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当然还有楚国)被视为蛮夷,而西周不在中原地区却在关中建都,这岂不自相矛盾

发布时间: 2021-10-30 17:03: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0

被周王分封的楚国秦国,为啥会被中原各国称为蛮夷?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都是周天子分封的正牌诸侯国,为什么它们都被中原各国等国称...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当然还有楚国)被视为蛮夷,而西周不在中原地区却在关中建都,这岂不自相矛盾

被周王分封的楚国秦国,为啥会被中原各国称为蛮夷?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和秦国都是周天子分封的正牌诸侯国,为什么它们都被中原各国等国称为蛮夷之国呢?

一,它们出身低,分封晚。

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实行分封制,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为诸侯。周武王和周公共分封了三百多个诸侯国,其中七成以上都是姬姓诸侯国,比如鲁国,燕国,晋国等,齐国则是功臣姜太公的封地。

相比以上各类诸侯国,楚国和秦国的统治者的出身比较低,获得分封的时间也比较晚。

楚国统治者虽然宣称是高阳氏(黄帝之孙)的后裔,但已经流落南方荒蛮之地数百年。楚国建立国家的时间比周朝还早一些,但直到周成王时期,楚国首领熊绎拿着桃木弓和棘枝箭侍奉周天子,替天子驱邪除灾,才获得周成王的承认,被封为“子爵”。

秦之先人也是高阳之后,因助禹治水有功,舜赐姓嬴氏。周孝王时,赐秦地为封邑,方圆五十里,号为秦嬴。秦庄公时,因征伐西戎有功,被周宣王封为西垂大夫。

公元前771年,犬戎和申侯攻杀周幽王时,秦襄公出兵救周,并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被周平王封为伯爵,赐给岐(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以西之地,秦国正式成为诸侯国。

平心而论,楚和秦的出身并不低,而且很高贵,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周王的赏赐,比那些无功而受禄的周王亲戚们牛多了。

但是,当时的姬姓诸侯国数量占绝对多数,他们都很有优越感。他们的君主看秦国楚国,就跟后世王朝的皇亲国戚看待一般官吏没啥区别。他们看不起秦、楚,认为它们是蛮夷也就很好理解了。

二,位于蛮夷之地。

姬姓诸侯国大多被分封在中原的肥沃之地,生活比较滋润。外姓诸侯大多被分封在边缘之地,土地贫瘠,还要负责与夷狄打仗,保卫王室。

秦国被封在岐山以西,与西戎诸部相邻,秦国的职责就是与西戎作战,秦襄公后来就在与西戎作战时战死沙场。最终,秦国吞并了西戎,拓地千里。

秦国吞并西戎是为周朝做贡献,永久解决了西部边患。但这样一来,秦国大部分土地就是蛮夷之地。中原各国就把秦国当成夷狄之国。

楚国则是在南边吞并周边小国,成为南方最大的国家。楚国的地盘大部分位于南方,远离中原,因此也被中原各国成为蛮夷。

当然,楚国在攻打一些小诸侯国的时候也自称蛮夷。

三,中原国家掌握话语权。

从上面我们也可以看出,秦国和楚国虽然地盘大,军事力量也比较强大,但是并没有什么话语权。中原各国基本由齐国、晋国等霸主国家说了算。

霸主国家带领一帮小弟,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不管是共同抵御楚国还是进攻秦国,都是名正言顺。

四,诸侯国利益。

西周时期,虽然周天子分封了几百个诸侯国,但是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还有数百个没有经过周王分封的土著国家。

从西周到战国前期,周朝的诸侯国一直在组织联军攻打这些“夷狄”国家,直到战国中期,“夷狄”国家基本已不复存在,全都并入了中原诸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攻打夷狄之国是最名正言顺的。

