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文述略》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28 10:56:0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3

《古典诗文述略》是一本由吴小如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019-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古典诗文述略》读后感(一):学习古典诗文,不是只会机械背诵就行了与之前的那本《古典小说漫谈》一样,这本《古典诗文述略》

《古典诗文述略》读后感1000字

  《古典诗文述略》是一本由吴小如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019-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典诗文述略》读后感(一):学习古典诗文,不是只会机械背诵就行了

  与之前的那本《古典小说漫谈》一样,这本《古典诗文述略》的作者同样是吴小如先生。

  吴小如先生师从于俞平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戏曲评论家、历史学家、教育家。之前看吴先生的《古典小说漫谈》,抛去那些时代的印记不谈,书中的内容读起来还是挺有一番味道的。相对于前者,这本《古典诗文述略》是作为一本古典诗文普及读物而面世的,最早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所以它带有的特殊年代感的烙印并不算很强烈。此书读起来感觉明显要比《古典小说漫谈》亲切许多,但是内容却同样的精彩,甚至还更胜一筹。

  说起古典诗文,我们或许第一反应就是唐诗。唐诗固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国的人古典诗歌历史发展中,并不是只有唐诗的。吴小如先生对于古典诗文的述略,大致分为“古诗述略”、“唐诗述略”“古典散文述略”三个主要部分,对于“赋”以及“宋诗”等内容也有所提及。唐诗述略虽然单独占了一部分,但并不是中国古典诗文的全部。

  吴小如先生曾谦逊的表示,这本书是一本介绍古典诗文发展沿革的常识性的小册子。内容单薄粗浅,而且不够完整。说此书内容单薄粗浅,自然是因为他的自我谦逊态度,但是此书读起来并不难以理解到是真的。

  吴小如先生不仅仅是一位古典文学专家,对于历史也有很深的研究,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能从先秦讲到近代的通才。据以往曾经听过吴小如先生上课的学生回忆,他是一位语言风趣、授课喜欢旁征博引,内容讲述生动有趣的先生,所以他的课往往都很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吴小如先生授课如此,著书也是一样。语言风趣、旁征博引这两点在这本《古典诗文述略》也表现得很明显。书中在介绍古典诗文的同时,还大量列举讲述了一些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以此来阐明古典诗文发展的历史,更好的让人理解这些诗文的内在意义。

  学习古典诗文,我们虽然不能够做到像吴小如先生那样谈论起明典故、查背景,考身世、揆情度理,但是也决不能够只会机械背诵就行了。这与之相关的一些别的内容,还是要略懂一些的。

  《古典诗文述略》读后感(二):落笔简明却深入人心

  《古典诗文述略》是北京大学教授吴小如的著作,在这本著作中,收录了作者历年来有关古典诗歌方面的评论。本书于1984年初版,1991年在原版基础上进行增订,附录作者对自己学术研究的小结性文章,可以说,这既是一本古文化诗文方面的开卷有益之作,也是作者对古典诗文方面的治学思想总结。

  读这本书,可以弥补我们对唐诗、古诗、古典散文、赋、宋诗、历代小品等古代文体方面知识的不足,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欣赏不同时代里优秀的诗文作品。所以,这也是一部集鉴赏与评述于一体的古典诗文类著作,这部作品也填补了古典诗文研究领域的空白。

  五千年中华文明,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作品,古典诗文便是其一,和诗词比起来,因为篇幅、声律、古文化常识等有关,古诗文的接受面会稍微狭窄一点,但是同样都是很美很有益的存在。叶嘉莹老师说,“须知写诗和读诗乃生命之本能”,叶老师拥有六十二年漫长的诗词研究,他的生命与诗词已融为一体。同样,我们可以自问: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古典诗文?因为诗文里面有生命,有故事,有大时代,有纷争,有智慧,有温度,有情感,有种种让人感沛良深的东西。通过这些诗文,我们了解当时情境下人们的思想和情操,也从中倍受感染与鼓励,因为阅读古诗文,了解到文字的魅力,让人如身临其境。美好之境,终需自我体味方得一尝。阅读古诗文,还可以从中汲取简洁朴素的人生哲学,“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报负,或者是“不敢为天下先”“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的处事态度,或者是“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等等主张,这些精辟之言,皆是源自经典的古诗文作品之中。

