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小节内容主要参考了吴晓波先生的《大败局》系列。我们将从商业史的角度来谈论一些典型的伪善行为,你会发现他们之中兼具自觉伪善,不...
这一小节内容主要参考了吴晓波先生的《大败局》系列。我们将从商业史的角度来谈论一些典型的伪善行为,你会发现他们之中兼具自觉伪善,不自觉伪善者,他们的言论和事迹很值得玩味。
牟其中,从大陆首富到大陆首骗
我们来讲述一下牟其中这个传奇人物的传奇一生:
1989年,牟其中得知正面临解体的苏联准备出售一批图-154飞机,但找不到买主。于是,异想天开的他在北京郊外租了一间民房,到处打听有谁愿意买飞机。他对航空一窍不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钻,1个月后,终于让他打听到1年前刚开航的四川航空公司准备购飞机的消息。牟其中找到四川航空公司,七拐八弯后,四川航空公司同意购进4架图-154飞机。然后,牟其中又在四川当地组织了500车皮罐头,皮衣等商品交给俄方以货易货。这笔贸易到1992年宣告成功,牟其中说他赚了8000万到1个亿。(日后人们发现牟其中提到的所有数字都只是以供参考)
1992年,牟其中提出由南德公司出资150万美元独家赞助召开“华人经济论坛”,每年在大陆举办两次,邀请全球各地华人企业家和华人经济学家参加。
同年,他宣布与一位民营科技企业家合作在北京建立1000亩的高科技开发区,准备进行高科技项目的开发生产,南德投资5000万元,计划在全国每个县建立一个高蛋白饲料加工厂。1993年4月,南德与重庆大学在重庆宾馆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同时,双方还决定将重庆火锅快餐化,推向世界各国,在5年内做到销售收入1000亿。南德还将从1000亿元收入中拿出15亿元建立重庆大学教育基金(可见牟其中很能把握大众取向的)。
同年春天,牟其中宣布投资100亿元独家开发满洲里,建设“北方香港”。
同年11月,南德又与张家界市签署了一张协议,计划投资10亿元进行区域开发。1994年,牟其中提出建一个118层高的大厦,地点考虑在北京或上海,下边的广场就叫邓小平广场,投资100亿元(牟其中也很会把握老百姓的心理)。
同年,牟其中走马考察陕北,情绪激动地表示:准备在陕北投资50亿元。
同年3月,南德宣布要搞三大项目,分别是中华巨塑、世界华商大会和南德别墅。1995年,牟其中在一次演讲中提出要办一所“南德儒商大学”,投资5亿元。1996年3月,牟其中提出将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深2000多米的口子,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引入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使之变成降雨区。继而,他又提出采用定向爆破的办法,在横断山脉中筑起一座拦截大坝,可以为黄河引入2021亿立方米的水量,投资额为570亿元。
同年9月,南德对外公布投资控股总造价为1亿美元的“国际卫星-8号”。
这一个个惊人的投资项目,一次次地在国内传媒上炸开,一次次地把牟其中聚焦在耀眼的镁光灯下,使牟其中和他的南德公司光芒夺目。他周游全国,布道演说,四处考察,八方许诺,所到之处必掀起一股牟旋风,被尊为“资本经营大师”、“中国民营企业的先行者”。
1995年2月,《福布斯》杂志将牟其中列入1994年全球富豪龙虎榜,位居中国大陆富豪第4位。同年,中国一本名为《财富》的民间杂志把牟其中定位“中国第一民间企业家”和“大陆超级富豪之首”,牟其中本人则称其资产“至少20亿元,也可能是100亿元”。
1996年1月,一本由新华社记者撰写、厚达450页的《大陆首富发迹史——牟其中》由作家出版社公开出版,牟其中的名望达到顶峰。在书中,他还宣布了南德公司的新目标是,5年到10年内跻身世界10大企业行列。
然而,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漫长的经商经历中,除了“罐头换飞机”之外,牟其中到底还做过什么赢利的商业项目,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当时,南德经济集团还在北京羊坊店的地下室里。但据它散发的材料介绍:“业务范围横跨航空服务、租赁、航运、金融服务、风险投资、贸易、工业、房地产、高科技、工程开发、信息咨询等10多个领域,在国内设有20多家分公司、子公司和7个主要研究所,贸易伙伴遍及世界各地。”牟其中的“分公司”、“子公司”、“研究所”都是空的,一个单位只有一个人,甚至几个单位只有一个人。当时作为南德的顾问顾健在亲耳听到他几十天内把自己的资产越吹越大,从3亿吹到50亿。顾健问他:你的钱在哪里?你怎么赚来的?你缴多少税?他得意地说:“谁来查我?怎么查我!”
