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王室如何教育小孩

发布时间: 2022-09-01 00:00: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5

英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英国人普遍以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情构成的最大妨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习惯社会的需求,有必要从小就...

英国王室如何教育小孩

英国人教育孩子的方式

英国人普遍以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情构成的最大妨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习惯社会的需求,有必要从小就培育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敬他人和自我抑制,知道对自己的行动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别的人一样融入并适应社会,作为爸爸妈妈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责任。
1、道德不靠教训
英国中小学校园里的道德教学不叫道德教学,而称“个体的社会健康教学”或称“社会化进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往常做人的根本道理,怎么自律以融入社会,变成社会的一份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敬生命、公正、诚笃、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训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学里,那即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原则,但是,让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日子中懂得和了解伦理道德。
2、小孩不是白纸
现在科学研究现已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现已部分地承继了爸爸妈妈的脾气、性情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工作过分简单化的观念。
3、诚笃不是孤立的道德
英国校园通常不设专门的道德教学课,但开设包括释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国际首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以为是对孩子道德和良知培育十分主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英国校园每周都安排班级评论,选择一些校园里或许社会上的工作,让孩子们发表看法,一起评论,自己去领悟和判别对错与对错。团体游戏也是一种主要方法,让孩子懂得顾及与谅解他人,懂得怎么与同伴协作。英国校园还遍及鼓舞孩子饲养小动物,安排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谈天、慈善募捐及参与公益或环保活动,培育孩子的爱心和社会往来才能。在英国教学作业者看来,诚笃不是一种孤立的道德,而是与自重和尊敬他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严密地联络在一起的。
4、花钱“培育”孩子调皮
咱们小时候,爸爸妈妈总是以某个孩子历来不出去乱跑为典范来教育咱们。但是在英国,孩子们允许调皮或许说爸爸妈妈是花钱培育他们调皮。每个周末都有活动,不是到某个兄弟家就餐,就是有某个小兄弟的生日派对,或许是去游水、踢球。总归,差不多是爸爸妈妈和孩子的互动日,很少呆在家里看电视之类的,调皮还能让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5、英国的家庭教学
鼓舞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端喜爱自个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大都英国家长以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神往,彻底应给予积极鼓舞。
杜绝偏食、挑食。英国人遍及以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部、充沛的营养,并且会使孩子养成固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情。
本来,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起,家长就开端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学”了。

凯特王妃如何教育孩子?

凯特王妃有很多职责,但其中最重要的却是当妈妈――乔治王子作为下一代继承人,对他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凯特王妃如何教育她的小王子和小公主呢?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借鉴哦!

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凯特王妃永远会弯下腰或蹲下来。

不要小看这个动作,一个常年穿高跟鞋的人做这个动作是很困难的,但是,凯特王妃就能次次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蹲下来说话是一种平等交流的态度。孩子能从和他平等的视线交流中看到父母眼中透露出来的爱意、真诚和平等,会认真地听父母说话。

凯特王妃会耐心地陪孩子玩。

她会和乔治王子在草地上追跑,也会和夏洛特公主玩抢毛衣的游戏。凯特王妃做的这些事看似简单,但正是这些简单的事却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做到的――是不是有很多人把孩子放在一边,自己玩手机?

凯特王妃喜欢带孩子去户外玩。

作为没有电子产品陪伴成长起来的一代,凯特王妃和威廉王子都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他们常常去爬山、远足或者打马球。因此,王妃和王子决定给孩子一个“不插电”的童年――不让他们使用任何电子产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亲近自然的户外活动。

除了平时在公园草地的活动,凯特王妃还带了两个孩子和老公一起去滑雪。相对于野餐和远足来说,滑雪更像是勇敢者的游戏――这项运动对人身体素质、平衡性、胆量都是个不小的挑战。滑雪可以培养孩子对于困难的挑战。

凯特王妃允许孩子养宠物。

王室有养宠物的传统,女王奶奶自己就养了几十只柯基。所以,乔治王子也被允许养宠物,和他养的宠物狗狗一起成长。

凯特王妃着意培养小男子汉。

对于乔治王子,凯特王妃会特意培养他对父亲的崇拜,带他参加父亲的运动。威廉王子在打马球的时候,凯特王妃带着还不太会走路的乔治王子,去给父亲加油,体验父亲正在进行的活动。这些其实就是培养小男子汉该做的事。

凯特王妃会适当放手,让孩子自由成长。

孩子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乔治王子也不例外。当他在草坡上走的时候,凯特并没有紧张地护卫,而是在他快摔倒的时候,随意伸出手扶他一把,然后继续让他自己走。

凯特王妃会带孩子认识新朋友。

身为王子并不代表没朋友。凯特王妃抱着小小的乔治王子和其他的宝宝一起玩,带他认识新朋友。

也许,凯特王妃的育儿方法也是你正在做的事,那就继续加油吧!

