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万历十五年》个人感觉《万历十五年》不如想象中那么好,而且其从万历十五年的各个人物来述说明朝灭亡根源观点(即整个帝国体制...
如何评价《万历十五年》
以下分别说明两点:
(1)学术地位不高
我只知道学术界对黄仁宇评价不高的,而且明确指出其硬伤颇多。
总体评价是:局部或有所见,大体仍属不经。
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在讲座中曾经用比较隐喻和诙谐的手段指出了黄仁宇的不足。
商传:是谁误读了晚明史。学术视频专题讲座。
(2)对明朝问题的根源解析偏颇
因我个人看过吴思先生写的《潜规则》,比较赞同吴思先生的观点,所以将吴思先生的一些观点搬出来论述:
我读过四遍《万历十五年》。1986年初读的时候,只觉得写得好,说到了要害,而要害究竟何在却说不出来,但觉汪洋恣肆,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前几年我终于找到了“潜规则”这个观察角度,读史时开始留心那些不明说的规矩,即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有了这种积累之后再看《万历十五年》,就发现黄仁宇绕来绕去一直想说明白却没有说明白的,正是这个潜规则。
黄仁宇很清楚,明代社会绝不是按照那些公开宣称的正式规范运行的,冠冕堂皇的道德法令大体只是说说而已,于是他努力描绘这种情景。至于那个社会到底是按照什么规则运行的,他却没能点透,更没有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追究。也就是说,黄仁宇确实抓住了要害,却未能把这个要害揪到亮处,研究透彻。他把水烧到了九十多度,但差一把火没到沸点。
沸点就是真正支配游戏的规则(即潜规则)。黄仁宇笔下特别有趣的是海瑞和张居正的命运,黄仁宇每讲起这些,就象一个故事高手,往往合情合理地讲出一个令人吃惊的结局。比如海瑞,一身正气、刻板教条,结果失败了;张居正呢,算计深远、布置精巧、聪明过人、不择手段,最后也失败了,都是被人告倒的。按圣贤教导办事的倒了,不按圣贤教导办事的也倒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偶然还是必然?是特例还是通则?
当然是通则。无论是海瑞,还是张居正,他们都触犯了官场上的潜规则,因此才遭到报应。海瑞严格按照正式规定办事,禁止各种名目的乱收费,自己带头拒收“陋规”和“常例”,也停止向上级供奉陋规和常例,这等于剥夺了各级官吏的既得利益。张居正则动用各种正式或非正式手段,逼着帝国的官吏完成税收任务,挤压他们的闲暇,也挤压皇帝的闲暇,督着他们提高效率,又不能提供额外收入。他们二位从不同的方向压缩了官吏集团的既得利益边界,破坏了根深蒂固的官场规矩。他们的失败或倒台,不过是违规者必然要遭遇的惩罚。
其实,黄仁宇已经在故事里透露出了这些意思,他的问题是没有
顺便,因为是高中读的,当时只觉得我们的历史书如此敷衍了事。
这是一本介于学术和商业的书籍。
涵盖经济 政治 社会结构 军事 以及当世的思想的历史著作。
感觉作者贯穿始终的就是对明王朝以及类似的王朝以宗法及道德运作国家机关的分析和批评。
作者以各个看似联系不怎么紧密的几个主题来分别阐述作者的观点,形式类似于小说的细致。
作者分析的立场以作者自己来说,作者是“大历史观”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的。
主要内容有《第一章——万历皇帝 第二章——首府张居正 第三章 ——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四章——活着的祖宗 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第六章——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第七章——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简单评价一下《万历十五年》这本书
在具体评述这本书之前有必要对书名作一交代。万历十五年是明代第十四个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当政的第十五个年头,既公元1587年。这一年是极为平淡的一年(《万历十五年》一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中文直译为《无关紧要的1587年》),除了一些难以避免的灾患之外,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之上没有发生任何一件足以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但是作者却独独选择这一年作为其切入点,以全新的视角,新颖的形式,深刻的思想为我们揭示了明代历史进程中的一页,昭示了东方这个古老的帝国衰败的必然。
全书以人物为主线,分为七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主角,而这些主角的选择又涉及到社会不同的阶层,构成了明代中晚期社会结构的一个缩影。在这些人物中既有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又有权倾一时的重臣张居正;既写了当权的保守派官僚海瑞,又写了身为布衣的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而这些人物之间又暗藏着各种矛盾:有万历皇帝同群臣之间的矛盾,有各级官僚之间的矛盾,有保守派与自由派的矛盾等等。但是所有的矛盾都集中于一个矛盾即个人与体制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存在导致了所有这些人物都具有一个共同点--最终的命运都具有悲剧色彩。如万历皇帝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却一直不能如愿,在与群臣争斗了数十年之后最终屈服,这种屈服表面上是向群臣屈服,实际上是在向体制屈服;又如戚继光为了建立新军和保卫国家,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游离,这种游离迫使他投机取巧,巴结权贵,最终仍逃脱不了政治中的现实,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在书中,所有的人物,无论地位,无论善恶,统统都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他们或身败,或名裂,还有的身败兼名裂,没有一个功德圆满者。他们的个人理想、价值在一个大黑暗时代里被社会现实击得粉碎,而他们的人生轨迹也随之湮灭了。