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三国都乱成一锅粥了,怎么没有外族来入侵?东汉末年三国乱成一锅粥,感并没有外部不侵主要是因为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他当时也...
东汉末年的三国都乱成一锅粥了,怎么没有外族来入侵?
为什么宋朝之后少数民族屡屡入主中原,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其实,并非是在宋朝后汉人接连被异族入侵中原,是早在隋唐之前,中原就已经被异族入侵。如果要从更为久远的时期算起,在东周时期,异族同样已经进入中原。
中国大地上一直生活着多个民族。华夏民族本就是上游、中游的炎黄部族与东夷部族融合而成。华夏民族能生活在黄河流域,有着天然的优势,生活上远比游牧民族有保障。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生活艰辛,对于华夏民族自然有着天然的不满,南下侵袭掳掠,也就成了生存必需。东周时期,周边有戎狄,战国时期匈奴崛起,有带甲数十万,秦始皇让蒙恬领军北伐,勉强将匈奴赶出长城,然匈奴国力未衰,故此为祸两汉。
三国魏晋时期,因中原战乱,无暇镇压周边民族,游牧民族得以进入黄金时代,趁着八王之乱攻入中原,在中原建立多个王朝。
其实,就连隋朝、唐朝这两个大一统王朝,其皇族都具有很浓的少数民族色彩。只是,多数人不愿去提及罢了。
至于宋朝之后,异族连续入驻中原,一个重要原因是长城失守。从五代后晋时期开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卖给了契丹,从此中原王朝失去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屏障。
与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大不同的时,宋朝之后的少数民族政权,都有着非常自觉的汉化思想,他们甚至以华夏族自居,在文化、思想上向汉族靠拢,建立的辽国、金国、乃至后来的元朝、清朝,都有着非常浓重的华夏儒道色彩。
这使得这些少数民族在大肆屠戮,建立王朝后,很快收拢人心,被官员百姓拥戴。对于多数百姓来说,皇帝由谁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有饭吃。
文化原因:汉化的进度缩小了之间的差距,游牧民族进入到定居安稳的环境状态,改变了以前的散居
军事原因:军事目标的行动总是被文治或言官所左右其方针,影响到了军事目标与政治目标的一致性
环境原因:中心城市的南移导致其经济动员从南到北的地理跨度,直接使得军事动员受到南方文人士大夫所节制,地方势力从稳定到割据的社会状态
政策原因: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使得中央的军事的综合能力有所降低,地方的实力反而增强
满清入主中原,为何能迅速一统全国?
因为满清入主中原,迅速与汉文化融合,而且不断吸收汉族官员,让汉人臣服,尽快稳定江山。满清入关后便很快统一中原,与短命的元朝政权不同,清朝统治了中原几百年。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清军入主中原时,民间的汉人对清朝政权是非常不满的。可即便如此,除了一开始的叛乱起义外,似乎清朝很快就将中原统一,平息了叛乱,甚至于汉族人都臣服于大清朝,这是为什么呢?
1.尽快融入汉文化,以便统一中原。
满族原本在草原上生活,随着势力的扩大,努尔哈赤带领军队扩大领土,逐渐崛起。之后经历了皇太极、多尔衮等人的谋划,清军才有机会入关。但入关后,这片中原地区与草原有很大的差别。如果想要更好的统一中原,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合汉文化。因为汉文化是这片土地发展而来的,是最适合中原的文化,如果强行使用满清文化,最后可能会引起汉人的抗议。清朝入关后,很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延续了明朝,这样对汉人来说就能很快地适应清朝的统治。
因此满清入关后,迅速接受了汉文化。满族不仅学习汉文、说汉语,还要读四书五经、儒家文化。当然融合汉文化不等于丢掉满清文化。清朝的做法是提倡学习满蒙文化,这样即使在汉文化中生活,也不会丢掉自己民族的文化。
2.让汉人臣服才能稳定江山。
清军入关后,不止大量地吸收原来明朝的大臣,还接着使用科举制度,也就是汉人依旧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同时还要求汉人剃发留辫,这是让汉人表示对清朝的臣服。虽然汉人一开始非常反对,但是在清朝的命令下,很快男子都剃了一半的头发。而知识分子很可能刚开始不认可清朝,但是在清朝依旧可以当官,其实就消除了一些知识分子对清朝的反感情绪。而平民只要和平安乐,自然也就会顺从清朝的统治。
综上所述,清朝统一中原靠的是适应和臣服,一方面融合了中原的文化,让汉人很快适应清朝的统治;另一方面任用汉族官员,让汉人臣服,自然政权就稳定了。
《木兰辞》中花木兰效忠的可汗到底是谁?
