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有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情节

发布时间: 2022-06-26 01:00: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9

求《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些情节结尾灭亡的时候有三个人,一个说坚决抵抗,可是最后却投降,一个沉默不言却以死抗争。求那点几人姓名那好...

明朝那些事儿有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情节

求《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些情节

结尾灭亡的时候有三个人,一个说坚决抵抗,可是最后却投降,一个沉默不言却以死抗争。求那点几人姓名
那好象不是结尾的吧,我记得是朱棣靖难时候的事情吧。
靖难之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近侍解缙、胡广、王艮三人在吴溥家进行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决定了三人以后不同的人生道路。解缙、胡广慷慨陈词,怒斥燕王朱棣以下犯上的叛逆行径。大有不刹此贼,妄为国臣的架势。胡广表示要以身殉国。谈话时,王艮却没有说一句话。谈到燕王马上要拿下京城时,他仅仅是不住的流泪。

谈话结束后,解缙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缙驰谒”。胡广第二天投降。“召至,口头谢”.李贯不落人后“亦迎附”。

蓦然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妻子说:我是国家之臣,至城破国亡的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然后纵容自杀。

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那一夜,有两个说话的人,一个不说话的人,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诺言,最终变成了谎言。不说话的人沉默,却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诺言。

其实早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时,已经有一个人看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这个人就是冷眼旁观的吴溥。

就在胡广慷慨激昂的发表完殉国演讲,并一脸正气的告辞归家之后(他家就在吴溥家旁边),吴溥的儿子深有感叹地说道:“胡叔(指胡广)有如此气概,能够以身殉国,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吴溥却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人是不会殉国的,此三个人中唯一会以身殉国的只有王艮。”

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对此不以为然,准备反驳他的父亲,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现在外面很乱,你们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

两人相对苦笑。

胡广、李贯、王艮是建文二年(1400年)同年进士。都是江苏吉安府人。年龄小于解缙。文名却不相上下。当时状元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但这只是官方纪录,不属实情。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王艮会试、殿试都得了第一名。建文帝朱允汶却嫌王艮相貌丑陋,就把状元之位给了胡广。让王艮退居榜眼。单凭这一点,王艮就有理由对建文帝最有异议。胡广应对皇帝尽忠职守。可事实确是建文帝欣赏的胡广,相貌俊秀,却临敌投降。因相貌丑陋而遭嫌弃的王艮,从容赴死。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我记得是这三个人:谢晋、李贯、王艮。
希望是您需要的答案,如果有不明白的您可以随时来找我的。
杨嗣昌
黄道周
解缙、胡广、王艮

《明朝那些事儿》有哪些经典语录惊艳到你?

最近在读《明朝那些事儿》全集,感觉此书真的是了解明朝历史首选中的首选。

现摘录本书部分经典语句分享给大家。当然,还是推荐大家亲自阅读一下这本书。

1、对一个人而言,他最厌恶的,往往就是自己最擅长的。

2、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

3、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脆弱的。因为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

4、所谓道德与公理,只有在实力相等的情况下,才能拿出来讨论。

5、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

6、懂得暴力的人是强壮的,懂得克制暴力的人是强大的。

7、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

8、正义和公道或许会迟到,却绝不会旷课。

9、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一个叫理想。

10、有时候,屈辱地活着,比悲壮地死去更需要勇气。

11、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知道,宽容从来都不是软弱。

12、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利斗争才是真的。

13、不要以为渺小的,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就没有尊严。

14、因为你还活着,活着,就要继续前进。

15、隐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终将爆发在最后那一刻。

16、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

17、坏人拍马屁是为了做坏事,好人拍马屁是为了干实事。

18、对付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方法。

19、得到了权力,似乎就得到了一切,但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在权力的游戏中,你没有休息的机会,一旦参加进来,就必须一直玩下去,直到你失败或是死亡。

20、外交,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但它还有另外一个通俗的解释一用最礼貌的方式,说出最肮脏的话。

21、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

22、除了好事,什么都干;除了脸,什么都要。

23、政治高手就如同江湖大侠,想要金盆洗手一走了之,那是很难的。

24、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

25、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

26、所谓成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这一生。

总得来说读历史即是读人心。读好书和喝好茶一样,贵在一个品!

荣耀总是站在成功者那边,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他只有两样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辩论和演讲从来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人类的最大痛苦并不在于一无所有,而是拥有一切后再失去,书读得好,不代表事情处理的好,能列出计划,不一定能执行计划。
对一个人而言,他最厌恶的,往往就是自己最擅长的;是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他只有两样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荣耀总是站在成功者那边,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野心家的朋友一般都是阴谋家。
在这本书里面,悲剧的开端往往也是荣耀的起点,因为你还活着,就要继续前进,除了好事,什么都干,除了脸什么都要,这些经典语录惊艳到我。
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

求 明朝那些事儿 的精彩片段摘抄和读后感

精彩片段摘抄要200字左右,越精彩越好,读后感也要200字左右,就要普普通通的感受就行,觉得这本书怎么样,看了能学到什么精神之类的。最好再写上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后面的各位看来都是有阅历的哈,能体味首诗文)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可以了解社会黑暗)
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人不能相信这就是朱棣悲哀,讲不仅是历史还有忍耐痛苦气节黑暗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我不为分数而来。确实想说!!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如果你看了第一本,你会余下的六本野买了。
看看吧,真的会学到很多的东西。

收集<<明朝那些事儿>>里的句子或段落

要那些富含哲理的!越多越好!rn好的再加分!
  我也喜欢哈,给你一些我收集的。

  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必定是个胸怀大志,正直,高尚的人。

  1.