1995年上半年,南德集团资金紧缺,牟其中决定以不进口货物方式进行信用证融资。南德集团陆续在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骗开信用证,涉嫌诈骗金额总计7507万美元。
1999年2月5日,因涉嫌信用证诈骗罪,牟其中经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2000年5月30日,牟其中以“信用证诈骗”的罪名被判无期徒刑。
纵观牟其中的企业生涯,“蒙骗”仿佛成了他唯一擅长的事情,除此之外他就觉得自己别无它长了,就连他自己特别引以为豪的“空手道”理论也到处充满了蒙骗的味道。他曾得意地说:“从1992年以后,我就发现,过去的经济规律已经在市场经济中变得十分的可笑了,工业文明的一套在西方落后了,在中国更行不通,我们需要建立智慧文明经济的新游戏规则。有人说我搞的是‘空手道’,我认为,空手道是对无形资产尤其是智慧的高度运用,而这正是我对中国经济界的一个世纪性的贡献。”
他后来倒台后还说道:“我认为我这一生对我们国家最大的贡献就在于‘空手道’。我发现了新的东西,我发现了我们国家,我们的民族再次崛起的方法。我做过各种各样的生意,生意做多了便发现:种田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经商不如借钱(开银行),借钱不如不还(股票上市),不还不如不管(平稳分蘖)。我所有的失败无一例外是生产某一种产品,我成功的无一例外的共同特征是我绝对不生产产品。”
即使是那位最终把牟其中推向“坟墓”的《大陆首骗牟其中》的作者吴戈先生也承认:“我想到牟其中这个人,心里会有种感动,甚至很想哭。作为一个人,牟其中的一生是很坎坷的,可能有人愤恨牟其中的流氓行为;但作为一个人,他又是一个大写的人,他很有才华,但最终他被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毁灭了。”
如果牟其中不是在说谎,那它确实很符合不自觉式伪善者的表现,他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的欺骗是在振兴民族经济,是在造福老百姓。但实际上很多人因为听信他的狂言而损失惨重。
而另一个事实则是,他做的事情几乎没有产生任何的合作红利——因为没有进行任何实业,而他产出更多的则是夺利的亏损。或许,我们从牟其中本人的话语中能够更加清晰地透视其内心。他在最后一次公开亮相的时候说到:“现在的老百姓说我是骗子,如果我们接触最尖端的技术,他们说是妖术,这是所有人不可能理解的事。我在想哥白尼、布鲁诺的命运,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异端邪说,要绞死他,烧死他。回过头来我想,企业界没有文化。中国的企业家一个个倒台了,企业的生命周期可能长盛不衰的只有我一个人,永远待在焦点之中。”跟他的其它即兴演说一样,听起来很能煽动人心,但当你细心琢磨的时候,却又发现不合逻辑。他并没有从正面对自己的问题给出回应,而是旁敲侧打地为自己的错误进行转嫁和推脱,并搬出哥白尼、布鲁诺,一下子把大家带入了另一个语境。他正是用这种高超的推脱艺术欺骗大众,也许自己把自己也给欺骗了。
从保健到养生,骗局不断
无独有偶,保健品的10年乱象跟资本运作的空手道逻辑是一脉相承的——都想着通过宣传和舆论造势,通过编造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口号,通过一个个子虚乌有的概念和假成果来欺骗他人,从中牟取名利。
“大风起兮龙腾飞”——沈阳飞龙
始作俑者的仿佛是沈阳飞龙集团,在姜伟的领导下,飞龙把绝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保健品的广告宣传上面,与产品研发的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该公司在1993年和1994年广告费的投入均超过亿元,而在申请香港上市被问及每年的技术开发投入的时候,姜伟咬咬牙,称有二千万元,但实际上恐怕远没达到这个数额。由此可知,买家主要为他们吃的保健品的广告费买单,而不是为提高产品质量而买单。此等本末倒置,又怎能创造出越来越优秀的产品呢。但更为让人愤怒的是,飞龙在广告中的种种不实之词、夸大之举、违规之行。一位叫徐徐的作者曾经写过一篇题为《飞龙之死》的言论,他写道:
- 用整版的报纸篇幅,连篇累牍地宣传一个保健品,实行轰炸式广告灌输的是谁?沈阳飞龙。把一个保健品吹成包医百病的治疗药的是谁?沈阳飞龙。把一种酒吹成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男女老少、四季佳宜的灵丹妙药的是谁?沈阳飞龙。把充满不实之词的印刷品广告撒得到处都是的是谁?沈阳飞龙。把八字没一撇的出口贸易胡吹成延生护宝液出口韩国80亿元的是谁?沈阳飞龙。在迅速地树立起一个品牌的同时又迅速毁掉一个品牌。飞龙如此,后来的一些成功者也将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飞龙不死,市场不容,天理难容!“(吴晓波先生摘自《康恩贝月刊》1997年)
正如这位作者所说的,后来的巨人,三株,红桃K等保健品都重复着飞龙的轨迹。
“请人民作证,让一亿人先聪明起来!”——深圳巨人