春秋时期,齐国称霸40年,其余时间基本都是晋国在称霸。而晋国与秦国和楚国关系都不怎么好,秦晋、晋楚之间多次爆发战争。

晋国与姬姓诸侯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又拥有很多小弟,掌握国际话语权。晋国极其同盟为了在与楚国、秦国的战争中获得更多道义支持,自然就把秦国和楚国称为夷狄之国。

总结一下,秦楚之所以被称为夷狄之国,最主要原因是他们是强大的后发国家,且经常和中原霸主齐国和晋国爆发战争。这种情况与当今世界格局也很相似,大家也可以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楚国商代就有这种说法不可信
因为在当时楚国和秦国的民风很彪悍,并且他们并不尊重几个国家之间的礼仪。地处偏远。
因为楚国地处南方,而秦国地处西部,都是和蛮夷接壤的国家,在中原文化国家看来他们的文化过于粗鄙,所以才不屑与之为伍,称为蛮夷。
这是因为这两个国家都远离中原地区,或者是从其南方地区迁移过来的,所以中原的很多诸侯都看不起他们。

春秋战国时期变革事件

这是寻找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变革的事例,讲诉的越详细越好
楚,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芈姓(普通话拼音读作mǐ),熊氏。最早兴起於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於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楚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它在周朝初期曾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战争。楚国由周成王封熊绎于楚地开始,居楚地丹阳(今湖北秭归,有争议),从一个附庸小国逐渐变成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强国。前704年,楚君熊通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战事。通过战争,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

楚国的族源

大致可分为五说:

华夏说

苗蛮即上著说

东夷说

西方民族说

民族融合说

参阅
楚国的族源

楚文化

语言

在春秋时代,楚语和中原语言之间有明显的区别。楚国的官名和其他诸侯国不同:楚国宰相叫令尹,司马叫莫敖。除此之外,《左传·宣公五年》还记载春秋时代楚语的两个特殊词语:

於菟wūtú(上古汉语发音为
aa-laa)为“老虎”(有人怀疑可能和缅甸语 ''kla''“老虎”有关)

谷为“哺乳”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两个词的意思,是因为令尹子文名字叫做斗谷於菟,《左传》对他名字的原意做了
解释。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有一句话:“楚言而出”(今译:“他们讲楚语就撤退了”),证明当时的楚语和中原的语言不能通话。

在战国时代,屈原楚辞的词汇也显示出楚国语言的特点。

楚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楚武王(约前740年至前690年)
: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
:楚王堵敖(约前674年至前672年)
: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
:楚庄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后)
:楚王郏敖(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楚灵王(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楚平王(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楚昭王(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后)
:楚惠王(前488年至前432年)
:楚简王(前431年至前408年)
:楚声王(前407年至前402年)
:楚悼王(前401年至前381年)
:楚肃王(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
:楚怀王(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顷襄王(前298年至前263年秋季)
:楚考烈王(前262年至前238年)
:楚幽王(前237年至前229年)
:楚哀王(前228年)
:楚王负刍(前227年至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
:楚怀王孙心或楚义帝(前208年至前206年)
:西楚霸王项羽(前206年至前202年)

