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出城南旧事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经过残酷封建礼教熏染侵蚀的旧社会,男性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广大女性处于受压迫、,受摧残的的...
解读出城南旧事当时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城南旧事》 英子以她那童稚无邪的眼眸观察审视周围的世界。那些出现在英子童年生活中 的女性的命运, 全融在了小英子的大眼睛里。小说字里行间浸 润着淡淡的哀愁和悲悯, 倾注了作者对女性悲剧意蕴的体悟。
一, 经过残酷封建礼教熏染侵蚀的旧社会,男性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 广大女性处于受压迫、 受摧残的的地位。秀贞便是这类女性的典型代表。 秀贞与青年大学生思康通 过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相遇, 迅速坠入爱河, 以致相许终身。后来,思康因家中有事而不得不回去, 这一去便杳无音讯。爱情 的梦幻泡影被残酷的现实打破了,秀贞遭受了精神上的重大 打击。更为残忍的是, 秀贞和思康相好之后怀上了孩子, 孩子 一生下就被秀贞的爸妈扔到了城外。秀贞最后一丝的精神安 慰也彻底破灭了。男友离弃自己, 孩子被残忍抛弃。双重的精 神打击,让秀贞仅存的一丝精神防线彻底崩溃,最终精神失常。这个常人眼中的疯子, 仍然怀抱着最初的甜美梦想, 再也 回不了残酷的现实。 作为一个女人, 主宰不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甚至连自己 孩子的抚养权都无法取得,秀贞被残酷血腥的现实逼疯也是 是女性对自身命运受操控和 情理之中的事。秀贞的凄惨命运, 被无情玩弄的最有力的控诉。
二 宋妈是中国广大农村劳动妇女的代表。 勤劳善良, 吃苦能 干, 坚强隐忍, 这些劳动人民的典型的品质特征在宋妈身上都 有体现。即便这样, 她同样被命运捉弄, 成为男权社会下的牺 牲品。 宋妈嫁给了一个没出息、 不上进的男人。 最初在一起生活 时, 宋妈经常遭受丈夫的家庭暴力。为了反抗, 宋妈决心出来 独自闯荡, 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也养活她的孩子。来到林 家之后, 她忠心踏实、 勤快能干, 将林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英子 和弟妹们都离不开她, 英子母亲有事儿没事儿都找她商量。宋妈在林家工作出色, 和主人一家也相处融洽。但是生活在乡下 的两个孩子始终是她心头的牵挂,她出来赚钱也主要是为了 两个孩子。宋妈省吃俭用, 一年到头, 把辛苦积攒下来的血汗 钱交给前来探望的丈夫,嘱咐丈夫回家后把孩子们的生活打 理好一点。但是, 她那个没心没肺的丈夫背着她把女儿卖了,儿子也因为没照顾好溺水而死。心头肉的失去一度让宋妈悲 痛欲绝, 发誓再也不回那个令她伤心的家。 但宋妈是坚强的,悲 痛稍减之后, 她便振作精神,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 去马市寻找 被卖出去的丫头的下落, 最终无果而返。我们不难看出,宋妈有了一种自我意识的觉 醒。面对丈夫的暴行, 她没有选择屈从忍受, 而是毅然决定离 家外出, 靠自己的双手给自己和孩子挣饭吃。这是不甘把自己 的命运交给丈夫摆布的表现。但她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 还显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 这些传统封建道德观还得去除的很不彻底。 深地残留在她的思想观念中。不然的话, 在丈夫做出那么多冷 血无情的事情之后,她为什么仍然选择跟这样的人在一起生 活?为什么不试图改变旧的生活, 去过另一种新的生活呢?离婚, 摆脱这婚姻的枷锁, 宋妈也许能够重新找到属于自己的幸 福生活, 但宋妈没有这样做。
三, 兰姨娘, 是小说中又一个经典女性形象。她前 25 年的命运也是操控在别人手中。为了医治哥哥的病, 兰姨娘三岁就被 沦落风尘, 成了京城的烟 父母卖到北京。十四岁便身陷苦海, 花女郎。二十岁 “从良”当了 68 岁有钱男人的姨太太, 后因不 堪忍受虐待离家出走, 到英子家住了一段日子。这期间, 经过英子的一番有意撮合,兰姨娘与思想进步甚至有点激进的德先叔真诚相爱,并受到他的启蒙与影响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实现了思想观念上的脱胎换骨。 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的女性, 面对生活的不公, 兰姨娘没有 选择隐忍屈从,而是选择了反抗,要紧紧扼住自己命运的喉 咙, 不甘心成为别人手中的玩偶。这是自我价值意识和自我主 体意识的觉醒, 自己的命运要由自己做主, 自己的幸福要由自 己一手把握。这样的自我意识较之宋妈的自我意识无疑又前 进了一大步。 兰姨娘的形象让我感受到了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对 于摆脱自身宿命的关键作用。