  近些年国学一度大热,但是似乎又变成了一种仪式和象征,像是昙花一现,只见上文,没有下文。国学还是要落于实处,从诗文阅读开始,持之以恒的坚持做好阅读这件事。吴小如教授的《古典诗文述略》如文题述略二字,正是帮助现代读者归纳整理了近千年来的诗文经典,将繁复庞杂的内容用简洁明了的形式一一道出,帮助读者建立一个古诗文概念,梳理一条诗文脉路。这样的作品不仅仅丰富我们的知识,更让我们开阔视野,加强古文修养,领略到古诗文的精华所在。

  大家小书系列,以小见大,《古典诗文述略》开本虽小却内涵丰厚,落笔简明却深入人心,是古诗文入门和普及的优秀读物之一。

  《古典诗文述略》读后感(三):三篇文章带你读懂中国古典诗文!

  

标题可能带有夸张之嫌,然而对于古典诗文入门读者来说,这就一点也不为过了。最近,迷上了“大家小书”,一套中国文学的普及读本,篇幅不大,都是“大家”作品,含金量高。

而最近在读的一本便是吴小如的《古典诗文述略》。全书严格来说就只有三篇文章:《古诗述略》、《唐诗述略》、《古典散文述略》,附编皆是补充。但这三篇文章,条分缕析,脉络清晰的为我们展示了古诗、唐诗、古典散文的起源、发展,既有严谨的考证,又不乏作者的真知灼见。实为喜爱古典诗文的读者,极好的入门读物。

我们常说,读书首先不读史,先要读的是作品,带着作品再读历史,方不会囫囵吞枣,艰深晦涩。另一方面,若非治学,史书考据源流,常常落入枯燥乏味的境地。也因此,大部分写史的书籍并不受欢迎。

然而,若只读作品,终究是支离破碎,吉光片羽,不成系统,对某一件事或者说某一领域,终归难以专业或者熟稔划上等号。这时,自然是需要史书帮助理清思绪脉络,所谓豁然开朗,拨云见日,亦不为过。

然而,要找到一本好的史书并不容易,这要求治学之严谨,同时也要求,语言能够晓畅朴素,言人所不能言,否则容易被人束之高阁。

起初,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其中说到“小史者,非徒巨著之节略,姓名、学派之清单也。譬犹画图,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惟其如是,读其书者,乃择焉虽精而语焉犹详也。”

而冯友兰的这些话,我觉得配上吴小如的《古典诗文述略》,也再合适不过了。不过可惜的是宋至清的诗文概述文章,因作者身体原因,没有续写,否则,那定是一本古典诗文爱好者绝佳的入门读物。

朴实生动,娓娓道来,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曷以能够有此文章。

不过,如果读古典诗文感兴趣的朋友,全套的“大家小书”诗词卷,都可以入手来读。民国的一批学者,一般治学严谨,且中西贯通,加之此前研究学术典籍较少,可谓开风气之先,然纵使如此,我们后人也难以望其项背。

“大家小书”古典诗词类,22卷

因此,与其漫无目的的寻找,不如跟着这套“大家小书”诗词卷,漫游一番古典诗词!

  《古典诗文述略》读后感(四):最短时间内熟识古典诗文的其中一条“捷径”

  有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说,其中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古”,和今天的伊拉克、埃及、印度基本上没什么联系,就是名称上、地盘上多少有点儿关系;但是中国就不一样了,不仅是其中唯一不需要带上“古”的前缀的,而且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基本上是一脉相承,中间虽然屡经磨难,却始终能够振奋精神再启征程。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有一条是公认的,那就是文化上的一以贯之,维系和促进了大一统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出力非常大。

  所以,学习今天中国文化,就不能把浩瀚如烟海的传统文化放一边去,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楚辞”,到汉乐府,到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其他更多的文化作品代表,都应该有所知晓,这样才能理出一条比较清晰的思路来,也就才有助于对今天的中国文化何以成为中国文化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前面说过了,传统文化浩瀚如烟海,想要大致过一遍都很难,时间、精力以及可能性都不具备,所以需要一条“捷径”。这样的“捷径”当然也有很多条,被列入“大家小书”系列的历史学家吴小如的《古典诗文述略》即是其中之一。

  《古典诗文述略》看似内容繁多,实则也足够“略”的。这本“小书”仅有正文三篇外加附编三篇,分别为《古诗述略》《唐诗述略》《古典散文述略》以及《说“赋”》《宋诗导论》以及为《历代小品大观》所作的“序言”。原书实际上就三篇正文,后来是作者为了弥补缺少宋至清的诗歌词曲概述文章,所以才补充了三篇“附编”,当然未必能够涵盖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蔽之”虽然不现实,但却足可以成为古典文学爱好者窥探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窗口”之一,而且用时一定不很多,但是效果一定相当不错。