熊绎及其后代是江汉流域最早的开发者,他们的创业
史是艰苦卓绝的。《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
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荆山,
在今湖北省西部,汉江两岸。《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
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
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于胜之不
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
启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两言“筚
路蓝缕”,皆指楚国熊绎至熊仪(若敖)、熊胸(蚧冒)等十余
代君王。可见楚国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都过着艰
苦奋斗的穷日子。国君带领臣民跋涉山林,开辟疆土,甘苦
与共。面对周边各国存在的威胁,尤其是面对北方周朝军
队一次又一次的南侵,楚人振军经武,保持警惕,枕戈待旦。
楚国君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特别注重以先王艰苦创业
的事迹对臣民进行传统教育,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寻
求内部稳定和对外发展。
蚧冒之弟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时在公元前740年东周
平王三十一年。这在楚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
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个南方大国的崛起。
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于郢,国势更加强大,江汉一带的小国
都畏惧楚国。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经“楚地千里”。
楚国“结旧好于诸侯”,迫使周天子“赐胙”,要求楚国“镇尔
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周天子的话可怜兮兮的,流
露出对楚国的畏怯之情,同时,不得不承认了楚国镇抚南方
夷越的“首领”地位。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历数
楚国两大罪状,其一即为前文已述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另一条罪状是:“尔贡包茅不人,王祭不共,无以
缩酒,寡人是征”。说明楚国不向周王朝按时纳贡,已有很
长的时间。楚国在秦国重兵压境的时候,毫不畏惧,严阵以
待。但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作了适当妥协,答应纳贡,于是
与齐结盟,各自罢兵。齐桓公死后,继起图霸的宋襄公不自
量力,欲召见楚成王,一度被楚所拘。公元前638年,宋、楚
两军战于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大败,宋襄公受箭
伤,次年身亡,宋国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633年,楚成王
率陈、蔡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楚两国爆发城
濮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晋国
打败了强大的楚军,挫伤了楚国北进的势头.为周王室一吐
几百年郁积的怨气.晋文公重耳也因此一举而跻身“春秋五
霸”之列。楚国虽遭此败而元气未伤,仍然不断攻城略地。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戎至于洛阳,在东周的王都
郊外举行阅兵仪式。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公然探
问周朝传国之鼎的轻重大小,并且扬言说,楚军只要折断戈
矛的尖端,就足够铸成九鼎了。此后,楚军锋芒益锐,所向
披靡。在春秋战国之交,相继灭陈,灭吴,灭蔡,后来又灭
越,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楚国兼并的
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
安徽、江苏等地。《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
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
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
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楚国的这种蓬勃发展的
势头,从西周初年算起,持续了大约700年之久,直到战国
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才出现转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战乱频仍的时
期,也是社会政治发生剧烈变革的重要时期。周王朝从衰
微走向瓦解,诸侯各国通过兼并战争夺取政权。其中受益
最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从局促于丹阳一隅的“蛮夷”之
邦,通过南征北战,变成“地方五千里”的战国时代最大之
国,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不断开拓疆土所形成的大范围内
的民族融合,无疑是使楚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原
因。所谓“楚人”,非但芈姓一族。楚人的上层统治者,即屈
原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也就是来自西北方的夏人后裔,
本为游牧民族,沿汉水南下,至周已定居于丹阳一带。江、
汉之间的土著居民,包括楚地固有之周民族与土著民族。
按照姜亮夫先生所说:“此土著之民族,自历史发展论之,当
即《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之苗民。此时其主要部分,当已
随时代而西征,西征而落伍者,则当为屈子所谓之‘南人’、
‘南夷’,为三苗沿途遗在沅湘辰溆间者。”” 从周代的情况
来看,江汉沅湘一带的土著居民相当复杂,除了三苗及其遗
民之外,“还有越、濮、巴三族。他们是从不同的地方迁徙到
这里来的”。先民的迁徙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
出现比较发达的农业以前,迁徙是不可避免的。狩猎、采
集、游牧以及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都要求在不断的迁徙
中寻求较好的生产和生活场所。此外,部族繁衍,支系另谋
发展,更是要求迁徙的原因。同族之间的“不相能”,近亲族
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不同部族之间的战争,都会引起大规
模的迁徙。 从土著居民的构成来说,可能还不仅是苗、
越、濮、巴,而是包括“九夷八蛮”,即南中国的诸多部族和民
族。他们在芈氏之族的统治下,融合成被北方人称为“荆
蛮”的强大的楚民族,并建立了日益强大的楚国。楚武王前
后,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楚国就完成了对江汉地区许多
姬姓小国的兼并和占领,造成“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的
局面。后来终于统一了长江流域,吞并了吴越,并以咄咄逼
人之势,不断问鼎中原.不断兼并中原各国。在兼并战争不
断取胜的过程中,多民族的大融合,也就不断地在更大的范
围内得以实现。
楚人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具有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
即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视为光荣和自豪。屈原《国殇》
对此作了淋漓尽致的歌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
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与刚强英武的
爱国主义精神密切相关的,是宽容宽厚的态度和广阔博大
的胸怀。楚国吞并了如此众多的国家。纵横跨越今天的11
个省,面临的具体情况肯定是极其复杂的。黄瑞云先生在
<楚国论>一文中说:“华夏蛮夷濮越,文明程度相差很大,
历史渊源各不相同,楚国都能加以安抚。楚国在战争中从
未有过像秦军那样,动辄斩首几万,也没有见过大量俘馘的
记录。”张正明先生也在其所著的<楚文化史>中说:“对于
被灭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
其臣民,用其贤能。即使对于蛮夷,也是相当宽厚的。”正因
为如此,楚国才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强大的开放
性和凝聚力,在横跨大江南北的广大领域,建立起一个强盛
的积极进取的多民族国家,并且不断强化其臣民的国家认
同的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强烈的本土意识
和民族意识。应该说,这是楚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获得
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
商鞅变法
魏国李悝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一、春秋时期法律制度的变革

