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兵书为竹简,为何赵括能够“纸上谈兵”呢

发布时间: 2022-02-02 14:01:5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3

纸的出现是在汉朝,纸上谈兵的典故为何出现在战国时期呢?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文明,留存下来的资料典籍还是非常多的。不过,正是因为时...

战国时期的兵书为竹简,为何赵括能够“纸上谈兵”呢

纸"的出现是在汉朝,"纸上谈兵"的典故为何出现在战国时期呢?

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文明,留存下来的资料典籍还是非常多的。不过,正是因为时间跨度太长,很多记录,并不能查证它的真伪。同时,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历史,了解历史,有很多的历史事件是存在矛盾的。就比如,我们都知道“纸上谈兵”的故事是关于战国时期的赵括的,而“纸”是汉朝时期出现的东西,两个不同时空的人和物,怎么就有关系了呢?这其实是后人把两者联系在了一起,其中有两个误区。


误区一:“纸”最早出现并不是在东汉。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它们的发明凝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同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造纸术,“纸”的出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和书写。在没有纸的时代,人们将文字写在竹简或者是青铜器上面,不得不说这样的文字载体非常的不方便,同时也不利于文化的传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一直在尝试着改进书写载体,甚至为了便捷,将文字写在布帛上面。

但是对于古代的普通人来说,吃饭穿衣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哪里还有空闲的钱专门买布帛来写字的呢?这个时候,富有智慧的劳动人民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将树皮、鱼网、麻布等价格低廉的东西打碎成浆,制成最初的“纸”。据史料记载,纸最早出现是在西汉时期,比蔡伦改进的“纸”要早出现近百年。东汉蔡伦不是发明者,而是改进者,“蔡伦纸”比以前的纸更加精致,更加有利于书写。


误区二:“纸上谈兵”一词,在战国时期并没有出现。

纸上谈兵这个词,明确出现时是清朝雍正年间,这和纸上谈兵的主人公——赵括,生活的年代,隔了好几个世纪,完全没有联系。那么,这两者是如何联系在了一起呢?说到这里,我们就需要从“纸上谈兵”的意思出发。

我们都知道纸上谈兵的意思是: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而赵括的人生经历就刚好符合这个成语的意思。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两兵相见,两个国家在几次战争之后不分胜负。为了能够尽快的结束战争,双方都换上了自己国家的“能人”。秦国由白起做将领,赵国则选择了赵括。当时的赵括并没有上战场的经验,但是他的父亲马服君赵奢作战经验丰富。


而且赵括从小饱读兵书,耳濡目染的他在军事理论方面非常的有才能。正因为如此,赵国的统治者觉得他能够胜任。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括虽然军事理论知识特别的丰富,但是真正到了战场上,他就束手无策了。战场上的腥风血雨瞬息万变,根本不是理论知识能够解决的,长平一战最终让没有战争实践的赵括身败名裂。

其实纸上谈兵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一个概述总结,是对历史的提炼,这跟纸张出现年代的考就是扯不上关系的。
纸"的出现是在汉朝,"纸上谈兵"的典故出现在战国时期,那是后人们根据战国时期的事件,自己总结出来的典故,而不是在当时就已经出现的典故。
因为当时的纸并不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纸,纸上谈兵里面的纸是赵括使用的地图,它的材质和我们现在的纸是不一样的。

纸出现在东汉,为何在战国时就有了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

纸上谈兵,作为一则成语典故,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的了。但是,对于这个成语,人们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纸的出现是在东汉时期,而纸上谈兵这个典故会出现在战国时期呢?

 

首先,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现在战国时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这段话出自《后汉书.蔡伦传》。意思是,古时候的人,书写东西都用竹简和缣帛。这些用来写字的缣帛,常常被称为纸。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纸在东汉之前,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而是缣帛的别称。1942年,我国的考古学家在湖南长沙的东郊子弹库附近,发现了一件帛书,这件帛书诞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因为东汉之前的人们,会把缣帛称为纸,所以,战国时期出现纸上谈兵这个词语,并不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

 

其次,把纸完全当作东汉时期的产物,这种理论本身就是错误的。

赫蹄书曰:“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女自知之!”

这句话,出自《汉书.外戚列传》,意思是,汉成帝用赫蹄写了一封书信,并把书信寄给了曹伟能,信上这样写道,“把这个药喝了吧,不要再进宫了,你自己知道应该怎么做。”

据考证,赫蹄应该是一种轻薄细小的“染赤色纸”。一般用来替代绢帛和竹简来充当书写工具。

除了赫蹄之外,近年来,考古学家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敦煌马圈湾烽燧遗址和敦煌甜水井汉悬泉邮驿遗址等地,也发现了西汉时期的纸张。通过这些文字记载和考古证据,我们可以发现,早在东汉之前,纸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

 

最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并没有出现在战国时期。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这句话,出自《史记》,意思是,蔺相如说,“大王仅仅根据赵奢的名声就任用赵括,这就好比是,用胶把琴柱粘住以后再奏琴。这个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根本就不会随机应变。”

 

蔺相如是地地道道的战国人,但是,他在批评赵括时,并没有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只是在劝谏赵王时,用了“胶柱而鼓瑟”的典故。所以,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在《史记》里,并没有出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那么,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其实,曹雪芹先生早就为我们揭晓了答案。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曾经这样写道,“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这说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应该是在清朝之前出现的。到了民国之后,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才渐渐和赵括的典故联系在一起,用来批评那些不知变通的人。

 

