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古代官职起居郎 如何看待以史为镜,以吏为鉴 如何看待木兰辞在历史上的地位

发布时间: 2021-12-14 22:00:2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0

唐朝官职金殿站班的文武官职。各个衙门的文武官职。军营的文武官职。皇帝以下的官员主要是三省、六部、九卿。1、三师三公太师、太傅、太...

如何看待古代官职起居郎 如何看待以史为镜,以吏为鉴 如何看待木兰辞在历史上的地位

唐朝官职

金殿站班的文武官职。各个衙门的文武官职。军营的文武官职。

皇帝以下的官员主要是三省、六部、九卿。

1、三师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各一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三师,天子所师法,无所总职,非其人则阙。三公,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亲王拜者不亲事,祭祀阙则摄。隋废三师,贞观十一年复置,与三公皆不设官属。

2、尚书省 

尚书令一人,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尚书: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

六尚书:兵部、吏部为前行,刑部、户部为中行,工部、礼部为后行.(吏部 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郎中二人,正五品上;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

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礼部 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

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刑部 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之政。

工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

3、门下省  

侍中二人,正二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颛判省事。门下侍郎二人,正三品。掌贰侍中之职。

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门下省有录事四人,从七品上。左补阙六人,从七品上;左拾遗六人,从八品上。

起居郎二人,从六品上。典仪二人,从九品下。城门郎四人,从六品上。符宝郎四人,从六品上。

4、弘文馆

学士,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沿革、礼仪轻重,皆参议焉。

5、中书省  

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侍郎二人,正三品。掌贰令之职,朝廷大政参议焉。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主书四人,从七品上。主事四人,从八品下。起居舍人二人,从六品上。通事舍人十六人,从六品上。

6、秘书省  

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一人,从五品上。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少监为之贰。

7、殿中省  

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五品上。监掌天子服御之事。

8、内侍省  

监二人,从三品;少监二人,内侍四人,皆从四品上。

9、内官  

贵妃、惠妃、丽妃、华妃各一人,正一品。掌佐皇后论妇礼于内,无所不统。

10、御史台  

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大夫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中丞为之贰。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簿一人,从七品下。殿中侍御史九人,从七品下。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

11、太常寺  

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总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卜、廪牺、诸祠庙等署,少卿为之贰。

12、光禄寺  

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主簿二人,从七品上。

扩展资料: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秦汉以来封建国家中央官制不断变化的结果。其组织较完备,分工较明确,是封建社会发展至成熟阶段的一个标志。

这些一直沿续到清代,基本上没有改变。但有一点与明清不同的,唐代的尚书省有一个总机构,名为“都省”,都省之中以左右丞及左右司郎中、员外郎分管吏、户、礼左三部,兵、刑、工右三部。左右丞处于行政监督地位,而左右司则兼有总务管理的性质。

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长官为中书令、侍中,开元时皆为正三品(代宗时升为正二品)。

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门下省如果对中书省所草拟的诏敕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

凡中央各部、寺、监及地方各部门所呈上的奏章,重要的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认可以后,方送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或草拟批答,门下省如认为批答不妥,也可驳回修改。

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他曾多次称中书门下为“机要之司”。《资治通鉴》卷192记载:他于贞观元年十二月对群臣说: 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人心所见,至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唐代官制

正一品

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

爵:亲王、公主

从一品

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武散官:骠骑大将军

爵:嗣王、郡王、国公

正二品

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文散官:特进

武散官:辅国大将军

爵:开国郡公

勋:上柱国

从二品

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

文散官:光禄大夫

武散官:镇军大将军

爵:开国县公

勋:柱国

正三品

职官: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勋:上护军

从三品

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

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

爵:开国侯

勋:护军
山西名人 山西帝王列表 春秋霸主 晋文公重耳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 简襄功烈 赵简子 简襄功烈 赵襄子 鲜卑骄子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汉国皇帝 刘渊 汉国皇帝 刘聪 前赵皇帝 刘曜 后赵皇帝 石勒 后赵皇帝 石虎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 后唐太祖 李克用 后唐庄宗 李存勖 后唐明宗 李嗣源 后晋高祖 石敬瑭 后晋出帝 石重贵 后汉高祖 刘知远 北汉皇帝 刘崇 北汉末帝 刘继元 历史名人 关羽、张辽、尉迟恭、狄仁杰、裴度、卫青、霍去病、裴秀、罗贯中、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柳宗元、元好问、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傅山等。 史前(3人):尧、舜、禹 先秦(27人):傅说、叔虞、晋武公、荀息、重耳(晋文公)、狐偃、介子推、祁奚、赵盾、董狐、程婴、韩厥、士丐、魏绛(魏庄子)、师旷、羊舌肸、董安于、尹铎、赵鞅、智伯、豫让、赵毋恤、猗顿、尸佼、荀况(荀子)、赵雍、李冰 汉魏(19人):郅都、卫青、霍去病、霍光、班婕妤、温序、郭泰、郭大、卫觊、王烈、关羽、张辽、贾逵、毋丘俭、乐详、王昶、王沈、裴秀、貂蝉 两晋十六国(22人):贾充、孙楚、王浑、王济、裴頠、贾南风、郭璞、邓攸、温峤、鲁胜、卫铄(卫夫人)、孙盛、孙绰、郭澄之、慧远、法显、刘渊、刘聪、刘曜、石勒、石虎、慕容永 南北朝(18人):周续之、裴松之、王玄谟、裴骃、柳恽、裴子野、王僧辩、拓跋珪、拓跋焘、拓跋宏、王慧龙、王遵业、尔朱荣、贺拔岳、昙鸾、高欢、高洋、斛律光、王峻、裴让之、唐邕 隋唐(57人):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举、柳biàn(四声){字型:上“巧”下“言”}、裴蕴、裴寂、刘武周、王劭、裴矩、温大雅、王珪、裴世清、武士彟、王绩、尉迟恭、王方翼、王勃、窥基、裴行俭、薛仁贵、裴炎、武承嗣、狄仁杰、武则天、武三思、宋之问、薛稷、薛曜、薛讷、张守珪、王之涣、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维、王昌龄、薛嵩、王缙、卢纶、吕温、柳宗元、白行简、王播、王涯、裴度、张彦远、吕岩、柳冕、温庭筠、聂夷中、唐彦谦、司空图 五代(15人):李克用、李存孝、荆浩、郭崇韬、李存勖、安重诲、李嗣源、史匡翰、石敬瑭、武漳、刘知远、刘崇、刘承钧、李筠、毋昭裔 宋辽(32人):王全斌、党进、王溥、刑抱朴、杨业、杨弘信、刘继元、呼延赞、毕士安、文彦博、郭若虚、杨延昭、杨文广、高克明、狄青、孙复、刘羲叟、司马池、 司马康、王掘、王居正、王诜、王彦、马远一家、萧照、赵鼎、杨存中 金元(41人):胥持国、郝天挺、胥鼎、高汝砺、杨云翼、陈规、雷渊、冯廷登、冯妙真、孙威、宋德芳、刘祁、刘郁、元好问、段克己、段成己、麻革、李俊民、张存惠、张德辉、陈赓、郝经、薛景石、许国祯、许扆、关汉卿、姚天福、孙拱、白朴、溥光、高克恭、察罕、同恕、刘致、乔吉、贾鲁、吕思诚、石俊宝、萨都刺、邓光祖 明朝(29人):高巍、侯琎、罗贯中、薛瑄、常伦、韩文、陈卿、乔宇、王琼、李瀚、周鈇、任环、杨博、孔天胤、王崇古、张四维、王国光、褚鈇、刘东星、王家屏、张养蒙、麻贵、张铨、曹于汴、张凤翼、孙传庭、韩爌、鲍承先、张慎言 清朝(48人):白胤谦、贾汉复、程康庄、朱之俊、傅山、于成龙、于准、戴廷栻、阎若璩、吴雯、吴琠、张泰交、范鄗鼎、陈廷敬、田从典、李毓秀、裴幰度、刘璋、任举、孙嘉淦、宋廷魁、徐昆、宋鉴、宋在诗、张佩芳、康基田、祁韵士、李銮宣、安清翘、张敦仁、曹顺、栗毓美、祁贡、仝卜年、张穆、李镕经、祁世长、杨尚文、徐继畲、乔松年、范守义
唐朝官职表
说明

