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讲究修身养性的曾国藩,为何在60来岁时就死掉了?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重臣,当年要是没有他带兵镇压太平天国,可能清政府的统治早就...
特别讲究修身养性的曾国藩,为何在60来岁时就死掉了?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重臣,当年要是没有他带兵镇压太平天国,可能清政府的统治早就土崩瓦解了,因此有学者将他和左宗棠并称为大清续命二老。
除了军事和政治攻击非常卓越之外,曾国藩本人也因为喜欢修身养性闻名天下。可是让人感到无语的是曾国藩却非常的短命,在61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曾国藩可以带兵打仗和太平天国硬碰硬,按道理来说他应该身体素质不错。
但其实曾国藩是书生出身。小时候读书非常的刻苦,常年累月的坐在那里读书,导致了他的身体基础素质非常差。
再加上后来因为各种事情积劳成疾,经常体弱多病,导致身体变得越来越差。
后来曾国藩考取功名之后,每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很难得到充足的时间调养生息。
到了30多岁的时候,曾国藩的身体就开始出现了问题,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耳鸣,而且精神状态也非常不佳,经常感觉到特别的疲惫。
从曾国藩所留下来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他在40岁左右的时候,身体就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染上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皮肤病,每次发作他都会奇痒难忍,因此身上经常会被他挠的血淋淋的。本来他就要熬夜工作,再加上皮肤病肯定休息不好。
消灭太平天国之后,可能是因为心情大好太过放松,导致身上开始出现了一个新问题,“右脚麻木不仁,旋即发颤,若抽掣动风者,良久乃止”“在途中已觉痰迷心中”“久说不出”。
就是说他的肢体协调已经出现了问题,而且经常麻木头晕,有的时候话都说不出来,感觉思维停顿了一样,说白了也就是得了心脑血管疾病。
得了这个病,就算如今的医疗水平未必能够保住人命,更何况在当年那个医疗落后的清朝时代。
但时期曾国藩当时活六十一岁也不算短命,毕竟在古代时期,人活七十古来稀,更何况整个大清朝处于一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那时候的人均寿命还不到五十岁。
为什么喜欢修身养性的曾国藩到了60来岁就死掉了?
众所周知,曾国藩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一定的地位,除此以外他对于修身养性也是颇有一番见解,但是让人感到无解的是这样的他居然只活到了六十多岁就去世了?而且那时候虽然清朝比较混乱,但是作为官员的他再怎么样生活肯定是没问题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他本身身体就不是很好。根据历史的记载,曾国藩带着自己的军队和太平天国直接刚,这不管怎么样这个人听起来就是那种非常勇猛类型的,身体素质更是不在话下,但是实际上曾国藩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一个武将,相反是一个书生,据相关记载,他以前立志想要考取功名,因此从小学习就十分的刻苦,经常在那那里一坐就是很久很久,所以这也就导致了他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后来,他考取功名成功了以后,他这个人又不喜欢空闲,所以就每天在工作前线奋斗着,连充足的休息时间都没有,这样久而久之导致他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
而且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他其实身体就已经出现了问题,并伴随着严重的耳鸣,与此同时,他的精神状态也很不好,经常有疲惫感,然而就算是身体已经发出了危险的信号,曾国藩也未曾停下来,熬夜工作对于他来说更是家常便饭。直到三十六岁的时候,他的视力已经退化到必须戴上老花镜了。
而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他患上了一个很严重的皮肤病,这个病只要一发作,他就会感到身体十分的痒,所以他也因此把自己挠的到处是血,但是也未曾停下来工作。面对如此强度的工作,就算是超人也会垮下来把!更何况是身体素质本来就不好的曾国藩呢?而且最后他还患上了心脑血管疾病,放在现代也很难根治,更何况是当时的医疗水平呢?