《城南旧事》 刻画了中国妇女的勤劳、 善良、 贤达、 温柔的 美德, 表现了她们心灵的桎梏和命运的悲剧。这部小说并不是 林海音表达女性意识的代表作,但小说中散发着浓厚的女性 意识气息。作者通过自然质朴的叙述, 不着痕迹地将传统性别 角色对女性人生的限制和戕害揭露了出来, 让人叹息, 令人同 情。同时也在更深的思想层面上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女性的 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追求在女性解放过程中所起的不可替代 的作用。
来华传教士积极投身于近代中国的放足运动。他们利用大众传媒抨击缠足陋习,剖析缠足之害。依靠宣传攻势动摇传统观念和舆论导向,并在全社会发起反缠足运动,倡导放足新风;教会女校率先实施放足运动,教会女生适逢其会,充当了中国近代放足运动的先行者,女校的实践具有开拓性意义;天足会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反缠足组织,以民间社团的形式出现,在全国形成网络,成为清末在中国倡行放足运动的主要力量,正是他们的艰苦工作最终将放足运动推向整个社会。传教士在中国的这些活动,在主观上体现了基督教义的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在客观上成为近代中国历史进步和社会演进的推动力。
民国时期曾经一度兴起女权运动。但是这样的所谓女权运动带有盲目西化的色彩。妇女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创造社会财富机会上的不均等这个前提下,妇女很难真正的普遍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但是这一时期的思想运动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 有理想的新女性 也见证了无数追求独立生活的女性最终在大时代下的香消玉陨 不过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为妇女解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普遍的社会认识。
为什么很多民国时期的才女最后的结局都不美好呢?
因为在民国时期。西方的先进思想还没有在我国广泛传开。所以说民国的那些才女他们一定是,其它人多受了一些西方的教育思想比较开放,思想比较自由,有着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虽然说有这样的事,一件好事儿。但是如果他们太过于聪明,太过于了解,那他们他们也就不会伪装成一个愚蠢的人。他们对于任何事情都非常清楚。他们有的思想的自由,他们渴望思想的自由,他们对于那些我国古代的男尊女卑特别反对他们想要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形象。不管他们是对于爱情还是生活。都希望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不想与我国那些传统的女性一样。我想这也就是他们处境不好的,最主要的原因。原因就是自己太聪明了,自己知道太多自己渴望的太多,自己的想法太过于不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
就像我们所熟知的民国才女陆小曼。她对于爱情有一种特别的追求,他与在北大教书的诗人,徐志摩相识,然后不觉被徐志摩的才华所倾倒,一种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情感油然而生。然后徐志摩也当然很喜欢他,然后他们之间就彼此产生了爱慕之情。但是他们的后果我们也知道后果并不是很好,他们也并没有很相爱的在一起。然后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林徽因。他是一个特别有才的人,是我国第一个女建筑家。徐志摩是她的初恋,沙溪利的情人是她最喜欢的一个人。她对徐志摩的感情也许就是那种这辈子最喜欢的人。
所以说他们,结局不好的原因就是他们对于生活有一种特别的追求,他们的思想太自由,太开放,不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
有很多人都很喜欢民国的一系列的才女:譬如,张爱玲、萧红、林徽因、张兆和、张幼仪等等。她们不仅是样貌出众,还有内在散发的才气迷人。
但是同样是很多民国时期的才女,她们的命运多舛,结局惨淡,让人感慨不已。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张爱玲,我们对于她的作品都有所了解,更知道她的命运甚是凄惨,虽然出身富贵,但是家庭并不幸福,十岁时父母因为观念冲突便离了婚,两人对她的教育并不一样,继母对她的态度更像是虐待。贫穷的生活在她的心里深深地留下了烙印,金钱和物欲充斥在了她的内心,喜欢读书的她用自己独特的写作技艺赚取稿费维持着生活,原本以为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但是胡兰成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一生。因为胡兰成的汉奸身份,她得不到世人的尊重,但她像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为了胡兰成的颠沛流离她也毫不在意;遭受到胡兰成几次的背叛只能选择放手,可想而知她的内心被伤的七零八落,只剩她一人孤苦伶仃。直到过世一周后才在屋子里被房东发现,只剩世人的无奈~