  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当英雄的渴望,就连王振也不例外,他出征也是希望得到这个称号。
  但英雄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如果那么容易,岂不人人都是英雄?!
  一般看来,英雄是这样的几种人: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但是在我看来,真正的英雄绝不限于此。
  所谓英雄,其实是一群心怀畏惧的人。
  要成为英雄,必须先学会畏惧。
  何解?待我解来:
  我们都曾经历天真无邪的童年,踌躇满志的少年,也时常梦想着将来一展抱负,开创事业,天下之大,任我往来!
  但当你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你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很多的挫折,事情从来不会如同你所想的那样去进行。
  于是人们开始退缩,开始畏惧。
  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不是那么容易的。
  于是有人沉沦,有人消极。
  然而英雄就是在此时出现的。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着天生的英雄,没有谁一生下来就会刚毅果断,坚强勇敢,在母亲怀中的时候,我们都是同样的人。
  如果你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那当然值得祝贺。
  但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而这些挫折会带给你许多并不快乐的体验,踌躇、痛苦、绝望,纷至沓来,让你不得安宁。
  被人打才会知痛!被人骂才会知辱!
  当你遭受这些痛和辱的时候,你才会明白,要实现你的目标是多么的不容易,你会开始畏惧,畏惧所有阻挡在你眼前的障碍。
  如果你遇到这些困难,感到畏惧和痛苦,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应该同时意识到,决定你命运的时候到了。
  因为畏惧并不是消极的,事实上,它是一个人真正强大的开始,也是成为英雄的起点。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
  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
  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所以英雄这个称号,并不单单属于那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人,事实上,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
  因为即使你一生碌碌无为,平淡度日,但当你年老回望往事时,仍然可以为之骄傲和自豪。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我曾作出了勇敢的选择,我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这就是我所认为真正的英雄——畏惧并战胜畏惧的人。
  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他,还是躲避他。
  人生的分界线就在这里,跨过了这一步就是英雄!退回这一步就是懦夫!

  2.

  自古以来,有这样一群僧人,他们遵守戒律,不吃肉,不喝酒,整日诵经念佛,而与其他和尚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几十年坐着不动,甚至有的鞭打折磨自己的身体,痛苦不堪却依然故我。
  有这样一群习武者,经过多年磨练,武艺已十分高强,但他们却更为努力地练习,坚持不辍。
  有这样一群读书人,他们有的已经学富五车,甚至功成名就,却依然日夜苦读,不论寒暑。
  他们并不是精神错乱,平白无故给自己找麻烦的白痴,如此苦心苦行,只是为了寻找一样东西。
  传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它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轻若无物,却又重如泰山,如果能够获知这样东西,就能够了解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奥秘,看透所有伪装,通晓所有知识,天下万物皆可归于掌握!
  这并不是传说,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样东西的名字叫做“道”。
  所谓道,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是最根本的法则,只要能够了解道,就可以明了世间所有的一切。
  这实在是一个太大的诱惑,所以几千年来,它一直吸引着无数人前仆后继地追寻。更为重要的是,事实证明,道不但是存在的,也是可以为人所掌握的。
  对于不同种类的追寻者而言,道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对于和尚们来说,道的名字叫做“悟”,对于朱熹这类读书人而言,它的名字叫“理”。
  和尚们梦寐以求追寻的“悟”,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事实上,它是一种极为玄妙的快感,远远胜过世间所有的欢悦和一切精神药品,到此境界者,视万物如无物,无忧无虑,无喜无悲,愉悦之情常驻于心。佛法谓之开悟
  第一个“开悟”的中国人就是著名的“六祖”慧能,之后的德山和尚与临济和尚也闻名于世。
  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此即所谓佛者之道。
  而关于武者的道,大致可以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
  按照武术中的说法,兵器是越长越好,既所谓“一寸长,一寸强”。但据说五代年间,有一位高手用剑,却是越用越短,到后来他五六十了,剑法出神入化之时,居然不用剑了,每逢打架都是光膀子上阵,却从未打败过。
  当我看到这个故事时,才真正开始相信一句小说中的常用语: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
  而朱熹的道源自儒家,又叫做“理”,既不是开悟,也不是练习武术,这玩意儿是从书中读出来的,而且还是能够拿出去用的,一旦通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
  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赞天下之化育;可以赞天下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此即儒家之道。
  上面大致解释了道的意思,如果某些文言看不大懂的话,也不用去找翻译了,概括起来,只要你懂得三点就够了:
  1、道是个稀罕玩意,是很多人一生追求的。
  2、无论什么职业什么工种,悟道之后都是有很多好处的。
  3、悟道是很难的,能够悟道的人是很牛的。
  也就这样了,能看明白就行。
  说了这么多,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既然道这么好, 那怎样才能悟道呢?

