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分古代中国将军和士兵的铠甲怎么区分古代中国将军和士兵的铠甲楼楼你好^_^~西周时和西周以前铠甲只有雏形,都是皮甲、布甲,防...
怎么区分古代中国将军和士兵的铠甲
怎么区分古代中国将军和士兵的铠甲战国时候的铠甲,多用金属所做,在战国初期至前后期,战国将士普遍用牛皮甲硬藤甲, 主要用来抵挡弓箭,从战国中期开始,战国出现了铁甲以及金属铠甲,士兵的铠甲多用铜所做,副将以上的官职的将士铠甲为铁所做,那时我国的冶铁技术不发达,所以铠甲大多说都用牛皮硬藤铜所做,但也有金属铠甲。
秦将军铠甲: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 ,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 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 ,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 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秦代兵士铠甲:这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 ,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皆为64厘米,其下摆一般多呈圆形,周围不另施边缘。
西汉时期,铁制铠甲开始普及,并逐渐成为军中主要装备,这种铁甲当时称为“玄甲”。西代戎服在整体上有很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穿禅衣,下穿裤。汉代戎服的颜色为赤、绛等都属红色。
西夏铠甲: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盔、披膊与宋 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两裆甲,长及膝上 ,还是以短甲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些。西夏的官服为也可作戎服,如辽代的契丹服一样,两者五明显差别。由于西夏社会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平等,因此在服饰上的等级观念不那么强。
元代铠甲:有柳叶甲、有铁罗圈甲等。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为铁网甲,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制作极为精巧。另外还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 一种本民族的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 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还有一种辫线袄与质孙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摆宽大 、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 ,或称“腰线袄子”。这种服装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军队的将校和宫廷的侍卫 、武士都可服用。
明代铠甲: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 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 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 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
明代将士的铠甲真有传言中的这么华丽吗