(一)成文法的公布及郑、晋、楚各国的立法概况

春秋初期,各诸侯国基本上沿用西周的法律。到中叶以后,由于经济基础的变革,阶级关系 的变化,从而引起法律制度的变革。总的说来,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就是各 诸侯国公布了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中心的成文法。下面主要简述郑国、晋国、楚国制定法律的 情况。�

1�郑国

郑国曾两次制定法律,第一次是郑简公三十年,即周景王九年(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 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旧礼制的破坏,因而 “ 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 。这 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

第二次是郑献公十三年,即周敬王十九年(公元前501年),郑国执政驷歂杀邓析(公元前545 年 ~前501年),而用其竹刑。竹刑,为郑国邓析所作。他把法律条文写在竹简上,所以史称竹 刑 。竹刑的出现,在法律发展史上又是一大进步。此前的刑鼎笨重,而竹刑则便于携带和 流传。

2�晋国

晋国自文公以后,曾四次制定法律。第一次是晋文公称霸时期,即文公四年(公元前633 年), “ 作被庐之法 ” ; 第二次是赵盾(即赵宣子)为晋国执政时制定的《常法》; 第三次是范宣子制定的刑书; 第四次是范宣子所作并予以公布的刑书。这是继郑国公布成文法之后,晋国开始正式公布 成文法。晋国公布成文法曾受到孔子的批评。

3�楚国

楚国在春秋时曾两次制定法律。第一次是楚文王时作《仆区法》。仆区之法犹近世的窝藏法 。第二次是楚庄王时作《茆门法》(茆,同茅)。依照《茆门法》规定,诸侯、 大夫、公子入朝时,车不得进入宫门,以保障国君的安全。

(二)公布成文法所引起的争论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将成文法公布于世,以保障他们的私有财 产和其他权利,摆脱旧贵族的压迫和宗法等级制度的羁绊。郑国子产公布刑书时,便遭到晋 国以叔向(晋平公时的太傅)为代表的旧贵族的反对。叔向完全是从旧贵族的立场出发,是为 了维护旧贵族的特权而发的议论。子产在给叔向的复信中,对公布成文法的目的说得很清楚 , 即在于 “ 救世 ” 。此后不久,晋国铸刑鼎,又遭到孔子的反对。孔子的论调与叔向如出一辙 。

成文法的公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旧贵族的特权,标志着奴隶制的瓦解,新兴地主阶级 开始掌握了政权,因此这一措施,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但由于其锋芒仍然是指向劳 动人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统治。

二、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周元王元年(公年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一时期为战国时期。