唐代对三品以上官,用“册授”;五品以下官,用“制授”,六品以下官,用“敕授”。唐代文官官阶分为九品,除正一品不设外,二品起每品分正、从,正四品起,又有上、下阶,共有二十九阶。武官官阶亦分九品,除正一品不设外,二品起每品分正、从,正三品起,又有上、下阶,共有三十一阶。虽然唐朝的文官与武官不设正一品,并不是真正的没有,详见天策上将。
职官

*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
* 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 正二品: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
* 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尹、大都督、大都护
* 正三品:侍中、中书令、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
* 从三品: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 正四品上: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
* 正四品下:尚书右丞、尚书中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
* 从四品上: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
* 从四品下: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
* 正五品上: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
* 正五品下: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
* 视正五品:萨宝
* 从五品上: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
* 从五品下: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
* 正六品上: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
* 正六品下: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
* 从六品上: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
* 从六品下: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
* 正七品上: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对正、中镇将
* 正七品下: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
* 从七品上: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
* 从七品下: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
* 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
* 正八品上: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
* 正八品下: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
* 从八品上: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
* 从八品下: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
* 正九品上: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
* 正九品下: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
* 从九品上: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
* 从九品下: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
* 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
* 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
*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 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 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
* 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
*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
* 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
* 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
* 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
* 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
* 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



* 正一品:王

* 从一品:嗣王、郡王、国公

* 正二品:开国郡公

* 从二品:开国县公

* 从三品:开国侯

* 正四品:开国伯

* 正五品:开国子

* 从五品:开国男



* 正二品:上柱国

* 从二品:柱国

* 正三品:上护军

* 从三品:护军

* 正四品:上轻军都尉

* 从四品:轻车都尉

* 正五品:上骑都尉

* 从五品:骑都尉

* 正六品:骁骑尉

* 从六品:飞骑尉

* 正七品:云骑尉

* 从七品:武骑尉

文官

*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

* 正二品:特进

* 从二品:光禄大夫

* 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

* 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

* 正四品上:正议大夫

* 正四品下:通议大夫

* 从四品上:太中大夫

* 从四品下:中大夫

* 正五品上:中散大夫

* 正五品下:朝议大夫

* 从五品上:朝请大夫

* 从五品下:朝散大夫

* 正六品上:朝议郎

* 正六品下:承议郎

* 从六品上:奉议郎

* 从六品下:通直郎

* 正七品上:朝请郎

* 正七品下:宣德郎

* 从七品上:朝散郎

* 从七品下:宣议郎

* 正八品上:给事郎

* 正八品下:征事郎

* 从八品上:承奉郎

* 从八品下:承务郎

* 正九品上:儒林郎

* 正九品下:登仕郎

* 从九品上:文林郎

* 从九品下:将仕郎

武官

* 从一品:骠骑大将军

* 正二品:辅国大将军

* 从二品:镇军大将军

* 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

* 正三品下:怀化将军

* 从三品上: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

* 从三品下:归德将军

* 正四品上:忠武将军

* 正四品下: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

* 从四品上:宣威将军

* 从四品下: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

* 正五品上:定远将军

* 正五品下:宁远将军、怀化郎将

* 从五品上:游骑将军

* 从五品下:游击将军、归德郎将

* 正六品上:昭武校尉

* 正六品下:昭武副尉、怀化司阶

* 从六品上:振威校尉

* 从六品下:振威副尉、归德司阶

* 正七品上:致果校尉

* 正七品下:致果副尉、怀化中侯

* 从七品上:翊麾校尉

* 从七品下:翊麾副尉、归德中侯

* 正八品上:宣节校尉

* 正八品下:宣节副尉、怀化司戈

* 从八品上:御侮校尉

* 从八品下:御侮副尉、归德司戈

* 正九品上:仁勇校尉

* 正九品下: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 从九品上:陪戎校尉

* 从九品下: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

唐朝建立后,合并州郡县,设立郡和县。但是唐朝将天下划分为23个道,分兵驻守。贞观十三年全国有358州,1551县。玄宗天宝元年,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后复称州。
上州刺史从三品,其下佐官有别驾1人,从四品下,长史1人,从五品上,司马1人,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1人,从七品上,录事2人,从九品下,此外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1人,皆从七品下。又有市令、丞、文学、医学博土等;中、下州刺史皆正四品下,其下佐官仿上州,但不全置。别驾(中州不置)、长史、司马称为“上佐”,唐制规定,凡刺史缺员或为亲王兼领时,上佐可代行州事。诸曹参军分掌各州府的军政、财政、刑法、农田以及户粮诸事务,称为“判司”。未设司马之州,录事参军为刺史之佐,处于综领督察的地位。
  州府的判司及县的簿、尉,虽然职位不高,但一般也是进士及第后的起家之官,若上有官员提携,下有州县推荐,几经迁转就可能入朝为郎官、御史,甚至可以外派为州刺史,直至藩帅,所以唐代一些高级文职人员大多在基层担任过这类职务。

中国官职级别如何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

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军委主席。自1993年以来,除短暂时间外,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五大机构(五大班子)正职均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

国家级副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军委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省部级正职: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省(党、市)委书记、省长(政府主席、市长)、政协主席、人大常委会主任、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政委和司令员(明确为正部长级);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省部级副职: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委常委、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各直辖市下属副省级新区正职干部(如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区长)。

厅局级正职: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厅局正职干部;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各地级市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正职干部。

厅局级副职:地级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师)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厅局副职干部;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直辖市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

县处级正职:包括县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地级市(新疆兵团各师)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

县处级副职:包括县(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副县(区)长、副(区)县人大、副(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副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副职干部;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

乡科级正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各营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县、县级市下属各局,如县公安局长、县建设局长等;地级市局下属各处,如市建设局法制处长等。

乡科级副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副镇长、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镇级人大副主任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场机关科室科长各营(分场)党委书记、营长(分场场长)等,县、县级市下属,如县公安副局长、县建设副局长等。 地级市局下属,如市建设局法制副处长等。