一直以来,在涉及古代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军官都披挂金光灿灿的山纹甲,肩上有巨大的铜制吞肩兽等等形象很夸张和炫酷的铠甲。其实这种形象我们在明代的墓道石像生和寺庙雕塑壁画上见到很多,特别是小时候的连环画更是将这个形象深入人心。参考明代的《出警入跸图》,里面的军人装束也是非常华丽。那么在真实历史中,普通明军军官们当年真的是穿戴如此华丽吗?
▲皇家御林军的华丽军服以威武漂亮为第一要务
确实,在《出警入跸图》中,出现了大量披挂华丽铠甲的军人,但是这不是在作战而是御前仪仗。军礼服和作战常服是差别巨大的,金光灿灿、威风凛凛的大汉将军是朝廷的仪仗队,他们的金盔金甲以威武美观为主要功能。这样的铠甲是需要细心维护的,大汉将军交班要将金甲擦拭干净保养后再上交库房存放,当值时再来凭腰牌领取。皇帝有时看到大汉将军的金甲保养不善、不够明亮耀眼,还要发脾气责罚相关人员,可见漂亮才是军礼服最重要的要求。野战军就不同,耐用便利才是第一要务。明代野战铠甲由国家统一制作,标准化生产,从成本考虑不会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经济实用,可以大量列装部队是直到今天仍然适用的野战军服标准。
▲大汉将军的豪华铠甲需要精心维护
所以我们再来看当年的《太平抗倭图卷》,这里有比较真实的抗倭明军的装束描绘。我们可以看到,骑在马上的高级将领就穿普通的札甲,没有任何装饰也没有夸张的吞肩兽,代表高级军阶的是头盔上的簪缨和小旗,他头盔的式样也和礼仪凤翅盔很像。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帽子是最重要的服装,历代体现官员级别的最重要的标志都是帽子。在战场上,军官们都披挂差不多的朴素铠甲,从头盔的式样和簪缨上区别官阶。如果在一群黑鸦鸦披铁甲的军官里,很突兀的有一个金盔金甲亮闪闪的将军,他就太显眼和容易被攻击了。
▲《抗倭图卷》中主将的形象,披挂普通的札甲,戴凤翅盔有代表高级军阶的簪缨和小旗
在《太平抗倭图卷》上除了主将戴礼仪凤翅盔外,其他军官都带统一的斗笠型盔。这种从宋代就有的头盔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利于批量制造,适合国家大批装备部队。其轻便而且宽帽檐可以防卫流矢,在明代非常流行甚至皇帝也戴。斗笠盔的流行影响了东南亚国家几百年,一直到近代,缅甸泰国的传统盔甲还是戴斗笠盔。
▲明代皇帝的高级斗笠盔
▲出土的明代实战斗笠盔
▲明代军官斗笠盔复原
▲连环画戚家军,这种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并不真实
▲这种装饰华丽的夸张的铠甲在实战中不可能存在
▲俞大猷绣像,这是穿戴了华丽的朝觐礼服
另外,明代是个从冷兵器时代向冷兵器火器混用时代过渡的朝代,盔甲的式样也逐渐变化。在明早期冷兵器为主,盔甲式样以金属札甲为主;到了中晚期火器使用渐多,盔甲以轻便的布面甲和锁子甲为主。抗倭战争在嘉靖年间,在战争中火器已经十分普及,布面甲已经很常见了。由于明代的铠甲只能官造并由官府武库贮藏,个人私藏铠甲是大罪有谋逆之嫌。所以明代军人的铠甲装备只能在在战时由国家武库统一调配发放。在《太平抗倭图卷》中,我们看到骑在马上的军官还披挂明代早期的札甲,应该是国家武库仓促之间调用了早期开国时代的库存配发前线。由于金属札甲沉重,只有骑兵才会配发。而需要长途行军的步兵军官仍以布面甲锁子甲为主,普通士兵只有号衣或者简单的布面胸甲。
▲明代火铳手的布面甲内衬铁甲片,根据山西传世实物复原
野战部队的铠甲也有区别,抗倭援朝的明军明显甲胄装备率高。由于是北方气候寒冷,又以骑兵为主,驻朝明军装备了比较多的铠甲。同时由于朝廷拨款力度不一样,作为朝廷精锐的驻朝明军享受更优先的装备配给。在《平番得胜图》中,将领披挂全套带护臂的札甲戴凤翅盔簪缨高耸,军官穿不带护臂的长札甲或布面甲,近卫穿札甲护胸,这是明军北方精锐的打扮。
▲卡通版《平番得胜图》,可以看出北方明军精锐的比较齐全的装备
在地方临时征召的明军,比如戚家军则就屌丝一些了。军费靠地方总督调拨,装备领用没有优先权,京师武库的装备不会发给他们,只有地方武库的装备还得和其他部队争抢。所以如戚家军那样的临时集训征召的轻步兵,装备应该是俭朴而轻便的,远没有《荡寇风云》电影里那么威武雄壮。