‍‍其实不管是对于英国王子这样显赫的王室,还是平凡普通的人家,教育都是很重要的事,关乎着下一代的成长,普通人家怎么教育孩子,我们都看的到,那凯特王妃这样的王室怎么教育孩子呢?

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英国凯特王妃的妹妹皮帕‧密道顿大婚上,凯特王妃对孩子的教育了。2021年5月20日,凯特王妃带着一对儿女参加妹妹的婚礼,王妃负责新嫁娘的婚纱整理和相关事宜,而四岁的乔治王子,则花童中的小领队。

 

但是乔治王子可能没有意识到场合的不同,而且视似乎也不是好很喜欢当领队,走的特别慢,都掉队了,还踩到了凯特王妃妹妹的婚纱,还好没造成严重后果,然后这些都被凯特王妃注意到了。

乔治王子大概是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一直躲在小姨后面。但是最后呢,被妈妈带到角落教育。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凯特王妃的行为中知道她教育孩子的方法:第一,她尊重孩子,虽然乔治年纪小,但是小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他可能会让孩子的自尊受损,但是在中国就不是这样,老师父母的批评会让很多孩子畏手畏脚。

第二.不会溺爱孩子,大家应该都会觉得说这样的家庭会宠着孩子,事实上不是这样,凯特王妃看到乔治哭了也没有停下来教育,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错误,而不是一味的宠溺孩子是很重要的!你们觉得凯特王妃的教育方法好吗?

‍‍

英国王室怎样教育孩子

并不觉得贵族教育就是好的,如果是压制孩子的一些天性呢?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如何让孩子彬彬有礼,一起来学习一下英国皇室教育方法

就像高尔基所说:“爱孩子,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单纯凭爱是无法教育和影响小孩的,父母的潜移默化形成了对孩子礼仪教育的根本。
家长都鼓励教育孩子学礼仪,其实,少儿礼仪更应该从父母学起与做起。一次,好友军和丽为我饯行。到达大堂时,看到俩人正聚精会神研究什么。席间,丽问我:“知道我们刚才在看什么吗?军正在给我讲解《弟子规》呢。”我转向军,他一笑,说:“我正在学习《弟子规》,以教育我15 岁的儿子。”我知道军是知名品牌专家,没想到,还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好父亲。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但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就像餐桌上如果有人问你要盐或胡椒粉,你该如何传递?就餐时,你的手机和手袋应放在何处?握手时,总是女士先伸手吗?什么时间可以/不可以往别人家中打电话?无人接听时,电话响几声才可以挂掉?我经常在礼仪讲座时向成年人询问,而结果是,几乎无人全部答对。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孩子应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一旦把孩子熟识的人或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明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
影响先从母亲开始。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注重培养女性和家政。如今,日本整体素质在世界获得认可,母亲功不可没。我认识的一位长辈,在政府任职,勤勤恳恳从普通职员做到高官。尽管她没有在生活上对孩子呵护备至,但她的女儿从小就目睹了母亲的坚韧与勤奋。后来女儿只身到国外留学,独自打拼多年,成为某跨国公司高管。接受采访时,她说:“我从母亲那里学会的坚韧和积极,伴我渡过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对孩子影响至深的另一位是父亲。心理学研究表明,父亲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源泉。在父亲的支持下,孩子更能面对和克服生活的压力与挑战。心理学家哈瑞曾说过:“亲密而有爱心的父亲,可以帮助年幼儿童建立一种自我认同与安全意识。”对女儿来说,父亲是她对男人期望的模式;对儿子来说,父亲是他的第一个模范。
1:神奇的话
“您好、请、谢谢、不客气”,是开启良好人际关系的金钥匙。少儿经常听到这些话,就会进行模仿,继而成为个人熟悉而自然的语言。不卑不亢地说“不”也是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通过观察与实践,孩子会逐步理解到采用适当的态度,即使拒绝也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2:称赞和被称赞
人们都愿意获得称赞,却都吝于称赞。尤其在中国,人们更不善于表达感激、喜悦和心仪。调研证明,经常接受称赞的人,更愿意赞美别人,而更愿意赞美别人的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和幸福指数。家长们通过捕捉孩子成长中的点滴,多多赞美表扬会更大程度激发和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当然,教会孩子礼貌面对赞美,对别人的赞美说声“谢谢”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没有必要以赞美回复赞美,但直接否定别人的赞美可是不礼貌的。如“你的这件衣服很漂亮”,回答:“我一点都不喜欢。”
3:准时
准时是主要靠言传身教的一项基本礼仪。即使因为各种原因而迟到,其实也是对等候人的不尊重。如果成年人经常迟到,就会使孩子形成别人时间不重要,为他人着想不值得的错误理念。“言必信,行必果”,少儿如果从小就在此氛围成长,就会形成准时、守信、负责的好品质。
4:主动分享
分享不是人类本能,只有经过多年教育和督导才能使孩子学会主动分享。餐桌是父母实施分享教育的好场所,例如,将美食分享送与他人等。在客人来前将美食藏匿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学到自私自利。记得小时候在体校,一位鞍山来的女孩为了不让其他室友分享到食物,每天夜晚都在感觉大家入睡时才开始咯吱咯吱进食。女孩获得“老鼠”美名,几乎没有朋友。尽管我们曾在一个房间和一个运动队并肩作战了一年,我除了记得大家都叫她“老鼠”,根本想不起她的名字了。
5:恰当帮助
一般而言,孩子注意父母的行为会比观察他人行为更多。例如:父母是否不厌其烦地为问路人指路甚至主动领路,是否在上下电梯时注意按住开门键等候上下行人。通过这些细微场景观察,孩子们会将父母的行为模式铭记并不由自主进行复制。当他们开始帮助别人时,会逐渐享受到善意所带来的“助人悦己”感觉。当然,父母也要向孩子传授适度,即在不确定是否需要帮助时进行询问。如:看到老者提重物前行时,要先征得老者同意才可进行帮助;对同龄人也须遵循此原则,避免过度热心,对他人造成不必要困扰。
家长锦囊—如何让孩子在公共场合表现得体
状况一:孩子外出时吵闹不休
外出前家长需要先告诉孩子,要去哪里干什么,让孩子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并说好规则,确定孩子已经听明白,并询问是否能遵守。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奔跑吵闹,可问孩子:你是要安静下来,还是要离开?如果孩子不听劝说,就冷静带他回家。让孩子清楚明白,除非学会自我控制,否则不能再出门。
状况二:孩子见人不愿打招呼
在见面前,一定要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告诉孩子待会儿会见到什么人、要如何称

