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町幕府的体制大名联合制:是由多个大名一起支持足利家统治日本足利家并没有直接管制其他大名的力量,只有山城国一国是足利家的直接领地...
室町幕府的体制
足利家并没有直接管制其他大名的力量,只有山城国一国是足利家的直接领地.
像足利义满这样的英杰人物,可以通过政治军事手段和权谋来控制大名,使足利家族稳定的统治幕府,但当足利家族的将军能力衰落时,大名就会开始不服从将军的命令,这也是导致后来应仁之乱及日本战国时代战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镰仓幕府的十六代执权中为何只有七个真正掌握实权?
建久三年(1192年),源赖朝出任征夷大将军,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幕府——镰仓幕府。但在源赖朝病死后十几年,源氏将军家彻底绝后,镰仓幕府的实权则控制在北条一族手中。
镰仓幕府将军在源氏绝嗣后先后由公卿和皇子担任,但都是没有任何实权的摆设,幕府实权则掌握在北条家世袭垄断的幕府执权手中。直到镰仓幕府灭亡,北条家共出现了十六代幕府执权。
奇怪的是,根据史料记载,镰仓幕府的十六代执权中真正掌握最高实权的执权只有七位(北条义时、北条泰时、北条经时、北条时赖、北条时宗、北条贞时、北条高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镰仓幕府时期,日本武士领主的经济继承制度开始从诸子析产制向一门总领制转化。诸子析产制指的是诸子平均继承领地财产,不少武士大家族在几代之后就拆分为多个实力相近的小家族。
一门总领制指的是家族嫡系子孙继承大部分领地财产,旁系子孙只能通过依附嫡系来维持生存。诸子析产制转变为一门总领制的过程持续了几百年,镰仓幕府与室町幕府的兴衰都与之相关。
北条家族在镰仓幕府建立后快速发展,随后因诸子析产制而衍生出了多个分支家族。北条的嫡系家族被称为“得宗家”,而其他分支家族则被称为“流”,如极乐寺流、大佛流、赤桥流等等。
约在第五代执权北条时赖时期,北条家基本完成了诸子析产制到一门总领制的转变,北条家族的大部分领地都被北条嫡系得宗家控制。得宗家出身的北条时赖因为身体不好,在三十岁时便退位。
北条时赖的嫡子北条时宗当时年仅五岁,北条时赖只得将执权让给了北条分家极乐寺流出身的北条长时。但因为北条家的大部分领地由得宗家控制,所以幕府的最高实权依然在北条时赖手中。
北条长时是北条时赖的傀儡,而下一任执权北条政村(政村流)则是北条时赖嫡子、得宗家当主北条时宗的傀儡。在北条时赖和北条时宗时期,镰仓幕府的实权从执权转到了北条得宗家的手中。
此后虽然还有北条分支家族的成员担任幕府执权,但只有得宗家出身的幕府执权才拥有幕府的最高实权。而本文开头提到的七位镰仓幕府执权全部都是得宗家出身。
室町幕府第几任将军就已经没有实权了?
室町幕府第几任将军就已经没有实权了?九代将军 足利义尚 1465年-1489年 1473年-1489年
室町幕府
又称“足利幕府”。日本第二个封建军事政权。一三三六年(延元元年、建武三年)足利尊氏所开创的武家政权。至一三九二年(明德三年、元中九年)为止,日本一直停留于南北朝对立的时代,而其最盛期则属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应永年间(一三九四~一四二七年)。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有力守护大名连合政权的态势。然而,伴随应仁之乱的发生,幕府的势力乃逐渐衰退,最后退居成一介京都地方政权之类的存在。一五七三年(天正元年),十五代将军/足利义昭被织田信长所追放,幕府的政权乃随之灭亡。http://baike.baidu.com/view/109573.htm
应仁之乱(1467年—1477年,应仁元年—文明9年)是日本室町时代的8代将军足利义政在任期间的一次内乱。幕府管领的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等有名守护大名的争斗。其范围遍及除九州等部分地方以外的日本全土,并为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的契机http://baike.baidu.com/view/109568.htm
日本历代将军一览表
如题幕府将军及执政年限一览表
一、镰仓幕府(1192-1333)
源赖朝(1192-1199)
源赖家(1203)
源实朝(1203-1219)
九条赖胜(1226-1244)
九条赖嗣(1245-1251)
宗尊亲王(1252-1266)
惟康亲王(1266-1289)
久明亲王(1289-1308)
守邦亲王(1308-1333)