讲究修身养性的曾国藩,60岁的时候就死掉了,主要原因是曾国藩本身就体弱多病,他的身体素质实在是太差劲了。所以即使本人非常注重调养,注重养生,最后也抵不过先天性的身体虚弱。
曾国藩一生患了非常多种疾病,一直和病魔在斗争。曾国藩刚30岁的时候就患上了老花眼。看东西都模糊不清的,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的30岁男子会有的疾病,但是曾国藩却年纪轻轻就有了这样子的病。而后他又不断地患上了耳鸣之类的病,可以说曾国藩一生中大半的时间都在不停地和病魔作斗争。不断的患病,不断的治病,非常的辛苦。
曾国藩的体质非常虚弱,很容易就会被病毒入侵。曾国藩在朝廷工作的时候,时常就会感觉到身体疲乏不堪,心累不止。即使工作不是很繁重,但是他的身体都会超过负荷,让自己感到非常难受和疲劳。甚至都没有干什么体力活,只是批阅一下文书都会感觉到劳累,这样子的身体素质真的是有点差了。这足以看出它本身就是有一点先天不足的,他的身体素质就是要比一般人要差的多。
而且古时候的医疗水平又比较低下,单单依靠一些原始的中医是没有办法彻底根治曾国藩的体弱的。而后天的疗养和调理虽然说也是有作用的,但是终究没有办法战胜先天性的身体素质差。因此虽然他一直在努力养生和调理,但是效果还是微乎其微。
但是在古时候来说,60岁其实也算是高寿了。所以曾国藩多年的调养其实还是有点作用的。只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60岁真的不算是什么高龄,但是和当时的人相比起来60岁其实还算是挺高寿的。因此,曾国藩其实也算是调理妥当了。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一个重要的大臣,也正是有曾国藩等人的呕心沥血,晚清才得以延续国祚近半个世纪。
当年若没有曾国藩带兵镇压太平天国,可能清政府的统治早就土崩瓦解了,因此有学者甚至将他和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合并称之为清国续命二老。
曾国藩除了军事和政治攻击非常卓越之外,他本人也因喜欢修身养性闻名于世。可是让人感到无语的是曾国藩却非常的短命,在61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虽然当时清朝非常的凌弱,但是毕竟他身为官员生活应该不成问题,为什么他还会如此的短寿?笔者认为重要的就是因为他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
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曾国藩可以带兵打仗和太平天国直面硬碰硬,按道理来说他应该勇武之才,身体素质应该不错呀?
但其实曾国藩并非是武将出身,只是书生出身。有资料记载他为了考取功名,小时候读书非常的刻苦,常年累月的坐在那里读书,导致了他的身体基础素质非常差。
再加上后来他因为各种事情积劳成疾,经常体弱多病,从而导致身体变得越来越差。
后来他考取功名之后,他又不喜欢闲着,每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很难得到充足的时间调养生息。
以至于他在30多岁的时候,身体就开始出现了问题。有资料记载,他或许是因为操劳过度在30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耳鸣,而且精神状态也非常不佳,经常感觉到特别的疲惫。
可是尽管如此,曾国藩仍然没有闲着,经常自己一个人熬夜工作,在36岁的时候视力已经严重退化,不得不戴上老花镜。
从曾国藩所留下来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他其实40岁左右的时候,身体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比如说当时他染上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皮肤病,每次发作他全身将会奇痒无比,因此身上经常会被他挠的血淋淋的。本来他就要熬夜工作,再加上皮肤病肯定休息不好。
而且当时曾国藩还要处理对战太平天国的事务以及朝中的政务,而这些事情经常让曾国藩焦头烂额。
别说是一个体弱多病之人,就算是一个十分精壮的人也经不住如此折腾。所以在没过多久之后,曾国藩的身体便开始迅速垮掉。