英国人怎么教育自己的小孩

英国人普遍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娇宠是孩子独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碍。要使孩子在日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独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须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如果孩子日后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适应社会,作为父母就没能尽到教育的职责。

道德不靠教导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道德教育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称“社会化过程”。目的是让他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核心道德观念有四: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
英国人还有个观念,即“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它体现在英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里,那就是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小孩不是白纸
我们小时候背毛泽东语录:“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后来,大家以为小孩子也跟白纸一样,大人教什么,小孩子将来就长成什么样子。一位英国朋友说,西方人过去也有“白纸”论。认为小孩子都是“TABULARASA”(拉丁文,即空白状态),但现在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孩子来到这个世上,先天就已经部分地继承了父母的脾气、性格等心理基因,因此,“白纸论”是把事情过分简单化的观点。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开设包括佛教和道教在内的各种世界主要宗教信仰课供选修。这门课被认为是对孩子品德和良知培养十分重要的一门课。
不仅如此,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淡泊输赢,但更要享受过程
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淡泊输赢结果;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充满学生的学校生活,但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少移居英国的中国移民感触最深的是,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也不时髦。
不要妨碍别人
英国的社会道德教育,还有一点令人印象至深,那就是从小教育小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德与私德的分水岭,也有人称为“对陌生人的道德要求”。
英国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齐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围之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其实有很相似但也许更为积极的说法: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对待别人。
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到处渗透这一思维方式。就拿交规来说,为什么可见度良好时不能打开车尾雾灯?别人超车时为什么要把远光灯改成近光灯?开车时如果考虑别人的处境,考虑可能会给别的道路使用者带来的危险,也就意味着考虑自己行车的安全。一部英国交规,处处体现着这个并没有明说的道理。
允许父母体罚孩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英国的家庭中,绝对看不到对儿童的没有理由的娇宠,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父母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在一般的家庭当中,5岁以下的孩子都不准与大人同桌吃饭,不允许挑吃挑穿,到了该做什么的时候,一律按规矩办事,故意犯错误和欺负幼小,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不管是对什么人,孩子必须懂礼貌,说话客气,对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言谈举止符合标准,对人彬彬有礼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基本要求。反之,孩子将受到父母的训斥,包括身体的惩罚。只有懂事而有礼貌的孩子,才会受到父母的夸奖。
花钱“培养”孩子顽皮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总是以某个孩子从来不出去乱跑为榜样来教育我们。可是在英国,孩子们永远顽皮或者说父母是花钱培养他们顽皮。每个周末都有活动,不是到某个朋友家吃饭(往往是全家一起去,父母辈的聊天,孩子辈的玩耍),就是有某个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或者是去游泳、踢球。总之,差不多就是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日,很少待在家里看电视之类的。
最看重的是友好
在英国人的眼睛里,看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是不是友好,和他的职业、性别、收入、教育、私生活都无关。他们教育孩子从小要善待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等。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带孩子到农场去看看大自然,或者在自家的花园。即使像蚂蚁这样的小生命,即使在夏天厨房爬满了蚂蚁的时候,他们的妈妈一边消灭蚂蚁,一边告诫他们的孩子,绝对不能玩弄蚂蚁,不能让它们死得太痛苦。而且只要打一两个就可以了,这样其他的蚂蚁会发出警报,让其他的同伴不要到这里来了,或者把蚂蚁捉到小瓶子里,然后拿到花园去放生。
有次孩子们养的金鱼巴里死了,对一条养了快三年的金鱼来说确实不容易,每天欣赏摇滚乐能活那么久也该安享天年了。孩子的妈妈让他们打电话告诉正在上班的爸爸这个坏消息,第二天还在附近的教堂举办了个简短的葬礼。上周,安格斯居然还夸张地做了个噩梦,说梦到巴里了,妈妈对他们解释说,生命总有结束的时候,但是巴里活得很开心,因为大家都爱它。