以上就是中国的官员级别划分,总共十个级别。

官职[guān zhí]
官职: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这里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官制度,与官制、职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开始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出现的,所以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中文名
官职
外文名
office
释义
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
内容
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
开始年代
夏代
快速
导航
分类古称术语
发展
中国古代官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
夏、商两代,约1000年。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王”,手下主要官员称“史”、“巫”。商朝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管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孔子说,“殷有三仁焉”)
第二个时期
从西周到春秋,约600余年。周朝君主称“天子”或“天王”。王位继承人称“太子”。君主之妻称“后”。(《诗·小雅·北山》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王行事。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管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管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祀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地方政府设置大约与中央政府相同,不过,执政的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代相袭,只能称“卿”或“政卿”、“正卿”,不能称“卿士”。
第三个时期
从战国至清末,时间长达2300多年。此时期的特点是:①君主的地位极大地提高了,权力高度集中;②在国家机构中,巫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而君主的臣仆和侍从上升的主要地位;③机构也越来越庞大,职务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变化复杂。
分类
国君
夏、商、周称“后”、“王”、“天子”、“天王”。
战国开始称“皇”、“帝”。(帝本是至上神的称号,皇原本是形容帝的)
秦开始称“皇帝”,直至辛亥革命才结束。
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辅助国君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夏商是巫史,西周春秋是公卿,战国以后是宰相。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用家臣的头目管理国事,这就是宰相的实质。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宰相的官职起源要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之职称作“丞相”,后设“三公”以分宰相之权。
汉武帝后,宰相的职权转到内朝和尚书台(尚书台本是皇帝私府中掌管收发文书的小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叫尚书令(宦官担任称中书令),或以大臣“录尚书事”管理尚书台事务。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曹操等恢复丞相或相国之职,但是他们自任此职,实权在皇帝之上。
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尚书台的长官、副长官都是宰相之职。尚书台由内廷文书机关变为外廷的行政机构以后,为收发文书、起草和传达诏令的需要,另设中书省为文书处理机关,其长官为中书监和中书令,中书监和中书令也是宰相之职。中书省因掌管机要,接近皇帝,其地位比尚书省更为重要,古时有“凤凰池”和“凤池”之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宰相之职,分属于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所以三省的长官并称宰相。
隋唐两代,宰相名称有所改变。中书令隋代称内史令、内书令,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尚书令因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此职,后来不置,所以唐代尚书省的长官只有左右仆射(yè)。
北宋另设中书内省于禁中,为宰相的办事机构,称“政事堂”、“中书门下”、“中书”等。宋代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其长官枢密使、副使与福相称执政官,与宰相一起合称“宰执”。
明代废除中书省及宰相等职,设立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后来这些入阁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号称“辅臣”,首席大学士称“元辅”、“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在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根本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心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中央各部门长官
政府机构的划分,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分管部门共有六个: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担任这些官职的人一般都是大夫。
汉代有“九卿”之说,“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①太常(奉常)掌宗庙礼仪,其属下有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太医令掌医疗,博士掌经学传授;
②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其属下有大夫掌议论,有谒者掌引见传达;
③卫尉掌宫门警卫;
④太仆掌皇帝车马,兼管全国的马政;
⑤廷尉为全国最高司法官;
⑥典客掌属国少数民族事;
⑦宗正掌皇族事务;
⑧治粟内史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⑨少府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
九卿之外,有执金吾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大长秋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九卿加上此三卿即为十二卿。
魏晋以后,尚书机构得到迅速发展。尚书台的总人数由秦时的七人猛增到六十多人,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关。以后尚书各曹逐渐变为部,到隋唐时确定为六部,唐代定名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是隋唐以后主要的政务部门。
①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
②户部 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
③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
④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⑤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
⑥工部 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六部取代的秦汉九卿的大部分职权,九卿名称虽还存在,但内容有很大变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
①太常称太常寺卿;
②光禄勋称光禄寺卿;
③卫尉称卫尉寺卿;
④太仆称太仆寺卿;
⑤廷尉称大理寺卿;
⑥宗正称宗正寺卿;
⑦大鸿胪称鸿胪寺卿;
⑧大司农称司农寺卿;
⑨太府称太府寺卿。
九寺到清代只剩下五个:即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北魏、北齐设置的昭玄寺,以大统、统为长官,是我国第一个掌管佛教的专门机构。
隋唐开始设五监。唐代的五监是: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
①国子监是主管学校教育的机构;
②少府监是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的机构;
③将作监是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的机构;
④军器监是掌管军器制造、保管、发放的机构;
⑤都水监是掌河渠、津梁、堤堰等事的机构。
五监到清代只剩下国子监,而另四监都先后归并工部。在明清时新设钦天监,掌天文历法。除此外,隋唐至清代还先后设立太医院,宗人府等。清代的中央行政部门可以归结为六部、五寺、二监、二院、一府,共十六个机构。
武官
西周军政不分,统治者既管行政,也管军事,作战时军队分左中右三军。春秋时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将领称将上军、将中军(又称元帅)、将下军,此是武职设置之始。
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将领;
②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
③领兵作战的将帅。
太尉(汉武帝时称大司马)掌全国军事行政。高级武官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
魏晋以后,权位最高的大臣出征时往往加以“假黄钺”的称号,有代表皇帝亲征之意;地方军政长官加以“使持节”的称号,给以诛杀中级以下官吏的权力。武职的幕僚称参军或参军事。
唐朝时,都督带使持节的,称节度使。中唐以后,朝廷组成新的中央禁军共十个: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左右神武军、左右神威军(势力最强,中设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为禁军统帅),各置大将军、将军、龙武、神策、神武等为统军。
宋代正规军都称为禁兵,仁宗时达八十多万人。禁兵由三衙统领,三衙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帅、步帅,合称三帅。教练武艺的军官称都教头、教头,单称教头的地位很低(如林冲)。禁兵的调动权在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控制。枢密院是军事行政机关,长官为枢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设兵马总管或兵马都监(简称都监),或提辖兵甲(简称提辖,如张都监、鲁提辖)。
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卫是基本的军事编制,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其长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旗下还有总旗、小旗。皇帝的亲军从十二卫增至二十六卫,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清代的军队分为八旗与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绿营兵也称绿旗兵。管辖绿营兵的称九门提督。驻防各地将军的职衔都冠以所驻地名,如盛京将军、伊犁将军等。清代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在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称为“勇”,其军队称为“勇营”。曾国藩和李鸿章建立的湘军和淮军就是清政府镇压起义军的主要武装。
监官与谏官
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也通称言官。
监官最早设于战国,当时由君主的秘书——御史兼任。
秦与西汉设立御史府,首长是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为辅佐。在内廷保管档案并督促百官的,称侍御史;出外监察郡县的称监御史。遇有特别紧急情况的,皇帝临时派遣有诛杀之权的御史,称为绣衣御史,或称绣衣直指。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御史府改为御史台,御史中丞为长官,转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别称宪台。从此之后,御史为监察官的专称。
魏晋以后,御史台从少府独立出来,成为全国性的监察机构。
唐代御史台分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各省设提刑按察使司,以按察使为长官,掌司法与监察,有监司之称。
清代都察院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长官。
谏官的设置比监官早。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之始。晋国的中大夫、赵国的左右司过、楚国的左徒,都属于谏官性质。
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的谏官机构。汉代置光禄大夫、太中大夫、谏大夫、中散大夫、议郎等官职,都属光禄勋,掌议论,侍从皇帝,顾问应付。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
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
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作左右谏议大夫为长官,司谏、正言为其所属。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君主的秘书与文学侍从
秘书是指在君主左右从事文字图书等工作的官员。君主的秘书是从史官的职务分化、发展出来的。战国时期君主的秘书有御史、主书、掌书、御书、尚书等不同的称呼;为备君主随时咨询的文学之士称为学士、博士、博闻师等。
秦汉时的御史大夫为秘书之长,属兰台。兰台是宫内收藏图书和档案的地方。
西汉的麒麟阁、东汉的东观(guàn)都是禁中藏书之所,皇帝命别的官员入掌其事。东汉置秘书监,太史令仅掌天文历法,无修史之职。史书的修撰,由皇帝临时指定文学之士在东观进行,称为著作东观。汉宣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石渠阁,汉章帝召集名儒讲经于白虎观,此时为侍讲之始,有讲郎之称。记载皇帝的言行,(修起居注)多由宫内女史担任,也有皇后亲自撰写。
隋唐时以中书省之中书舍人掌制诰(撰拟诏旨)之职。中书舍人的职称,有多次的改变,隋至唐初称内史舍人、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
翰林院之设,始于唐代,本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供奉之处,文学之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唐玄宗初置翰林待诏,又改为翰林供奉,后改为学士,置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
唐代的秘书省曾改称兰台、麟台。北齐始设史馆,唐太宗以史馆为宰相兼领职所,称为监修国史。唐又在门下省设起居郎,掌修起居注之事。唐初置弘文馆,掌四部书及其他图籍。开元年间,又设集贤殿书院,以宰相一人为学士,掌刊辑经籍、撰集文章,缮写御本等。弘文馆、集贤殿书院的学士也受命参与机密,草拟诏旨。中唐以后,皇帝对学士的礼遇,常超过宰相。
宋代对学士尤为重视,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或称翰苑、禁林,因地在宫禁,待遇优异,号称玉署、玉堂。北宋沿唐制,以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为三馆,其官员并称馆职,为文臣清要之选。南宋初罢史馆,置国史院与实录院,二者分合不定,中期后并置。辽、金均置国史院。
元置翰林兼国史院,翰林学士兼修国史。
明代将制诰、著作、修史、图籍等职都合并于翰林院,别称词林,从此翰林才成为文学之士的专称,翰林院也正式成为外朝官署。
清初置文馆,处文学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后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收藏御制文字;内秘书院掌撰拟对外文书及敕谕、祭文等;内弘文院掌注释古今政事得失,为皇帝进讲,为皇子侍讲。
学官
学官又称教官,是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传说夏代就有学校。最早的学校叫庠(xiáng)、序、校,以教武艺为主。
西周的学校有大学、小学之分。天子的大学叫辟(bì)雍,诸侯的大学叫頖(pàn)宫,以师氏掌教武艺,以乐正掌教诗书礼乐,以司成为掌学之官。
秦及汉初有博士官。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设五经博士,从此后博士专掌经学传授,成为一种教职。西汉有博士仆射为其首领,东汉改称博士祭酒。博士讲学的地方称太学,博士弟子称太学生,博士就是当时的大学教师之称。郡县也普遍设立学校,郡国曰学,县邑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北齐始立中央专门的教育机构,称为国子寺,主官为祭酒。
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所属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各置博士。
藏书与讲学相结合的书院,出现在五代,兴盛于宋代,创办者或为私人,或为官府,受业者称创办者为山长。
明国子监与国子学合一,清代国子监沿袭明制。光绪年间改设学部,各省设提督学政,简称学政,也称督学使者,别称学台。学政为一省教育事业的最高长官。
宫廷事务官
宫廷事务馆是指为君主及其家室服务的职官。这类职官起源于君主的家臣,夏商已有臣、尹、宰等家臣之称。
明代无总管宫廷事务的机构,宫廷事务由宦官和女官分掌。宦官有十二监、四司、八局等共二十四衙门,各有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等官。
清代设内务府为总管宫廷事务的机关。内务府管辖的机构有七司三院。除七司三院外,还有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处、织染局、御茶膳房、御药房、养心殿造办等处。
中国的官职的级别根据他的地区来划分。
(一)国家级正职:一级 (二)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 (三)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 (四)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 (五)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 (六)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 (七)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 (八)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 (九)乡科级正职: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十)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巡视员:十三级至八级; (二)副巡视员:十五级至十级; (三)调研员:十八级至十二级; (四)副调研员:二十级至十四级; (五)主任科员: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六)副主任科员: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七)科员:二十六级至十八级; (八)办事员: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在历史上有那些姓毕的名人?