还有一位让人心疼的才女——萧红。在与被许配之人长期接触后发现了很多问题,开始了她的反抗,便逃离了家乡,为爱出走的她却像得到了惩罚一般经过被父亲的“关押”,被情人的囚禁,后又流产,面临着贫苦饥饿,甚至在婚后还遭受家暴。我感觉她的命运没有善始、亦没有善终。最终病逝破旧的临时搭建的救护站。她只记得去爱别人,却忘记了爱自己。
这些才女都仿佛应了那句“自古红颜多薄命”,我认为是她们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正是因为她们的坎坷经历,使得她们想到了很多,比别人领悟很多,才气也洋溢出来。
民国才女,大多是我们现在看过去细数出来的完美女性,每每说起她们的故事,也都是带着崇拜、景仰、遗憾或者是惋惜。
『才貌兼备,故为才女。』
民国的才女中也并不都是如周璇,张爱玲一般晚景悲惨。如林徽因,和梁思成相互扶持,结伴一生;再如杨绛先生,虽一生坎坷,但大半辈子都有钱钟书先生在身旁。
民国女作家中,我最爱一人——『张爱玲』,她也是极度悲惨又极度灿烂的一个人。
『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
她是我高中时代对于文字最美的回忆,我躲在被窝里看《小艾》,看《半生缘》痛哭流涕。
当时也看《红玫瑰与白玫瑰》,看《沉香屑》上卷下卷。她的故事中,那些女子的命运大都悲惨,爱不爱之人,过并不情愿的生活。
那时候这样的书我看不太懂,只是执拗地看,看里面点珠缀玉的华服,心心念念着像葛薇龙和姑母那样每天吃西式蛋糕和法国红酒该是什么样子。
那时候,我并不知张爱玲书中女子的悲惨,也不懂她的悲惨。
张爱玲与胡兰成签定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也广为流传。
可当时身逢乱世,岁月哪里会如愿静好,便自此一生颠沛流离。
胡兰成多情,终究负了张爱玲。
这段感情纠葛几乎伴随了她的一生,情一字,剪不断理还乱。
后来在美国,张爱玲和作家赖雅的结合充满传奇色彩,无从知晓是真的爱情还是双方各自情感、生活经济的需要。
她说:『人生是在追求一种满足,虽然往往是乐不抵苦的』这大概就是她对自己的回答。
有很多人都很喜欢民国的一系列的才女:譬如,张爱玲、萧红、林徽因、张兆和、张幼仪等等。她们不仅是样貌出众,还有内在散发的才气迷人。但是同样是很多民国时期的才女,她们的命运多舛,结局惨淡,让人感慨不已。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张爱玲,我们对于她的作品都有所了解,更知道她的命运甚是凄惨,虽然出身富贵,但是家庭并不幸福,十岁时父母因为观念冲突便离了婚,两人对她的教育并不一样,继母对她的态度更像是虐待。贫穷的生活在她的心里深深地留下了烙印,金钱和物欲充斥在了她的内心,喜欢读书的她用自己独特的写作技艺赚取稿费维持着生活,原本以为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但是胡兰成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一生。因为胡兰成的汉奸身份,她得不到世人的尊重,但她像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为了胡兰成的颠沛流离她也毫不在意;遭受到胡兰成几次的背叛只能选择放手,可想而知她的内心被伤的七零八落,只剩她一人孤苦伶仃。直到过世一周后才在屋子里被房东发现,只剩世人的无奈~还有一位让人心疼的才女——萧红。在与被许配之人长期接触后发现了很多问题,开始了她的反抗,便逃离了家乡,为爱出走的她却像得到了惩罚一般经过被父亲的“关押”,被情人的囚禁,后又流产,面临着贫苦饥饿,甚至在婚后还遭受家暴。我感觉她的命运没有善始、亦没有善终。最终病逝破旧的临时搭建的救护站。她只记得去爱别人,却忘记了爱自己。这些才女都仿佛应了那句“自古红颜多薄命”,我认为是她们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正是因为她们的坎坷经历,使得她们想到了很多,比别人领悟很多,才气也洋溢出来。
关于民国的凄美爱情故事。
不要推书给我、最好真实、实事、写出来。我要这个为资料、多了没关系。尽量从简点至情至性徐志摩
1920年4月,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开始旅欧考察。半年时间内,林随父游历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进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徐当时24岁,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位才情横溢的青年热烈地相恋了。