《木兰辞》也叫《木兰诗》,从民间时期一直到现在,入选了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课本,基本上每个中国人都学过这首诗,也知道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但是对于诗中的可汗一直没人能解释清楚到底是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一是《木兰辞》的作者不知道是何人,只知道这首诗被收集在《乐府诗集》中;二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年代也不是很清楚,有说南北朝时期,也有说隋唐时期,最终也没有确定。
把最高统治者称为可汗,主要是游牧民族的称呼,唯二例外的就是隋文帝杨坚被称为圣人可汗,而唐太宗李世民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因为杨坚迫使东突厥臣服,而李世民征服了包括突厥在内的主要少数民族,但是可汗这个称呼最早是从鲜卑人开始的。
《资治通鉴》记载,鲜卑部族的一支索头部在公元前就已经开始称可汗了,大概对应着华夏秦朝灭亡之后的楚汉战争时期,索头部鲜卑部族的领袖拓跋毛建立了被后世称为“代国”的政权,拓跋毛就是后来入主中原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氏的先祖。
到了南北朝时期,拓跋氏鲜卑部族首领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珪开始称帝,他也被称为北魏道武帝,这一年是公元398年,从此时起,北魏的最高统治者开始称皇帝,这是效仿了中原的政权形式。
而在南北朝时期,明确将首领称为可汗的就是柔然,鲜卑人最初占领蒙古高原的时候,柔然人在鲜卑人更遥远的北方,等到鲜卑人入主中原的时候,柔然人就趁机占领了原来鲜卑人的地盘,也就是蒙古高原,这里最早是匈奴人的势力范围。
柔然首领郁久闾社仑在公元402年统一了漠北各部,开始称可汗,可汗的称呼是“丘豆伐可汗”,他的名字叫“郁久闾社仑”,自此后世的柔然首领全部称可汗,直到公元555年灭亡为止。
花木兰所效忠的可汗肯定不是柔然可汗,因为从诗中的描述来看,花木兰参军赶赴战场,是先到黄河边上宿营,然后渡过黄河,来到了黑山,黑山是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杀虎山,然后从这里进入大漠,从这条路线来看,花木兰是从南往北走,推测她是住在黄河以南的地区,大概率是今天的河南省一带。
如果花木兰住在黄河以北,要到大漠去,根本不需要在黄河边上宿营,诗中还出现了燕山这个地名,燕山指的是燕然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杭爱山,这里已经是大漠的深处了,而且是当时柔然的核心地区。
从诗中描述来看,花木兰进军的方向还是从南往北,所以可以确定花木兰效忠的可汗不是柔然可汗,而有可能是柔然可汗的敌人,从进军路线来看,这摆明了是冲着柔然去的。
那么花木兰所效忠的可汗有没有可能是北魏皇帝呢?
当然有可能,北魏虽然改称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但是北魏的统治者可是游牧民族起家的鲜卑拓跋氏,早期北魏的主体是鲜卑人,很多鲜卑人仍然保留着之前的传统,称呼最高统治者为可汗,《木兰辞》的作者是鲜卑人也有可能。
再从花木兰进军的路线来看,这是一次北伐,北魏统治中原时期,曾经多次北伐,而最有名的一次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公元425年的北伐,因为在前一年,柔然可汗大檀率领6万骑兵攻打北魏,当时正值北魏处于新旧政权交接之时,刚刚即位年仅17岁的魏帝拓跋焘亲自率军击退了柔然大军。
为了彻底解决柔然的威胁,在第二年,拓跋焘再次发起倾国之兵,兵分五路北伐柔然,如果花木兰代父从军真实存在的话,很有可能是公元425年这一次北魏对柔然的全面战争,因为这一次战争打败了柔然,导致柔然由盛而衰,再也无力与北魏对抗。
公元429年,拓跋焘再次北伐并大败柔然,北魏军队一直追击柔然到今蒙古国吐沁河一带,此战之后,北魏控制了整个蒙古高原,2年后,柔然残部臣服于北魏,战争结束,所以花木兰才能解除兵役,回到家乡。
《木兰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中也说了花木兰大概从军十二年左右,这与北魏和柔然之间发生战争的时间大致相同,所以花木兰所效忠的可汗很有可能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而且很可能是在公元424年这一年,柔然大举入侵北魏时开始征兵的,从征兵到开赴战争是需要时间的。
《北史列传》卷八十六:于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六月,车驾次于菟园水,去平城三千七百余里。分军搜讨,东至瀚海,西接张掖水,北度燕然山,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里。
这里说的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伐柔然的路线,就是经过黑山的。此外,拓跋焘还到达燕然山,黑山和燕然山都是《木兰辞》中出现的地名,如果花木兰出征的路线没错的话,与拓跋焘北伐柔然的路线高度吻合,这就证明了花木兰是随拓跋焘一起出征的。
除此之外,《木兰辞》中的征兵方式也很特别,花木兰从军是自己花钱购置马匹、鞍鞯、笼头、马鞭,这种方式是典型的府兵制,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兵农合一,但是府兵制公认是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立的,这个时候的北魏早已经灭亡,当时北方草原上是突厥人,那么花木兰所效忠的可汗有没有可能是隋唐皇帝呢?
应该没有可能。
杨坚建立隋朝之后,虽然与突厥发生过战争,但很短暂,只有2~3年的大战,杨坚对付突厥的手段很高明,采用的是离间计,隋朝不断离间突厥沙钵略可汗、达头可汗、阿波可汗之间的矛盾,导致突厥分裂成东、西突厥,然后突厥就陷入内战,无力再对隋朝发动战争,隋朝没有对突厥进行过十年左右的战争,所以花木兰效忠的可汗不会是隋文帝杨坚。
况且杨坚的圣人可汗是突厥启民可汗称呼的,这个时候东突厥早已经臣服于隋朝了,双方没有战争,反而是突厥内部不断爆发战争,从这里也能看出花木兰效忠的可汗不可能是隋朝。
至于唐太宗李世民也不可能是花木兰效忠的可汗,唐朝时期虽然也有对突厥的战争,但是时间极为短暂,只用了两年就打败了东突厥,俘虏了其首领颉利可汗,灭亡了东突厥汗国,控制了整个漠北,然后唐朝开始向西北扩张,而不是北方,从时间上来,花木兰效忠不可能是天可汗李世民。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