(一)法制指导思想

1�厉行法治。 “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 这是新兴地主阶级用以指导立法的思 想, 其 中心是取消旧奴隶主贵族在法律上享受的特权,它打破了奴隶制 “ 刑不上大夫 ” 的壁垒。

2�法律公布。 “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 。 “ 布之于百姓 ” 向百姓公布法律,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从而否定了秘密法。

3�轻罪重刑。 “ 行刑,重其轻者 ” 。指在执行刑罚时,加重对轻罪的刑罚。 “ 禁奸止过,莫若重刑 ” 。这一思想对后世各朝的立法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各诸侯国的变法

各诸侯国中取得了政权的地主阶级,运用政权的力量先后在各国进行旨在发展、巩固封建 生产关系,建立封建政治的变法运动。

首先是魏国。魏文侯任李悝为相,推行新政。李悝的 新政主要有三点: (1) “ 尽地力之教 ” ,鼓励开荒地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废除井田制,发展土地私有制。 (2) “ 善平籴 ” ,就是国家在丰收之年收购一定数量的粮食,用来备荒; 荒年由国家出售一 定的粮食,以平衡粮价,防止旧贵族和大商人囤积居奇。 (3)制定《法经》以维护新政权所建立的统治秩序。

其次是楚国吴起。吴起变法主要有两方 面:(1)逐渐废除旧奴隶主贵族特权,针对楚国 “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而下虐 民 ” 的情况,吴起提出两条措施:第一项, “ 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 ;第二项,用节 省下来的钱 “ 以抚养战斗之士 ” 。(2) “ 明法审令 ” ,推行法治,整顿政治机构,裁减不必 要的官吏。

第三是秦国商鞅所主持的变法。商鞅在秦国先后两次发布变法令。第一次是孝公 三年(公元前359年);第二次是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

(三)《法经》与 “ 改法为律 ”

魏文侯时李悝制定《法经》。《法经》分为盗、贼、网(或作囚)、捕、杂、具六篇。李 悝 认为 “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 ,因此将惩治盗、贼行为的《盗法》和《贼法》置于前面。古 代盗主要指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贼主要指伤害人身及反抗朝廷等严重犯罪。盗贼需要缉 捕,所以又专列《囚法》、《捕法》。《杂法》用以概括盗贼以外的各种犯罪行为。《具法 》的内容为 “ 具其加减 ” ,即统一规定以上各篇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类似于近代刑法典中的总则,而 《具法》以外的五篇皆 “ 罪名之制 ” ,类似于近代刑法典中的分则。采用将法律的总原则、 通例专列一篇,而与其他篇章相对应的编制体例,说明《法经》的立法技巧已初步走向成熟 ,可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为以后历代法典的滥觞。

商鞅入秦主持变法革新时,携《法经》入秦,并在变法过程中将《法经》改编为秦律,史称 “ 改法为律 ” 。律字最早的字义是指定音的竹笛,转指音乐的旋律、节拍、节奏,具有稳定 、恒常、 “ 均布 ” 的含义。商鞅以律字取代法字,突出强调法律的普遍适用性、稳定性、必 行性,是稳定而普遍的规则。这对于秦国法制的统一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此以后,中 国古代的法典都以 “ 律 ” 为名。

三、商鞅在秦国的法制改革

商鞅在秦国辅佐孝公进行法制改革,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主要是以剥夺旧贵族的特权为主, 兼及其他;第二次是以废除旧贵族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为主,兼及其他。两次法律改革的主 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剥夺旧贵族的特权

一方面,废除 “ 世卿世禄 ” 制。所谓世卿世禄制,是商周以来按照宗 法血缘关系的亲疏实行分封,且父死子继,世代为官,并世代受禄的制度。商鞅新法规定: “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除国君嫡系以外 的宗室贵族,若无军功,就撤销其爵禄和贵族身份。另一方面,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禄等 级制度,扩大新兴地主阶级的社会基础。此外,取消 “ 刑不上大夫 ” 的特权, 这乃是对旧贵族在法律方面特权的剥权。