历史上,真实戚家军的军官们应该是披挂布面甲或锁子甲没有装饰,头顶斗笠盔,主将戚继光应该穿和其他军官一样的朴素铠甲,只是他的斗笠盔上会有长长的朱红簪缨和小旗。士兵穿号衣无甲头包头巾,前排对敌的士兵有简单的布面胸甲做加强保护。真实的戚家军应该就是这样一支朴素的军队,他们没有金盔金甲却打败了凶悍的倭寇,他们没有华丽军服却有浙东人的坚韧和勇敢,这才是勇悍的吴越之魂。休言江南多文弱,虎士三千倭寇清。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凤翅金盔,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大汉将军的豪华铠甲需要精心维护
所以我们再来看当年的《太平抗倭图卷》,这里有比较真实的抗倭明军的装束描绘。我们可以看到,骑在马上的高级将领就穿普通的札甲,没有任何装饰也没有夸张的吞肩兽,代表高级军阶的是头盔上的簪缨和小旗,他头盔的式样也和礼仪凤翅盔很像。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帽子是最重要的服装,历代体现官员级别的最重要的标志都是帽子。在战场上,军官们都披挂差不多的朴素铠甲,从头盔的式样和簪缨上区别官阶。如果在一群黑鸦鸦披铁甲的军官里,很突兀的有一个金盔金甲亮闪闪的将军,他就太显眼和容易被攻击了。
▲《抗倭图卷》中主将的形象,披挂普通的札甲,戴凤翅盔有代表高级军阶的簪缨和小旗
在《太平抗倭图卷》上除了主将戴礼仪凤翅盔外,其他军官都带统一的斗笠型盔。这种从宋代就有的头盔加工工艺比较简单,利于批量制造,适合国家大批装备部队。其轻便而且宽帽檐可以防卫流矢,在明代非常流行甚至皇帝也戴。斗笠盔的流行影响了东南亚国家几百年,一直到近代,缅甸泰国的传统盔甲还是戴斗笠盔。
▲俞大猷绣像,这是穿戴了华丽的朝觐礼服
另外,明代是个从冷兵器时代向冷兵器火器混用时代过渡的朝代,盔甲的式样也逐渐变化。在明早期冷兵器为主,盔甲式样以金属札甲为主;到了中晚期火器使用渐多,盔甲以轻便的布面甲和锁子甲为主。抗倭战争在嘉靖年间,在战争中火器已经十分普及,布面甲已经很常见了。由于明代的铠甲只能官造并由官府武库贮藏,个人私藏铠甲是大罪有谋逆之嫌。所以明代军人的铠甲装备只能在在战时由国家武库统一调配发放。在《太平抗倭图卷》中,我们看到骑在马上的军官还披挂明代早期的札甲,应该是国家武库仓促之间调用了早期开国时代的库存配发前线。由于金属札甲沉重,只有骑兵才会配发。而需要长途行军的步兵军官仍以布面甲锁子甲为主,普通士兵只有号衣或者简单的布面胸甲。
▲明代火铳手的布面甲内衬铁甲片,根据山西传世实物复原
野战部队的铠甲也有区别,抗倭援朝的明军明显甲胄装备率高。由于是北方气候寒冷,又以骑兵为主,驻朝明军装备了比较多的铠甲。同时由于朝廷拨款力度不一样,作为朝廷精锐的驻朝明军享受更优先的装备配给。在《平番得胜图》中,将领披挂全套带护臂的札甲戴凤翅盔簪缨高耸,军官穿不带护臂的长札甲或布面甲,近卫穿札甲护胸,这是明军北方精锐的打扮。
历史上,真实戚家军的军官们应该是披挂布面甲或锁子甲没有装饰,头顶斗笠盔,主将戚继光应该穿和其他军官一样的朴素铠甲,只是他的斗笠盔上会有长长的朱红簪缨和小旗。士兵穿号衣无甲头包头巾,前排对敌的士兵有简单的布面胸甲做加强保护。真实的戚家军应该就是这样一支朴素的军队,他们没有金盔金甲却打败了凶悍的倭寇,他们没有华丽军服却有浙东人的坚韧和勇敢,这才是勇悍的吴越之魂。休言江南多文弱,虎士三千倭寇清。
明代在军事检阅和礼仪仪式上非常重视,还出现了专门用的礼仪性质的铠甲。检阅军队或者进行礼仪展示的时候,从事仪卫活动的侍卫官戴凤翅盔、锁子甲;锦衣卫戴金盔甲;将军着红盔青甲、金盔甲、红皮盔戗金甲和描银甲等。将军、锦衣卫都腰悬金牌,持弓箭矢、佩刀,执金瓜、叉、枪。礼仪铠甲色彩鲜艳;兵器明亮锋利,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银光。
明代的盔甲是不是深受蒙古人的影响
无论是汉人还是欧洲人,蒙古人的盔甲都比对手轻
首先,蒙古人是游牧民族,他们没有什么先进的冶金工业,所制盔甲也以皮甲为主
还有如楼下说的,蒙古骑兵都是轻骑兵,和欧洲那种重骑比起来是轻很多的
欧洲重骑是冲击步兵用的,对抗欧洲重骑,蒙古轻骑的策略就是骑着马跑,
重骑兵带着很多装甲,跑一会就跑不动了,这时蒙古人就再回头用弓箭射杀
这招无敌啊,要不怎么能一路打到欧洲呢
还有,你这个问题题的很无礼,你有认为蒙古人是靠重装甲打天下的?