毕氏起源

毕姓系承毕高 望出河内东平
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的活动是十分活跃的。因为,毕公高传到春秋时代的毕万之时,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为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的后裔魏文侯,后来曾经“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并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毕万的后代既然曾改姓为魏,并且成为战国时代的著名姓氏。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正由于这样,现在的毕姓跟魏姓的,是同一血脉的一家人。
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毕氏远远地迁徙到山东的东平,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历来出了不少的杰出人物。 譬如,三国时在曹魏跟创立清谈风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齐名的名士毕轨;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的毕众敬;以及唐代安禄山反叛时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等,就统统都是山东省的东平县人士。
毕姓的始祖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西周初年,周武王将自己的弟弟姬高分封到毕地。毕位于今天的陕西咸阳北部,又名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姬高被分封到毕以后,在那里建立了毕国,姬高就是毕国公。毕国公的后代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这就是毕姓的来源。春秋时期,毕国公的后裔毕万,做了晋献公的大夫,被封在魏地,于是成了后世魏姓的始祖。
一、毕姓迁变
发源于陕西的毕姓,主要繁衍在今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区。西汉时期,有一部分毕姓人士远迁到今天的山东东平,很快成为了当地的望族。
在历史上,毕姓人士中也有一些著名人物。如三国时期有名士毕轨,他与当时开创清谈之风的何晏齐名;南北朝时期,则有一家四代皆为兖州刺史的毕众敬;唐朝后期有抗击安禄山反叛而守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北宋代的宰相毕士安,曾和当时著名的宰相寇准一起辅助宋真宗;南宋抗金名将毕再遇。毕姓中最著名的则要属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了。
二、毕姓名人
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
毕升生活在北宋仁宗年间,是浙江杭州人,他的出生年月在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毕升大概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进了杭州一家私人书坊当学徒。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快就学会了雕版印刷的基本技艺。
毕升感觉雕版印刷术有很多弊端。因为每印一页书就要刻一块版,每印一本书就得刻一副版,一部大书往往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人力物力耗费了非常多。并且,刻工们不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往往花了很长时间刻好了一整块版,却发现上面有错字,就只好报废,重头再来。
毕升尝试用胶泥刻字,获得了成功。在印刷前,他先用胶泥刻字做坯,烧成硬陶,变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搀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然后加热,使蜡稍熔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即固着在铁板上,便可以像雕版一样印刷了。一版可印千百册书,印完后将字重排,又可另印新书
历史名人

毕宏——唐朝朝京光人,寓居于蜀。善画山水,古松奇石,著名当世。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中有“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会韦偃少”的诗句。
毕升——北宋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还研究过木活字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
毕沅——字绍荡,号秋帆。清朝江南镇洋人。留心经史文学,旁及舆地金石之享。尝谓“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史谏水先生最长。”以好士知名,学人如钱大听、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先后在幕中。所著《续资治通鉴》220卷,集钱、邵、章等诸人之力而成。诗文有《灵岩山人诗集》、《文集》。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的.
毕淑敏,著名女作家.
毕福剑
毕升