  还是按照职业来划分,如果你去问一个已经开悟的和尚,得到的回答会十分有趣。
  对于这个问题,守初和尚的答案是:麻三斤。
  丹霞禅师的答案是:把佛像烧掉取暖。
  清峰和尚的答案是:火神来求火。
  德山和尚的答案是:文殊和普贤是挑粪的。(罪过罪过)
  他们并不是在说胡话,如果你有足够的悟性,就能从中体会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的真意。所谓目中无佛,心中有佛,正是佛法的最精髓之处。
  而佛家悟道的唯一途径,也正隐藏在这些看似荒谬的语言中,简单说来就是三个字——靠自己。
  他们从各种耸人听闻的话来回答问题,只是想要告诉你,悟道这件事情,不能教也是教不会的,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可以帮你。
  可是高僧们的答案可操作性实在不强,一般人干不了,很难让我们满意,我们再来看看武者。
  对于练武的人而言,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简单,丢给你一把剑,您就慢慢练吧,至于要练多久才能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最高境界,不要问师傅,也不要问你自己,鬼才知道。
  毕竟一本几十万字的长篇武侠小说里绝顶高手一般也就一两个人,如果兄弟你没有练出来,那也是很正常的,所以诸位一定要端正心态。
  现在我们的期盼都寄托在儒家的朱圣人身上,希望这里有通往圣贤之路的钥匙。
  朱圣人确实不负众望,用四个字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格物穷理。
  好,现在我们终于回到了起点,和王守仁先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那么这四个字到底有什么魔力,又是什么意思呢?
  朱圣人还是很耐心的,他告诉我们,“理”虽然很难悟到,却普遍存在于世间万事万物之中,你家耕地的那头黄牛是有理的,后院的几口破箱子是有理的,你藏在床头的那几贯私房钱也是有理的。
  理无处不在,而要领会它,就必须“格”。
  至于到底怎么格,那就不管你了,发呆也好,动手也好,愿意怎么格就怎么格,朱圣人不收你学费就够意思了,还能帮你包打天下?
  那么“格”到什么时候能够“格”出理呢?

  问得好!关于这个问题,宋明理学的另一位伟大导师程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看明白了吧,只要你不停地“格”,用心地“格”,聚精会神地“格”,加班加点地“格”,是会“豁然贯通”的。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豁然贯通”呢?
  不好意思,这个问题导师们没有说过,我也不知道,但兄弟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去“格”吧,请你相信,到了“豁然贯通”的时候,你就能“豁然贯通”了。
  好了,我们的哲学课到此结束,课上讨论了关于佛学、禅宗、儒学、宋明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相信这种讲述方式大家能够理解。
  其实我并不愿讲这些东西,但如果不讲,诸位就很难理解王守仁后来的种种怪异行为,也无法体会他那冠绝千古的勇气与智慧。
  圣贤之路是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它有起点,却似乎永远看不到终点。它神秘,诡异,又深不可测,它比名将之路更加艰辛,在这条道路上,没有帮手,没有导师,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成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败,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放弃。

  3.

  矢志不移,追寻圣贤,错了吗?
  仗义执言,挺身而出,错了吗?
  没有错,我相信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错。
  那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荣华,羞辱我的尊严,使我至此山穷水尽之地步?
  既然你决意夺去我的一切,当时为何又给予我所有?
  夺走你的一切,只因为我要给你的更多。
  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
  使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明人生冷暖。
  只有夺走你所拥有的一切,你才能摆脱人世间之一切浮躁与诱惑,经受千锤百炼,心如止水,透悟天地。
  因为我即将给你的并非富甲一方的财富,也不是号令天下的权势,却是这世间最为珍贵神秘的宝物——终极的智慧。

  4.

  李时珍是神医,在那个年头,只要不是天花、肺结核之类的绝症,他基本上都能搞定,可问题在于,他那位唯一的病人是没病找病。
  嘉靖其实身体很好,只要能够坚持锻炼,每天早上跑跑步打打太极拳,活个七八十岁应该不成问题,可他的目标过于远大,七八十?至少也要活个七八百才够本。
  于是他开始没事找抽,日复一日地吃重金属和水银,还美其名曰金丹,李时珍倒是劝过他,也想帮他,却毫无用处。
  这实在怪不得李时珍,因为要从科学门类来分,嘉靖同志弄的这一套应该算是有机化学,隔行如隔山,李医生当年也没搞过化学,只能爱莫能助了。
  太医院别的没有,医书和药材是不缺的,于是嘉靖接着磕他的药,李时珍接着搞他的研究,直到有一天,他认为自己已经学不到更多东西了,便打起背包,收拾资料,离开了这个他曾无限向往的地方。
  嘉靖三十一年(1552),李时珍回到了民间,这一年他三十五岁,见过最穷的贫民,也看过最富的天子,到过寒酸的茅舍,也走过金銮大殿,人世间的富贵、疾苦他已了然于胸。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爹就是被一堆奇形怪状的药材给治死的,在表示哀悼的同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李时珍的那个年代,患了感冒开给你几剂砒霜应该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没办法,咱中国地大物博,药材植物也多,到底哪种东西治什么病,谁都搞不清楚,被乱治胡吃搞死的人,也只有阎王才能数得清。
  忆往昔,他此起彼伏,于是他决定写一本书,写一本囊括所有植物药材以及正确用法的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本草纲目》。
  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起,李时珍开始写这本书,要知道,医书不是小说,你不但要写出药用植物的形状、外貌,还要详细描述它的特点、疗效。坐在家里胡编乱造,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的。
  所以从决定写书的那一天起,李时珍便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奇特而艰苦的生活。