(二)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奖励农业生产

井田制是旧贵族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 废除原来井田制的田界,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国家按亩收 税作为财政的来源,从而废除了旧贵族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同时,允许土地可以自由 买卖。这一规定,更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为了发展农业,商鞅采取了如下措施:第一,奖励从事农业生产;第二,颁布 “ 分户令 ” 以改变秦国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旧习俗,规定 “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 。

(三)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进一步废除封邑制,普遍建立郡县制。郡县是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机 构,长官由国王任免。秦国在地方进一步完善郡县制的行政管理体制。郡设守为长官,县设 令为长官,皆由国王任免。

商鞅新法规定, “ 令民为什伍 ” ,里内居民按什伍编制。 颁布 “ 连坐法 ” 。所谓连坐,即因一人犯罪牵连亲属、邻里、同伍以及其他与之有联系的人 都要承担罪责的刑罚制度。连坐的范围很广,有同居连坐、邻伍连坐、军伍连坐、职务连坐 等。并规定同伍有罪互相纠举,奖励告奸,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受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罪 。在地方实行这样一套严厉的管理体制,有利于中央对全国的管理,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制 。

(四)推行法治,执法不别亲疏

商鞅在秦国为推行法治,首先从立法要取信于民着手,叫人们相信,立法必须严格执行。刑 无等级是推行法治的重要措施。商鞅新法规定: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不分职务和身 份的高低,凡不服从国王命令,触犯国家法律,破坏国家制度的, “ 罪死不赦 ” 。

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改革比较彻底,推行新法比较得力,并建立了一套新的符合经济基础需 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各项制度,所以秦国经济很快得到发展,并逐渐具备了雄厚的政治经济 实力,一越而为七国之首,为后来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为啥先秦时期的“华夏”,要将周围族群定义为“蛮夷”?

在中国久远的历史中,汉族也自称“华夏”族。那么“华”、“夏”二字究竟代表了什么含义,从而被古人用作区分汉族与中华民族中的其他族群?随烂柯人君一起走进早期文献,共探究竟吧!

一、文献中的“华夏”

中国自古以来就自称作“华”或“夏”,或连称“华夏”。“华”、“夏”二字起源甚早,《尚书》、《左传》、《国语》等先秦典籍中就已经多次出现这些字眼。《尚书·武成》有“华夏蛮貂”的概念,汉代孔安国解释说:“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的句子,孔颖达解释说:“中国有礼仪之人,故称夏,有章服之美,故谓之华。”《礼记·内则》有“舞大夏”,东汉郑玄注解:“大夏,乐之文武各者也。”意思是配音乐的“文舞”和“武舞”。可见,“华”一词被用作指服章华丽,而“夏”一词被用来形容行事气派,重点是指礼仪方面。

现如今,史学界强调“二重证据法”,即史学问题研究要结合纸上文字和考古材料。华东师范大学的古文字学研究专家詹鄞鑫先生曾就出土的甲骨文资料仔细考证过“华”、“夏”二字的含义。他在研究后得出结论,“华”字最早是用来形容大山,具体指今天的华山。中国文明发源地其中一个重要地点就是今陕西南部渭河平原,而华山无疑是当地最巍峨的山脉,是古人祭神的重要场所,格外受人重视。他在研究后得出“夏”是象形字,形状是人手舞足蹈的样子。“夏”本意就是乐舞,后专用来指“万舞”,一种带有军事演习性质的舞蹈,国家在重大场合才会进行。


(宫廷舞蹈)

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为何以“夏”为国名呢?实际上,郑先生研究得出,“夏”与“华”一样,也有自己的地域指代。夏国的主要区域,主要为今天山西南部的晋南平原。在甲骨卜辞中,经常“华”、“夏”、“河”同时出现,因为华山所在的渭河平原和晋南平原都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但他们被黄河分割。商代有河神劈山的神话,即华山和晋南平原的首山本连在一起。晋代干宝《搜神记》记载“二华之山本一山也,河神巨灵以手劈开其上,以足蹈离其下,中分为两”。而“夏”与“华”恰巧古音相同,可以印证古代这一传说。


