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生的经历介绍,杜甫为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歌在中国古典诗坛上影响甚大,遂被世人称为诗圣,其主要思想为儒家的仁政为主,有着投...
杜甫一生的经历介绍
杜甫一生的经历介绍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出生于具有传统文学理论的家庭,杜甫从小便开始学习诗文,十五岁时所作之诗便能得到当地名士的重视。
杜甫在十九岁时便开始数次漫游,先是出游郇瑕,次年便出游吴越,历经数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落选。后便在齐赵一带开始新一轮的长期漫游。
杜甫近三十岁的时候与杨氏成婚,他三十二岁的时候于洛阳与李白相识相交相游,两人产生深厚的友谊。
三十五岁的杜甫志向远大来到长安参与科举,再次落选,从此客居长安十余载,抑郁不得志,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为了生计不断成为贵族门客吟诗作赋献于权贵,只为能得到赏识,未果,后只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后唐朝衰败,杜甫经历从盛唐至“安史之乱”的时期,为报效祖国曾为叛军困于长安数月,期间写下不少感伤时事的诗文,后曾为左拾遗,但因朝政内乱被离间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在这期间感伤朝政腐败,无心仕途,遂辞官归隐。
后杜甫带着家人过着流离失所的日子,后得好友严武相助生活开始安定,后期嫉妒被朝廷重召,拒不赴职。于公元770年,五十八岁的杜甫逝世。
杜甫是什么职务
杜甫在他四十五岁之前一直没有正式的担任什么官职,虽然他的目标从一开始便是担任官职从此为君王解忧惑,为百姓谋福利的伟大抱负,但是观其一生,杜甫却没有实现这一抱负,甚是可惜,一代人才却这样流落街头。
杜甫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参加了一场科举考试,但是却因新人便显出如此抱负,威胁到了当时的考官,恐其得势,便将其落选,但这并不妨碍杜甫身怀理想。
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杜甫听闻长安招贤纳士,便进京赴考,但依旧被当时的考官破坏入选机会,当时一同考试的人均未入选。而后有幸作“大礼赋”得唐玄宗赏识,但却没有下文,遂杜甫客居长安十年,期间屡次献文以求得赏识,均未果。
在杜甫四十五岁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心系国难的杜甫安置好家人便投奔前线,但被叛军控制在长安,后得以冒险逃出,为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的职位,杜甫此时才算是真正的当上官员为国效命。后因得罪唐肃宗得到审讯。
同年,长安得以收复,杜甫仍为左拾遗,而因朝中两大势力斗争杜甫被诬陷,因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赴任途中辞官而去。
后逃至蜀中,得好友严武相助,暂且安生,且严武推荐其为成都剑南节度府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但杜甫因不习惯幕府生活而辞去,而后便再无担任何官职。
世人对杜甫的评价
杜甫是唐朝的大诗人,所写之诗衔接了盛唐至中唐的过度时期,从他个人经历乃至国家大义无一不体现出杜甫对人生抱负的变化和一颗忠君忧国的执念。杜甫所写之诗包含着生动的形象和热切的情怀,更有担忧的愁绪,展现了这个过渡时期的重大的变化。
杜甫因此被称为是诗圣,和李白合称为“李杜”,而他所写之诗更是给后人还有留下深远的影响,因此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对战乱中的百姓尤其同情,一直对黑暗腐朽的 政治 风气给予批判,他甚至愿意为了改变这个现象而牺牲自己,故其诗一直贯通忧国忧民的主线,可见其伟大之处。
杜甫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很是热爱,他前期所作之诗皆是他伟大的抱负和对大好河山的描绘,他十分嫉恶如仇,热爱人民,所以他诗歌的穿凿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唐代著名诗人对杜甫的评价是“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虽然杜甫在他生前并未受到很大的重视,其诗也未得到很好的推广,但是他却在后世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在诗坛上有一定的地位,也因此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风格。
诗圣、诗仙、诗魔、诗神、诗狂、诗佛、诗鬼分别都是哪些人?