  作为曾经在太医院干过的医生,此时的李时珍已经成为了传奇人物,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医术且不说,想想当初这人给皇帝都号过脉,那就是御医,说起来咱这辈子还看过御医,也够吹个三五十年的。
  名声大了,收入自然也高了,李时珍就算闭着眼睛号脉,混个百万富翁也绝不成问题。然而他默默地收拾行囊,开始远行,足迹踏遍了全国十三省,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悬崖峭壁,凡是有药材的地方,就有他的踪影,为了弄清药物的疗效,他曾亲自品尝过许多药材植物,好几次差点植物中毒,一命呜呼。
  为了写这本书,李时珍从一个名医变成了流浪汉,他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放弃了宽敞的诊所,也放弃了自己唾手可得的幸福生活。
  但他依然执著地写了下去——为了更多人的幸福。
  从嘉靖三十一年(1552)开始,历经二十六年,李时珍走遍了全国各地,尝遍了无数植物药材,查遍了世上的所有医书,最终完成了这部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医学著作。
  《本草纲目》共计十六部,五十余卷,全书记载药物一千九百余种,还详细记载了这些药物的采集、制作、特性、治疗病症,并全部附有手绘插图(佩服),此外书中还收入经检验有效的方剂一万一千多则。
  李时珍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去世,他没有能够看到此书的出版。
  三年后,《本草纲目》正式印刷发行,很快脱销,并迅速传入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一带,几十年后又传入欧洲、北美,并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权威书籍,而李时珍也得以超越嘉靖、徐阶、张居正,成为被世界公认的伟大科学家。
  而对于《本草纲目》的意义,其实不需要用它的传播范围以及受到的夸赞加以肯定,我们只要知道,它的出现已经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直到现在仍然继续,这就够了。
  鲁迅先生除了痛斥庸医外,自己也当过医生,当然,之后他又不干了,原因大家在课本里都学过,他觉得医人无用,“启发民智”才是正道。
  对于这个判断,自然不能说错,但凑巧的是,我看过一个类似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具体多久我也不知道),有一个医生,这位医生的医术很高明,很多人来找他看病。
  当时恰逢战乱,打得你死我活,敌对双方的受伤士兵都来找他治疗,他来者不拒,悉心照料使他们很快康复。
  很快,他就惊奇地发现,原先治好的人竟然又负伤了,还是来找他,没办法,战争年代刀剑无眼,其实我们也不想光荣负伤,您受累了。
  看起来这场仗时间很长,不断有新伤员来找他,但让人高兴的是,老伤员似乎越来越少——战死了就不用治伤了。
  如此周而复始,他终于崩溃了,我治好了他们,他们又去打,然后又负伤,我再去医治,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于是他丢掉了药箱,远离了诊所,跑到山区隐居起来。
  但没过多久,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又回到了诊所,照旧开始医治那些负伤的士兵。
  于是有人问他:
  “为什么你会回来医治这些人?”
  他笑着回答:
  “因为我本就是个医生啊!”
  这就是最终的答案。
  无论徐阶是否斗倒了严嵩,无论张居正是不是一个杰出的改革家,都不关李时珍的事,他只是一个医生,他知道,生命很珍贵,也很柔弱,作为一个医生,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生命的存在。
  这就是明代医生李时珍的觉悟,以及他抛弃荣华富贵,历经困苦三十年著书救人的唯一动机与目的。
  在我被吸收为医学事业中的一员时,我严肃地保证将我的一生奉献于为人类服务。
  我将用我的良心和尊严来行使我的职业。我的病人的健康将是我首先考虑的。我将尊重病人所交给我的秘密。我将极尽所能来保持医学职业的荣誉和可贵的传统。我的同道均是我的兄弟。
  我不允许宗教、国籍、政治派别或地位来干扰我的职责和我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我对人的生命,从其孕育之始,就保持最高的尊重,即使在威胁下,我决不将我的医学知识用于违反人道主义规范的事情。
  我出自内心和以我的荣誉,庄严地作此保证。
  ——1948年医学日内瓦宣言
  我知道,李时珍没有读过这一段宣言,但他做到了。
  他告诉我们,最伟大的人是没有派系的,最伟大的爱是没有分别的。
  所以,在我国漫长的你死我活斗争史中,我写下了这一节,并以不朽命名,以纪念这个医生,这个超越信仰与差别,以一己之力挽救无数人生命的伟大人物。
  伟大的李时珍医生永垂不朽!

  5.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写过无数个人物,有好人,也有坏人,而张居正,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个。
  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
  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也有缺点,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
  一句话,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一个复杂的人。
  但在明代浩如烟海的人物中,最打动我的,却正是这个复杂的人。
  十年前,当我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时,在一个极为特殊的场合,有一个人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我记得,当时我碍于形势,连连点头,虽然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一晃十年过去了,如他所言,我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所幸,这两样东西我还带着,虽然不多,总算还有。
  当然,我并不因此感到自豪,因为这并非是我的意志有多坚强,或是人格有多高尚。唯一的原因在于,我遇到的人还不够坏,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吃的苦头还不够大。
  我也曾经见到,许多道貌岸然的所谓道学家,整日把仁义道德放在嘴边,所作所为却尽为男盗女娼之流。
  我并不愤怒,恰恰相反,我理解他们,在生存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之间,他们选择了前者,仅此而已,虽不合理,却很合法。
  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人在历经沧桑苦难之后,都会变成和他们一样的人。
  直到我真正读懂了张居正,读懂了他的经历,他的情感,以及他的选择。我才找到了一个答案,一个让人宽慰的答案。
  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
  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6

  附:

  《明朝的那些事儿》经典语录

  1.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733]
  2.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736]
  3.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741]
  4.其次,我们知道,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殴,都有固定的行动计划,逃跑路线,事前统
  一分发兵器(如菜刀,木棍等),事后找人出来背黑锅,一应俱全才开始行动.[748]
  5.这就是传说中的"官话",俗称废话。[753]
  6.哭是为了发泄情绪,流泪是最为重要的,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低声哭没啥用,
  一定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755]
  7.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这就是明代官员的气节。[755]
  8.没有竞争的完全市场只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引自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
  社出版)[767]
  9.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
  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768]
  10.请大家务必相信,长得帅除了好找老婆外,还容易升官,这条理论应该是靠得住
  的,夏先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768]
  11.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落伍了,为适应潮流
  的发展,政治组织应运而生,大规模的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771]
  12.人无耻到这个地步,是不容易的。[772]
  13.不知为什么,这位皇帝继位十年,却一直没有儿子,原因不详,这种事向来都是

