了个招。
他命官兵提了几桶水在城上泼水给北匈奴人看。
天,难道上天真的站在汉军的一边?!
匈奴人目瞪口呆,大感到意外。
耿恭这招实在太厉害了,只用几桶水,就迅速地击垮了北匈奴人的斗志。
在围困疏勒城的日子里,北匈奴人其实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他们千里挺进,孤军深入,粮运难继,军粮耗尽。
早知如此,还不如一开始就堂堂皇皇地攻城,几万人打一座孤城,就算啃,也把城墙啃掉了,现在,军中乏粮,想要再战已经不可能了,那么,撤退吧。
看着敌军退去,疏勒城里阵阵欢呼。
耿恭也松了口气。
他们以为,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然而,他们错了。
一个更大的灾难已经开始悄悄降临。
从耿恭处没讨到便宜,北匈奴改变了进攻方向,他们以重兵包围了驻扎在柳中城中的己校尉关宠。
在北匈奴的策动下,龟兹国招呼上邻居焉耆国,联合出动,狂攻西域都护陈睦。
陈睦没能顶住,全军覆没。
汉军三个大本营中的已有两个遭受重度打击,汉帝国却没能发出援军,原本和耿恭站在同一条战壕里车师人似乎嗅出了一点异样的味道,他们觉得,剩下的耿恭也自身难保了。
看来,西域的天下还是属于匈奴人的,和匈奴搞对抗不会有好果子吃,现在跟着匈奴干,还来得及。
在这种明哲保身的思想支配下,车师人毅然决然地反叛了,他们重新投入了北匈奴的怀抱,会同北匈奴一道进攻耿恭。
原先和北匈奴人两度大战,耿恭都得到了车师人的帮助,算是有地利人和之便,现在车师已与北匈奴勾结在一起,耿恭面临最大的难题是无处筹集粮草。
但猛人就是猛人,大难当前,不失英雄本色,耿恭勉励士兵进行顽强的抵抗。
随着战事的推进,乏粮的难题越来越突出。
几个月下来,军中粮食尽,士兵只能用水煮软铠甲弓弩,挑上面的兽筋皮革来吃。
惨,太惨了。
所幸耿恭和士卒推诚相见,同生共死,暂时还没有逃跑和背叛的,但战斗减员严重,兵力剧减至只剩下了几十人。
北匈奴单于料定耿恭已身陷绝境,便派使者到城下向耿恭招降。开出的条件是:封王、并配美女为妻。
先不说封不封王,耿恭自出西域以来,每天打打杀杀,不是没有喝的,就是没有吃的,好久没沾过女人了。
耿恭是个正常的男人,不,比正常男人还要男人的男人,荷尔蒙雄性激素分泌旺盛,他在这方面有强烈的需要。
可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义战胜了个人的私欲,他引诱使者登城,亲手将他杀死了。
为了向北匈奴展示自己一战到底的决心,耿恭还将使者的尸体架起来,在城头一刀一刀地割人肉来烧烤。
单于简直要气疯了!
他下令从国内增调人马,加大攻城力度,誓要将耿恭碎尸万段。
面对挑战,耿恭奉陪,他领着手下的几十个兄弟继续战斗。
一晃十几天过去了,城外的人攻不入,城里的人突不出,战斗进入了僵局。
但这个僵局应该不会坚持很久,耿恭已弹尽粮绝,战斗力快遗失殆尽了。
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朝廷的援军早点能来。
可怜的耿恭并不知道,大汉帝国的朝廷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援军也许永远都不会来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