还有,
明代士兵的铠甲是否铁制
在一电视连续剧中看到,明代抗击倭寇的战斗中,全身铠甲的中国士兵英勇地冲向倭寇,一倭寇用火铳瞄准冲近的身穿铠甲的中国士兵,对着他铠甲包裹的胸脯开火,那位全身铠甲的中国士兵惨叫着倒地牺牲.明代中国士兵身穿的铠甲是铁制成的吗?应该能够抵挡威力不是很强的火铳啊.铠甲多铁质,大都呈长方形,长约十厘米,宽约六厘米,上面有小孔。明代着眼减轻镜甲遵量,每付减至40斤至25斤,多为铁阀甲、锁子甲。
中国古代铠甲常识:
中国古代铠甲,由于材料、保存上的问题,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大部分只能根据史籍和出土的零碎来推测研究。我国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点,连接铠甲的麻绳或皮条就会腐烂,造成保存不易。而欧洲铠甲除了本身材料特点易于保存外,还因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传下来的也不少,再加上现在盔甲成为高档装饰品,更加深了现代西方人对盔甲的兴趣。
这里推荐一本书,书名叫>,作者是日本的蓧田耕一(唉...),由香港万里机构出版,在三联书店应该可以买到,港币是85元。书中以“斩”、“打”、“扎”、“射”、“城”、“火”、“暗”、“甲”八个类别对中国古代兵器进行描述。书中对各种不同类型古代兵器的长度和重量数据描绘非常精确,长度单位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日本人的严谨认真可见一斑。
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先帝赐臣铠表》。《晋书.吕光载记》描述此类铠甲“铠如环锁,射不可入。”唐代极为盛行,并将此甲列为13种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还仍有沿用。
古代所谓“金甲”东西方都有,是贵族为了显耀身份在铠甲上镀金而已。至于金丝甲,与其防护原理相似的应该是锁子甲,属于柔性铠甲,优点是透气性好,绝对重量小,缺点是防护能力差,不能抵挡大力的打击和刺击。
我国古代的盔甲并不轻。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KG,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KG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KG。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十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女真族金朝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KG,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祏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因为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
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甲片的编缀方法,横向均左片压右片,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铁甲”。练甲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
商代铠甲
衣、裳、舄是根据广汉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铜像和石边璋线刻人像复原,胄采用江西薪干县商墓出土实物,甲参考安阳殷墟遗址遗迹。
秦将军铠甲
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南北朝时期明光铠
魏晋北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筩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左面陶俑是戴兜鍪、穿明光铠的武将;右面是明光铠穿戴展示图。
隋甲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隋代戎服为圆领长袍。
唐甲
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
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可见,锁子与山文是并列的两种铠甲。
山文字甲
鱼鳞甲.罗圈甲.山文字甲,这些甲都属于一种范畴,它们不是全身甲。但是,我认为它们的某些防护能力是不同的,象山文字甲,它的“倒丫”甲片中间凸两边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这样甲表面形成无数的凹凸面,非常利于防箭。宋明两朝多装备此甲,甚至影响了民画艺术,民画中的武士都披此甲。我喜欢此甲,因为这是中国独有的。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在服饰方面基本沿袭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铠甲重又全用甲片编制,形制上变成两件套装。披膊与护肩联成一件;胸背甲与护腿连成另一件,以两根肩带前后系接,套于披膊护肩之上。另外五代继续使用皮甲,用大块皮革制成,并佩兜鍪及护项。本图为五代时期穿铠甲及戎服的武士复原图。
