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汉武帝为一己之爽身,独尊儒术,害了万世华夏精英。对吗

发布时间: 2021-10-10 02:04:0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汉武帝提出的“独尊儒术”对后世会有怎样的影响?中国春秋时期,学术思想非常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一直到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

人说汉武帝为一己之爽身,独尊儒术,害了万世华夏精英。对吗

汉武帝提出的“独尊儒术”对后世会有怎样的影响?

中国春秋时期,学术思想非常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一直到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后世的学子都学习儒家经典,其他家的思想才慢慢消亡。那么汉武帝提出独尊儒术这个观点对后世有怎样的影响呢?我个人认为汉武帝这么做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为后世的朝代储备了人才,导致其他家思想消亡。

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汉武帝之前人们对于君王没有那么尊重,他们认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君王的地位得到提升,儒家认为君王是天子,是代替上天来管理百姓,君权神授,非常神圣。并且儒家非常赞成大一统的统治,这样有利于汉朝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独尊儒术让后世培养了很多人才。

儒家有很多培养人的手段,他们对后人的影响更加巨大,儒家讲究仁政爱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对社会有贡献,并且开设了很多儒学馆,当时很多人都学习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比较世俗的思想,认可人经过努力能够齐家治国,因此汉武帝独尊儒术培养了很多人才,这些人对后面的朝代治理提供了思想,保障了人才的培养。

三、独尊儒术使其他家的思想没有人继承,最后直至消亡。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让当时的统治更加稳定,但是也造成了其他家思想的灭亡。因为学习其他家思想的人都想自己能够有作为,但是汉武帝这么做,学习其他家的人没有了用武之地,自然学习的人慢慢就少了,最后只有道家以道教的形式还有所保留,其他家的思想除了儒家都只能存在于书籍当中,而没有人研究。


说起儒生入仕的经历,他们逐渐压倒其他诸子杂学,成为汉廷之内最有政治影响力的学派,应该始于孝武初政之时。在这一历史过程当中,儒学的专崇离不开两位重要人物的努力。一位是董仲舒,另一位是公孙弘。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著名的《天人三策》中正式向孝武帝提出了兴办太学以养儒士的建议。10年之后的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公孙弘循着这条建议推动博士官招收弟子(当时确定员额为50人),天下郡国贡士太学定为西汉王朝的例行制度。

从此儒学成为国家教育体制唯一认可的显学,也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独尊儒术”的局面。

然而奇怪的是,董仲舒和公孙弘这两位看似并肩作战的儒学宗师,私下里却连一点儿交谊都没有,甚至还彼此攻讦,操戈相向。班固说:


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 ——《汉书·董仲舒传》


汉代儒生,能够博通群经的——也就是能同时研究《易》、《书》、《诗》、《礼》和《春秋》这五部经典,并且达到高深的造诣,将五经融会贯通——往往只限于少数不世出的天才。更多的时候,专治一经才是儒生们求学的常态。

董仲舒和公孙弘同是研究《春秋》出身的学者。相比于治《诗》、治《礼》的别派同道,他们二位的渊源更要亲近一层。董仲舒学术湛深,成名已久。早在景帝朝就被引入太学,拜为博士。而公孙弘则是半道出家的“野路子”,年过四十才开始接触《春秋》杂说。因此司马迁和班固一致认为,单论学术水平,公孙弘是赶不上董仲舒的。






至于他们二位的矛盾,倒不源于学术意见上的分歧,而是清廉耿介的董仲舒瞧不起公孙弘的私德。他总认为公孙弘侍君奉上太过谄媚。被学术权威打上了“从谀”的标签,这不但会影响到公孙弘在儒林中的口碑与评价,甚至可能危及他顺风顺水的仕途前景。

为了铲除董仲舒这个隐患,公孙弘想出了一条假公济私的毒计:他以丞相的身份向孝武帝建议,派董仲舒前往胶西国担任国相。

当时在位的胶西王刘端乃是孝武帝刘彻同父异母的哥哥,仗着先帝之子、今上之兄的亲贵身份在国中横行不法。中央派往胶西国的二千石官吏若对刘端的不法行为稍事规劝,便会招来他的恶毒报复。可要是听之任之,甚至与刘端沆瀣一气,又会因为渎职而毙于天子的雷霆之怒。遵旨是死,抗旨也是死。胶西国因此被许多官员视为畏途,避之唯恐不及。

但就是这个火坑,公孙弘却硬要把董仲舒往里推,巴不得把董仲舒烧个粉身碎骨才好。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公孙弘想不到刘端这个“呆霸王”虽然蛮横,居然也尊敬董仲舒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在董仲舒的规劝下收敛起了往日的锋芒。胶西国内因此波澜不惊,并没有像公孙弘期待的那样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连凶残阴狠的刘端都对董仲舒礼敬三分,一直标榜自己心向儒学的孝武帝刘彻却为什么要把这位儒林泰斗远远儿地发配到山东去,而把那个学术与人品都逊色一等的公孙弘留在中枢,甚至拜为丞相呢?