(受胡风影响的音乐)

总之,从甲骨文看,“华”与“夏”最早都是地域称呼,即中华民族发源的渭河平原和晋南平原。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何要华夏连称。那么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的典籍,代表中华文明的“华夏”脱离地域,偏向服章礼乐呢?这与当时的民族关系有密切相关。

二、“华夏”与“蛮、夷、戎、狄”

中国大地上,自古存在着许多部落,部落之间不断兼并扩张,形成了许多民族。华夏民族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出先进的农耕文明,最先建立起国家机制,建立起夏王朝。夏凭借其先进的文明确立了对周边部落的统治地位,处理与周边民族关系的准则是以华夏族利益优先。这渐渐形成华夏文明优越于其他文明的华夏中心观。

但夏后来被族属于东夷的商所征服,此时这种民族区分与民族优越逐渐淡化。但当来自西部华夏故地的周灭掉商之后,为营造灭商的合法性与强化自身的正统性,又开始以华夏自居,彰显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西周在构建其文明体系时,最核心的是周礼。周礼上至国家礼仪,下至个人发展,都做出了明确规定,用作区分华夏族群与其他周边族群的重要依据。


(周代民族分布图)

接受周天子统治与遵循周礼的国家,都被划定进华夏的范围。这些国家,往往都在周原来的发源地与殷商统治的旧地。周人认为,周天子居天下之中,统治“中国”,周边的诸夏一同拱卫周天子,构成一个华夏共同体。而诸夏之外,生活着大量其他族群,周人统称其为四夷。根据地理位置和各族群的生活习惯,周人将他们归类为西戎、东夷、北狄、南蛮。《礼记·王制》对于华夏与蛮夷的区分原因十分明晰:“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日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衣、穴居,有不粒食者矣”。四夷被认为是周天子的臣民,所谓“ 天子有道, 守在四夷”。


(芈月传 剧照)

三、夷夏之辨

随着历史的发展,周边族群也渐渐发展起来,冲击着中原诸夏国家构建的华夷防线。西周灭亡后到了东周,周天子的威信急剧下降,在诸夏内都缺乏话语权,更不要说威服四夷。尤其是本被视作蛮夷的秦、楚、吴、越等国逐渐壮大起来,积极插手中原事务。以被视作南蛮的楚国为例, 楚武王曾上书周天子说“我蛮夷也。欲以观中国之政, 请王室尊吾号。”周天子拒绝后,居然自立为楚王,以示与周天子同级。楚庄王曾“问鼎中原”,询问象征统治天下的九鼎的重量与大小,可谓前所未有。此外,各国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周边少数民族族群的侵扰、甚至许多小国直接被蛮夷灭掉。


(鼎)

在这种情况下,诸夏也积极活动起来。首先是诸夏中的大国齐国以“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诸夏各国。齐桓公在位期间,救援被狄人包围的邢国,帮助被狄人灭掉的卫国复国,帮助汉阳诸姬姓国抵御楚国的入侵。这使他赢得很好的名声,最终成为春秋首霸。孔子给予辅佐齐桓公的管仲极高的评价,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被发左衽”是当时少数民族典型的服饰发型,孔子这句话便是说,如果没有管仲,华夏就要变成夷狄了。

也正是此时,儒家主张的“华夷之辨”和“夷夏大防”也闪亮登场。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华与夷,不完全是一个血缘族属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分野。孔子曾说:“夷狄之有君, 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没有礼乐文化的地方(夷狄),即便有君主,也比不上没有君主,但保留着完整的礼乐制度的地方(诸夏)。换句话说,孔子认为华夷的根本区别在于礼乐文化,而非是否有君主。


