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的许多桥段是不是对《西游记》崇佛抑道的反击

发布时间: 2021-10-29 03:02:5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0

《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两部作品有何内在联系?大家都西游记都挺熟悉的,但是对封神演义来说就可能相对陌生一点了。不过封神演义也是我...

《封神演义》的许多桥段是不是对《西游记》崇佛抑道的反击

《封神演义》与《西游记》两部作品有何内在联系?

大家都西游记都挺熟悉的,但是对封神演义来说就可能相对陌生一点了。不过封神演义也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一个缩影,这两个故事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封神演义在西游记之前,其中很多的神仙在西游记中也都出现了,好多也都是因为封神演义中的一件事才引起了后来的西游记的情节。

西游记中的傲来国孙悟空就是因为封神演义中来的。在封神演义当中,姜子牙发兵的途中也曾遇到过特别难对付的敌人,有一个白猿修炼成精了,而且那个山上也有7个妖怪结拜兄弟,那个白猿叫做袁弘,为老大。这个袁弘也会八九玄功,也就是后边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在西游记中也就孙悟空和杨戬会八九玄功。

有没有感觉很巧啊,封神演义当中也有杨戬,而且还是玉虚宫第三代大弟子,当时杨戬和袁弘大战了很长时间分不出胜负来,两人变来变去的斗法,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杨戬师父南极仙翁用太极图设下陷阱,袁弘本来变成石头想着埋伏杨戬,却没想到中了杨戬的计策,在太极图中变为石头的袁弘变不回来了。最后南极仙翁把太极图扔到了西方,还说几百年后这图上的一切会变成一个叫傲来国的地方,袁弘会以另一个身份和杨戬大战一场,是不是都想到了,就是孙悟空和杨戬大战。

封神演义上跟着姜子牙伐纣的将军们最后都在天上做了神仙,什么二十八星宿,五方结缔四值功曹都是后来西游记上的人物,这两个作品之间的联系特别多。

《封神演义》的成书时间晚于《西游记》,但并不是跨度很大,他们都是在明代成书。

《封神演义》讲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纣王在祭天的时候在女娲庙写了一篇淫试,因此惹怒了女娲,女娲让轩辕坟的妲己三妖引诱纣王堕落从而是商朝国运衰落,从而产生了封神之事,而封神一战之前天庭并不是人族的,封神一战之前妖族的昊天大帝掌管天庭,他的本体是三足金乌,而封神一战后天庭有了四位大帝,我们最熟知的就是玉皇大帝,并且封神一战更像是三清的内战,三清的徒子徒孙们在武王伐纣中无论支持那一派最后表现良好的都被加入了新天庭,但是其中还有西方教的存在,封神的起点流传一种说法,纣王是被西方教的准提道人迷惑的然后才提下淫诗,原因在于西方教的资源匮乏想要更多的资源。

而《西游记》则是《封神演义》之后的事情,从当时的天庭的人物就可看出,天庭的神仙们就是当初封神的那一批人,而菩提老祖的出场诗和准提的描写几近相同,并且西方教毫无疑问就是佛教的前身,而西游可以说是跟封神一个起源,封神的起源是西方教不满自己的物资匮乏,所以准备挑起战争得到物资,而西游则是佛教不满自身的地盘只局限与西方,所以设下计谋让唐僧向中土传教,并且在途中将提前看好的人才收入门下,从《西游记》开局的描写就可看出,佛祖说大唐人人身居魔心而西牛贺洲人人善良,但是描写大唐的时候却是人们安居乐业而西牛贺洲妖怪丛生,从这前后矛盾的话语就可看出其实西游只不过是一场传教作秀罢了。

所以《封神演义》是《西游记》的前传,只是他们秉承的原则不同,封神捧道斥佛,而西游宣扬佛教打压道教。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没什么联系,西游记元始天尊大于老子,封神演义老子大于元始天尊。
都是整理收集的民间故事,然后稍加改动,不存在谁抄谁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佛教和道教孰轻孰重?

封神演义显然更推崇道教,而西游记则以“三教合一”为最高主旨。这也是为什么西游记在文学界的地位一直以来都能碾压封神演义的原因之一。我们都知道,明清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文学创作形式,叫做“神魔小说”。

神魔小说中最具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两部作品,则毋庸置疑是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毕竟,纵观中国文学的发展史,封神,西游,被很多人认为是构建我国古典神话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

当然,封神和西游作为民间神话的整体者,自然也逃不开佛道两教对传统神话设定的各种影响。那么,封神演义中道教和佛教孰强孰重呢?这点大部分人应该都能异口同声的给出答案:当然是道教了。