辽武士
据《辽史》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点。铠甲护腹好象都用皮带吊挂在腹前,然后用腰带固定,这一点与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圆护,是辽代特有的。辽代除用铁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装分为公服和常服两种,样式没有明显不同,都是盘领、窄袖长袍,与一般男子服饰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紧身一些。这两种都可作戎服。
金武士
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中期前后,铠甲很快完备起来,铠甲都有长而宽大的腿裙,其防护面积已与宋朝的相差无几,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响。金代戎服袍为盘领、窄袖,衣长至脚面;戎服袍还可以罩袍穿在铠甲外面。
西夏武士
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盔、披膊与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两裆甲,长及膝上,还是以短甲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些。西夏的官服为也可作戎服,如辽代的契丹服一样,两者五明显差别。由于西夏社会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平等,以此在服饰上的等级观念不那么强。
元武士
十三世纪蒙古士兵
元代铠甲有柳叶甲、有铁罗圈甲等。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为铁网甲,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制作极为精巧。另外还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种本民族的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还有一种辫线袄与质孙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这种服装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军队的将校和宫廷的侍卫、武士都可服用
清甲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此图为清代黄缎铜钉铜叶甲,但没有护心镜。
清朝时,大量使用的铠甲是绵甲,是在坚厚的绵或绢的布料上镶嵌有铁片,并用铜钉固定的一钟铠甲。看上去,就像一件绵大衣一样。绵甲具有一定的防寒性,适合中国北方步骑兵使用,厚实的布料中密嵌着铁甲叶,对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古代军队中用来遮护身体的装具,与胄配合使用。在古代又有「甲」、「函」、「铠」等不同名称。先秦主要用皮革制造称甲,另有用青铜甲片编缀者。战国时期用铁甲片编缀的铁甲始称铠,自此至明清两千多年,铁甲一直是铠甲的主要品项。
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人们从动物有韧皮厚甲得到启示,把兽皮等披在身上,又用藤条编成片状遮身体,以御攻击,这就是最原始的甲。在商周春秋千余年间,青铜兵器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铠甲的改进。为了武士着甲后活动灵便,皮甲已由整片改为先依据武士身体的部位,把皮裁成各种形状不同的甲片,再用丝线、皮条编缀成甲。据《考工记?冬官?函人》记载,当时的皮甲有犀甲、兕甲,还有削去革里肉,以两层或两层以上皮面制成的「合甲」,若论质量,当以合甲为上,兕甲次之,犀甲又次之。「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考工记》中还记载了函人制甲的标准、选材及制甲的各道工序的注意事项,因而制成的甲既坚固、实用,又非常美观。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大江南北出土过许多皮甲,保存最好者首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者,达十三领之多。皮甲有保护胸腹的甲身,保护下身的甲裙和保护两臂的甲袖,有效遮护相当大,甲片髹漆,用丝带编缀。
