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抵制洋节,还有吸取外来文化?一般来说外来文化也有一些好的,我们要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就是对一些好的方面要学习。但并不能全...
为什么要抵制洋节,还有吸取外来文化?
抵制洋节的行为,是因为人们的自信还是自大?
我认为部分呼吁抵制洋节的人,只是建立在他们自身的原因上,无关乎他们的意识形态。所以说我们并不能从这些抵制洋节的行动中看出人们到底是自信还是自大。如果人们足够自信,那么人们就不用对国外的文化流入中国的现象担惊受怕,而是应该有理由相信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做出自己的抉择,并且有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如果抵制洋节的人们是自大的话,那么他们的意思就是中国的文化远远优于外国的文化,所以我们不需要接受任何外国的文化,然而现实生活中也没有太多人有这样的想法。
有些人抵制洋节都是有他们的原因的,一些年长的人因为经历过战争年代,所以他们更懂得中国的历史有多么的屈辱。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我们受到了很多国家的侵略,所以我们与他们并不能建立友好的关系,也没有必要去过他们过的节日。而另一些人也常常爱把庆祝洋节与崇洋媚外联系在一起,一些国内人士总是宣扬着外国文化有多么的优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庆祝外国文化,那么这种庆祝洋节的行为就是在他们崇洋媚外的前提下。这个时候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庆祝洋节的人都是建立在了崇洋媚外思想的前提下。所以说大家开始抵制过洋节的人,但是他们实际的意思是在抵制一些崇洋媚外的人。
确实生活中也会有很多崇洋媚外的人,这类人也应该受到大家的抵制。但是外国节日的存在,本身并没有加剧这一现象,而大部分人庆祝外国节日的初衷也是比较单纯的。大家只是想在节日的这一天收到别人的礼物,得到美好的祝愿,以及玩到有趣的节目。
现在很多人都抵制过洋节,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现在很多人都抵制过洋节,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任何事情都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就能区分开来的,我们在抵制“洋节”的同时,更应当反思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抵制而抵制,说一说就完了,那是没有丝毫意义的。何况现在所谓的各种抵制,说难听点就是附庸风雅的跟风而已,他们也许在一边发着抵制的朋友圈,一边选购着圣诞打折的商品呢。
近年来,类似“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一些洋节越来越盛行,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商家的炒作噱头。对于商家来讲,他们的眼中只有利益,只要是有利于商业驱动,能够提升群众消费热情的事情,它们都愿意做,它们巴不得天天节日才好,它们挖空了心思在寻找促销概念,所以当“洋节”可以拿来做文章的时候,它们群体高潮了。它们从预热到节日,往往要持续几天时间,车轮战式的轰炸营销,在推出商品的同时也把“洋节”理念植入老百姓的心中。
这样讲,肯定会有很多情侣不高兴,其实还真就那么回事儿,公主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让王子表衷心的机会,而各式各样的节日更是多益善,有吃有喝还买礼物,天下难得的好事儿。我们完全可以到各大卖场和娱乐场所瞧瞧,情侣们绝对是“洋节”的主力军。
高校都是年轻人,无节不欢,他们就是图热闹。我主要说说幼教,现在的幼儿园,除了情人节基本上什么节都要赶这个时髦,逢节必搞小活动,而小孩子往往又是家庭的消费主导,你家长再抵制洋节,怎奈何孩子有需求,你不过也得过,学校搞活动老师让买个圣诞帽子你买不买?过万圣节要买个鬼面具你买不买?再嘴硬的家长,在孩子要求面前都是孙子。
实际上,所谓的洋节,我们也无需过份担忧,洋节在中国的存在只是人们找乐的引子而已,就是现在买个车要烧烧,有个喜事要喝顿一样,无非是找个一起快活的理由和引子而已,并非他们就是真正的崇洋媚外被外国文化侵蚀。我们用不着担忧和抵制,这点自信我们还是有的,试问,普天之下,有哪个节日能像春节一样,能像中秋一样,这些不是中国人的节日,而是中国人情感的图腾,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比不了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