道门,有一位深不可测的祖师鸿钧;以及法力参天并地,已经证道混元大罗金仙境界的三清尊神。除此之外,许仲琳还把文殊,慈航,普贤等大能,都划归于道教麾下;佛教虽然也算是人才济济,但是那位神通至高无上的“释迦牟尼如来”,一直都没有露面。

很多人都以为许仲琳是在暗示“多宝道人”后来成为了西方的释迦牟尼佛祖;这当然是望文生义的说法。原著中,用“多宝西方拜释迦”这样的描述,来叙述后来多宝道人的经历;这显然是化用了佛门《法华经》中的典故。

也就是多宝如来,当年求教释迦牟尼如来,拜访婆娑世界的故事。多宝和释迦,是两尊不同的佛。封神中,释迦应该就是准提佛母和接引归真佛的顶头上司。

而西游记,则更推崇“三教合一”的思想,认为应该让道教,佛教,儒教并重才对。这么看的话,显然是西游记的境界更胜一筹。

《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佛教和道教都同样重要,只是他们传授的理念不同。
我觉得还是道教重些,因为西游记的孙悟空和封神演义的姜子牙都是师承道教,跟道教渊源颇深
封神演义并没有佛教的身影,道教才是真正的主角,姜子牙以及那些强力的帮手都有道教的影子,而在西游记里面佛教和道教都有,但是主旋律是佛教。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里的神仙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依据呢?

其实没什么联系,就算是有联系,联系也不大。很多对于这两本书的背景没有了解的朋友,都会认为说《封神榜》是《西游记》的前传。因为《封神榜》的时间要比《西游记》要早,而两本书当中很多神仙都是相似的,比如都有哪咤,都有二郎神(这个其实是不对的),慈航道人变成了观音菩萨,燃灯道人变成了燃灯古佛,多宝道人变成了如来佛祖。但是如果对着两本书的背景有所了解的朋友,又会认为说是《封神榜》抄袭了《西游记》的人物,因为《西游记》的成书时间要比《封神榜》要早上一些。实际上是这样的吗?

其实吧,这两本书都算不上是作者自己的原创,都是参考了很多前人的作品,杂剧,然后编写成小说的。例如《西游记》取材是来自唐朝的《大唐西域记》,民间传说,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杂剧《西游记平话》等等。在元杂剧里,四人取经小组基本上已经是成型了。而《封神演义》则是取材自南宋的《 武王伐纣平话》,《商周演义》,民间传说等等。毕竟都是民间传说嘛,两本书的人物难免会冲撞,也难免有不同,因为民间传说也是有各种版本的。但是许仲琳肯定是看过《西游记》的,因为《西游记》在刚出版的时候非常的火,刚开始还不是禁书。

至于他们两个的神仙体系,都不是正统的道教神仙体系,也不是正统的神话体系。例如《封神榜》当中,鸿钧这个人物在道教神仙体系是找不到的,而女娲在《封神榜》当中也被剥夺了造人的功劳,只有补天之功。很多人说《西游记》是一部尊佛抑道的小说,不知道你怎么看?

上面说的,二郎神的问题。大家可以试试,在《西游记》原著当中搜索杨戬,是找不到这个人的,而在《封神榜》当中搜索二郎神,也是找不到这个人的。所以杨戬代表二郎神,只是我们常规这么认为而已。

其实没有联系,即使有,也很少联系。很多不知道这两本书背景的朋友会认为《沈峰爆炸》是西游记的前传。因为《沈峰榜》的时间比《西游记》早,而且两书中很多神都差不多,比如有哪吒和二郎神(其实不对),慈水路的人都成了观音菩萨,烧灯的道士成了烧灯的古佛,住在多宝的道士成了佛。然而,如果你了解一下这两本书的背景,你会认为沈峰·邦抄袭了《西游记》的人物,因为《西游记》的书写得比沈峰·邦早。
其实他们所说的这些神仙应该是同一位神仙,因为名字上都一样,只不过就是发展的时期不一样,中国的神话故事也就是那几位。
《封神演义》中鸿钧老祖的徒弟包括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到了《西游记》里成了高高在上的道教之祖三清。还有《西游记》中那位坐在宝阁之中目睹阿傩、伽叶向唐僧索贿的燃灯古佛就是《封神演义》中的燃灯道人。
西游记中的神仙很多都是在封神演义里面封的神仙,例如杨戬在封神演义中还并不是神仙,是经过辅助姜子牙帮助武王之后被封的神仙,在西游记中已经是一个很多年的老神仙了。
本文标题: 《封神演义》的许多桥段是不是对《西游记》崇佛抑道的反击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085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想买一套完整的中国史,请问《剑桥中国史》和《哈佛中国史》那个好一些西欧人有没有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希腊的情况进行记载或描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