二、室町幕府(1336-1573)
足利尊氏(1338-1358)
足利义诠(1358-1368)
足利义满(1368-1394)
足利义持(1394-1423)
足利义量(1423-1425)
足利义教(1430-1440)
足利义胜(1440-1444)
足利义政(1444-1473)
足利义尚(1473-1489)
足利义植(1491-1495)
足利义澄(1495-1508)
足利义植(1508-1521)
足利义晴(1521-1546)
足利义辉(1546-1565)
足利义荣(1565-1568)
足利义昭(1568-1573)
三、江户幕府(1603-1853)
德川家康(1603-1605)
德川秀忠(1605-1623)
德川家光(1623-1651)
德川家纲(1651-1680)
德川纲吉(1680-1709)
德川家宣(1709-1713)
德川家继(1713-1716)
德川吉宗(1716-1745)
德川家重(1745-1760)
德川家治(1760-1787)
德川家齐(1787-1837)
德川家庆(1837-1853)
德川家定(1853-1858)
德川家茂(1858-1866)
德川庆喜(1866-1867)
扩展资料
源赖朝
(1147-1199)日本镰仓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平安时代末期武将源义朝之子。1158年任皇后宫权少进。1159年随父举兵,任右兵卫佐,拘禁后白河上皇、二条天皇和近臣藤原通宪(信西),史称“平治之乱”。
败后东逃,途中在美浓被捕,被流放于伊豆国蛭岛。在二十年流放生活期间,与北条时政之女儿结婚,受到保护。
1180年接受后白河法皇皇子以仁王令旨举兵,讨伐控制朝政的平清盛,在石桥山会战中失败,渡海逃到安房。后得到千叶常胤等援助,相继占领房总、武藏、相模等地,进入镰仓,并以此为根据地,设置侍所,建立东国政权。
1183年朝廷颁布《寿永宣旨》,承认其在东部之统治权。1184年在镰仓设置公文所、问注所。1185年经坛浦会战,全歼平氏。同年以追捕与院政接近的兄弟源义经为由,在各地设置守护、地头职。1189年杀源义经,征服奥州地区豪族藤原泰衡。
1190年上京会见后白河天皇,任朝廷权大纳言、右近卫大将军等职,因不满足故不久辞任。1192年任“征夷大将军”,正式建成镰仓幕府,确立全国范围内之军事封建主统治。1198年12月参加相模川桥落成典礼后,归途中从马背跌下,从此一病不起,翌年正月去世。
1868年1月3日,日本的明治天皇颁布了“五政复古”诏书,这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始。 19世纪中叶,一向奉行“锁国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日本人民仇视外国侵略者,更痛恨和侵略者相勾结的幕府。农民和市民纷纷起义,开展“倒幕”运动;中下层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中的改革势力也投入了“倒幕”斗争。
就在1月3日这一天发动了政变,由明治天皇召开有倒幕派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出席的御前会议,宣布“五政复古”,恢复天皇亲政、废除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并责令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交出领地和财产。1月6日夜间,德川庆喜逃往大阪、集中兵力反扑。
内战爆发。 1月底,倒幕军在京都附近击败幕府军队,德川逃往江户。2月,天皇组织了讨幕军,由于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积极配合,倒幕军终于打败了比自己数量大3倍的幕府军,德川庆喜被迫投降,倒幕派取得了胜利,建立起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新政府。
明治天皇废藩置县,将全国划为3府72县,消灭了国内的封建割据势力,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障碍,自此以后,由明治天皇主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在日本历史上称作“明治维新”。
第一阶段
此官始自奈良时代,平时不常设,每有征伐由朝廷命将出征,大将有权自行开府。这实际上是从我国的“开府”、“持节”而来,连“幕府”都是我国的响应词汇。