史玉柱带领的巨人公司,在1996年推出了保健品“巨不肥”,并以“请人民作证”为推广口号。他同样使用了广告轰炸的策略,用吴晓波先生的原话说就是“巨人集团的广告铺天盖地地倾泻到各地媒体上”。当时有一篇被巨人广为散发的保健品“鲨鱼软骨”而作的宣传文案《鲨鱼不患癌》,其署名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袁彬博士,而实际上却是出自一个对保健品一无所知的外语系学生之手。其他的保健品文案甚至病例等等,也大多由名牌高校新闻或中文系的才子才女们杜撰而成。更让人惊讶的是,巨人的保健品研制部经理竟是由一位广告公司经理兼任。种种内幕和现实与巨人所极力宣传的口号:“请人民作证”形成巨大的落差。这相当于人们为了自身身体健康而支付的巨额费用几乎都用于聘人杜撰虚假广告,并把各种虚假广告投放到媒体去对一个无甚价值的产品进行宣传,社会的巨额财富就此流进垃圾堆。而这些都是某些人为了夺利而带来的全社会的利益亏损。
“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济南三株【选读】
而后来的三株口服液也走过类似的轨迹,在三株最鼎盛的时期,出版了一本书《中国人可以说富》。这本书的主角便是开创了三株神话的“奇人”吴炳新。在书的封面上还赫然印着一些煽情的文字:“3年赚100亿元的吴炳新之谜”、“一部中国民营企业的商战教程”、“他宣称——3年成为中国第一纳税人,他发誓——10年进入世界同行100强”。但我们再来看看他们致富的过程中曾经用过的手段:盗用《江苏健康报》的刊名和刊号,私自出版了与真正的第322期、323期《江苏健康报》完全不符的“凯立口服液专刊”,并印刷了600万份在市场上广为散发。后来还有人发现,专刊中一篇题为《魂系凯拉》的文章用生动形象的笔调介绍了6位留洋博士的照片和简历。可是,一些知情者很快披露道,这则有名有姓有照片的报道纯属子虚乌有。6位博士全部都是“冒牌货”,其中名列第1位的“留美微生态博士”刘荣生先生其真实身份是南京克立科工贸有限公司的一位普通雇员,家住南京尧化门,且真名不叫“刘荣生”。
后来,三株口服液研制成功后,吴炳新被宣布为其发明人和“首席科学家”,但三株口服液如何被研制出来的,一直是一个语焉不详的“商业机密”。其公布的主要成分为“双歧杆菌”,与昂立一号相同,其医学效果是“通过口服进入肠道并繁殖,从而达到治理人体环境之目的、保健之功效”。但1996年发生的一个案件又一次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当年6月3日,湖南常德汉寿县的退休老船工陈伯顺在三株“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广告承诺打动下,花428元买回了10瓶三株口服液。服用两瓶后,病患有所改善,停药又复发。当他服用到三四瓶的时候,老汉出现遍体红肿、全身瘙痒的症状,第八瓶服完,陈老汉全身溃烂,流脓流水。6月23日,老汉被送到医院求诊,医院诊断为“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其后,病情不断反复,9月3日死亡。陈老汉的死后,其妻女一纸诉状把三株告到了法院。
此案发生时,正值三株口服液红遍全国,跟其它许许多多与三株有关的诉讼案件一样,它只在湖南当地很小的范围内传播,远远还没有演变成一件全国性的新闻事件。案件的审理,也因种种原因而一拖再拖,几乎要不了了之。可是到了1997年底,案件突然峰回路转,出现了戏剧性的高潮。当年初法院把刘老汉未及服用的两瓶三株口服液送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作检定,该所最终拿出一份检定号为SJIS970667的报告称:“未检出双歧杆菌等活菌(被宣称是三株口服液的主要成分);豚鼠过敏试验阳性;小鼠安全毒性试验阳性并经病理检查,心、肺、肝、脾、肾和胸腺均有病理改变。该检验品为不合格制品。”
这个爆炸性新闻让当时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三株公司致命的一击,据说吴炳新在得知这些消息后大病20天,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病中他还在喃喃道:“我不要求什么,只想给民族做点事,如果不让我做,我就不做了。”(听到这句话,是不是多少有点牟其中的风格)
中国企业的失败基因
对于改革开放30年的各个企业的失败案例,吴晓波先生总结出中国企业的“失败基因”:
- 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
但事实上,比较冷静客观地看,虚假宣传、欺瞒消费者,恰恰是某些企业取得短期成功的秘诀。上面提到的这些失败者,更多是因为他们的伪善手段过于极端和拙劣了。一些运气更好的、尺寸拿捏的更好的、更高阶的、隐藏得更深的伪善手段并没有“失败”。也正是由于这些“伪善”企业取得了成功,让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恶劣,劣币驱逐良币,让整个市场都变得急功近利,而那些真正勇于创新创造的伟大企业却少有成功。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