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民族的悲剧,这个悲剧一直延续到1840年而发挥成了极致。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朝代。西欧近代史的起点与明代的建立都在十四世纪,在此之前,中国的经济、军事、科技都还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到了明代灭亡的十七世纪中叶,古老的中国就明显落后了。这种衰亡是否已经为两百多年后鸦片战争的失败和近代史的屈辱埋下了伏笔?这是几乎每个涉及明史的人都会思考的问题。作者对此也进行了思考,他在《后序》中提到:"万历十五年公元为1587年,去鸦片战争尚有二百五十三年,但是中央集权,技术不能展开,财政无法核实,军备只能以效能最低的因素作标准,则前后相同。"那么造成这种局面的症结在哪里呢?作者又进一步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正是《万历十五年》不同于别家史著的关键所在。有了如此的思想定位,那些深刻、一语中的地论述不断地从书中流泻而出。如作者在谈及海瑞时就提出"法律的解释和执行离不开传统的伦理,组织上也没有对付复杂的因素和多元关系的能力"这个当时的弊端;又如在谈及官僚阶层时,又尖锐地提出"官员们在道德的掩盖下争权夺利,导致文官集团的涣散,进而导致整个帝国无法治理"。诸如此类的论述很多,似乎这又是一本以暴露中国传统弱点为主的著作,但是这种"暴露"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自己这样评价:"《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并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由此可见作者这种"暴露"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为现在乃至将来的借鉴,同时也告诉每一位读者应该如何保全中国传统中有价值的东西。
黄仁宇先生以深厚的史学素养和远见卓识,用大胆、平时的笔触评说明史,进而评述中国的历史。他在这本史著中赋予了历史真实鲜活的面容,不仅使人们可以清晰地体验到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倒退的较量,更重要的是给人们以遐想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细心的人们不仅可以从中品味个人人生的酸楚,而且还会发现隐藏于表面背后的历史积淀。用这种方式撰写历史,不仅能唤起人们对往昔的客观历史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从深厚的历史迷雾中走出,进而思索。读《万历十五年》给人现实意义上的启迪远在其史料价值之上。
评价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是1997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万历十五年,无关紧要的一五八七年。这一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吉利,揭开世界历史新的一页;中国的朝廷上却发生了若干易被历史学家忽视的事件。这些琐细小事,如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一般成为帝国走向崩溃的前兆,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最终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
借用数学的话语模式,《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详细分析了“社会问题陈陈相因”,得出结论是“百代积弊”在“封建社会可行域”无解,但在更广阔的历史域中有解:解就是“现代化”三个字。 社会机器的锈蚀,不是一般人以为的封建就是落后。细读《万历十五年》,可以找到关于这一点的精彩论述,。
此作品褒贬不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陈梧桐认为,《万历十五年》对具体历史事实的叙述并非全部真实、可靠,得出的结论失之于偏颇、片面,作为学术著作不够格,作为大众读物传播的是错误的明史知识,不值得肯定和热捧。 陈梧桐说:“我查过《万历十五年》的脚注,并非完整引用,多是掐头去尾,是在搞‘六经注我’——对我有用的材料才用,没用的直接去掉。还有一些脚注根本找不到原文。换言之,这样的大历史就是不顾细节,数字错了,细节错了,也无所谓。”
《万历十五年》为什么这么出名,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万历十五年》是由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自1979年首次在美国出版后广受好评。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通过他们的人生轨迹窥探了当时的时代兴衰。作者独到的观点以及结合世界历史的角度确实令人惊叹。
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明朝从朱元璋称帝的1368年到灭亡的1644年存在了两百七十六年,结合中国历史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封建制度已经快两千个年头了。而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且文化程度来说也算是所有皇帝中最高的。《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提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当帝国将道德大旗高高树起的时候,大明王朝其实注定要走向末路,技术上、行政上没有一丝改进空间,用粗线条的道德来改进,社会的进步,必然受到约束。
我最喜欢书中的这一段:“一个奇才卓识的人,在为公众的福利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决不能过于爱惜声名,因而瞻前顾后,拘束了自己的行动。他可以忍辱负重,也可以不择手段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这种舍小节而顾大局的做法被视为正当,其前提是以公众的利益为归依,而在伦理上的解释则是公众道德不同于私人道德,目的纯正则不妨手段不纯。”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