班固解释说,这是因为公孙弘“希世用事”之故,也就是说公孙弘望风梯荣,会瞧主子的脸色办事。这倒也是事实。《史记·平津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某次上朝,公孙弘事先与汲黯等大臣商定了上报皇帝的条陈。可陛见之时,孝武帝却流露出与条陈相左的意见。见势不妙的公孙弘马上背弃了汲黯等同僚,表态左袒武帝。

汲黯的刚肠嫉恶在朝廷内外那是出了名儿的,更兼他是武帝御于潜邸时的旧臣,讲话一向放言无忌。哪怕针对孝武帝本人,汲黯的毒舌也绝无收敛。公孙弘胆敢临事反水,汲黯哪里饶得过他?于是当场便发作了起来,带头斥责公孙弘“不忠”。千夫所指之下,公孙弘却理直气壮地说出了下面这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话:


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的意思是:顺从君主的旨意就是臣子忠诚的表现。至于别的,在所不论。按照儒家的原始教义,君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是对等的,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只有君王遵循礼义的原则向臣子下达命令,臣子才负有尽忠职守的责任。

而公孙弘在上文中的那一番表态显然打破了这样一种契约。按照公孙弘的逻辑,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种抽象的道理(即“礼”)来约束君主的言行。君主的意志就是不可置疑的道理,尊奉王命就是不可挑战的道德。司马迁曾说“公孙弘以《春秋》之义绳臣下,取汉相”(《史记·平准书》)。

翻译成今天的话说,公孙弘的所作所为等于主动找来一条绳子,把他自己和同僚们的手脚都绑了起来,置于君主意志的桎梏之下。而作为契约的另外一方,皇帝的意志却摆脱了礼义的束缚,获得了近乎无限的自由。这样一来,原本对等的君臣契约遂变成了一份大大有利于君主的“不平等条约”。

而比这更糟糕的是,公孙弘竟然声称捆绑臣子的那条“绳子”不是他自己搓的,而是圣人孔子着于《春秋》,留给后世的。

作为缔结君臣契约的一方,公孙弘出卖同僚,近乎无原则地向皇帝让渡权利。这对于处心积虑想要加强君主集权的孝武帝来说当然是一个很有利的臂助。

于是皇帝旗帜鲜明地否定了汲黯的指控,保护了公孙弘,并在此后顶住一波又一波的舆论声讨,一再给公孙弘加官进爵,直至抬举他做了丞相,位在百僚之上。



让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正统思想。在汉武帝提出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就一直成为了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其实就是对后世的促进作用,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就是让儒家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加强了中央的集权统治。其实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独尊儒术是一件进步很大的事情。
从表面上看,加强了中央集权,更推广了儒学的传播。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促进了统治的需要,更加加速了经济、军事、政治的发展。

汉武帝时为什么实行了独尊儒术的政策呢?

汉武帝本人绝对不是一个儒家的信徒,他的一切作为都是建立在他是个皇帝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他之所以独尊儒术,首先,汉武帝罢黜百家的目的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一样,都是为了统一思想,都是出于思想专制。只不过他的手段更为温和,更为巧妙罢了。

其次,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笃信黄老之学,窦太后对汉武帝并不是很喜欢,甚至于一度产生了要废黜他的想法。当时窦太后大权在握,年少的汉武帝根本不是对手,自己任命的丞相等人都被窦太后拿下,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等人还被窦太后下狱死于狱中。早在汉景帝的时候,就有儒生向黄老之学的地位发起挑战,窦太后曾经和儒生辕固生进行辩论。汉武帝即位后,也试图中儒学来与黄老之学相抗衡,从而与祖母窦太后做斗争。建元六年窦太后去世,元光元年就发生了罢黜百家,就如同前辈学者所指出的,罢黜百家,其实就是罢黜黄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清除窦太后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影响。