史氏来源,哪里有这个姓氏阿

一、姓氏源流
史(Shǐ)姓源出有五:
1、出自史皇氏,为黄帝时史官仓颉之后,以官名为氏。据《路史》上指出:“仓颉后有史氏”。又《姓纂》上则指出:“周太史佚之后,以官为氏,汉有史皇孙逊。”另外《中华姓府》也指出:“太史佚及仓颉之后。”仓颉为黄帝时史官,人称史皇氏。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其后有一支以官名为姓,称为史氏。
2、出自周代太史佚之后,亦以官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初年有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太子言行和重要史事、管理中典籍的史官)史佚,为人严正,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由于他终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列国史官之后,亦多以官名为姓,形成史氏。
3、出自古西域康国支系有史国。国人以国名为氏。隋唐时,西域康国支庶有史国,为“昭武诸国九姓”之一,古西域康国支系有史国,居史城,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人来中原居住,遂以国名为氏。
4、出自唐代有突厥族有复姓阿史那氏,归唐后简改为单姓史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唐代有突厥族阿史那氏,有归附唐朝者,简改为单姓史氏。
5、出自少数民族中有史姓:
① 土族史卜氏,汉姓为史。
② 满、蒙、白等族均有史姓。
③ 史氏还混化了他族血统。如唐有史思明,本宁夷州突厥种。
得姓始祖:仓颉。相传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人称史皇氏。他生有四只眼,善于观察,见人们用结绳记事相当繁琐,便发明了文字,在其创制出文字的当夜,鬼神都为之哭泣。因仓颉造字有功,其后代便以其官职为氏,称史姓,仓颉自然成为史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传说仓颉为陕西陈仓人,一说河南人,故此二地可能为史姓最早发祥地。东周列国时,各国均有史官,以官为氏者众多。如晋有太史史墨、史苏,卫有史朝,秦有史颗均属此种情况。西汉时,史姓有外戚发展成名门望族,从鲁国史恭的妹妹史良娣(汉武帝卫太子妃妾)开始,直至史恭之子史高,史高次子史丹,世代为当朝要官。另此期,南方广西、广东已有史姓。东汉时,又有史姓入居四川,汉至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了史姓历史上六大郡望,其四为史丹之后,西晋永嘉之乱时,史丹后人史苞避乱至河西建康(今甘肃高台县),后发展成建康望族;史丹重孙崇,东汉封溧阳县(今属江苏)侯,遂举家从陕西长安县徙溧阳,后发展成宣城望族;史丹后人史节为唐礼部侍郎,迁高密(今属山东,后发展成高密望族;史丹孙史王广,居长安,后发展成为京兆望族。另有陈留郡,系东汉京兆尹,陈留考城(今属河南)人史敞一族所在;河南郡,系东汉河南人史晨一族所在。隋唐时期,有西域史国人入居中原,以史为氏。又有突厥阿史那氏改姓史。这两股新鲜血液的注入,壮大了史姓家族,加速了史姓繁衍。宋元时,北方战事频繁,史姓携家大举南迁,明代史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湖北各地。清代以后,史姓有迁往海外、侨居新加坡等国家者。今日史姓尤以湖南、山东多此姓,两省史姓约占全国汉族史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九。史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五。
三、历史名人
史 籀:周宣王时太史、书法家,周初著名史官史佚后裔。据传籀文(即大篆)为其所创,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史籀曾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唯物主义思想。
史 墨:春秋时晋国大夫,长于天文,熟悉各诸侯国内政。其认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以及“物生有两”的辩证法。
史 晨:春秋时鲁相,曾为祀孔而以隶书作碑,立于孔庙,史称“史晨碑”。该碑建于东汉灵帝的建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69年的时候,距今已有1800多年之久。碑上所刻的文字,就是春秋时鲁相史晨祀孔子的文章,分为前后两碑,前碑载奏章,后碑叙飨礼之事,迄今全文完整可诵,隶书神碑超逸,端正谨严,为后世书法研习之宗。
史 丹:字君仲,鲁人,徙杜陵。官汉代都尉侍中,时元帝想废立太子,丹竭力劝谏,元帝责备史丹,史丹脱下官帽,请罪说:“我确实看见陛下哀痛中山王,以致身体瘦损。前些时,太子应当进见,我暗中嘱咐他,不要流泪哭泣,免得引起陛下伤感。罪过在我,我应该被处死。”元帝认为史丹说的是事实,才息怒。后太子即位,封关内侯。
史 伦:宋代燕京永清(今属河北省)人。因筑室发土得金而有财,逢金季乱世,建家塾,招学者,纳豪士,济艰困,以侠义著称,在河北诸郡组织清乐社四十余个,每社近千人,成为地方上一大豪强。
史 际:江苏溧阳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春坊,后弃官回乡,置义庄义塾,修明伦堂,招募勇士,抗击倭寇,乡人多敬重。
史 翁:清代诗画家。时称其诗、书、画为“三绝”,同时,善左笔书。
史鱼酋:又名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其一贯正直,临终时还不忘劝卫灵公进贤去佞,时谓“尸谏”。其秉笔直书,堪称史家楷模。
史万岁:杜陵(今陕西省西安)人,隋代名将。少时英武,长于骑射,好读兵书,15岁随父从军。随父参加北周伐齐,勇武有谋,善骑射,屡立战功,敌闻名而丧胆。
史大柰:唐代楼烦(今属山西省)人,系突厥族。隋时任金紫光禄大夫,李渊起兵时,率众归从,战功赫赫,贞观初,迁右武卫大将军,封窦国公。
史思明:本名干,宁夷州突厥族人,唐代叛将,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初为互市牙郎,亦以骁勇为幽州节度使张守所知,任为捉生将。天宝年间累立战功,官至平卢兵马使。曾到长安奏事,为玄宗赏识,赐名思明。与安禄山同乡相善,随安禄山叛乱,后在范阳称大燕皇帝。
史朝义:唐安史之乱叛将。宁夷州突厥族人。史思明的长子。思明叛乱,使守冀州、相州等地。史思明称帝,封为怀王。上元二年(761年)春杀史思明,自立为帝,年号显圣。次年唐借回纥兵攻破洛阳,他出奔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后部将降唐,他穷蹙自缢死。
史弘肇:河南郑州人,五代后周名将,以武功显名。史弥远:明州鄞(今浙江鄞县)人,南宋历任太师、右丞相,位重权极。其侄史嵩之继右丞相一职,亦专断朝政。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京(今河南省开封)人,居杭州,南宋著名词人。屡试不第,曾师事张磁,后为韩伲胄门下堂吏,负责撰拟文稿,颇有权势。及韩被诛杀,亦遭牵连,被处黥刑,穷困而死。其词以咏物见长,今存其作《梅溪词》。
史天泽:元代初名将、丞相。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省)人,史秉直之季子,其家族是蒙古时期最大的一支地方势力。善骑射,勇力过人,从其兄天倪镇守直定。后官任将相五十年,上不疑,下无怨,可与郭子仪、曹彬相比。
史孟麟:江苏宜兴人,明朝理学家。其主张以理学为“国本”,以名节相砥砺,同时授学于东林书院,名望极高。
史可法:字宪之 ,号道邻,河南省祥符(今开封)人,顺天大兴(今北京市)籍,明末抗清义士。崇祯元年(1628)进士。因其与农民军作战有功,崇祯十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今安徽合肥)、太平、池州四府。清军南下,其坚守扬州,被清军俘获,英勇就义。著有《史忠正公集》遗世。
史震林:字岵冈,江苏省金坛人,清乾隆进士,著名文学家,官淮安教谕。能诗、工书、善画,不落前人窠臼。作《凤凰台上忆吹箫》能篇叠字却使人不以为然,终于未能在诗坛上留下痕
迹,真所谓“过犹不及”了。著有《西青散记》、《华阳散稿》等。
史荣椿:清军将领。字荫堂,直隶大兴(今北京人。行伍出身,曾从都统胜保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1855年任大名镇总兵,后调徐州镇,在豫皖镇压捻军。1858年升任直隶提督。同年秋,随僧格林沁驻守大沽炮台南岸,1859年任大沽炮台提督。是年6月25日,英、法、美舰队以换约为名,不顾中方劝阻,强行闯入白河口,炮击我大沽守军。史荣椿协副将龙汝元督部奋起还击,击伤击沉英法军舰10艘,入夜,英法海军陆战队乘舢板抢滩,复遭清军炮火打击,死伤枕籍,毫无进展,只得在伪装中立的美舰掩护下狼狈窜逃。此役毙伤英法海陆军官兵600余人,英舰司令何伯亦重伤,是为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军队在中国所遭受的第一次严惩。在战斗中,史荣椿及所部36名官兵壮烈殉国。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建康郡:十六国前凉置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高台西南,北朝魏废。唐武则天时,王孝杰曾于今高台东南置建康军,后地入吐蕃。