徽因深爱着志摩,但志摩的妻子——张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总是拂不去,经过痛苦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
无可奈何花落去,徐志摩在诗《偶然》中写到: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琴瑟相和梁思成
林徽因、徐志摩与泰戈尔而遇见沉稳大气如国画的建筑师梁思成,则是林徽因收获幸福的开始。
林父亲林长民和梁父亲梁启超是多年的挚友,由于此层关系,林徽因和梁思成早在1918年就相互结识,1922年彼此处于热恋中。1924年7月6日,在梁家的安排下,林徽因和梁思成比翼双飞同赴美留学。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当年8月回国,夫妇俩一起创办并主持东北大学的建筑系。1931年,他们搬回北京,一起加入了刚刚成立两年的中国建筑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由此,林徽因的一生与中国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果用林与梁终身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两的结合,那么梁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
终身未娶金岳霖
在林徽因短暂而又充满传奇的一生中,“金岳霖”三个字却最使人感动和震撼。他为了林徽因终身未娶,用一生的痴爱和一辈子的坚持始终站在林徽因的不远处,默默关注她的尘事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
金岳霖与林徽因相识是通过徐志摩,之后金就成了梁家每周沙龙的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
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对金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 林徽因曾对梁思成说, 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梁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 我应该退出。” 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林徽因、金岳霖及友人
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终因肺结核不治逝世,在林的追悼会上,他的泪就没有停过,并写下炽热颂赞、激情飞泻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徐悲鸿与孙多慈:一场不该发生的恋爱,苦恋十年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新思潮的传播也促使着中国女性的进一步觉醒。当时的有识之士认为,女性要达到真正解放的目的,就必须接受高等教育。1920年,民国大学校园首开“男女同校”,随之而来的是在自由解放的大旗之下,师生间恋爱之事时有发生。
1930年秋天,徐悲鸿为得意弟子孙多慈画了一幅素描。画稿上的孙多慈齐耳短发,面如圆月,表情淡然,画作中的她有属于那个时代女学生特有的青涩稚嫩。徐悲鸿在画作的右下角题字:“慈学画三月,智慧绝伦,敏妙之才,吾所罕见。愿毕生勇猛精进,发扬真艺….”
孙多慈自画像
1930年9月,35岁的徐悲鸿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一天,他的画室里来了几个旁听生,旁听生的绘画水平良莠不齐,但是其中一位才华与悟性出众的女学生不久便引起了他的注意,她就是孙多慈。
孙多慈出生于书香门第,孙多慈的祖父孙家鼎是咸丰状元,在光绪年间历任工、礼、吏、户四部尚书,官至一品。孙多慈原名叫孙韵君,她的父亲孙传瑷饱读诗书,是大学教授、教务长。由于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长相端庄清秀又带有艺术气质的她,很快吸引了老师徐悲鸿的注意。
1931年的一天,徐悲鸿邀请朋友盛成和宜黄大师参观自己的画室。盛成和宜黄大师到中央大学的门口碰巧遇见了徐悲鸿的妻子蒋碧薇。盛成记起徐悲鸿曾对自己说,他与蒋碧薇因孙多慈在感情上有隔阂,便想绕过蒋碧薇。但蒋碧薇却眼尖地看到二人,热情地走过来打招呼。宜黄大师不知道内情,便老老实实地回答来由,又邀请蒋碧薇一同参观徐悲鸿的画室。蒋碧薇犹豫了一下,便点了点头,答应了。
徐悲鸿作品
一行人来到中央大学,徐悲鸿看到蒋碧薇同行,嘴上没有说什么,但表情却开始不自然起来。蒋碧薇走进艺术专修科素描组画室时,孙多慈一眼就认出了她,蒋碧薇出身于名门望族,举手抬足间尽是高贵优雅。凭借女人特有的敏感,蒋碧薇也认出了立在教室一侧的孙多慈。待走进徐悲鸿的画室,蒋碧薇一眼就看到了那幅丈夫为孙多慈作的画像和《台城夜月》,心里五味杂陈,想起徐悲鸿曾给她写过的一封信,信中说道:“碧薇,你快点回南京吧!你要是再不回来,我恐怕要爱上别人了!”