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诗神苏轼,诗狂贺知章,诗佛王维,诗鬼李贺。
1、诗圣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2、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3、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4、诗神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5、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6、诗佛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7、诗鬼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居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狂
1、诗圣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死后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
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偁、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2、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3、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4、诗神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5、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贺知章早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
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荐入该殿书院,参与撰修《六典》、《文纂》等书,未成,转官太常少卿。十三年为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
后调任太子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右庶子、侍读、工部侍郎。二十六年改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贺知章诗文精佳,且书法品位颇高,尤擅草隶,“当世称重”,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
他常醉辄属籍,常与张旭、李白饮酒赋诗,切磋诗艺,时称“醉中八仙”,又与包融、张旭、张若虚等结为“吴中四士。
6、诗佛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7、诗鬼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中国文化中,唐诗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灿烂的篇章。历史上出现的诗人有很多,不过最有名的,应该是那些被冠以别号的诗人,其中诗圣是杜甫、诗仙是李白、诗魔是白居易、诗神是苏轼、诗狂是贺知章、诗佛是王维、诗鬼是李贺。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2、诗仙—李白。
他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3、诗魔—白居易。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4、诗神——苏轼
苏轼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
5、诗狅——贺知章
贺知章诗歌以绝句见长,其诗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反映和表现了社会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人情人性,写出了人类所共 有且具有特定指向的一种情感。
6、诗佛——王维
王维诗画双绝,又雅擅音律,还精通书法和篆刻,可谓是多才多艺。因为笃信佛教,他写的许多诗,都透着一股禅意。王维的诗,意境空灵淡远,很有画面感和音乐美。
7、、诗鬼—李贺。
李贺生就一副通眉长爪的怪异相貌,又因为长期的抑郁感伤,写出来的诗多有鬼、泣、血、死之类阴晦诡异的字眼,所以被称为“诗鬼”。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分别是谁?
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诗圣、诗佛、诗鬼分别是谁?他们的朝代1、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诗圣—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3、诗佛—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4、诗鬼—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扩展资料
1、李白轶事典故——重访江东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不久,孔巢父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
当然也少不了在繁华都市会稽流连忘返。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
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2、杜甫轶事典故——愤斥皇亲
唐玄宗当政时期的唐王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一个大国。但就在这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大的大国里,因上下其手等诸多原因,业已孳生着崩溃的征兆。终于唐王朝迅速走向倾覆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的发生。
杜甫获悉这种情况后,觉得当权者不顾民生只顾自己享乐的做法,定然会导致国家的败亡;于是他便大为愤慨地挥笔写下后来被选进著名选本《唐诗三百首》的诗作,亦即题为《丽人行》的七言长篇古诗。
该诗由于把杨家那炙手可热的奢侈生活作了大胆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成为一首名副其实的“史诗”;而人们还从中概括出一个成语“炙手可热”,用来表明气焰很盛,权势很大的那一号货色。
3、王维——后世纪念
据《蓝田县志》记载,王维墓位于辋川乡白家坪村东60米处,墓地前临飞云山下的辋川河岸,原墓地约13.3亩。现被压在向阳公司14号厂房下。
《唐右丞王公维墓》碑石被向阳公司14号按石料使用,压在水洞里。墓前遗物有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督邮程兆声和陕西巡抚毕沅竖立的碑石两座,“文革”中被毁。王维的母亲也葬在此地,交通部六处修辋川公路时将王维母坟塔平毁。
4、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砭。
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
1、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3、诗佛:王维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王维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苏轼评论他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21岁中进士,得到张九龄提拔,官至监察御史。张九龄罢相,他便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4、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分别是谁?
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仙、诗圣、诗佛、诗鬼分别是谁?他们的朝代
展开
收起 发布
24条回答
小青蛙跳着走go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2021-06-24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分别是——李白、杜甫、王维、李贺。 1、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3、诗佛:王维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王维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苏轼评论他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21岁中进士,得到张九龄提拔,官至监察御史。张九龄罢相,他便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4、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全文
16 116 346
1018xlp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2021-12-11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分别是——李白、杜甫、王维、李贺。 1、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3、诗佛:王维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王维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苏轼评论他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21岁中进士,得到张九龄提拔,官至监察御史。张九龄罢相,他便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4、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全文
13 189 435
热心网友
2021-12-03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分别是——李白、杜甫、王维、李贺。 1、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3、诗佛:王维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王维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苏轼评论他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21岁中进士,得到张九龄提拔,官至监察御史。张九龄罢相,他便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4、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全文
1 3 5
匿名用户
2006-03-17
诗圣--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其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做为学习的典范,故尊称为“诗圣”。 诗仙--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其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贺知章赞其诗,把他比做为下凡的仙人,故后世称其为“诗仙”。 诗魔--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诗语言流畅,通俗易懂。他写诗非常刻苦,常常“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故有“诗魔”。 诗拂--王维(701-761)字摩诘,是山水田园诗人。 诗鬼--李贺。 他们均为唐的,关于李贺不是特别了解。全文
11 30 59
冰雪Q
LV.7 2006-03-15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 诗鬼:李贺 四人都是唐朝的。
9 64 267
temperture
LV.1 2006-03-15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诗佛:王维 诗鬼:李贺 四人都是唐朝的。
1 14 23
正在加载
周围人还关注
8岁孩子尿床咋回事
语文四年级
装修效果图卧室
高中生一对一老师
郑老师葛粉丰胸介绍
新花千骨
怎么样可以丰胸呢
钻戒一克拉多少钱
为您推荐
诗圣、诗仙、诗魔、诗神、诗狂、诗佛、诗鬼分别是谁?