我不知道孩子们能明白多少,不过,至少我知道这样的教育虽然在我们看来有些傻得可爱,却并没有错。
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
英国人给世界的印象就和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主人公菲利亚・福格一样,是个一板一眼、严格遵守规则的英国绅士。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英国的教育一定也是循规蹈矩的。其实,现代的英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和坚韧的性格,他们深知勇气是一个人主动进取的动力。
英国父母常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探险,深入到大自然中,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为今后的人生做好人格方面的准备。
英国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的娇宠于孩子十分有害,所以家庭教育中特别注重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会放手让孩子尝试去做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裤、自己整理房间等为自我服务的事情。
英国的私家车的拥有量是很高的,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轿车,可以很方便地接送孩子上下学。但是,英国的家长们很少会开车接送孩子,他们都是让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徒步或乘坐校车去学校。
英国人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人、残疾人和孕妇都会主动让座,但是,他们唯独不会给孩子让座,英国人认为孩子是需要锻炼的,应该鼓励孩子独立。
英国的家庭教育
不论中国孩子、英国孩子,一日三餐总是必不可少的。也许你会说,不就是吃饭么,又有什么好说的。可别小看餐桌,那上面可大有学问呢。
进餐能力 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绝大多数英国家长认为,孩子想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完全应给予积极鼓励。
对待偏食 杜绝偏食、挑食。英国人普遍认为,一个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他们特别重视幼儿时期的偏食、挑食情况,如幼儿一个劲儿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进餐礼仪 学习用餐礼仪,英国孩子一般2岁时就开始系统地学习用餐礼仪,4岁时就学会用餐时所用礼仪了。
进餐前后 让孩子帮忙做事。稍大一些(比如5岁左右)的孩子都乐于做一些在餐前摆放餐具、餐后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及的杂事。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长负担,又让孩子有一种参与感。
环保意识 重视环保教育。五六岁的孩子应该知道哪些是经再生制造的“环保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外出郊游时,他们会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制饮料,尽量少买易拉罐等现成食品,并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因为他们懂得“滥用资源即意味着对环境的侵害”。
原来,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了。
私立学校的孩子更自信,这并不是小编个人的臆测,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英国的一家心理测试出版社,针对“私立学校的学生是否更加自信”这个问题,选取了来自英格兰和苏格兰58所私校的90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定量研究。
这项研究被命名为英国私立学校心理承受分析,主要考察学生的控制力、承诺度、挑战性、自信心与总承受力等几个方面。
测试结果表明,私立学校学生在自信心方面得分最高,他们大多有很大的成就感、很强的幸福感,与很好的行为能力,他们的头脑灵活,善于应对挫折,喜欢开放式学习。

而公立学校的孩子,虽然他们既聪明又诚实,不论是智商还是品格,都不比私立学校的学生差,但他们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自信。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孩子的家庭环境越好、教育环境越优,孩子就越有自信心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对于十多岁的孩子来说,强大的自信确实离不开庞大资源的支持,但纯粹就“帮孩子建立自信”这一点来说,是大多数家庭都可以做到的。

英国家庭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并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英国的父母不娇纵孩子,不主动替孩子做事,其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增强他们独立做事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英国父母会让孩子明白,没有人是完美的,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一次就做好,只要肯努力,就会感到其乐无穷。

英国的孩子们也会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假期时,孩子们也会试着打工,虽然挣钱不是很多,却拥有了面对社会、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慢慢的,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老练。
本文标题: 英国王室如何教育小孩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0928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哪些汤可以驱散风寒提问一个小众的癖好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