徐悲鸿与妻子蒋碧薇
蒋碧薇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她晚年在回忆录中写:“尽管徐先生不断地向我声明解释,说他只是爱重孙韵君的才华,想培养她成为有用的人才。但是在我的感觉中,他们之间所存在的绝对不是纯粹的师生关系,因为徐先生的行动越来越不正常。我心怀苦果,泪眼旁观,我查觉他以渐渐不能控制感情的泛滥。”
1931年7月,孙多慈以第一名的成绩正式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大学一年级时,孙多慈便感觉两人感情日渐深厚,徐悲鸿把她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先是推荐孙多慈在中华书局印制画作。为了鼓励孙多慈创作,徐悲鸿拿出2500元的私房钱,寄存于友人舒新城那里,并委托舒新城匿名代为购买孙多慈的作品。
1930年孙多慈在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右二)
孙多慈大学毕业后,与徐悲鸿不在一地,只能互相赠送礼物,以寄托恋情。1935 年冬,徐悲鸿绘《燕燕于飞图》赠送孙多慈。画面为一古装仕女,愁容满面,仰望着翱翔的燕子,上题:“乙亥冬,写燕燕于飞,以遣胸怀。”表露了对孙多慈的一片深情。第二年,孙多慈寄了徐悲鸿一颗红豆,以表相思。
徐悲鸿
1936年春夏间,孙多慈一家住在安庆,她的父母坚决反对女儿与徐悲鸿交往,连亲戚都不赞成。每次,孙多慈到小表妹陆汉民家去的时候,其父母便劝说孙多慈迷途知返,孙多慈只是默默地听着,不作表态,神态忧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孙多慈全家避难长沙,巧遇徐悲鸿。徐悲鸿通过朋友关系,将孙多慈一家迁至桂林,而且为孙多慈在广西省政府谋到一职。然后返回重庆中大上课。1938 年7月孙多慈任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员暑假讲习班风景静物讲师。1938年暑假徐悲鸿又回到桂林,与孙多慈常常同赴漓江写生,这段时间大约是他们最快乐的日子,创作了不少作品。
孙多慈
1938年7 月间,徐悲鸿在《广西日报》上,刊出一则与蒋碧薇脱离同居关系的启事,徐悲鸿启事:鄙人与蒋碧薇女士,久已脱离同居关系。彼在社会上一切事业,概由其个人负责,特此声明。
他们的朋友沈宜甲拿着这份报纸去见孙多慈的父亲,想极力促成孙多慈与徐悲鸿的婚事,谁知孙老先生坚决反对,并且带着全家离开桂林,转往浙江丽水。一向软弱又内向的孙多慈,在此关键时刻,终于屈从于父亲。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孙多慈终于向世俗妥协,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时任浙江教育厅厅长的许绍棣,并最终与其结为夫妻,与徐悲鸿相忘于江湖。
以上内容截取纪录片《凤凰大视野》。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作者李筱懿在该纪录片中说道:“孙多慈的身上,你能够明显感觉到新旧两个时代的冲突。如果从大的环境来讲,民国那个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其实那个时代的女性面临很多问题和困惑,一堆爱情的向往:我非常希望追求自由与热烈的爱情,另外一个是无法摆脱的桎梏:我知道我的双脚还在泥淖里面,没有办法走得太高太远,但是我的内心是悲苦的……”
《凤凰大视野》李筱懿 谈及孙多慈的爱情
五四女性受到了新旧时代的交替,不论感情的结果如何,受教育的她们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爱情和婚姻成为他们打破旧道德的一种方式。
《凤凰大视野》李筱懿 谈及孙多慈的爱情
无论民国还是现在,女性在爱情中的自由选择和为爱抉择的付出都是在打破束缚往前的一步。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