电影《孔子》剧照

孟子极力倡导华夷之间在文化上的区别,他指出:“吾闻用夏变夷者, 未闻变于夷者”。儒家华夷思想指导下的史学书写中,华夷之辨成为一个重要的准则。儒家的史书《春秋》以及诸家为解释《春秋》的传无疑是这种思想的主要代表,其极力强调华夏与夷狄之间的区别。对诸夏团结起来共同抵御蛮夷入侵的行为给予极大认同和赞扬;但如果有华夏之国,在政治规范和文化礼仪上如果不符合华夏的准则,会被贬斥其为蛮夷化。

文史君说:

在先秦传世文献中,“华”、“夏”的解释往往与服章礼仪联系起来。但我们从考古文献中探究它们的含义时,却发现他们一般指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地域。这种差异何以产生,需要我们深入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才能得到答案。以周代为始,渐渐强调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身份差异和文化差异,将其界定为“西戎”、“东夷”、“北狄”、“南蛮”。当春秋时期,四夷渐渐威胁华夏生存时,华夏国家从心理上强化了与夷狄之间的区别。展现在历史书写中,“华”、“夏”也渐渐成为文化的代名词,作为一种文化概念与夷狄相区别。

先秦时期的华夏是有文明的地区,周边都是华夏人认为野蛮未开化的蛮夷部落,认为这些蛮夷不讲礼仪,蛮横无理,这些人都被定义为蛮夷。
自大,恶人先告状。商周分裂黄帝、夏朝时期统一的天下,看地图就知道商周才一、二个省那么小,黄帝、夏朝包括河北、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商周实为黄帝之不孝子孙。
因为自己的文化比他们要高出一大截,并且为了区分自己的阶层,因此称他们为蛮夷。
因为当时的华夏族人非常高傲,也非常文明,而周围的少数民族当时技术非常落后,有的还穿着动物毛皮,跟野人一样,所以被称为蛮夷。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中原地区的国家,都看不上秦国?

为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国家都看不上秦国的原因是秦国由一个边陲小国发展壮大,遭到了很多国家的嫉妒。而且秦国的领土是在帮助周朝东迁的时候,占领了周朝西边的土地。这让很多国家为之不齿。而且秦国历来被称为虎狼之国,重武轻文,所以中原的国家都说秦国是不懂礼仪的国家,他们都不屑于跟秦国打交道。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更是暴力盛行。因此得不到中原国家的赞美。

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周天子的领地越来越不多,但是各位诸侯国还是把周天子放在眼里的,而周天子就把自己的领土分给了秦国,这就让其他诸侯国不满意了。都说是秦国要挟强迫周天子给他土地。秦国历来就想往中原发展,而且秦国的发展方法就跟戎狄一样抢占国土。因此秦国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轻视,不过他们也不敢跟秦国叫板。

秦国是以兵力发家的,他对于周朝的繁琐礼仪这些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这些礼仪并不能让秦国强大起来。所以在别的国家看来秦国就是野蛮的国度。这就是不同的制度文化在各国之间的碰撞,既然秦国异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肯定就不承认秦国。

秦国能快速发展起来得益于他们的内部建设井然有序,律法森严。谁要是不遵守规则就不能在秦国待下去。他们不说道德人情,只讲究律法。所以这样跟其他国家不一样的统治方法得不到其他国家的认可。

因为那时候秦人只是养马而得的封地,而且特别的贫穷落后。
可能秦国的地理位置还有内部的原因,让其他国家看不起。
因为当时秦国的实力并不强大,而且还偷偷占领别人的土地。
因为当时的秦国还比较弱小,没有后来那么强大。
本文标题: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当然还有楚国)被视为蛮夷,而西周不在中原地区却在关中建都,这岂不自相矛盾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104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怎么学习二十四史如何给一年级的小学生讲解量子力学原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