消灭太平天国之后,可能是因为心情猛一下的放松,导致他身上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他在日记中曾写到“右脚麻木不仁,旋即发颤,若抽掣动风者,良久乃止”“在途中已觉痰迷心中”“久说不出”。
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他的肢体协调已经出现了问题,而且经常会出现麻木头晕的现象,需要休息很久未必能够站得起来,而且有的时候话说不出来,感觉思维停顿了一样,说白了也就是得了心脑血管疾病。
得了这个病,就算现在的医疗水平未必能够保住人命,更何况在当年那个落后的医疗时代。
而且话说回来,曾国藩当时活61岁也不算短命,毕竟在那个时期,人活七十都古来稀了,更何况整个清朝处于一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当时人们的人均寿命还不到50岁。
儒学大家曾国藩一生讲究修生养性为什么却只活了61岁?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概是中国绝大多数文人诗词的终极目标。而修身养性自然是完成这一系列目标的基础。因此自古以来,中国都是一个讲求养生的国度,修身养性更是文人士大夫阶层追求的目标。
例如晚清重臣曾国藩,在他留给后人的家书中,就能够看出他是一位非常注重养生之人。曾国藩有着非常良好的生活规律与生活习惯,在他个人所写的养生之法中,有5件事必须每天坚持,“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日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多行三千步”。
这些养生之法,至今仍是许多人学习和追求的目标。然而,一生善于养生调节,保重健康的曾国藩,享年仅有61岁。在这样的年纪去世,即便是晚清,对于衣食无忧的统治阶层而言,根本算不上高寿。那么,讲究修身养性的曾国藩,为什么会在61岁的时候就逝世了呢?
其实,曾国藩的养生方法并没有问题,也值得后人学习。比如他在饮食上一直主张清淡饮食,少食多餐。纵然曾国藩身居官位要职,他一日三餐多以素食、蔬菜为主;即便是在军事繁忙之际,仍然常备米粥疗养脾胃。
曾国藩也在家书中告诫过兄弟,不可每日肥鱼大肉,否则会损伤脾胃。只要长期坚持清淡素食,确实可以调养脾胃,对于健康长寿也有一定的效果。
为了达到养生目的,曾国藩在平日里很注重体育锻炼。他每日餐后都会坚持走1000步,为了锻炼自己的子女、儿媳,他告诫家人要亲自种菜、养猪、下厨,切不可凡事都要使唤奴仆。出门的时候尽量多走路,少坐轿骑马,以此来达到强筋健骨的目的。
他的儿子、晚清著名外交家曾纪泽,出生的时候原本体弱多病,在曾国藩每日的督促之下,坚持每天早晚各走五里路,身体逐步转弱为强,疾病也得到了治愈。
曾国藩的养生之道,还表现在精神养生之上。为了提升精气神,曾国藩一生坚持早起,调理个人气息;除此之外,他还通过书法、围棋等诸多文艺活动,调节他的精神情绪。他一生所坚持的这些养生之道,确实值得人们长期练习。
曾国藩之所以会在61岁的时候就去世,首先这与他个人体质有关,曾国藩早年的时候就得过严重的肺病,幸而死里逃生;后来又患上了牛皮癣伴其终身,所以,曾国藩的基础体质并不好。如果曾国藩没有坚持这些养生方法,恐怕他也活不到61岁的年纪。
除此之外,曾国藩一生压力之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曾与太平天国展开过生死搏斗,又耗尽一生心去创办了湘军,这一件又一件的丰功伟绩,在体现他的聪明才智的同时,又消磨了他的心气神,耗尽了他的体能。对于一个原本体弱多病之人,凡事都要量力而行,切不可太过忙碌。
但是,曾国藩是清朝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晚清中兴名臣,他身上肩负着挽救清廷于危难之中的重任,那些不得不承担的责任,很容易促使曾国藩的疾病恶化。
更何况,清朝廷对手握重兵的曾国藩非常忌惮,经常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让曾国藩的政治生涯如履薄冰。得不到上级信任的曾国藩,即便对自己多加开导,也没有办法不让自己心情郁闷,这些都是促使他的死亡因素,即便是养生之道也难以挽救他的性命。曾国藩讲究修身养性,为什么60来岁就死掉了?