战国时期伴随着钢铁格斗兵器的出现,铁甲诞生了。先是遮护臂胫的铁衣,称「铁幕」,继而出现用铁甲片编缀成的铁甲。河北易县燕下都出土过铁甲片。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数千个陶俑,为研究秦代的铠甲提供了大量素材,这时的铠甲已相当完善,不同的兵种已装备不同的铠甲了。西汉时期,铁甲已普遍用来装备军队;因铁色黑,故称「玄甲」。早期的甲片甚大,称「札甲」,愈往后,甲片愈趋细小,如柳叶,似鱼鳞,遂有了「柳叶甲」、「鱼鳞甲」之称。铁甲的遮护部位也由胸背扩大到腰胯、肩膊。河北省满城中山王刘胜墓出土的就有这样一件细鳞甲。
东汉已出现用百炼钢甲片编缀的钢甲。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对制作钢铠,写过〈作刚铠赋〉,据说他还创制了一种防护性能更好的铠甲,以极为重视遮护上身上臂为主,叫「诸葛筩袖铠」,这种甲后来成为两晋的主要铠甲型式。三国时的良甲尚有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等。
南北朝时期重甲骑兵驰骋疆场,对甲胄要求甚高,当时武士皆着重甲,马披具装。早期多为遮护前胸后背的两当铠,后又加上遮护肩膊的披膊。北魏流行明光铠,这种铠甲由身甲、披膊和膝裙构成,最突出的特征是前胸及后背各有两个镜型圆护,明光映日,遂称「明光甲」。上述铠甲型式,都可以在南北朝墓葬出土的陶俑找到蓝本,隋唐时代明光铠也很盛行,《唐六典》把明光铠列为首位,其次还有光要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材质有铁、皮、木、白布、皂绢。宋代曾公亮《武经总要》绘有五领铠甲图像,并附有简单的文字记载,大意是甲有护身的甲身,上面缀有遮护上臂的披膊,下面有护腿的吊腿,颈上有兜鍪及护脖的顿项,能有效地保护身体的主要部位。《宋史?兵制》绍兴年间甲制为,一套甲用甲片一八二五片,重四十五~五十斤,且对披膊、甲身、兜鍪须用甲片多少,以及甲片的重量都有严格规定。与南宋对立的金国,有一种重装铠甲,可严密地遮护武士的身体,称「铁浮图」(铁塔)。《宋史?刘锜传》:「方大战时,兀术被白袍,乘甲马,以牙兵三千督战。兵皆重铠甲,号『铁浮图』。」从宋代起,火器开始应用于战争,传统的防御装具不再适用。为了抵御火器的攻击,出现了用新材料制作的铠甲,如绵甲,从宋代开始使用,明清广泛用于装备军队。这种绵甲用棉花和布制成,将棉花浸湿压实,反复缝纳,后来又密植铜钉,据说乌铳都难以穿透。明代军队中还广泛使用一种锁子甲。
曹魏时期就有锁子甲的记载,是由无数个铁环,环环相套制成,特点是重量轻,折曲度高,防护性能好。清代的铠甲保存至今的很多,最珍贵的是太祖努尔哈赤的铠甲,复制于干隆年间,通体为坎肩大褂式,绿地红番蓬闪缎面,上布镀银铜钉,袍里缀二百片精铁片。长一百一十腰宽、六十八公分,重十二公斤。清代还有为标显荣耀的特制铠甲,如武状元甲,与武状元胄相配套。《清会典图?武备二》记载:「武状元甲,炼铜,红绸里,红片金缘。通簇贝文铜鍱。两袖铜鍱四重,裙下周结绿�,下垂红緌,前后各四十行。」清藤牌军虎衣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铠甲军服,上衣下裤两件套,黄色,绘黑色斑纹,仿虎皮纹,与虎帽配合穿戴。
马甲
古代军队作战时用来遮护战马的装备。又称具装、马铠,主要用皮革制作,也有用铁者。一副齐备的马甲应包括遮护头部的面帘、遮护颈部的鸡颈、遮护胸部的当胸、遮护身腹的身甲、遮护臀部的搭后,以及插立在马臀搭后上的装饰物——寄生等六大部分。
先秦时期,尤重车兵,这时的马甲多用来装备驾战车的辕马。《诗经?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驷介即指披甲的战马,译作「清邑的军队驻在彭地,驷马披甲驰骤不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把马蒙上虎皮,冲击敌军,一战而胜。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和江陵包山楚墓中,都曾出土过皮马甲。曾侯乙墓出土者仅存马胄(面帘),马胄用整块牛皮制作,眼、耳部位挖孔,眼眶、颊腮部位压印花纹,满髹黑漆,花纹涂以红彩。包山楚墓出土马甲二具,皆由马胄、胸甲和身甲构成。与曾侯乙墓不同,包山楚墓的马胄由顶梁片、鼻侧片、面侧片各二块编缀,胸甲由五排二十五块甲片编缀,身甲由四十八块纵六列编缀,马甲两面皆髹漆,内黑外红。这两副马甲就整体而言,可以有效的遮护战马的主要部位,又因为它是由多块皮甲片编缀而成的,灵活便捷,不影响马的运动,可以说性能相当优良。
战国以后,战车没落,骑兵兴起,用于装备战车驭马的甲胄经改进而用来装备骑兵的战马。骑兵马甲始于东汉,但只是局部遮护。三国时期,马甲逐渐完备,已能遮护马的大部,但使用尚不普遍。
到了南北朝时期,熊熊的战火,把骑兵推到了军队的首位,当时人喜重甲,马重具装,有些国家组建了专门的重甲骑兵部队。《宋书?武帝纪》,武帝命宁朔将军索邈领鲜卑具装虎班突骑千余匹。从这一时期的壁画、画像砖以及墓葬出土的陶俑来看,战马具装铠已发展到了最完备的阶段,具备了前面所说的六大基本构件,以皮革,或铁作材料。这样,除了必要裸露在外的耳、眼、鼻、口、四肢、马尾外,战马的各个部位都有效地得到了保护。
马铠具装到隋唐时期虽渐趋衰落,但在军队中仍占一席之地。《宋史?仪卫志》记载:「甲,人铠也;具装,马铠也。宋有南北作坊,岁造甲铠具装。」曾公亮《武经总要》中绘有马甲的图形,与南北朝具装相比,形制无大变化,仍有面帘、鸡项、荡胸(即当胸)、身甲、搭后五大部分,只是少了竖立在马臀上的寄生。在辽和金的军队中都有重甲骑兵的建制。明清时期,再不见战马披具装的记载与实物了,马甲至此已完全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