1、诗圣-杜甫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2、诗仙-李白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3、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4、诗神-苏轼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5、诗狂-贺知章 贺知章是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 6、诗佛-王维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7、诗鬼-李贺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扩展资料: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贺
2092 浏览365694 2021-10-01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诗魔,诗豪,诗杰,诗狂,诗囚,诗奴分别都是谁?
1、诗仙—李白。 他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2、诗圣—杜甫。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3、诗佛— 王维。 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4、诗鬼—李贺。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5、诗魔—白居易。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6、诗豪—刘禹锡。 禹锡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主要著作是《天论》三篇。刘禹锡以自然科学为根据,补充了柳宗元的自然观。 7、诗杰—王勃。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8、诗狂—贺知章。 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人。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 。 9、诗囚—孟郊。 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10、诗奴 —贾岛。 唐代诗人,字阆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扩展资料: 1、李白“诗仙”的名号始于贺知章,经历盛唐,中唐,以至于晚唐,已经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他睥睨世俗,不屑一顾,终日醉酒,天子呼来不上船,玄宗赐食,贵妇奉酒,力士脱靴,风光无限,飘飘然遗世而独立。他的诗歌,尤其是古风,飘飘洒洒,下笔千言,不假思索,惊天地泣鬼神,可谓鬼斧神工,自然出尘。李白,“诗仙”的美名,当之无愧。 2、杜甫诗圣的得名,要到明朝才正式成名。明朝中期,武宗之时,白沙学派的盟主陈献章,在《随笔》之六中曰:“子美诗之圣,尧夫更别传。后来操翰者,二妙少能兼。”陈献章在当时的明朝诗坛地位很高,他的评价,正式给杜甫以“诗圣”之尊,从此,“诗圣”杜甫算是正式称名。
307 浏览146426 2021-11-01
诗圣、诗仙、诗魔、诗神、诗狂、诗佛、诗鬼分别是谁?
诗圣: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诗仙: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诗魔: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诗神: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诗狂: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诗佛: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诗鬼: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扩展资料: 王维诗佛一称由来: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 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百度百科·诗圣 百度百科·李白 百度百科·白居易 百度百科·苏轼 百度百科·贺知章 百度百科·王维
155 浏览39967 2021-10-29
诗圣,诗仙,诗魔,诗神,诗狂,诗佛,诗鬼分别是谁
、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63 浏览2262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诗魔,诗豪,诗杰,诗狂,诗囚,诗奴分别都是谁?
