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谥号是壮缪侯,这是美谥还是恶谥?刘禅为什么要给关羽这个谥号?刘备的谥号是“昭烈皇帝”,法正的谥号是“翼侯”,张飞的谥号是“...
关羽的谥号是壮缪侯,这是美谥还是恶谥?刘禅为什么要给关羽这个谥号?
刘备的谥号是“昭烈皇帝”,法正的谥号是“翼侯”,张飞的谥号是“桓侯”,赵云的谥号是“顺平侯”,马超的谥号是“威侯”,黄忠的谥号是“刚侯”,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侯”,关羽的谥号是“壮缪侯”。
这些人当中,其他人基本上是美谥,只有关羽的谥号很多人有争议,一部分人认为壮缪是美谥,一部分人认为壮缪是恶谥,那么壮缪二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壮”这个字在周朝的古谥法中是没有的,把“壮”用作谥号是从汉朝开始的,比如西汉时期的名将赵充国,他还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到了三国时期,壮这个谥号也用得蛮多,比如庞德,他的谥号是“壮侯”,还有许褚、张郃、文聘、徐晃、曹休等人的谥号都是壮侯。
壮有豪壮、壮烈的意思,应该与庄字是通假字,根据古代谥法的记载,对于庄字有以下解释:
兵甲亟作曰庄;叡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 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
1、兵甲亟作曰庄
这句可以理解多次率军出战。这符合关羽的一生,关羽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开始,就跟随刘备创业,直到公元220年被杀,跟随刘备36年之久,一生不离不弃,刘备早年在北方颠沛流离时,全靠关羽、张飞两个万人敌相助,而且刘备但凡分兵,一定是自己率领一支军队,再让关羽率领另一支。
关羽的军事才能不用怀疑,一生身经百战,无数次率军作战,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所以说关羽多次率军作战跟“兵甲亟作”是吻合的。
2、叡圉克服曰庄
这句可以理解为睿智地防御。这同样符合关羽一生,关羽守荆州就是最好的证明,从刘备率军进入益州后,关羽就成为荆州的主将,在诸葛亮、张飞、赵云进入益州后,关羽更是一个人镇守荆州,无论是东吴也好,曹魏也罢,有关羽镇守的荆州,敌人都无法突破,所以这句也是符合关羽的。
3、胜敌志强曰庄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打败敌人而强盛。这也符合关羽的一生,关羽在白马之战中斩颜良,一战定胜负,在南郡之战中,关羽率领少量军队绝北道,阻击从襄樊南下支援南郡曹仁的兵马,与曹营多位名将有过交手,最终确保南郡之战的胜利。
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更是威震华夏,打败了吕常、曹仁、满宠,迫使他们只能紧守城池,生擒了于禁和庞德,及手下三万多人成建制的军队,并斩杀了不愿意投降的庞德,整个曹魏中原地区因为关羽的北伐而躁动不安,都希望依附于关羽,搞得曹操差一点要迁都,这就是关羽的强盛,与这句谥号是很相配的。
4、死于原野曰庄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死在野外,东吴偷袭荆州后,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在临沮被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所俘虏,随后就被杀害,首级还被孙权送给了曹操,这话印证的关羽的结局,用在关羽身上再合适不过。
5、屡征杀伐曰庄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多次出征,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多次主动出击与曹魏在边境地区进行过一系列战争,别外,北伐襄樊就是如此。
6、武而不遂曰庄。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有武功却没能实现愿望,有半途而废的意思,或者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关羽北伐襄樊就是如此,打了个虎头蛇尾,虽然有威震华夏的战绩,但最终却落得身首异处、失去荆州的结局,这也可以称为壮志未酬。
所以“庄”这个谥号用在关羽身上其实是很合适的,有两层意思:
一是表达了关羽一生战绩颇多,很有能力,这是对关羽一生的肯定。
二是表达了关羽壮志未酬,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去世了,有惋惜的意思。
所以“庄”或者“壮”这个谥号是个美谥,庞德、许褚、张郃、文聘、徐晃、曹休等人也是壮,他们不可能是恶谥。
再来看缪这个谥号,缪这个字比较复杂,首先他是个多音字,有8种读音,其次他又是个通假字,可以通”穆“(mù)和“缭”(liáo),而在古代谥法中,只有一句关于缪的记载,这就是:
名与实爽曰缪;伤人蔽贤曰缪;蔽仁伤善曰缪。
1)、名与实爽曰缪
这话可以理解为名不副实,有种盛名之下难却的意思。这应该说的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导致蜀汉国力大减,势力退出荆州,间接影响就是导致蜀汉失去了与曹魏争夺天下的实力,关羽得负这个责任,所以这个缪有点点追责的意思,这是不可否认的。
2)、伤人蔽贤曰缪
这话可以理解为伤害别人和欺骗贤人,这个关羽倒是没有做过,他无非就是有点骄傲罢了。
3)、蔽仁伤善曰缪
这话可以理解为欺骗仁义和伤害善良,这个关羽也没有做过。
所以这三句中只有“名与实爽曰缪”放在关羽身上是合适的,但是关羽的谥号是二个字“壮缪”,前一个字是表达了关羽的功绩,赞扬了关羽的一生,是美谥;后一个字是表达了关羽造成很不好的后果,有一种责备的意思,但并不是恶谥,而是带一种同情和责备的谥号。
一般常规意义上的恶谥有:厉、灵、炀。相对应的是周厉王、赵武灵王、隋炀帝,这才叫恶谥,关羽的缪只能算一种带同情意味的中谥。
关羽的失败并不是他主观愿望上的失败,襄樊之战关羽失败导致了大意失荆州,关羽是有责任,但不是主要责任,主要责任在刘备身上,因为关羽是受了刘备命令北伐襄樊的,而且在整个战争期间,刘备没有支援关羽一兵一卒,于情于理上说,刘备作为整个政权的最高负责人,都是有责任的。
如果给关羽上了恶谥,那等于是刘备也有责任,有否定刘备的意思,这在蜀汉是不可能的,刘禅给关羽等几人上谥号还是在姜维的上书上同意的,因为关羽的谥号不好上,有功有过,既不能过度赞美,也不能过度否定,因为关羽对蜀汉的贡献真的太大了,相当于蜀汉的创业元老和合伙人。
关羽既不能过度赞美,又不能过度否定,那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半赞美,一半否定,所以关羽的壮缪谥号中,前一个字是赞美,后一个字是否字,这就是刘禅的高明,显示了他的智慧,但这绝对不是恶谥,关羽是不可能被否定的,他在蜀汉的地位太高了,不仅仅是在蜀汉政权,在整个三国民间,关羽的地位也是非常崇高的。
为什么武字用在谥号中时是贬义词
古代称呼君王一般都是用谥号,为什么在唐朝之后改为用庙号?
有的谥号太长了,明朝皇帝谥号十六字。清朝皇帝谥号达二十二字。简直成了褒义词堆砌。
称庙号要简单方便得多。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