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什么对士大夫阶层阶层那么好,甚至要和他们共治天下?在我看来,宋朝不是对世大夫阶层好,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和士大夫阶层联盟,...
宋朝为什么对士大夫阶层阶层那么好,甚至要和他们共治天下?
在我看来,宋朝不是对世大夫阶层好,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和士大夫阶层联盟,共同压制武将集团,实际上各取所需罢了。
纵观历史,文官身居高位最多就是贪权、贪钱,等他死后这些东西自然会回到君王手上。可武将权力过大就不一样了,他们手上权力大了,就容易滋生反心。更何况开国君王赵匡胤就是凭借手中兵权发动“陈桥兵变”,从而登基建立宋朝的。因此,赵匡胤对武将有充足的发言权,所以他留下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再加上天下经历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大家达成了共识:武将权力过大是一个朝代衰弱的开始,是一个乱世的开端。因此。压制武将权力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要靠君王一人实现对武将集团的压制明显不现实,所以君王必须寻找可靠的盟友。这些读着忠君、尊孔“圣贤书”的士大夫要比武将可靠的多,所以君王会和士大夫结盟,共同压制武将,从而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
文官身居高位最多就是贪权、贪权,在君王看来这无伤大雅;而武将信奉的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自己的实力够强,那九五至尊的位置也可以坐。
君王想找世大夫阶层结盟,而士大夫阶层也想找升级的“阶梯”,两者一拍即合,开始共同治理天下。刚开始皇权是占优势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大夫的权力不断扩大,逐渐达到和君王抗衡的地步,这就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美谈”---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
如果君王有机会,肯定会削弱士大夫阶层的权力。他想要的是一个不如自己的盟友,而不是一个分庭抗礼的对手。综上所述,宋朝不是对士大夫阶层好,只是宋朝君王和士大夫各取所需罢了。
北宋的政权形式,为何是士大夫和官家共治天下?
因为士大夫阶层的政治力量十分雄厚,已经能和宋朝君王分庭抗礼。
如果宋朝君王想撇开士大夫阶层单独治理国家,那是天方夜谭。上至宰相六部官员,下至大家族出身的部分七品县令,这都是士大夫阶层的成员。也就是说,士大夫阶层已经占据了官场中的许多席位,能和君王分庭抗礼。如果君王想绕开士大夫阶层单独实施自己的政令,那这些士大夫阶层出身的官员会选择阳奉阴违。这些政令得不到贯彻落实就只是写在纸上的“废话”,因此君王必须做出妥协,变相地和士大夫阶层共治天下。
当然,宋朝君王也不是啥都不懂的小白,不可能允许一个阶层和自己分庭抗礼、对抗皇权。只是士大夫阶层的出现充满了偶然和必然。首先,五代十国的战乱给天下带来了严重创伤,宋朝建立之后,第一任务就是恢复社会经济秩序,与民休息,通过合理的行政措施抚平战争创伤。这就需要选拔一定的官员代替君王治理天下,让武将去肯定不合适,毕竟五大三粗的他们哪懂政治上。因此,被派往全国各地的官员就成了最初的士大夫阶级,尤其是其中的大族子弟。
另一方面,宋朝君王极其忌惮武将势力,总是想方设法地削弱武将权力,制衡武将集团。君王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扶持士大夫阶层,也就是让文官和武官“打擂台”,以此限制武官的地位和权力,防止可能的兵变。事实证明,宋朝君王的目的实现了,但却出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产物---士大夫阶层。等宋朝君王反应过来的时候,士大夫阶层已经是庞然大物,宋朝君王只能选择妥协,和士大夫阶层共治天下。
如何理解“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三月,作为主兵政的大臣枢密使文彦博在与宋神宗对谈时,说:“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回答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君臣间的这次谈话,如同一场争论,并将各自心里话都明确表达无遗。
文彦博所谓“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意思是祖宗的成法已经非常完备了,如今变法改革,无异于瞎折腾,不但于国于民无益,反而会失去人心。这里的“人心”,就是指士大夫的人心。宋神宗说,改革祖宗成法,士大夫固然有些人不高兴,但于老百姓并无不利。于是,文彦博就讲出了那句经典名言,皇帝您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与老百姓共治天下。所谓士大夫,即指古代的士人和官吏,也指受过良好教育、经过科考出身的朝廷官员。
文彦博为什么讲这句话?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说此话的背景。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召在地方任职的王安石到京出任副宰相,要求他牵头组织变法。王安石便开始提出改革方案,组织班子,颁布新法,推动改革。熙宁三年(1070),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王安石提出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如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等,这些改革在全国大面积铺开。熙宁四年(1071),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就是这个时候与宋神宗君臣对谈时说的。
理解文彦博这句话,有一个问题要明确,就是文彦博的意思并非说只要贵族官员的利益,而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文彦博作为饱读儒家经典的孔孟之徒,他的爱民与忠君在思想上是一致而并不矛盾的,同时,他在老百姓利益方面,与王安石改革初衷也不矛盾。但是,还有个前提,即孟子所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也是文彦博奉为圭臬的孔孟之言,根深蒂固的统治思想。
他的意思是,你作为皇帝,是与劳心者一起治理老百姓的,而不是与老百姓一起治天下,治天下是皇帝和士大夫的事,老百姓高不高兴、答不答应并不重要,但改变祖宗法度,士大夫不乐意了、不高兴、不答应了,说明你这个事做得不对,所以,改革是错误的。
关于这场小小的争论,表达了文彦博的保守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反对宋神宗和王安石变法的心理和态度。
古代时期的帝王真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吗?