1、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2、诗圣-杜甫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3、诗佛-王维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4、诗鬼-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 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大郑王)后裔,有“诗鬼”之称。 5、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6、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7、诗杰-王勃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因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8、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9、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10、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扩展资料:李白介绍: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14 浏览879 2021-11-16
正在加载
向网友提问
十分钟内有问必答
立即下载
馃尭涓戒附鉁的知道 退出 反馈 申诉
电脑版 ©2021 Baidu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21】0934-983号
1、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3、诗佛:王维
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名和字均取自于《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维摩诘是佛门弟子。王维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兼通音乐,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苏轼评论他的诗画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21岁中进士,得到张九龄提拔,官至监察御史。张九龄罢相,他便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4、诗鬼:李贺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808~809),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今天接着读李贺的诗。
李贺是因为“父讳”(他的父亲名叫“晋肃”,晋与进同音)的原因没有得到“进士”出身的。如果放到现代社会,这简直是玩笑一样的理由,偏偏在那个时代,李贺愣是没有拿到他的进士“春关(进士身份的凭证)”。
李贺是参加了进士考试的,连续几天的考试,当发榜之日来临,李贺也在进士榜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只是在领取“春关”时,才被告知“父讳”所限,李贺不能举进士。这比那些直接落榜的人所受打击更大,落榜之人是才华不足,可李贺明明才华过人,却被莫名的“嫌名律”挡在了仕途之外,落榜者还可蓄力再战,李贺却没有办法更改自己父亲的名字。韩愈很是替他鸣不平,替他辩论说:如果父亲叫“仁”,难道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
(李贺雕像)
但“嫌名律”是法律,法律就是法律,结果不可更改,李贺终究只能黯然离开长安,他将一生远离进士途,这是韩愈和皇浦湜(这两位基本上算是李贺的老师)劝慰的结果,他们劝解李贺去投幕,因为韩愈就是先在汴州做了董晋的推官,后到徐州为张建封的推官,前后四年,韩愈的生活大有起色,据他自己的诗“箧中有余衣,盎中有余粮,闭门读书史,窗户忽已凉”,这显然是李贺向往的生活状态(可能是很多人的向往)。于是,他决定出京投幕,既然当不了官,挣点钱总是好的。
(寻章摘句的李贺)
但显然,李贺不适合做别人的幕僚,幕府的工作大多是实务性的,因此需要大量的精力,也需要强健的体格,李贺的精力大都用来作诗,身体也是三天两头生病。因此,当元和六年(811年)李贺结束三年的幕府生活时,刚过20岁的李贺不但一无所获,而且理想泯灭,病体沉重。摆在他面前的前途就只余下了一条路:不停“投卷”(就是把自己的作品投到达官贵人的手里,以期获得他们的举荐),从而获得任官的机会。
(孱弱的李贺)
李贺终于获得了奉礼郎的职位。奉礼郎,从九品,具体工作就是每次举行祭祀朝会时,安排君臣的位置,跪拜时,负责赞导主持。说白了,并不是什么重要职位,但总归困窘的生活可以稍稍改观,他终于放下了曾经的清高、曾经的狂傲,从高高的云端,落回到了现实中来。
他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三年,仅仅是因为生活所迫。到814年,他辞去了赞礼郎之位,回家“归卧”,他的身体无法胜任这个工作,心里也不乐意再受别人的呼喝,听别人的派遣。他需要他想要的“自由”。
(不见年年辽海上)
此后,他又做过三个年头的幕僚,为郗士美的军队服务,帮办公文。到816年时,郗士美病,幕散,李贺走投无路之下,也终究扛不过自己的身体,再回家“归卧”,直到817年一病而终,他的人生,短暂而委屈。如果不是诗,他的一生就太暗淡无光了,幸好有诗,幸亏有诗。
在辞去奉礼郎“归卧”时,李贺曾经写过一组诗,叫《南园十三首》,这组诗为了解、研究李贺的思想和生活提供了一手资料,因此,我们特别重视这组诗,之前也挑其中的第五首赏析过,今天再读一首,是第六首,全诗如下:
(李贺小像)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这首诗气象与第五首大不相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气,在这首诗里完全没了影子,代之而来的是对读书无用,怀才见弃的慨叹。
(寻章摘句老雕虫)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汉代扬雄《法言》有:“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的话,学篆刻的朋友对这句话一定非常熟悉。但这里的“雕虫”指的是雕虫小技,整句的意思是对寻章摘句的轻视,诗人在感叹自己的青春年华消磨在了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了。寻章摘句指代读书。李贺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读书做诗上,当他辞官“归卧”后,他意识到自己读的书一点用也没有,更何况,他读书能读到“晓月当帘挂玉弓”,当清晨的残月低映檐前,“寻章摘句”读书整夜的诗人抬头望去,月亮就像是当帘挂着的一弯玉弓。一人通宵惨淡苦吟,一弯悲凉冷月作伴,何等的落寞,何等的悲凉。
李贺并没有那么老,只是他知道自己在寻章摘句上下得功夫足够深罢了。
(诗意图)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这里的“辽海”,指的是东北边境,就是河北道属地,从元和四年到元和七年(就是李贺在北方投幕的那几年),这一带割据势力先后发生兵变,对朝廷的政令完全无视,这正是唐宪宗跟藩镇割据势力“掰腕子”的一段时期,战争频仍,遭罪的总是百姓,辽海一带民不聊生,因此,李贺为此一哭,为天下黎民哭;
这句的文章,当然指的是诗人自己。他的悲苦无处可诉,这里的哭秋风,当然不是一般文人的悲秋,而是对穷途末路无奈的悲伤,所以他没有用“悲”秋风的字眼,他不是简单的“悲”,或者他悲的表现形式更纯粹,更直接,他是哭,哭出声来,哭的原因是国家在战时,朝廷不重视文士,更重视武士,文人读书无用,李贺为此又一哭,为天下文章(文士)哭。
(文章何处哭秋风)
这首诗在艺术上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就是第三句的玉弓,从意象上,弓是与战争相关的,从章法上来说,这恰与第三句的辽海战事形成呼应,上下片诗,通过这个意象粘连成为一个整体,这当然是李贺用心的经营,他的呕心沥血体现在他的每一首小诗上。
诗仙和诗圣哪个级别高?
