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有身份证吗?有,但是不叫居民身份证。,身份证,并非现今才有,古已有之。但它的起源却是官员的识别符号。最早的身份证是战国时...
古代人有身份证吗?
身份证,并非现今才有,古已有之。但它的起源却是官员的识别符号。最早的身份证是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发明了照身帖。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国人必须持有,如若没有就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
隋唐时期,朝廷发给官员一种类似身份的“鱼符”,它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的。其形状像鱼,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当时,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均以黄金铸制,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则为铜质。五品以上的官员,还备有存放“鱼符”的专用袋子,称为“鱼袋”。“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史载:“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到武则天时,“鱼符”一度改为其形状像龟的“龟符”,用途与“鱼符”相同。
宋代时,“鱼符”被废除,但仍佩带“鱼袋”。至明代,改用“牙牌”,这是用象牙、兽骨、木材、金属等制成的版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以及所在的衙门,它与现代意义上的卡片式身份证已经非常接近了。据明人陆容《菽园杂记》载:牙牌不但官员们悬之,“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由此可知,明代身份证的用处已不仅局限于官员们,并开始向中下阶层发展了。
清代各阶层的身份以帽子上的顶子(帽珠)来证明,其帽珠用宝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属等制成。如果是秀才,可佩铜顶;若为一品大员,则佩大红顶子。一般百姓帽上无顶,只能用绸缎打成一个帽结。一些富商、地主为求得高身份,常用数目可观的白银捐得一个顶子,由此而出现了“红顶商人”、“红顶乡绅”一类怪事。
份证是有起源的,古代最早的身份证是在战国时期,有一种能证明身份的东西,那就是照身贴,这个照身贴是用竹子做成的竹板,上面刻着古代人的个人相关信息,更是要求人人都要有的。
古代人有身份证吗?
在古代,大家都还没有身份证。一个人要出行、山高水远到另一个地方,人生地不熟,为了让当地人知道你这位外乡人有没有污点,是不是黑户,有无犯罪前科,会不会危害社会。这时候有一样能证明你身份的合法手续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自汉唐开始,老百姓出门要随身携带一种通行证,也相当于身份证明,叫做“过所”。
不过,到了宋代,“过所”虽在书中有记载或在某些法律文献中出现,但事实上已经没人使用了,到了南宋,人家都忘了“过所”是啥东西了。宋代以后的通行证叫“公验”,又叫公凭、公据。审批发放通行证的是出行人户籍所在的政府。
所以,在古代一个人想出门离开自己的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到辖区户籍管理部门申请一张公验:首先得说明自己的身份,还要说明出门的目的以及要去何处,准备带什么东西,什么货物。
不仅本人要申请公验,随从的跟班和马匹牲畜也要申请公验,随从公验主要是解释跟班的人中没有不良分子;马匹牲畜公验主要是预防公家财产受侵犯,在古代马匹是很值钱的,特别是战马,政府不允许牵着随便乱跑。货物公验则主要是收运输税。
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要出一趟远门还要这么多繁杂手续,所以普通老百姓没事一般不出远门,这也是造成古代消息闭塞的原因。
公验到手以后并非畅通无阻
申请通过,公验到手,出门了,每到一个交通要道和重要渡口都出示公验通过。但到了一些大型城市还要接受检查,一旦查出公验有问题都属于违法,要受到严重惩罚:没有公验的判有期徒刑一年;偷渡罪加一等。冒用别人公验的,冒名者和被冒名者均判一年;公验上的马匹财产数量与实际不符的也要接受相应的惩罚。
由此可见,古代人虽然没有身份证,但是他们出门的手续远比我们今天复杂得多。现代身份证没了,还可以补办,古代公验没了那可惹大麻烦了。
现代人都有身份证证明自己,那古人也有身份证吗?
古代人最早的身份证出现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全国推行变法,其中有一个就是关于身份证的。
按照商鞅规定:什伍连坐,无户籍凭证者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这个户籍凭证就是“照身贴”,是一块打磨光滑的竹板,上面有持证人的姓名、职业、画像、公章四项内容。后来商鞅也因为这一条变法而“作法自缚”,在逃亡的时候没有“照身贴”而被店主拒绝投宿,最后无奈返回封地,被车裂而死。
不过严格来说,古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身份证的,普通人是没有身份和地位的,拥有身份证的人是真的“有身份的人”,一般都是官员身份证。
古代身份证式样丰富多样,有虎符、兔符、鱼符、龟符、龙符、麟符、牙牌、腰牌等,都属于等级身份证明。
最早的官员身份证,出现在隋唐时期,名叫“鱼符”,鱼形状,分为两瓣,鱼嘴位置有个洞,可以用丝线穿上,挂在腰间,一般是由金属制成,上面刻有官员姓名,所在的衙门和官员品级,材质也随品级不同而不同,亲王以及三品以上的为金质,五品银质,六品铜质,“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在应召出入宫门的时候便于验证。
鱼符分为左右符,一半放在内廷,一半由持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证明来使用。
鱼符的来历是唐高祖李渊进入长安后,对隋代身份制度进行改革创新,改“竹使符”为“银兔符”,后来改为“铜鱼符”,并分为交鱼符和巡鱼符两种,此后“鱼符”便在唐代正式使用。
为了避免他人冒用,鱼符在制作时还要配一个相对应等级的鱼袋,就是装鱼符的袋子,每当皇帝召见时,不仅要持有鱼符还要有相对应的鱼袋,两样缺一不可。
唐代特别重视“身份制度”的推广,高句丽、安南这些国家的使者也发给不同样式的符,以雌雄来分,雄符留在朝廷,雌符交给使者带回去,再有使者来,以雌雄符相合来证明其身份。
后来武则天篡唐建周,将鱼符改成龟符,这也就是金龟婿的来由,金龟符是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所以找个金龟婿自然是光耀门庭的事。不过龟符随着武则天死去也消失了。
到了宋代,官员的身份证只用鱼袋来识别,而把身份证的核心凭证鱼符给废弃了。
明清的时候,牙牌和腰牌成了身份证,明朝的牙牌由象牙、兽骨、金属、木质等多种材质,通常都会标有工作单位和冒用身份证、不用身份证的警示语。而信息比较复杂的身份证就是清朝的腰牌了,牌子上不仅要写上“姓名”、“年龄”、“单位”、“职业”,还要求把持有者的人面部特征录入,以防止冒用。
在古代中国,寻常百姓通常安居一地,很少出远门,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小地域社会生活中,对身份证的需求并不高,而那些需要流动的群体,需要用到身份证明文件,就要找政府机构开凭证。
比如僧侣们要四处传播佛学,度牒就是证明其合法身份的证明,通常详载僧侣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等信息。
而对于要进城赶考的学子和外出经商的商人,则需要持有路引,类似于一种介绍信和通行证,不仅是离乡证明,也是人员信息证明。
清代后宫妃子也有身份证,称为“绿头牌”,牌的顶端涂有绿色,晚饭后由敬事房太监将众多妃子的“身份证”统一放进一只银盘内,端的皇帝面前,皇帝看中哪个妃子,就翻过她的牌子,太监夜里会将皇帝看中的妃子扛到龙床上,完事后再扛出来!
古时候的人有身份证之类的东西吗?
至于平民百姓,一般连名字也没有,也就无从说什么身份证了。但是古代有着严格的基层组织,比如保甲制度中的保长和甲长,他对于辖下的百姓都是了解的,没名字起码他能喊个代号,比如“朱四五”。而且在统治清平的时代,百姓流动是严格被限制的,基本上你生在哪,也就在哪一辈子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