  绝对隐私,一般也是大娘大婶街头谈论的热门话题,换到今天也得偷偷摸摸地上医院,
  更何况在那万恶的旧社会。[775]
  14.所谓以天下为己任,通俗解释就是天下都是老子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
  780]
  15.活着是我的人,死了是我的死人,化成了灰还要拿去肥田![780]
  16.其实统治王朝就是经营企业,只不过治国这一摊生意更大而已,做一般生意要交
  税、还要应付工商检查、安全检查、消防检查,逢年过节还得上贡,流年不利还会亏本
  破产。
  相对而言,建立王朝这笔生意就好做得多了,除了启动资金过高(要敢拚命),经
  营周期不定(没准明天就牺牲)外,只要一朝成功,就立马鸟枪换炮。从此不但不用交
  钱,还可以收别人的钱,想收多少自己说了算,除了你管别人,没人敢管你。
  因为开政府比开公司的利润更大,前景更广,所以自古以来,无数人都跃跃欲试,
  但成功者寥寥无几(就那么几个朝代)。[788]
  17.所谓神秘,就是搞不清,摸不透,整日捧着道经,四处搜集奇怪的材料,在烟雾
  缭绕的丹炉前添柴火,然后看着那炼出的鬼都没胆吃的玩意手舞足蹈,谁也不知道这帮
  人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嘛。总之一个字:玄。[789]
  18.这实在是让人悲痛的事情,一般到这种时候,都会有固定剧本:跳出来一大帮亲
  戚朋友,说些什么不要悲伤、要正常发挥水平、告慰先人之类的话,然后主人公擦干眼
  泪,抬头望天,握拳作苦大仇深状,毅然踏上前进的道路。[793]
  19.在清除敌人首脑之前,必须先扫除一切外围和帮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
  ,所谓掺沙子、挖墙脚是也。[803]
  20.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他们太天真,太幼稚,他们或许能够在
  考试中得到一百分,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却无法使
  用,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却被撞得头破血流。[815]
  21.什么是知行合一?答:就是知与行的合一。评:废话。[815]
  22.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
  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
  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
  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816]
  23.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
  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

  ,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
  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819]
  24.所谓同志,是指志同道合的人。[821]
  25.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忽悠,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正所谓:只有想
  不到,没有忽不了。[824]
  26.这个“世代”到底有多久?
  一般来说,怎么也得有个一百年吧?
  一百年?那是起步价,六百年起!还不打折![825]
  27.所谓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是也。[828]
  28.虽然这套把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却屡试不爽,而要使出这一招,也并非凡人可
  行,要知道,突然之间悲从心头起,鼻涕眼泪说下就下,毫不含糊,对脸部肌肉和中枢
  神经的技巧控制已到出神入化之地步,百年之后,犹让人叹为观止。[830]
  29.历史证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会变成恶狼。[831]
  30.可是在权力的擂台上,不折不扣的好人注定是要完蛋的。[831]
  31.可是政治高手就如同江湖大侠,想要金盆洗手一走了之,那是很难的,须知做大
  侠虽然风光,干掉大侠却更为风光。而政治高手们在打架时,从来不会玩三板斧,他们
  都是耍套路的,从毫不起眼的起手式,环环相扣,直到最后那致命的一击。[836]
  32.“即使日后身处绝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是的,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
  心,要隐忍,要忍受痛苦和折磨,要坚强地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胜利的希望。[838]
  33.这是国家形象问题,换句话说,就算给得起钱,也丢不起人。[843]
  34.外交,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但它还有另外一个通俗的解释——用最
  礼貌的方式,说出最肮脏的话。[845]
  35.牺牲尊严是不够的,要想在这场残酷的游戏里笑到最后,还必须背离原则,因为
  眼前的敌手,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而要战胜一个无原则的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弃
  所有的原则。[849]
  36.这就是传说中骂人的最高境界——先夸后骂,夸骂合一。[849]
  37.但隐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终将爆发在最后那一刻。[850]
  38.居庙堂之上,处江湖之远,皆忧其民者,方可为官。[860]
  39.在很多情况下,弹劾是一种政治手段,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大家同朝为官,混
  个功名也不容易,弹劾贪污,下次就少贪点,弹劾礼仪,那就注意点形象,就算是弹劾
  长相不佳,最多不过是去整容,你来我往,相敬如宾。而死劾,并非是简单的文书,它
  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弹劾的罪状是足以置对方死地的罪名,弹劾的对象是足以决定
  自己生死的人,弹劾的结果是九死一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生命为赌注,冒死上劾,是为死劾。死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861]
  40.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
  ,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
  反逻辑的行为。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明知不可
  为而为之。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862]
  41.十六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想在保住脑袋,混碗饭吃,就得时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动态。[863]
  42.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870]
  43.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870]