“仙”是个人化的自我解放。“圣”是个人在群体生活中的自我锤炼。
李白,被尊称为诗仙,在他在世的时候已经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李白,少有逸才,志向远大,却不走寻常科举之路,求仙访道,游历四方,遍干公卿。天宝初年,前往长安,拜见当时的四明狂客贺知章,以求引荐。两人相见,一见如故,赏其文,见其《蜀道难》一诗,叹为“谪仙人”,遂有“金龟换酒”之美事,誉满长安。李白“诗仙”的名号始于贺知章,经历盛唐,中唐,以至于晚唐,已经为大家所接受和认可。他的诗歌,尤其是古风,飘飘洒洒,下笔千言,不假思索,惊天地泣鬼神,可谓鬼斧神工,自然出尘。李白,“诗仙”的美名,当之无愧。
杜甫,被人们尊称为“诗圣”,和李白并称李杜,诗歌有一代“诗史”之称。在当时的唐朝,杜甫的名声远没有后世那么响亮,“诗圣”的称号,是经过八百年的沉淀而来。杜甫,羁旅长安十年,穷困潦倒,甚至一生困顿,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他的诗歌,忧国忧民,反映现实问题,揭露时弊,生于盛唐,却不是盛唐诗歌所应有的风神和气度。明朝中期,白沙学派的盟主陈献章,在《随笔》曰:“子美诗之圣,尧夫更别传。后来操翰者,二妙少能兼。”陈献章在当时的明朝诗坛地位很高,他的评价,正式给杜甫以“诗圣”之尊,从此,“诗圣”杜甫算是正式称名。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不分什么级别。
李白杜甫同处一个时代,为何生活方式天差地别?
因为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李白和杜甫虽然生在同一时代,但是一个时代很难造就两个生活方式上十分相像的人,更何况李白和杜甫二人的身世截然不同,经历也截然不同,这生活方式自然也是天差地别。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和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们的经历就决定了二人生活方式的南辕北辙。
1.李白的生活经历通过李白那豪迈壮观、磅礴大气的诗词,以及他嗜酒如命的品性,可以大致了解到李白是一位挥金如土的人。李白是妥妥的富二代出身,生活无拘无束,虽然官场不是十分得意,但生活却也乐得自在。
李白身上有一股韧劲,有一股他人所不能比拟的傲气。李白毕生都渴望踏足官场,为国效力,成为一号响当当的人物,美名流传千古。后来也的确因为他的诗情踏足官场,但由于心高气傲,不愿同流合污,得罪了高力士。李白是一个积极,精神处于饱满状态的人,他对自己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期待。
2.杜甫的人生经历杜甫与李白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杜甫算得上是官家出身,但是随着一代代的没落,后来随着杜甫父亲的去世,如何维持家境就成为了很大的问题。杜甫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几次科举考试都不幸落榜。但杜甫一生中的确有做过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官,然而仕途不顺,官场的黑暗腐败让杜甫对官场产生了绝望失望与期望的双重心理。
通过杜甫的诗词,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由于自己生活境遇的情况,他深刻的体会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遭受到各层各方面的压迫剥削。他的“安能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体现他的情怀胸襟的时候,我们也能够品味出杜甫的生活状况。
综上所述,杜甫与李白两个人虽然同生活在一个时代,但一个时代并不会造就出两个生活方式完全相同的人。一个一生放荡不羁,追求自由,敢爱敢恨,一个一生颠簸坎坷,四处漂泊,却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生活方式不同,但他们同是英才。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