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贴春联是为了抒发美好愿望,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贴春联是为了抒发美好愿望,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还有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
“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勤俭节约”等。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和福字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春联是根据中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它借鉴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参考资料:
新春开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部分地区可能更早),家家户户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贴春联
传说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人们在早期贴它是为了降住一种怪兽。
每逢春节,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择漂亮的红对联贴在门上,告别旧迎新,增加节日气氛。
春节是新的一天。虽然春节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不仅仅是在农历正月初一。从23(或24)大年初一开始,人们就开始“忙忙碌碌”:祭灶、扫地、买年货、贴年红(贴春联)、洗头洗澡、点灯装饰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告别旧的欢迎新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春节就挂上了“桃梗”,又称“桃符”。在清代伏查邓冲所写的春联中,有“春联是桃符”的记载。
自入腊月以来,就有文人诗人在城市商店的屋檐下写春联,试图擦亮笔。在向厨房献祭之后,他们逐渐与千家万户结下了不解之缘,焕然一新。”
过年为何要贴对联呢?都有哪些寓意?
东汉王充所著《论衡·订鬼篇》引自《山海经》一段话: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种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
大意是说:在这四海八荒之内,有一座景色宜人的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蟠曲三千里。桃树东北角有个拱形的枝干,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山上的妖魔鬼怪出山都要经此路过,亦唤作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作恶人间,派了两个神将去监察鬼怪,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
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以示驱灾压邪,是为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春节”,也称“过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张贴对联和燃放爆竹。那么贴对联及放爆竹到底有什么来历和寓意呢?
流传和影响最为广泛的说法是:相传在中国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午夜,就上岸入村进户吞食伤害人命,人们便举家逃进山里避难。后来有仙人告诉村民,“年”的弱点最怕红色的东西,以及火光和爆响,只要对准它的弱点,就不难对付。于是人们便纷纷在自家的门窗上贴上大红的对联,在除夕夜悬灯挂彩,并燃烧竹子制造爆响声,还逐屋点燃火烛,彻夜不眠进行守夜,以恐吓驱赶“年”的到来。
其它贴春联最早源自于贴桃符,在古时人们为了保护家宅平安,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和“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或画上它们的神象,制作成桃符,悬挂在大门的两旁,以用来驱邪、避邪和压邪。还有在除夕夜前后,通过大量燃烧竹子,制造爆响声,同样也是为了恐吓驱赶阴邪鬼怪之目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桃符和爆竹逐渐被春联和鞭炮所取代。春联和鞭炮更演化为一种春节文化现象。现在过年时人们贴春联及放鞭炮,已不再是迷信行为,纯粹是为了增添节日纷围而己。
过年为什么要贴对联,背后的由来是这样,祝大家新春快乐
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
过年贴春联是中国民间春节习俗之一,是华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每年春节,无论是在城市里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在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过年贴春联是人们对未来一年最美好的祝愿,不过要贴春联,还要买两棵竹子放在门口,意思是来年节节升高,讨个好兆头。
早在上古时期,中国先民就有在岁首祈祷祭祀的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被称作“百节之首”,可见春节传承了多么丰厚的历史底蕴,每到农历岁末,中国人就沉浸在喜气洋洋的过年气氛中,从腊月开始,全国各地就有各种习俗,如腊月二十三送灶神、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腊月二十六杀年猪,这种欢乐的气氛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
至早在秦汉时期,已经有了过年造桃符的礼仪习俗,直到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命学士辛寅逊(一说其子孟喆)在桃符上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10个字都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副春联。
五代时期后蜀的宫廷趣事传到民间,在宋代形成了春节习俗,王安石《元日》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诗中描绘的新年习俗,大致上与今天的春联相当,人们在家门两侧贴上贴上桃符,以祈求来年吉祥如意,桃符原本具有的驱鬼功能,继续由门神掌管,桃符和门神有了明确分工。
春联横版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