  遗憾,字数太多输不了了。。
1.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债兮你要还。[733]
2.必须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736]
3.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741]
4.其次,我们知道,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殴,都有固定的行动计划,逃跑路线,事前统一分发兵器(如菜刀,木棍等),事后找人出来背黑锅,一应俱全才开始行动。[748]
5.这就是传说中的"官话",俗称废话。[753]
6.哭是为了发泄情绪,流泪是最为重要的,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低声哭没啥用,一定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755]
7.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这就是明代官员的气节。[755]
8.没有竞争的完全市场只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引自微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767]
9.要知道,越接近心脏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见皇帝也着实是个美差,甭管表现如何,混个脸熟才是正理。[768]
10.请大家务必相信,长得帅除了好找老婆外,还容易升官,这条理论应该是靠得住的,夏先生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768]
11.世界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事实证明,一对一的政治单挑已经落伍了,为适应潮流的发展,政治组织应运而生,大规模的集体斗殴即将拉开序幕。[771]
12.人无耻到这个地步,是不容易的。[772]
13.不知为什么,这位皇帝继位十年,却一直没有儿子,原因不详,这种事向来都是绝对隐私,一般也是大娘大婶街头谈论的热门话题,换到今天也得偷偷摸摸地上医院,更何况在那万恶的旧社会。[775]
14.所谓以天下为己任,通俗解释就是天下都是老子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780]
15.活着是我的人,死了是我的死人,化成了灰还要拿去肥田![780]
16.其实统治王朝就是经营企业,只不过治国这一摊生意更大而已,做一般生意要交税、还要应付工商检查、安全检查、消防检查,逢年过节还得上贡,流年不利还会亏本破产。
相对而言,建立王朝这笔生意就好做得多了,除了启动资金过高(要敢拚命),经营周期不定(没准明天就牺牲)外,只要一朝成功,就立马鸟枪换炮。从此不但不用交钱,还可以收别人的钱,想收多少自己说了算,除了你管别人,没人敢管你。因为开政府比开公司的利润更大,前景更广,所以自古以来,无数人都跃跃欲试,但成功者寥寥无几(就那么几个朝代)。[788]
17.所谓神秘,就是搞不清,摸不透,整日捧着道经,四处搜集奇怪的材料,在烟雾缭绕的丹炉前添柴火,然后看着那炼出的鬼都没胆吃的玩意手舞足蹈,谁也不知道这帮人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嘛。总之一个字:玄。[789]
18.这实在是让人悲痛的事情,一般到这种时候,都会有固定剧本:跳出来一大帮亲戚朋友,说些什么不要悲伤、要正常发挥水平、告慰先人之类的话,然后主人公擦干眼泪,抬头望天,握拳作苦大仇深状,毅然踏上前进的道路。[793]
19.在清除敌人首脑之前,必须先扫除一切外围和帮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所谓掺沙子、挖墙脚是也。[803]
20.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人是不会懂得这些的,他们太天真,太幼稚,他们或许能够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却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虽然手握真理,却无法使用,满怀热情地踏入社会,却被撞得头破血流。[815]
21.什么是知行合一?答:就是知与行的合一。评:废话。[815]
22.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驱动人们的魔力,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徐阶终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无论有多么伟大正直的理想,要实现它,还必须懂得两个字——变通。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816]
23.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不经历黑暗的人,是无法懂得光明的。[819]
24.所谓同志,是指志同道合的人。[821]
25.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敢忽悠,什么奇迹都是可能发生的。正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忽不了。[824]
26.这个“世代”到底有多久?
一般来说,怎么也得有个一百年吧?
一百年?那是起步价,六百年起!还不打折![825]
27.所谓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是也。[828]
28.虽然这套把戏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却屡试不爽,而要使出这一招,也并非凡人可行,要知道,突然之间悲从心头起,鼻涕眼泪说下就下,毫不含糊,对脸部肌肉和中枢神经的技巧控制已到出神入化之地步,百年之后,犹让人叹为观止。[830]
29.历史证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会变成恶狼。[831]
30.可是在权力的擂台上,不折不扣的好人注定是要完蛋的。[831]
31.可是政治高手就如同江湖大侠,想要金盆洗手一走了之,那是很难的,须知做大侠虽然风光,干掉大侠却更为风光。而政治高手们在打架时,从来不会玩三板斧,他们都是耍套路的,从毫不起眼的起手式,环环相扣,直到最后那致命的一击。836]
32.“即使日后身处绝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是的,这句话我一直牢记在心,要隐忍,要忍受痛苦和折磨,要坚强地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胜利的希望。[838]
33.这是国家形象问题,换句话说,就算给得起钱,也丢不起人。[843]
34.外交,是指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方法,但它还有另外一个通俗的解释——用最礼貌的方式,说出最肮脏的话。[845]
35.牺牲尊严是不够的,要想在这场残酷的游戏里笑到最后,还必须背离原则,因为眼前的敌手,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而要战胜一个无原则的对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弃所有的原则。[849]
36.这就是传说中骂人的最高境界——先夸后骂,夸骂合一。[849]
37.但隐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终将爆发在最后那一刻。[850]
38.居庙堂之上,处江湖之远,皆忧其民者,方可为官。[860]