宣城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省宣城)。隋唐有宣州宣城郡。(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废郡存州则为宣州。本表于隋唐常说某州某某郡,都属这种情形。)
高密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国,治所在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西南),西晋复置国,南朝宋改为郡,移治桑犊城(今山东省潍坊市东)。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内右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陈留郡:秦代置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历代均置。1957年并入开封县。又西汉陈留郡,治陈留县。北魏时治浚仪,隋唐为汴州陈留郡。
河南郡: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桂阳郡:公元前202年置桂阳郡。西晋建兴三年(315年),分设桂阳、平阳郡。西汉时,桂阳郡,领县十一;南北朝时,宋、齐、梁称桂阳国,陈时又称桂阳郡;隋文帝开启九年,一度废桂阳郡,置郴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又称桂阳郡;宋称郴州桂阳郡,设知军;(今湖南省郴州永兴一带)。
2、堂号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抗清。当扬州城危的时候,史可法给老母个妻子写了遗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命副将史德威做他的儿子。并且交待说:“我死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边。”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杀他。德威哭着不肯杀,结果被清兵俘虏。被俘后,清人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屈,壮烈殉国。
此外,史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怀溧堂”、“忠定堂”、“金朝堂”等。
五、宗族特征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指引前行的明镜,史姓族人多以此铭为鉴。
2、史姓族人多功成名就,千古流芳。如汉有名臣史丹,宋有词人史达祖,明有民族英雄史可法,清有文学家史震林等,举不胜举。
3、史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明代孙士壁编史姓字行为:“缵述多俊奇,丕泽承嘉顺,京昌众深衍,后代存兴贤。”又史良书新续《史氏宗谱》,内载浙江余姚史姓后嗣辈份派语二十字:“道翁叔字景,甫叟可均国,世贵端良彦,德及忠厚嗣。”
============================================================
【史姓宗祠通用对联】
〖史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直躬如矢;
忠谏伏蒲。
——佚名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卫国大夫史鲉,字子鱼,又称史鱼。卫灵公远君子而近小人,史鲉屡次进谏不被采纳,临死时对他儿子说:“我活着不能让国君走正道,死也不能按礼数安排。你把我放在窗户下。”灵公前去吊唁,见了很奇怪,便问是怎么回事。史鲉的儿子便把父亲临死时的话告诉给灵公。灵公听了,惊愕地说:“这是寡人的过错啊!”很快重用贤大夫蘧伯玉,斥退小人弥子瑕。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史鱼是个正直的人啊!政治清明时像箭一样直,政治黑暗时也像箭一样直。”下联典指西汉鲁国人史丹,字君仲,元帝时官驸马都尉。元帝病重时要换太子,他直入元帝床前,伏在青蒲上涕泣力谏,使元帝收回成命。成帝即位后,封他为关内侯。
茅庐炼药;
梅岭招魂。
——佚名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史通平,从会稽移居蜀地,筑茅庐炼丹,据说可成龙虎形,后来白日升天成仙。下联典指明末河南祥符人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崇祯年间进士,历任西安府推官、右佥都御史、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南京兵部尚书。李自成灭明朝,他在南京拥立弘光帝,加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清兵南下,他孤军固守扬州,城破后自杀未死,为清军抓获,不屈被杀。扬州人民在城外梅花岭为他筑衣冠冢作纪念。
太守世泽;
篆书家声。
——佚名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太史尹佚,人称史佚,子孙以史为姓。史籀,周宣王时太守,作大篆十五篇。
-----------------------------------------------------------------
〖史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千里过师从席忱;
一身报国托文章。
——史可法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南明大臣、抗清明将史可法(1602-1645),自题联。
忠孝立身真富贵;
文章行世大神仙。
——史可法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南明大臣、抗清名将史可法撰书联。
阁部勋名常照世;
诗书事业足传家。
——邓敏怡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节选邓敏怡挽民初参议院议员史泽咸(1882-?)的挽联。史泽咸,字刚峰,山东乐陵人。
蓼花雪汀秀乡里;
翠竹震林绿江村。
——佚名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诗人史雪汀。下联典指清代画家史震林,字岵冈,金坛人。乾隆进士。能诗、工书、善画,不落前人窠臼。
南波传世诗书画;
岵冈动人竹石兰。
——佚名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诗画家史翁,字南波,浙江人,其诗、书、画有“郑虔三绝”之称。左笔书尤为独步当时,深受成亲王嘉许。下联典指清代书画家史震林,字岵冈,江苏金坛人。乾隆年间进士,官淮安教谕。能诗文、工书、善画竹、石、兰,精八分书,不落前人窠臼。著有《西青散记》、《华阳散稿》等。
-----------------------------------------------------------------
〖史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骑鹤楼头,难忘十日;
梅花岭畔,共仰千秋。
——郭沫若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郭沫若撰题扬州史可法祠联。“十日”,指史可法守扬州城陷,清军入城屠杀十日。
气吐风云,勤千啾之略;
光依日月,荣二字之褒。
——佚名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名将史万岁,杜陵人。少英武,好读兵书,善骑射。有谋略,屡立战喵敌闻其名而惧。开皇末年,西突厥达头可汗屡次侵扰边境,史万岁率兵至大斤山,突厥人闻其英名,畏惧而逃,他追击前去,大破突厥兵。下联典指宋代王府教授史浩,字直翁,鄞县人。绍兴年间进士,官国子博士、王府教授、起居郎、中书舍人、翰林学士,两次任右丞相。金人犯边,诏亲征。为岳飞等人平反,向朝中举荐人才,不因私害公。卒谥忠定。
定乱安邦,常怀庙廊大志;
出将入相,允称社稷名臣。
——佚名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是孙典指五代后周名将史弘肇,字化元,郑州人。尝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毛锥子安足用哉!”。下联典指元代光禄大夫左丞相史天泽,字润甫,永清人。为将相五十年,上不疑,下无怨,人以比郭子仪、曹彬。谥忠武。
良娣得产皇孙,故储有后;
翰林乞假归娶,嘉耦相攸。