古代时期的帝王真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吗?这要看在哪什么时代,古代信息传递非常不发达,《寻秦记》中,项少龙穿越古代的第一个女人,连国家的都城都没有听说过。加上交通不便,人员流通需要各种手续,民众对国家的影响很大,但对帝位影响不大,对帝王影响最大的是掌握国家资源的士大夫,而隋朝以后,这种局面彻底改变。
隋朝时期,杨广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与人才,除大量收藏古籍(收藏量是唐朝时的近百倍),还大量开展平民的教育工作,又开创科举选才,打破了士大夫对国家资源的垄断,全面提升了民众对国家政治的影响力。
再加上杨广时期,大量修建官道、运河,使得信息传递更快、更广,自隋以后,民心成为了帝王生存的根本,唐、宋、元、明、清各朝,纷纷开始重视民间疾苦,这也是为何,中国人口自唐开始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大量官员出身于基层,特别是很多丞相都是科举状元,民众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同时民众为了改变命运,纷纷开始读书识字,使得唐以后,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不管是天外飞石,还是刮风下雨,抑或是地动山摇,一旦发生,民间必会出现各种舆论,这种舆论经常通过传颂,影响范围非常之广,帝王稍有处理不当,民心不稳,往往会引起地方出现反叛军,轻则动摇国本,重则改朝换代,特别是到了明朝时期,舆论非常自由,帝王经常要应对各种批评,到最后,很多帝王连选谁做太子,都不能随心所欲,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更加深了。
所以说,古代隋以前,帝王是得士大夫者得天下,隋以后确实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策,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时代。在重农轻商的古代社会里,商业在宋朝有了长足的发展。
而宋朝的“士大夫”也是历朝历代的“士大夫”生活条件最好的。朝廷对文人有着强于其他王朝的待遇,而民间也重视文化,对文人非常的尊重。
之所以会如此重视文人,是因为从宋太祖开始,宋朝的基本国策就是“重文轻武”。经历了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赵匡胤,对地方兵权有着深深的忌惮。
所以,他站稳脚跟之后,就搞了一次“杯酒释兵权”,弱化地方武装力量。而他后来的重禁军、轻边军等一系列军事政策,更是让宋朝的武备力量进一步弱化。
武备力量的弱化的同时,文人的春天到来了。那么,这种“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策,是从何而来?对宋朝有着哪些影响呢?
所谓的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其实有一部分是“以讹传讹”,说的也对,但也不全对。
历朝历代的君王,都希望皇权能够集中,无论说什么话都不可以全信。
要想讨论“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我们需要先看看宋太祖说过的几句话:“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
这句话,为后来北宋的言官加了一个护身符。正是因为宋太祖的这一句,让宋朝的言官可以肆意的去议论朝政,反正都不会死。
宋太祖还说过一句话:“本朝与士大夫、百姓共治天下”。他的本意并非是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包涵了百姓的。
这句话宋太祖想要表达的是他亲民的态度,是他在决定要“重文轻武”后,而拉拢一部分人的手段。想要“共”天下,是不存在的。说到底“共天下”的表现,就表现在宋朝对文人的重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