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军机大臣穆彰阿得意门生,功绩卓著:组建湘军,历经坎坷平定太平天国,建第一所兵工学堂,造第一艘轮船,设驿馆印刷翻译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这些“第一”,使曾国藩为中国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十岁:庸人和圣人的分水岭一则轶事讲的是曾国藩小时候并不聪明,学习非常吃力。一天晚上,他在书房读书,读了很多遍就是背诵不下来。一个小偷愿想等曾国藩睡了觉进屋盗窃,可是曾国藩迟迟不放下书本。小偷忍无可忍,冲进房间说道:“这么笨还读什么书?”然后就把曾国藩反复读的文章从头到尾背诵了一遍。
由此可知,曾国藩年少时资质平平,和神童根本挨不上边。他十四岁参加县试,接连七次落榜,二十一岁考取秀才,两年后中举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之后十年七迁,官至二品。
曾国藩仕途上能够平步青云,和他锲而不舍、勇攀高峰的精神密不可分。
三十岁以前,曾国藩很平庸,与常人无异,缺点一大堆。例如,浮躁好动,难以安静下来阅读写作;傲慢,缺乏修养,高己卑人;虚伪,好夸夸其谈,语言轻佻;好色,看到漂亮小媳妇“目屡邪视”。
对比见差距。曾国藩入京为官,见到同僚们个个气质不俗,礼数周全,相当有修养,不觉自惭形秽,自省过后,立下圣人之志,开始了修身养性的修炼之旅。
曾国藩认为,为人处事,要诚,心诚则灵、则信;要敬,有所敬畏方可谦恭、端正;要谨,谨慎才能戒掉夸夸其谈的假大空;要恒,依照规律生活且持之以恒;同时也要慎独,要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众所周知,曾国藩有十六字箴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物来顺应”是随遇而安,懂得适应;“未来不迎”是活在当下,不迷茫于未来(我认为活在当下,也要有忧患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当时不杂”是对于当下的专注;“既过不恋”是成绩只代表过去、挫败也将是曾经的洒脱。
可见,曾国藩修身养性更多注重于完善人格和为人处世之道,而非寻求长生不老,虽说也讲求养生之法:“眠食有恒,惩忿,节欲,睡觉前洗脚,饭后行步三千”,可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不是人所左右的。
1872年,曾国藩时发脚麻之症,于二月初四日突发脚麻逝世。
溘然长逝,精神永存曾国藩60来岁逝世,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影响深远,被黄兴、蔡锷等军事家推崇,被张之洞、袁世凯等编练新军时采纳。蒋方震称赞曾国藩为军事天才,毛泽东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受其影响。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
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国藩寿命最短,年仅61岁就去世了,这是为什么?
都说曾国藩是资质平常之人,这不仅是指他的智商不算高,也指他的身体素质不算好,和普通人比起来,曾国藩的身体素质也就处于中下水平。
这么说是有依据的。
三十而立,三十岁应该是一个男人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可曾国藩刚过而立之年,就经常感到耳鸣疲劳,而且还非常严重。
从三十一岁,也就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起,曾国藩的日记中就开始有耳鸣的记载。他在家书中说:”常耳鸣,不解何故。“又说:“总以耳鸣为苦。”
到了道光二十二年,新毛病又出来了。这一年,曾国藩试图“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定了“学做圣人”之志。他按照倭仁的建议,每天严格监督自己,静坐修身,结果搞得自己先失眠,后开始吐血。
为此,道光二十三年年初,他给老家诸弟写信。信写的很悲观,感觉就跟整个人已经垮掉了是的。在信中,他说:我天生身体素质差,经常耳鸣,容易疲劳。看来是老天不让我学问有成。想到这个,我好灰心。以后如能获得一笔经济收入,还清家里的旧债,我就干脆回家侍奉双亲,不再奋斗什么功名了。这辈子识了几个字,明白一点道理,就可以了,不再梦想成为圣贤先哲那样的人了。身体是一切的基础,我之所以不敢再有雄心壮志,主要是因为身体不行。你们也要注意保养身体,千万千万!