——佚名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史良娣,为武帝戾太子妃,生子进,从外祖家姓,号史皇孙,重孙即位后为宣帝,追良娣为戾夫人。下联典指清史贻直,十九岁举进士,入翰林,乞假归娶,朝野荣之,后居相位二十年。
伏蒲之忠,谏元帝而留太子;
知矢之直,进君子而退小人。
——佚名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都尉侍中史丹,字君仲,鲁人,徙杜陵。元帝欲易太子,丹固谏不得易太子,及太子即位,封丹为关内侯。下联典指春秋卫国大夫鱿,字子鱼,亦称史鱼。灵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弥子瑕,史鱼数谏不从。病将卒,命其子曰:“吾生不能正君,死无以成礼,置尸牖下”。灵公往吊,怪而问之,其子以告,公愕然曰:“寡人之过也。”于是进伯玉而退子瑕。孔子闻曰:“直哉史鱼!既死,犹以尸谏。”
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四世翰苑蝉联,犹有舅甥翁婿;
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八榜科名鼎盛,又逢己亥寅申。
——佚名撰史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苏省溧阳史氏祠堂联。上联典指史鹤龄从康熙年间入翰林后,其子史夔,其孙史贻直,侄孙史贻谟,曾孙史弈簪,女婿于小谢,外甥于敏中、任兰枝、管干珍相继为翰林,世称海内无第二家。下联典指史鹤龄为丁酉年举人、丁未年进士,史夔为辛酉年举人、壬戌年进士,史夔弟史普为己卯年举人、庚辰年进士,史随为戊子年举人、己丑年进士,史贻直为己卯年举人、庚辰年进士,史贻谟为甲子年举人、乙丑年进士,其弟史贻简为癸卯年举人、甲辰年进士,史弈簪为己酉年举人、戊辰年进士。
============================================================
附录一:【史氏祖训】
〖史氏八行垂训〗
孝、友、睦、姻、任、恤、中、和。
〖史氏皇祖十戒训〗
力戒不孝不悌、不睦宗党、不尚节俭、赌博、奸盗、嗜酒、行凶、误入优隶、出入衙门、不完国课。
〖史氏家训〗
立身、孝友、敬祖先、睦亲族、敬师、取友、教弟子、和邻里、肃闺门、御仆蜱、酬恩释怨、排难解纷、治家敬宾、施药传方、不妄杀、官箴。
============================================================
附录二:【史姓典故、趣事】
〖尸谏〗
史鱼,曾经在卫灵公时担任史官。那时,卫灵公宠爱弥子瑕,常常任其为所欲为,闹得朝野上下怨声载道。史鱼数次冒死劝谏,请求对弥子瑕加以管教,但灵公却始终不愿听从。眼看劝谏无功,史鱼感到心灰意冷。他在临死的时候把儿子叫到身边,悲伤地说:“我死了以后,你们先不要把我的尸体装棺盛殓,放在窗户之下陈设几日再作处置。”史鱼死后,他的儿子就依照遗言,将尸体放在了窗户的下面。卫灵公在听说史鱼驾鹤而去以后十分悲痛,便匆匆前去吊唁。他看见史鱼的尸体摆在窗户下,感到很奇怪,便问史鱼的儿子这是为什么?史鱼的儿子回答说:“我父亲临死一再叮嘱我说,‘我活着的时候没有能够匡扶君主,锄暴安良,死了以后就没有理由按照礼制安葬。”’卫灵公听后,幡然醒悟,领会了史鱼以暴尸窗下劝谏的良苦用心,疏远了弥子瑕。从此以后,卫国的政治更加清明,国泰民安,为时人称颂。这就是为后人极力称道的“尸谏”的故事。
《论语》对史鱼有极高的评价,称赞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
-----------------------------------------------------------------
〖史思明的兴衰史〗
史思明,宁夷州人,原名牵干,唐玄宗李隆基赐名思明。史思明少年时与安禄山一起在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长大。成年以后,二人仍然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不久,二人同时被唐政府封为捉生将。以后史思明又得到了再次提升,担任了大将军职务。史思明骁勇善战,胸怀才略,因此多次建立战功,很受玄宗赏识。有一次,玄宗召见他,亲自赐座,并与之亲切交谈,对他的军事才能大为称赞。玄宗问他多大年龄,史思明回答说:“已经40岁了。”玄宗拍着他的背说:“你好好地努力吧,日后一定会显贵的。”
天宝年间,史思明因为军功显赫而被授平卢兵马使。唐玄宗这位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风流君主,在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之后,不曾料想正是自己视为心腹的爱将史思明和安禄山,发动了使他被迫背井离乡的“安史之乱”。从此以后,兴盛强大的唐政权变得千疮百孔,不堪一击。
唐开元、天宝年间,唐代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顶峰,然而这种表面繁荣的现象背后却时刻孕育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在执政前期曾勤于政事的唐玄宗,后期则沉迷于酒色丝竹之间,疏于过问国家政事。744年,他纳杨玉环为贵妃之后,更是专以声色自娱不理朝政,对贵妃之家赏赐无度,百官敢怒不敢言。朝政被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和李林甫把持着,使得唐朝的政治更加黑暗。随着边镇军事力量的不断扩大,许多节度使纷纷拥兵自重,逐步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玄宗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可是他已经回天乏力。
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权力极度膨胀,他率兵在范阳(今北京)发动叛乱,揭开了唐后期中央统一势力和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斗争的序幕。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乱”。
唐玄宗做梦也没有想到安禄山会发动叛乱,所以在军事上毫无准备。当叛乱的战鼓惊破唐宫的《霓裳羽衣曲》后,他才匆忙布置防御。这时唐朝新募的士兵无力抵挡安禄山的劲旅。安禄山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潼关。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建立了割据政权。史思明在河北老巢与唐军相持着,互有胜负。6月,叛军长驱直入,攻陷了长安。唐将郭子仪、李光弼被迫撤退,史思明占领了河北。
安史集团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却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坐镇洛阳的安禄山恣行暴虐,致使众叛亲离。757年,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即位之后,史思明屯住范阳,拥兵自重,不听调遣。从此安史集团分裂了。
不久,史思明带领军队投降了唐朝。朝廷一方面下诏任命他为范阳长使,河北节度使;另一方面又害怕他再次叛变,派人秘密监视。不巧的是,监视他的事很快被泄露了出去,史思明认为朝廷不信任自己,便再次叛变。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州称大圣燕王,派兵增援安庆绪,解除了唐军对邺城的围困。同年,史思明杀守安庆绪,收编了他的队伍,回到了范阳黄袍加身,号称大燕皇帝。761年,史思明在邯山大败李光弼,乘胜向长安进犯,途中被儿子史朝义和他的部下杀死。
------------------------------------------------------------------
〖史可法死因之谜〗
距今整整360年前,为明朝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这一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五日,清军从西北方向攻破南明的江北重镇扬州城,守卫扬州的南明督师史可法以身殉国,史称“乙酉之变”。
正史和野史中关于史可法下落与去向的记载传说互相矛盾,甚为纷繁。关于史可法之死,到底有多少种说法呢?
一说扬州城破时,史可法毅然自刎而死。如计六奇《明季南略》记载:“廿五日丁丑,可法开门出战,清兵破城入,屠杀甚惨,可法拔剑自刎。”同时自刎的还有很多人,如原兵部尚书张伯鲸被清兵所俘,不肯投降,身上多处负伤,也自刎而死。史可法早有自杀之意,故自刎当有可能。
二说史可法在城破后,自投清营而死。据王士?《池北偶谈》所述,康熙二十年,有吴某从东北回京,驻防老将安某对他说:你回去后,可以告诉那些史臣,当年王师攻破扬州时,我在军中,“亲见城破时,一官人戴巾衣氅,骑一驴诣军营,自云:‘我史阁部也。’亲王引与坐,劝之降,以洪承畴为比。史但摇头云:‘我来此只办一死,但虑死不明白耳。’王百方劝谕,终不从,乃就死。”史可法自投清营而死,显然是为了自己的名节不被埋没,也合乎情理。
