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政府购进的大炮,在抗战中仍能重创日本驱逐舰?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鬼子的入侵,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军民有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能...
为什么清政府购进的大炮,在抗战中仍能重创日本驱逐舰?
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鬼子的入侵,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军民有什么用什么,只要是能够打击敌人的武器装备都用上了,其中有很多清朝时的大炮被用来抵御日蔻的入侵,并且还打沉了日蔻的军舰,可谓神奇。
1937年9月,日蔻入侵厦门,中国军民奋起反抗,设置在胡里山炮台上的克虏伯大炮迸发出怒火,向日蔻军舰射击,其中一发炮弹击中日蔻一艘轻巡洋舰“若竹”号,使其丧失战斗力,在被拖回途中沉没(也有说重创)。不管怎么说,这门清朝时购买的火炮,能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作用,也算是替清朝出了一口气吧。抗日战争时期,部署在海岸防线上的重火炮都是清朝时期部署的,很多炮台都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发过炮。
清朝李鸿章对于德国的克虏伯大炮特别偏爱,他曾经去德国考察克虏伯大炮,很是中意。1871年李鸿章就购买了328门各种口径的克虏伯大炮,在清王朝将近20年左右的时间里,就采购了约2000门左右的克虏伯大炮。
这些克虏伯大炮除了北洋舰队装备在军舰上以外,还部署在了沿海各个重要的要塞上,构筑炮台,安置火炮。克虏伯大炮口径多,清朝购入的口径主要有280毫米岸防炮,这种口径280毫米的克虏伯岸防炮,炮管长11.2米,整炮重约44吨,最大仰角30度,有效射程能达到18公里以上。据说能够在3000米的距离上穿透65.8毫米的钢板。
210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被定远号、镇远号、济远号军舰所搭载。在刘公岛上的东泓炮台上,部署了240毫米口径克虏伯大炮,属于岸防炮。在广西的牛头山炮台、金鸡山南/北/中炮台、伏波山炮塔,大青山炮台上部署有20座120毫米克虏伯岸防炮,有两种称呼,一种是“十二生克虏伯大炮”“生”就是厘米之意;一种称“四十磅子克虏伯大炮”;克虏伯大炮清朝基本上购买了一个口径体系,还有其它小口径的克虏伯火炮。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是德国的一个军火商,也是克虏伯帝国的奠基人,1812年出生于德国埃森市。克虏伯生产的大炮使俾斯麦在19世纪中叶先后战胜了奥地利和法国,因此,名声大噪。二战时期克虏伯同样是德国重要的军火商,古斯塔夫级巨炮,虎式坦克,豹式坦克,88毫米舰炮/高炮系列等等。
克虏伯大炮做功精湛,性能可靠,部属于中国海防要塞的克虏伯大炮都是清朝购入的,但很多在抗战时期还能用,并且发挥了作用,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解放期间中国能否自造火炮
抗战初期在德国的帮助下,阎锡山和蒋介石的兵工厂开始尝试建造火炮,但是由于炮管等关键部件必须采用进口,火炮质量有十分悲催,外加上买办思想,所以不了了之了。
我军由于没有合格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也没有建造火炮。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将我军解放战争常用的飞雷炮,也就是常说的无良心跑当成火炮,其实那个就是大型的炸药包抛射器,属于工兵用的特种装备,不能算作火炮。
民国时期中国各兵工厂制造火炮统计
民国时期,中国军事工业极端落后,主要表现在重武器不能成规模生产,而由于军阀混战有些已经具有生产重武器能力的兵工厂也一一被迫放弃这种能力,以至于在抗日战争中8年中国仅仅生产了98门大炮(迫击炮除外),可以说,整个抗战史是一部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对抗日军飞机大炮的历史,是一部悲壮的历史。以下将民国间大炮生产情况一一列出(部分生产数据列到清末):
一山炮
中国近代各局厂生产各式山炮近3000门
1.沪造克虏伯75毫米山炮:江南制造局1905年仿制成功,1907-1928年累计生产494门。29年至31年约产120门。32年停办。1925年,汉阳兵工厂生产该炮6门。
2.汉造10年式75毫米山炮:汉阳兵工厂1921年仿制成功,至1928年止累计生产68门。29年到37年约生产160门。
3.晋造75毫米山炮:太原兵工厂1923年至1924年生产晋12年式200余门,36年,37年又生产200余门(抗战后停止),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00门,47、48年生产晋36年式191门
4.辽14年75毫米山炮,1925年东三省兵工厂仿制成功,至1931年生产72门
5.1927年至1929年太原兵工厂生产晋16年式105毫米30门
二、野炮 1913年至1949年共生产约500余门
1.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东三省兵工厂1925年至1931年生产300门
2.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东三省兵工厂1924年至1931年生产108门
3.晋18年式88毫米野炮:1929年至1937年,太原兵工厂生产150门 另外,江南制造局、汉阳兵工厂也生产了一些野炮(75毫米)
三。榴弹炮 除1918年汉阳兵工厂仿制2门克虏伯120毫米榴弹炮(未正式生产)、广东第二兵工厂1936、1937年试制成功75毫米、105毫米榴弹炮(均未投产)其余为东三省兵工厂生产:
1.1924年至1931年生产100毫米榴弹炮300门
2.1925至1928年生产105毫米榴弹炮16门
3.1925至1931年生产150毫米榴弹炮21门 此外,东三省兵工厂1924至1931年生产105毫米加农炮12门,1931年9.18时,还有2门240毫米榴弹炮正在试制中。
四、平射炮 1.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东三省兵工厂1925年至1931年生产370门 2.1929年汉阳兵工厂试制成功37毫米平射炮生产约200门(性能不如辽14)
3.1941年第50厂试制成功30年式37毫米战车防御炮生产94门(抗战前向德国购买炮钢、附件100套及全套图纸,抗战中唯一批量生产出的炮)
4.1947.11仿制成功36年式57毫米无坐力炮,至49年11约生产95门
五、高射炮
东三省兵工厂(4门)、上海兵工厂(2门)、50兵工厂(4门)均曾试制,但都没有批量生产
1949年我军各解放区兵工厂月平均武器生产数
79步枪2643支 轻重机枪130挺 冲锋枪360支 92步兵炮 14门
小炮1050门(迫击炮和掷弹筒) 41山炮5门 36野炮8门
为什么北洋政府时期还能有工业能力造出大炮,而民国期间却连洋钉都造不出来了!