这一官职的早期公家朝廷有力的时候(奈良和平安时代),有多种名称,不固定,如“持大使”“征东大使”“持节大将军”“征东大将军”“征夷大将军”等。当时的战争主要是平定地方叛乱以及征发虾夷人(所以“征东”)。
自坂上田村麻吕之后,这一官职基本固定为“征夷大将军”,因此,日人多将田村视为第一个征夷大将军,值得一提,此人出自汉氏,是大陆移民后代,有汉人血统。
总体而言,此一阶段,征夷大将军(或其他称谓)是公家朝廷的将领,不具有后来武家政权“幕府”的意义,名单如下:
多治比县守 720 征夷大将军。
藤原宇合 724 持节大将军。
藤原麻律 737 持节大使。
藤原继绳 780 伊治呰麻吕之乱时任征东大使。
藤原小�閰?780 伊治呰麻吕之乱时任持节征东大使。
大伴家持 784 持节征东将军。
纪古佐美 788 征东大使。
大伴弟麻吕 791 征东大使。
坂上田村麻吕 797 征夷大将军。
文室绵麻吕 811 征夷大将军。
藤原忠文 940 平定平将门之乱时任征东大将军。
第二阶段:
武家势力勃兴后,平清盛曾经建立过第一个中央政权,但基本寄生于公家朝廷的组织形式,源氏消灭平氏后,决定借用“征夷大将军”一职来建立独立于公家朝廷的政权结构,自源赖朝始,“征夷大将军”成为武士政权元首的固定官职,“幕府”成为武家政权的稳定组织架构,历代征夷大将军名目如下:
源(木曾)义仲 1184 征夷大将军。——此人是源平交替阶段的过渡人物
1、镰仓幕府
1 源赖朝 1192~1198
2 源赖家 1202~1203
3 源实朝 1203~1219
实朝死后,赖朝的嫡系断绝,幕府执权北条氏先迎公家贵族子嗣(与赖朝有姻戚关系)为将军,后又以皇族亲王为将军,将军名义上仍是幕府首脑,但实权和武家领袖的地位则由北条氏以执权的名义代代控制,实际上篡夺了镰仓幕府的权力。
4 九条赖经 1219~1244
5 九条赖嗣 1244~1252
6 宗尊亲王 1252~1266
7 惟康亲王 1266~1289
8 久明亲王 1289~1308
9 守邦亲王 1308~1333
镰仓幕府的灭亡以北条氏京都统治机构六波罗探题和镰仓统治机构执权的覆灭为标志,而末代的幕府将军却得以善终,守邦亲王出家后安度余生。
室町幕府——室町幕府是一个守护大名的松散联盟,但征夷大将军自始而终都是幕府的最高权力者(只不过战国时代没人再听幕府的了)。
1 足利尊氏 1338~1358
2 足利义诠 1358~1367
3 足利义満 1368~1394
4 足利义持 1394~1423
5 足利义量 1423~1425
6 足利义教 1429~1441
7 足利义胜 1442~1443
8 足利义政 1449~1473
9 足利义尚 1473~1489
10 足利义稙 1489~93,1508~1521
11 足利义澄 1494~1507
12 足利义晴 1521~1546
13 足利义辉 1546~1565
14 足利义栄 1568
15 足利义昭 1568~1573
这里有必要提到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安土、桃山政权。织田政权平定近畿和日本大半,废绝足利幕府,但信长并未开幕,也许是因为天下未定吧,也有认为他企求比“征夷大将军”更为尊崇的名号(日本新天皇?)。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但他的出身使得他无法轻易开幕,因为长期以来武士集团都认为只有源氏、平氏的子孙才有资格开幕,如同只有五摄家能当摄政、关白一样,麻烦多多。秀吉先冒充平氏,不成,再认五摄家之一的近卫做干爹,此后蒙天皇赐姓“丰臣”,才算当上关白(公家朝廷的最高官),终其治世,他都没有开设幕府,当然也谈不上什么征夷大将军,他的政权结构与平清盛类似,是寄生于公家朝廷的官位体系,同时又辅以奉行等役职而运转的。
在织、丰之间,有一个“十三日天下”的明智光秀,他出自美浓土歧源氏,以名门自居,本能寺之变做掉信长后,强迫天皇策封了他征夷大将军,当了几天就完蛋了,也可以勉强算做过吧。
此后就是所谓源氏的德川幕府:
1 徳川家康 1603~1605
2 徳川秀忠 1605~1623
3 徳川家光 1623~1651
4 徳川家纲 1651~1680
5 徳川纲吉 1680~1709
6 徳川家宣 1709~1712
7 徳川家継 1713~1716
8 徳川吉宗 1716~1745
9 徳川家重 1745~1760
10 徳川家治 1760~1786
11 徳川家斉 1787~1837
12 徳川家庆 1837~1853
13 徳川家定 1853~1858
14 徳川家茂 1858~1866
15 徳川庆喜 1866~1867
无论什么时代的征夷大将军,都必须有天皇的正式策封才算数,这样的将军,按照上述,在1100年的历史上出现了52位,差不多正好够做一副扑克。(可以加上平清盛和丰臣作大小王)。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