再次,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也是为了探索一条治国之路。西汉前期的无为而治,相对而言比较保守,但是无为而治却也为西汉王朝打下了一份家业。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国家已经建立七十多年,汉武帝要从保守转向激进,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汉武帝都要有所振作,他需要一套理论作为自己的依据。而这个时候,他看重了儒家。


第四,早在汉景帝的时候,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曾经对汉景帝说,不如将来让你的弟弟来接着你的皇位。汉景帝当然不愿意,于是汉景帝派出一个叫袁盎的大臣去劝窦太后。袁盎引用了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的理论,使得窦太后打消了这样的念头。之后不久,汉景帝立刘彻为太子。刘彻即位后,对儒家心存好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第五,汉武帝早年的老师王臧等人就是儒生,他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对儒学就有了很深的了解,接受了儒家的一些主张,登基后倾向于儒家治国,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第六,西汉前期一直存在政权合法性论证缺失的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对西汉王朝为什么能够存在,为什么能够取代秦朝等问题从理论上给予说明。而儒家对此则是进行了论证。汉武帝罢黜百家,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这里不再多说了,而且以上所说的几点,也都没有展开。最后还有一句要说的是,所谓“独尊儒术”是后人的总结,并非是当初汉武帝政策的本来面目,用班固的话说,汉武帝是在“表彰六经”。

因为汉武帝当时想要统一思想,这样就能够更好的维护他的统治了,所以他才实行了独尊儒术的政策。
因为汉武帝时期,儒术已经达到了巅峰,所以说汉武帝认为儒术可以更好地治理国家。
汉武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要统一人们的思想,才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
汉武帝时期,地方豪强巨贾的势力恶性膨胀,严重影响到国计民生,长期潜伏的各种矛盾也逐渐激化。

如果汉武帝时没有独尊儒术,而是独尊墨术,会是怎么样?

你觉得会怎么样?

我认为大概是这两种结果:第一种就是汉武帝独尊墨术几年之后,还是忍不住把墨家给灭门了,第二种就是独尊墨术之后,全国造反了。当时的墨家和儒家还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比如说仁、或者是尊贤者之类的,大家对于选拔人才的太多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在处事方面态度不一样。


为啥说独尊墨家几年之后还是忍不住把墨家灭门了呢?这是因为墨家的思想跟汉武帝本人的思想是非常不一样的,咱们来分析看一下。西汉从刘邦时期,对匈奴就是忍让的态度,为了不引起战争,不得不陪嫁了很多的公主,那些如花似玉的公主去了大草原,过得并不是很好,大多数的公主都是英年早逝。


一直到汉武帝时候,西汉终于有了反抗的能力和实力,汉武帝肯定要洗刷匈奴带给汉朝的屈辱。正当汉武帝准备出兵的时候,墨家坐在汉武帝的会客室,开始给汉武帝讲”兼爱“”非攻“,时间短了汉武帝还能容忍,时间一长,我认为墨家很快就从百家争鸣里面除名了:原因就是他们被汉武帝给灭了。

墨家的很多理论也是很好的,比如说”节葬“”兼爱“,但是人真的能做到无差别的对待任何人么?恐怕做不到,你不断的告诉边境的人们要忍耐,不要发火,这让那些饱受欺凌和骚扰的人们怎么忍?如果国家一直宣扬这样的思想,时间长久的话,这些人迟早会造反,反正都没有好日子过,还不如拿命拼一拼。所以说,墨家的很多思想是好的,但是不宜全部采用。

只能说当时的形势导致君王必须选择儒家学说,因为儒家学说可以更好的帮助他的统治,控制百姓的思想,如果选择墨家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所以他是不会选择墨家学说的。
皇帝如果以墨家作为治国理念,是会损害国家的利益的,那么汉朝不可能存在几百年,最终只会变成民强国弱的结局。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讲究仁爱。而墨家主流观点是兼爱非攻。如果独尊墨术,可能没有汉朝的繁荣与发展。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可能当时适应一时的社会发展需要,但是不能适应一世,社会的意识形态还是需要及时更新的。

为什么有人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华民族的毒瘤?

因为这些论点不能辩证看待问题,不能从历史发展阶段性看待问题。
所以将文明发展中出现的不好问题都归结某个原因,却忽视或者故意不见在当时阶段的先进性以及优越性。
本文标题: 人说汉武帝为一己之爽身,独尊儒术,害了万世华夏精英。对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898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是历史创造英雄,还是英雄创造历史粟裕为什么近几年又走到人们的视线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