39.在很多情况下,弹劾是一种政治手段,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大家同朝为官,混个功名也不容易,弹劾贪污,下次就少贪点,弹劾礼仪,那就注意点形象,就算是弹劾长相不佳,最多不过是去整容,你来我往,相敬如宾。而死劾,并非是简单的文书,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心,弹劾的罪状是足以置对方死地的罪名,弹劾的对象是足以决定自己生死的人,弹劾的结果是九死一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生命为赌注,冒死上劾,是为死劾。死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861]
40.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说来这种行为有着很多称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飞蛾扑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862]
41.十六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想在保住脑袋,混碗饭吃,就得时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动态。[863]
42.历经磨难,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强权,虽死无惧,叫做勇气。[870]
43.对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870]
44.倭人为寇,是为倭寇。但恶劣的品行并不能否定他们的战斗力,且不说这帮人的武艺和战术水平,单说人家冒着掉进海里喂鱼的危险,跑上千里路来抢劫,就能充分说明他们的犯罪决心和毅力。[872]
45.四十个人就敢到南京搞自助游,要有四千个人,没准就敢去北京集资建房了(打不过地产商)。[878]
46.事实证明,中华武术确实是博大精深,拿刀的武士干不过拿棍的和尚,管你什么“阴流”、“剑道”,几棍子扫过去全部滚蛋。[880]
47.要说这本书(指《易经》),那可真算得上是万金油,上至外星生物,天外来客,下到世界文明,人类前途,都可以从这本书里推出来,反正随你去读。[882]
48.一说起明代的科举考试制度,总是千人踩、万人踹,什么葬送人才,禁锢思想等等,比黑社会还黑,比十大酷刑还狠,但历史已经证明,在那年头,这是一个最为科学的制度。在科举的考场上,没有绝对的公正,却有相对的公平,无论你是世家子弟,还是贫苦百姓,要想奔出美好前途,只有一个选择——拿起手中的笔,把那张考卷答完。然后封上你的姓名,等待着命运的来临。事实证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是中第的最佳途径,想玩花样,走后门,几乎肯定是死路一条。[887]
49.明代的言官们是很有民主精神的,几乎个个都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度,外加唾液系统非常发达,且极具穷追猛打的狗仔队精神,遇到这种事情当然不会放过,逮住就咬,咬住就不放。[888]
50。但是历史无数次证明,棍棒打不倒经济规律,发家致富的意志和决心是无法阻拦的。[893]
51.在日本史书里,战国被描述成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无数勇猛之士在万军之中横冲直撞,着实壮观。但是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比如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桶狭间战役,那位威震日本,号称无人可挡的大诸侯今川义元,手底下的全部兵力不过四五万人,仅此而已。当时,一般战役两方人数加在一起也就五六千人,要摆在中国,这也就是个仪仗队,不过倒怪不得日本同志们,毕竟人口有限,要组织个大规模战役难度太大,说句寒掺话,能战死个几千人已经很不容易了。[895]
52.但就在宗礼准备预写他的第四次捷报时,徐海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897]
53.所谓强硬的手段,并不一定是指武力。只要能够消灭对手,可以使用任何方法。[902]
54.但是阅人无数的王翘翠依然选中了他,选中了这个可能明天脑袋就要搬家的倭寇,这似乎是一个毫无逻辑的选择,不是因为金钱,也不是因为权势。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一个理由的话,我相信它的名字叫爱情。[905]
55.为了实现日本同行光荣地去死,义无反顾地去死的武士道主义精神,把背黑锅啃骨头进行到底,徐海在出发前反复对他们强调,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最为强悍的明军,即将进行的,是一场艰苦的战斗,正是实现个人价值(战死)的最好时机。[907]
56.胡宗宪之所以如此安心,是因为俞大猷有一个公认的作战特点——“计定而后大举,兵集而后齐发”。通俗点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鬼子不拉弦。[908]
57.这也算是老把戏了,就如同水浒传里的林冲,好不容易上了梁山,王伦大哥却告诉他,要想入伙,必须下山杀一个人。作为梁山流氓团伙的头目,王伦的这一指示可谓用心良苦,因为只有杀了人,才能全心全意干坏事,并培养出对组织的高度认同感和深刻的危机感(出了事大家一起完蛋,谁也别想跑)。[911]
58.如果要搞个三千年来的世界畅销书排行榜,《孙子兵法》至少可以排进前五十名,此书早已打入国际市场,行销海外,这本书拿破仑买过,希特勒也买过,上到八十岁的老头,下到四五岁的孩童,都是孙子的忠实读者。[931]
59.要想实现自我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拥有脚踏实地,切实可行的方法
上面的同志说得很好!但对于我而言,就一句话:
“迟到的正义仍然是正义。”
作者不止一次地说道这句话。相信也是他的初衷。
我觉得最经典的还是那段话
杨涟死了以后
对他一生的总结那段 在第六本 你可以去找找
1.在利益面前,要保持忠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 后悔和如果这两个词在历史中从来就没有市场。
3.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知道,宽容从来都不是软弱。
4. 因为真正的史笔并不是史官手下的毛笔,而是人心。
5. 历史才是事物发展最终的判断者。
6. 所有战争的胜负关系都遵循着一个最根本的原理: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参加战争的人。
7. 朱棣虽然不是导演,却是戏霸。让我演李渊,你小子还没睡醒吧!
(^^..笑死..朱高煦..你真的太搞笑了..呆孩子..)
8. 一无所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到后再失去。
9. “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这是明史里的..^^)
10. 真正的仁厚也是需要勇气的。
11. 不干扰百姓们的生活,增加他们的负担,为其当为之事,治民若水,因势利导,才是皇帝治国的最高境界。
12 所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
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
如此之人,方可称为英雄!
13. 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
14. 无论在多么绝望的情况下,也不要放弃希望,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创造奇迹。
15. 其实我们不需要刻意去寻找什么,因为最宝贵的东西,往往就在我们身边。
16. 人生中最难承受的并不是忍,而是等。
17. 有时候,屈辱地活着比悲壮地死去更需要勇气。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仇恨往往比爱更有生命力,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

