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的昆阳之战与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哪个水平更高?为什么呢?应该是昆阳之战。虎牢之战对手窦建德太弱,是农民军,李世民胜之不武。但昆...
刘秀的昆阳之战与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哪个水平更高?为什么呢?
应该是昆阳之战。
虎牢之战对手窦建德太弱,是农民军,李世民胜之不武。
但昆阳之战的王莽十万大军则是正规军。
当时王莽派遣10万大军在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率领下,攻打绿林军。
他们实力强大,压迫刘秀9000人退入昆阳(今河南禹县西北)。
当时绿林将领认为王莽军力强大,昆阳肯定守不住,必须撤退。
但刘秀认为昆阳是坚城,如果放弃这里撤退,结果只有更惨。
所以,昆阳守军拼死守城,王邑、王寻的兵力虽多,一时间难以攻陷这座坚城。
僵持半个月后,王邑、王寻的士兵很疲惫,士气大降。
这边,刘秀同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乘夜出城,赴定陵县、郾县调集援兵,后有步兵、骑兵一万七千精兵赴援昆阳。
其实,就算刘秀和昆阳汉军相加,也不过2万6000人,王莽则有10万大军(一说6万),双方相差太远。
然而,刘秀这一万多人非常精锐,第一战就胜利,斩杀王莽军队1000多人。
这场胜利无关大局,但鼓舞了时期。
随后,刘秀出奇兵,使用3000精兵,迂回到敌军的侧后,偷渡昆水(今河南叶县辉河),向王邑大本营发起猛烈的攻击。
这种情况下,对军事不太了解的大司空王邑很轻敌,同大司徒王寻一起,仅仅率领1万多人出战。
在他们看来,1万多人打垮3000人,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防止还有其他部队偷袭,大司空王邑下令其他部队一律不许擅自出兵,违者斩首。
结果,双方交战,刘秀的3000精兵带着胜利的势头猛攻过来,锐不可当。
王莽这1万多军队士气低落,竟然抵抗不住,很快向后溃败。
混战中,大司徒王寻被斩杀,大司空王邑部队则四散奔逃。
历史上所谓吕布的“虎牢关”之战,究竟是怎么回事?
关于三国的虎牢关之战。
三国虎牢关之战中 联合军的人物及出场人物名字,文官武将都要。rn谢谢沮授 田丰 许攸 颜良 文丑 袁术
曹操:
李典 曹洪 乐禁 许褚 夏侯兄弟
刘备:
关羽 张飞 简雍
孙坚:
韩当 朱治 程普 孙策 祖茂 黄盖
公孙瓒:
公孙越 赵云
其余人物
鲍信 鲍忠 方悦 穆顺 潘凤 俞涉 王匡、乔瑁、袁遗、孙融、张杨、陶谦 孔融
出自真三国无双4和演义
望采纳
华雄是前锋 后来被关羽杀了接着吕布去迎战
关东军(即袁绍曹操等)
关羽 张飞 刘备迎战
虎牢关之战即三英战吕布,三国演义与很多书上都有描述,可以去看看这方面的书
那一日在虎牢大摆战场,
我与那桃园兄弟论短长。
关云长挥大刀猛虎一样,
张翼德挺蛇矛勇似金刚。
刘玄德舞双剑好比天神降,
怎比我方天戟蛟龙出海洋。
为什么虎牢关只在三国时有名?
如题。三国以后好像没有提到虎牢威名了呀,就算李唐时候也只说关中,说的也是涵谷关吧。rnrn虎牢关在三国可以不是说一夫关万,万夫莫开么。可是在以后的历史很少提及呀。这是为何?还有一个原因是,李世民祖父名虎,唐代为了避讳,改虎牢关为武牢关。
而另一场著名的战争便就是武牢之战。公元620年7月,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郑帝王世充,王世充向占据河北的夏帝窦建德求助,窦带领30万大军一路攻陷管城(今郑州),推进到牛口(今荥阳牛峪口)。 李世民深知武牢关的重要,带领3500人迅速占据武牢关,以阻窦建德西进,切断了窦与王世充的联系。 李世民据武牢关之险,闭门不出,与窦建德打起消耗战;又悄悄派一支部队截断窦军粮草;随后牧马黄河北岸,装出已无粮草的迹象,引诱窦军发动最后的进攻。 窦建德果然上当,在汜水东岸摆开二十余里阵势,欲与唐军决战。谁知李世民让军队闭门不出,等到窦军疲惫不堪正泄气的时候,猝不及防地杀出,最终生擒窦建德,为唐王朝的建立赢下了关键的一仗。
少数几次如西晋,是被北方的少数民族攻占了洛阳,东边的虎牢关自然派不上用场。
还有南北朝时期刘裕北伐,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领兵由淮、淝转向许、洛,后秦诸屯守皆望风降附,晋军进展神速。十月,王镇恶军占领洛阳。这次作战,洛阳这边基本没什么抵抗。
也就是说,洛阳不再是都城,或攻打洛阳不从虎牢关走,或者守方根本没防守,虎牢关的战略意义也就没了,自然不会再被提及
实际上,自三国以后虎牢关这边还是打了几次大仗的,比如说李唐初创之时,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李世民先将王世充击败,围困在洛阳,令其无粮草供应,待其自毙。就在洛阳将下未下之时,河北的窦建德军十余万众号称三十万为救援王世充,突然出现在唐军背后,李世民力排众议,在虎牢之战中大败窦建德军,生擒窦建德。洛阳的王世充也只得投降,这次李世民一举两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虎牢关之战起到决定性作用
至于后来此关名为何又恢复为“虎牢关”,史书上并无明确的记载。而生活在虎牢关附近的居民,却流传着一个唐寅(伯虎)的美丽传说。相传,一日唐寅游经虎牢关,放眼巍巍青山,滔滔黄河,不禁画兴徒起,于是欣然操画笔绘斑斓大虎于山壁。不料此后竟有大虎在此地为害,且来无影去无踪。当地人十分害怕,甚至谈虎色变。日后唐寅复经此地,闻听有虎,甚为奇怪,乃直奔山间有虎处,果见大虎拦路。然虎见寅大惊,既而寅进虎退,直退到山壁前画虎处不见。唐寅遂擦去虎画,于壁上书“虎牢”二字,从此虎患绝迹。于是“虎牢关”就稳稳当当的叫了起来,直到今天。
改名字了而已。。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