总而言之,纸并不是东汉时期才出现的,纸上谈兵也不是战国时期的成语。看来,很多问题,还是得考证一番才行。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战国时期并没有出现纸,纸上谈兵这个词也不会有,而赵括的这个故事一直存在,到了后世发明了纸之后,才出现了这个典故。
只不过事情发生在了战国,那时候用竹简和缣帛,后来人才会把这个事情形容成纸上谈兵。
这个典故是后人编撰出来的,并不是说当时的人说出了纸上谈兵这个词。
因为这个典故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只不过是之后才有了这个说法。

战国没有纸,那么赵括为什么“纸上谈兵”?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从两方面解决:

1、纸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2、纸上谈兵是什么时候有这个成语的

1、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化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

在纸还未发明之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

当时人们已开始应用小块的丝绵制成的纸,因为考古学家于1933年在新强罗布淖尔发现了一张古纸,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块薄片,四周不完整,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质甚粗糙,不匀净,纸 面尚有麻筋,盖初做纸时所做,故不精细也〃由于古汉时的纸张是由麻缕和丝绵,加上制法粗糙,所以纸张的质量不太好。而麻缕和丝绵都有其本身的作用,如要把它们用作造纸的原料,就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难以得到迅速的发展,来满足文化生活上对纸张的要求。
在新的客观形势要求下,蔡伦的出现便为造纸术带来新突破,在《东汉观记》卷二上记载:”蔡伦·有才学,尽忠重慎,每次休沐,闭门以绝宾客,曝体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元兴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从以上看来,蔡伦是用树皮、破布、鱼网造纸的。

虽然在蔡伦之前也有纸的存在,但是原料左身就有很大的局限,而蔡伦对新原料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破布、破鱼网早已结束了它们本身的任务,成了废物而又用作做原料,对造纸工业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原料的使用必然提出新技术的要求,但是由于典籍流失,实际的操作如何,已缺乏记载,无从考知,但大概是先张布或网撕破或剪断,然后放在水里浸渍相当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加以舂捣,才能做成纸浆。用树皮做纸张,困难更大一些.除初步切短和后部舂捣外,中间还需要烹煮和加入石灰浆之类的促烂剂。

由此看来,纸远在蔡伦造纸以前就出现了。

2、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由此可知,这个成语可能是在史记出现之后,而史记是汉武帝时候出版的,纸上谈兵也不一定是从战国的时候提出的。

回答完毕,嘿嘿。
就是说他只会说,而实际不会用.就是说没达到学一致用
可能是后人根据这种行为总结出的这个成语的吧。

战国时还没蔡伦,赵括哪来纸上谈兵?纸即书,当时的书也只是竹简。为何不叫书上谈兵或者竹上谈兵呢?

历史课本上讲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更加方便便宜,而纸早已有之,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纸,是目前世界发现最早的纸,大概出品于西汉前期,可能再早些也有吧,只是没发掘出来而已,咱们的老祖先是很伟大的
这个问题问的相当不错,战国时所谓的"纸"其实就是竹简,纸上谈兵只不过是后人想出来的罢了
呵呵 这个可能是后人演化出来的吧
你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赵括没有见过纸,“纸上谈兵”怎么回事呢?

纸上谈兵,指的是一个人对于某些工作只懂得理论,或者只会泛泛而谈,但却并不直接具备运作的能力。

1、赵括可能没见过纸

纸上谈兵,无论如何都不会是战国时代的人对赵括的形容,因为在战国时代,主要的书写记录工具是竹简,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延续到汉朝的时候。

典型的例子就是汉朝的文学家东方朔,曾经写了一篇文章给汉武帝看,根据史书上记载,东方朔为了把这篇文章搬运到皇宫,动员了好几辆马车。原因很简单,因为东方朔的这篇文章是写在竹简上。

东方朔作为汉武帝的宠臣,在书写材料方面都没有使用纸张,从这可以知道:在汉朝的时候,纸张也并没有得到主流群体的认可。

因此,在汉朝之前的战国时代,纸张更不可能是主流的书写工具,所以,“纸上谈兵”的典故绝对不会出自战国,而赵括估计也没见过纸的样子。

众所周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的赵国将领赵括。奇怪的是,赵括是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而纸到汉朝才被发明出来。既然纸在战国时期还没有发明,赵括为什么会被评价为“纸上谈兵”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纸上谈兵”是赵括的父亲赵奢对儿子的评价。然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记载,赵奢对儿子赵括的军事才能却是评价不高,但《史记》的原文并没有出现“纸上谈兵”。

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来看,赵奢评价赵括的军事理论脱离实际,对战争的特点和残酷缺乏应有的重视,确实是“纸上谈兵”的意思。但赵奢的整个评价里面都没有提到“纸”,更没有“纸上谈兵”。

在战国和汉朝的史料文献中,“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从来就没出现过,更不要说与赵括发生联系了。成语“纸上谈兵”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而明末成书的《东周列国志》也没有将赵括与“纸上谈兵”联系起来。

直到明清时期,“纸上谈兵”才与赵括逐渐联系起来,而赵括确定为“纸上谈兵”的成语出处则是民国时期。综合来讲,“纸上谈兵”是纸发明以后的文人学者总结出来,最后加到没有见过纸的战国人赵括身上。

赵括生活的时代离纸的出现还很远,起初的“纸上谈兵”是指空谈理想,不符合实际,并不是在纸上谈兵,只是后人口口相传罢了。
这个成语是后世才出现的,当时赵括的时代是没有纸,后来人们就用纸上谈兵来形容一个人只会夸夸其谈而已。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会空谈教条,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标题: 战国时期的兵书为竹简,为何赵括能够“纸上谈兵”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650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大禹不计入五帝之列大禹有没有可能治理的是尼罗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