生如夏花,逝如冬雪。人生如此,何悔何怨

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然而这个亲信用自己的行为重新解释了死党这个词的含义——致你于死地的同党

“当然了,如果你有幸拿到前两张铁券,倒也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第一版“开国辅运”,因为据有关部门统计,拿到这张铁券的人80%以上都会由朱元璋同志额外附送一张阴曹地府的观光游览券。 此外还附有特别说明:单程票,适用于全家老小,可反复使用多次,不限人数。”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大致都是有期限的。一个人能红两年,很可能是偶然的,能红十年,就是有道行的,能红二十年,那是刘德华。”

“40个倭寇就敢到南京搞自助游,400个还敢到北京集资盖房(当然是斗不过地主的) ”

“要想入关,必须攻克宁远;要想攻克宁远,必须攻克锦州;要想攻克锦州,攻克不了。”

为了打消朱祁镇心中的疑虑,以免有朝一日被不明不白地干掉,他特意来到京城说明情况。宾主双方举行了会谈,会谈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举行,双方回顾了多年来的传统友谊,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朱瞻墡重申了皇位是朱祁镇不可分割的财产,表示将来会坚定不移地主张这一原则。朱祁镇则高度评价了朱瞻墡所做的贡献,希望双方在各个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这里先提一下朱圣人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观点,说起来真可谓是家喻户晓,鼎鼎大名——“存天理,去人欲”,这句话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则更为著名——“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世界的本原。 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牺牲人的所有欲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望。 这是一个对后世产生了极大(或者说极坏)影响的理论,到了明代,这套理论已经成为了各级教育机构的通用教材,也是大明王朝各级官僚们的行为法则和指导思想,在那个时候,朱圣人的话就是真理,没有多少人敢于质疑这套理论。 可是王守仁开始怀疑了,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

我们的是不同的,这位哲学家的世界是分裂成两块的,一块叫做“理”,另一块叫做“欲”。 朱圣人认为“理”是存在于万物中的,但却有着一个大敌,那就是“欲”,所谓“理”,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和准则,只要人人都遵循了“理”,幸福的生活就来了,那好处多了去了,天下安定了,世界和平了,宇宙也协调了。换在今天,这玩意儿还能降低犯罪率,稳定社会,那些翻墙入室的,飞车抢包的,调戏妇女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会统统地消失。最终实现和谐社会。

1、现在老上级进去了,遇到了老下级,这就好比是路上遇到劫道的,一看,原来你是我小学时候的同学,还一起罚过站,这就不好下手了。咬咬牙,哥们你过去吧,这单生意我不做了,下次注意点,别再到我的营业区域里转悠。
2、一般说来,管牢房的人交际都比较广泛。特别是天牢、诏狱这种高档次监狱,进来的除了窦娥、忠良外,大都有点水平,或是特殊技能,江洋大盗之类的牛人也不少见。
3、说起周兄,还有个哭笑不得的故事,当初他在外地当官,有一次人家请他看戏,开始挺高兴,结果看到一半,突然怒发冲冠,众目睽睽之下跳上舞台,抓住演员一顿暴打,打完就走。这位演员之所以被打,只是因为那天,他演的是秦桧。
4、听说当年演白毛女的时候,通常是演着演着,下面突来一枪,把黄世仁同志干掉,看来是有历史传统的。
5、明代的官员,如果没有经济问题,进士出身,十几年下来,至少也能混个四品。而高先生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混了整整三十三年,熬死两个皇帝,连作风问题都没有,到天启三年(1623),也才当了个兵部侍郎,非常人所能及。
6、事情确实如此,袁崇焕刚刚放话,就升官了。因为朝廷听说了袁崇焕的话,大为高兴,把他提为正五品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关监军,以表彰他勇于背黑锅的勇敢精神。
7、大家听到这个消息,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纷纷来为袁崇焕送行,有的还带上了自己的子女,以达到深刻的教育意义:看到了吧,这人就要上刑场了,看你还敢胡乱说话!

求明朝那些事儿精彩片段

注意是段,不是句
邓子龙战死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挡住了日军的退路。
在岛津义弘看来,失去将领的明军很快就会被击溃,并乖乖地让开道路。

但是他错了。

此时的明军已不再需要指挥,当他们亲眼目睹那悲壮的一幕,怒火被彻底引燃之时,勇气和愤怒已经成为了最为伟大的统帅。

在复仇火焰的驱使下,邓子龙的浙兵发动了潮水般的逆袭,日军节节败退,被赶回了露梁海内。

岛津义弘军的末日终于来临,等候已久的陈璘和李舜臣对日舰发动了最后进攻,数百门舰炮猛烈轰鸣,无数日军不是被炮弹当场炸死,就是跳海当饲料。在刺鼻的硫磺和血腥味中,伴随着燃烧的烈焰,蓝色的露梁海一片赤红。

这就是曾经横行海上,骁勇善战的岛津水军的最后一幕,也是古往今来侵略者的必然结局。

绝望的日军开始了最后的反扑,但已于事无补,在大炮的轰鸣声中,他们都将前往同一个世界。

……

露梁海大捷后,翘首期盼的小西行长部终于彻底崩溃,纷纷化整为零,四散奔逃,小西行长不落人后,率残部趁明军不备,乘船偷渡出海,经过千辛万苦逃回日本,余部大部被歼。

至此,抗倭援朝战争正式结束,此战历时七年,最终,以中国军队的彻底胜利,以及日本军队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七年前,那杯由邪恶与野心酿成的苦酒,最终浇到丰臣秀吉的坟头上。

活该,死了也该。

正义终究战胜了邪恶,无论此时,或是三百四十年后,历史都用事实告诉了我们相同的道理:

无论何时何地,总会有那么几个不安分的侵略者,他们或许残暴,或许强大,或许看似不可战胜,但终将被埋葬。

……

然而无论大小,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一件事情:

四百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摧垮贪欲和邪恶,远赴他乡,进行过一场伟大的战争,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知道有这样一场战争,有这样一群人,曾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英勇奋战,毫无畏惧。

为了那些无比的智慧,无畏的勇气,以及无私的牺牲。

万历二十七年(1599)四月,征倭总兵麻贵率军凯旋归来,明神宗在午门接见了他。

在搞完大大小小不厌其烦的程序仪式后,明神宗下旨,当众宣读大明诏书,通传天下,宣告抗倭援朝之役就此结束。

这是一封诏书,也是一个预言,因为在这份长篇大论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如果你的书是典藏版的,我认为有意思的在第四部,就是王守仁他爹教训他那一段,反正我快笑喷了,袁崇焕那一段也可以。
个人认为是北京保卫战那段最激情!
本文标题: 明朝那些事儿有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情节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8015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明代铠甲以什么为主为什么满清鞑子这么残忍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