是不是说得挺衰的,还有更衰的,三十二岁时他还说过这样的话:“精神易乏,如五十岁人,良可恨也。”
曾国藩之所以这么说,还有一个原因。这一年,他又不幸患上了眼病。为此曾国藩在日记中说:”不能看书,眼蒙如老人。“
因为这个,三十六时曾国藩就戴上了老花镜,他那个年代叫增光镜。
还没完,自从三十多岁起,曾国藩还发现自己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不能多说话。话说多了,就感觉异常疲劳。这一情况越往后越厉害,后来发展到只要连续说上十来句话,就会觉得“气不接续”,“神气疲惫不支”。
更倒霉的是,从三十五岁起,曾国藩又得了严重的皮肤病。身上大面积长癣,”其色白“,“大者如钱,小者如豆“,奇痒异常,抓烂作痛。
严重的皮肤病除了让曾国藩浑身难受外,还严重消耗了他整个人。特别是在战争年代,每当军事不利时,他身上便”癣痒异常,手不停爬“,以至于爬得浑身出血而仍不止痒。”左腿已抓搔糜烂,皮热作痛。“有时双腿血肉淋漓,”两腿皆烂“。
自从得了这病,直到去世,曾国藩每天少则通宵不睡,多则不过能睡三四个小时。
入情入景地想,曾国藩的确需要个小妾贴身给他挠痒痒,可能害真不是为了什么女色。
但是!有不少人说,除了这难缠的皮肤病,曾国藩可能还得过梅毒,因为损害他圣贤的名声,所以被隐瞒了。
真是雪上加霜啊!
可以想像,以如此羸弱糟糕的身体,承担起挽救江山、填海补天的大业,曾国藩有多艰难困苦,有多不堪重负。
从战争中趟出来的人,底子好的,那叫大浪淘沙,有些后来特能活,但底子不好的,一旦战争结束,再遇险恶压力,多数都会迅速衰死掉。
中年之后的曾国藩,身体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曾国藩的日记显示,他常年深陷各种疾病痛苦中,比如脾胃不好、胀肚、牙痛、腹痛、多汗、咳痰、腰痛、脚肿、眩晕、疝气、肝病——
总之,他自己都感叹”几全身皆病矣。“
因为有如此多的病痛缠身,曾国藩曾在四十八岁时说自己的身体如七十岁的人。
同治九年(1870年),曾国藩满了六十虚岁后,他的身体更是危机重重。这一年二月二十九日,因为出任直隶总督后看文件过多,曾国藩的右眼突然失明了,左眼也仅仅只能看个模糊影子。
眼病看似不致命,但一眼瞎一眼蒙后看到的世界,无疑会加重他的”身败名裂“之感。
”身败名裂“从何谈起呢?
在天津教案上,慈禧把他害得太惨了,老女人如果够意思的话,曾国藩不会背负”汉奸“骂名。
加之此前他看到的京城乱象,跟慈禧见面后的大失所望,可以说过六十,曾国藩的心境已是:社稷已死,心亦死。
更让曾国藩没法活下去的还有家族遗传病史。曾国藩家族有脑血管病的基因,他祖父曾玉屏是脑溢血瘫痪而死的,他爹曾麟书也是这病死的,他妈江太夫人还是这病死的。
有这个大病根在,自同治十一年来,曾国藩因过度疲劳屡次出现中风的症状也就不奇怪了,所以他在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中风而逝,算不得突然。
曾国藩之死的细节是留存了下来的,看似无事,吃完饭,散个步,突然脚就麻了,长子曾纪泽把他背回屋,跟着就不行了。
很有些”圣贤“油尽灯枯的死亡意境。
最后发一句感慨,不谈历史风云,谈肉身之苦,有时候更能让人感受到那股子正能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所以忍不住回答了这个问题。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