三说史可法死于乱兵之中。如《明季南略》引他书说,清兵伪装成明军骗取史可法打开西门,入城后大肆屠城,史可法在无奈之下,“引四骑出北门南走,没于乱军”。《清实录》的记载是:“攻克扬州城,获其阁部史可法,斩于军前。”也与此说相似。
四说史可法自刎不成,死于小东门清兵之手。如《明史》记载,因为扬州城西门地势险要,所以由史可法亲自把守。“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古藏室史臣《弘光实录钞》也持此说:“参将张友福拥可法出小东门,北兵至,可法大呼:‘史可法在此!’……遂遇害。”
五说史可法被清兵杀死于南门。如罗振常《史可法别传》记载,当扬州城破时,史可法见大势已去,与部将史德威等诀别。此前,史可法已经和部将庄子固相约,一旦城破,就请庄子固用刀杀死他。城破后,史可法引颈让庄子固动手,但是庄子固不忍举刀。情急之下,“公亟拔刀自刎”,庄子固等人一起抱住史可法,使得他血溅衣衫而气未断绝。这时史可法“命令史德威加刃”,但史德威只是哭泣,不愿动手。接着众人拥史可法下城,来到小东门,不料东门已被清兵所破,只好“折而走南门”。结果被一个名叫张鹰的人“执赴南楼城上见王”,把史可法送交给清豫王多铎。多铎劝降,史公不屈,“遂慨然授命”,在南门被杀。全祖望《梅花岭记》所记的是:“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称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也认为史可法被杀死在南门。
六说为多铎将史可法尸裂于新城。如戴名世《扬州城守纪略》说,扬州城破后,史可法自杀不成,被部将拥至小东门,正好遇到清兵。“时大兵不知为史公,公大呼曰:‘吾史可法也!’大兵惊喜,执赴新城楼见豫王。”因为史可法不肯投降,豫王就悍然“使左右兵之,尸裂而死”。
七说城破后,史可法缒城逃亡。如《明季南略》引《甲乙史》说,清军渡过淮河之后,当天晚上就大破扬州新城,肆意屠杀。此时史可法守卫在扬州旧城,收到清兵劝降书,不为所动。清军故意传出假消息,说有明军来援,史可法误以为真。因为清军已经占领东门,史可法就打开西门迎接,不料进城的却是伪装成明军的清军,一进城就大开杀戒。“可法立城上见之,即拔剑自刎,左右持救,乃同总兵刘肇基缒城潜舟去。”谈迁亦持此说。张岱《石匮书后集》并且说,史可法逃出城后,曾经“过钞关”、“走安庆”。但另一说以为刘肇基在扬州城陷前已中流
史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五。
寻根溯源
1、据《路史》所载,仓颉为黄帝时史官,其后人便以官为氏。
2、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西周初年有太史(古代负责记录太子言行和重要史事、管理中典籍的史官)史佚,其后人有以官为氏者。
3、隋唐时,西域康国支庶有史国,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入居中原者,遂以国名为氏。
4、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唐代有突厥族阿史那氏,改姓史。
5、少数民族史姓。土族史卜氏,汉姓为史。另满、蒙、白等族均有史姓。
得姓始祖
仓颉。相传仓颉是黄帝时的史官,人称史皇氏。他生有四只眼,善于观察,见人们用结绳记事相当繁琐,便发明了文字,在其创制出文字的当夜,鬼神都为之哭泣。因仓颉造字有功,其后代便以其官职为氏,称史姓,仓颉自然成为史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传说仓颉为陕西陈仓人,一说河南人,故此二地可能为史姓最早发祥地。东周列国时,各国均有史官,以官为氏者众多。如晋有太史史墨、史苏,卫有史朝,秦有史颗均属此种情况。西汉时,史姓有外戚发展成名门望族,从鲁国史恭的妹妹史良娣(汉武帝卫太子妃妾)开始,直至史恭之子史高,史高次子史丹,世代为当朝要官。另此期,南方广西、广东已有史姓。东汉时,又有史姓入居四川,汉至魏晋南北朝时,形成了史姓历史上六大郡望,其四为史丹之后,西晋永嘉之乱时,史丹后人史苞避乱至河西建康(今甘肃高台县),后发展成建康望族;史丹重孙崇,东汉封溧阳县(今属江苏)侯,遂举家从陕西长安县徙溧阳,后发展成宣城望族;史丹后人史节为唐礼部侍郎,迁高密(今属山东,后发展成高密望族;史丹孙史王广,居长安,后发展成为京兆望族。另有陈留郡,系东汉京兆尹,陈留考城(今属河南)人史敞一族所在;河南郡,系东汉河南人史晨一族所在。隋唐时期,有西域史国人入居中原,以史为氏。又有突厥阿史那氏改姓史。这两股新鲜血液的注入,壮大了史姓家族,加速了史姓繁衍。宋元时,北方战事频繁,史姓携家大举南迁,明代史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湖北各地。清代以后,史姓有迁往海外、侨居新加坡等国家者。今日史姓尤以湖南、山东多此姓,两省史姓约占全国汉族史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九。
郡望堂号
史姓郡望主要有六个:
1、建康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
2、宣城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3、高密郡,西汉治所在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西晋移治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市东);
4、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
5、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城;
6、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堂号:
“怀溧”、“忠烈”、“忠定”、“金朝”等。
宗族特征
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指引前行的明镜,史姓族人多以此铭为鉴。
2、史姓族人多功成名就,千古流芳。如汉有名臣史丹,宋有词人史达祖,明有民族英雄史可法,清有文学家史震林等,举不胜举。
3、史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如明代孙士壁编史姓字行为:“缵述多俊奇,丕泽承嘉顺,京昌众深衍,后代存兴贤。”又史良书新续《史氏宗谱》,内载浙江余姚史姓后嗣辈份派语二十字:“道翁叔字景,甫叟可均国,世贵端良彦,德及忠厚嗣。”
名人精粹
史籀:周宣王时书法家,据传籀文(即大篆)为其所创,曾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唯物主义思想。史墨:春秋时晋国大夫,长于天文,熟悉各诸侯国内政。其认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史晨:春秋时鲁相,曾为祀孔而以隶书作碑,立于孔庙,史称“史晨碑”。此碑所书端正谨严,为后世书法研习之宗。史鱼酋:又名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其一贯正直,临终时还不忘劝卫灵公进贤去佞,时谓“尸谏”。其秉笔直书,堪称史家楷模。史丹:鲁人,汉代都尉侍中,时元帝想废立太子,丹竭力劝谏,后太子即位,封关内侯。史万岁:杜陵(今陕西西安)人,隋代名将。勇武有谋,善骑射,屡立战功,敌闻名而丧胆。史大柰:唐代楼烦(今属山西)人,系突厥族。隋时任金紫光禄大夫,李渊起兵时,率众归从,战功赫赫,贞观初,迁右武卫大将军,封窦国公。史思明:宁夷州突厥族人,唐代叛将。初随安禄山叛乱,后在范阳称大燕皇帝。其子史朝义于公元七六一年杀父夺位,后兵败自缢。史弘肇:河南郑州人,五代后周名将,以武功显名。史弥远:明州鄞(今浙江鄞县)人,南宋历任太师、右丞相,位重权极。其侄史嵩之继右丞相一职,亦专断朝政。史达祖:汴(今河南开封)人,南宋词人,其词以咏物见长,今存其作《梅溪词》。史天泽:永清(今属河北)人,元代名将。官任将相五十年,上不疑,下无怨,可与郭子仪、曹彬相比。史孟麟:江苏宜兴人,明朝理学家。其主张以理学为“国本”,以名节相砥砺,同时授学于东林书院,名望极高。史际:江苏溧阳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官至春坊,后弃官回乡,置义庄义塾,修明伦堂,招募勇士,抗击倭寇,乡人多敬重。史可法: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末抗清义士。清军南下,其坚守扬州,被清军俘获,英勇就义。有《史忠正公集》遗世。史震林:江苏金坛人,清乾隆进士,著名文学家,官淮安教谕。著《西青散记》、《华阳散稿》等。史翁:清代诗画家。时称其诗、书、画为“三绝”,同时,善左笔书。
安史之乱,史思明
提高悬赏
本文标题: 如何看待古代官职起居郎 如何看待以史为镜,以吏为鉴 如何看待木兰辞在历史上的地位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419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历史上关于汉文帝的记载并不多,如今汉文帝霸陵被发现,关于汉朝的历史将再度被揭开,你怎么看古代一座城有多大,面積,人口,格局是怎樣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