炮党是买办误国,买外国的火炮能收回扣,谁还愿意自己去造
按照阎锡山的话说,买外国武器的成本是国产的4倍,由此可见利润和回扣之高
实际上在抗战之前,当时有4家兵工厂可以造炮,分别是:奉天兵工厂、太原兵工厂、上海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
918之后,张少帅这个中华民族的罪人把奉天兵工厂送给日本人了
果脯开始整顿军工,考虑强化武器生产,可好高骛远,先是兵工署评价认为太原兵工厂设备不好,要价太高,不肯要,结果在太原会战后被日本人占据,日本人倒是觉得挺好
上海兵工厂在128淞沪抗战后毁了一部分,剩下的设备被兵工厂封存,说运到金陵厂,可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金陵厂也在35年的大整理中,取消了造炮能力
为何?外购有回扣拿
之后,果脯有过规划,要在马鞍山造钢铁厂,在湘潭搞一个炮厂,德国技术,可最后眼高手低的炮党还是不了了之
实际上当时虽然钢铁不行,造不出合金钢,但造炮还是可能的
阎锡山是用100吨的蒸汽锤锻造,走1895,法国小姐那种高碳钢技术路线,虽然寿命一般,但好歹能解决有无问题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维持原先的组装能力,从国外采购锻件制造新的,实在不行,也能采购国外一战时期的废炮管,截断后充当低膛压的步兵炮,这也比没有强
看看八年抗战,在敌后的TG兵工厂还能掏空火车大轴,做成步兵炮和山炮,果脯居然造不出来
实在是罪过
请问在二战时期为什么各国的火炮建造成本都特别高?难道没有办法研制成本较低的火炮吗?这样就可以多造些
此外,装药要多,确保威力
这样的话,火炮身管要长(提升初速度),药室要大(多装药)
问题就来了,药室大,意味着装药多,承受的冲击力大,必须使用大型锻件
炮管加工是深孔钻,越长废品率就越高,成本就大
如果要降低成本,你就用迫击炮,这玩意对材料要求低,制作简单
中国第一座大炮出现在什么时候?
我国第一座大炮出现在元朝。大炮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热武器上的进步。而这门大炮,也是世界上第一门大炮。大炮的炮弹,需要有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所以我国比其他国家更加容易接触热武器的发展。
大炮的出现源于战争,最开始的时候,火药用于制造信号弹或者是烟花爆竹。但是并没有被用来制造热武器,南宋的时候出现了手持热武器,这时的热武器才开始有所发展,热武器在战场上显现出强大在战斗力,这让当时一些制造家,想着如果有不比手枪更大的武器,杀伤力或许会更强,所以他们就一起制造了大炮,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在战争中,大炮发挥了重要的作业,尤其是在保卫城池的时候,大炮能够有效得阻挡敌人的进攻。但是在后来的数百年里,大炮的形状基本没有改变,杀伤力也没有继续提高,但是在这个时候的西方世界,依然在不停地提高对于热武器,大炮的要求,不断制造出更多,更加灵活的武器。所以在后来中外对战,我国的大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优势,但是依然不能抵挡住敌人的进攻,因为外国的炮弹比我国的炮弹先进许多。我国在武器杀伤力这一方面被外国势力远远得甩在后面。
我国在古代的时候,在武器的制造发明的比西方国家先进很多,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我国的科技不断落后,导致了最后的结果。
明朝前期,火炮已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军器局和兵仗局所制造的火炮,有盏口炮、碗口炮、神机炮、旋风铜炮、将军炮(“将军”一词常作为具有较大威力火炮的封号)等十余种。 在此期间,欧洲火炮开始传入中国,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佛朗机铳和红夷炮。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