  这个效果,正如《古典诗文述略》的“序言”中所言,吴小如先生的这本书“可以为读者起一个向导的作用”,以此来达到“循序渐进、事半功倍”的目的。

  无论如何,了解、熟识古典诗文,这显然是有层次的,并不能够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慢慢来:先掌握“轮廓”,再“填空”细化。这个过程会相当艰苦,但是那种书香气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沉淀起来的,而且越往后效果就会越明显——前面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觉得苦因而懒于付出、疏于付出肯定不行。

  吴小如先生毕业于中文系,后来做的虽然是历史,但由于曾经师从朱自清、沈从文、俞平伯、游国恩、周祖谟等著名学者,而且也著有如《古文精读举隅》《今昔文存》等作品,文学修养自不必说,才情也都体现在了《古典诗文述略》这本“小书”里,不妨细心体会一番。

  《古典诗文述略》读后感(五):一本述略开启“点线面”阅读模式

  关于古典诗文,一些问题经久不衰:

  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阅读古典文学?

  现代人到底要不要读古代诗词?现代人读古诗词有什么意义?

  读古典诗词到底有什么用?

  知乎上一个阅读量比较高的回答引用了叶嘉莹老师的诗词可以使人心不死”,亦使文明不息。

  事实上,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读古典诗文的人能说出一堆的道理,而不读者,只要一个回答就堵死了这些所有的问题——我看不懂,我不知道怎么读。

  吴先生这本《古典诗文述略》即便是在“大家小书”这个系列里,都不是论讲这个主题的唯一,用文字回答这些问题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但是吴先生这本书,贵在“小”,贵在“述”,贵在“全”,而最为珍贵的是,它贵在“简”。

  后世用大白话讲经典火了一个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历来“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泾渭分明,人总觉得用诗词歌赋讲白话不容易,但是用大白话讲古典诗文却很简单,实则不然,越是抽象思维,越是难以普及,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吸引那些不读古典诗文的人坐下来听已是不易,如果能让他们爱上古典诗文,这本“小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但是,古典诗文不是一部分人的专属,它理应被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欣赏。

  那么比以上问题更重要的提问应该是,如果我想阅读古典诗文,我应该如何阅读?

  在这本《述略》里,吴先生给出一个简单的方法论,我们姑且称之为“点、线、面结合”读古典诗文法,这也是先生作这种常识性文章的目的,首发于1982年先生的一篇“答读者问”小文,提纲挈领地讲,从兴趣出发——你别说你没兴趣,读书这种事,没有兴趣你是万不能逼迫他人读的,目标读者,应该都是已经对阅读古典诗文有意向,但是却还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人。

  兴趣使然,坚守六字原则:多读,熟读,细读。

  多,谓之“博”,传统上讲的博览群书是也,读古典诗文亦如此。别说古典诗文数量少,其实就我们这些普通读者而言,一生之中能够读到的也不过冰山一角,如此说来,连冰山一角都不去欣赏的人,真是放着宝贵的文化珍宝暴殄天物啊;细,谓之“精”,真正爱的诗歌一定是一辈子的,而有些人可能穷一生,也读不透一首名诗。你知道一首诗文的前世今生吗?它的作者,它的成文背景,它每一字每一句的典故,它与后世文人有什么传奇故事?你为什么爱这一首,而不是那一首,你喜欢的诗歌又寄托了你什么样的情愫?囫囵吞枣的读,也许不如不读,因为领略不了古典诗文的美,反而还会对这种阅读造成误解。比如,心心念念追问读古典诗文有什么用?在当今社会还需不需要读的人,一定是没有读过,或者读过却并没有摸到阅读门道的人,因为阅读古典诗文,是所有阅读中,最无法功利的。

  读书不能让你发大财,读古典诗文亦如此。

  任何的“多”,都是从“少”来的,这样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但是先生还给出一个简单不能再简单,直白不能再直白的方法——无需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个也读,那也也想读,真的要读古典作品,一本《古文观止》和一本《唐诗三百首》就够了。简单粗暴,现在连幼儿园的孩子都人手一本《唐诗三百首》,这个门槛高吗?显然不高,是简单易操作,阅读的读本也容易获得。

  读具体作品,吴先生主张从“面”到“点”,因为选本大体都有个排列顺序,最常见的自然是通古今,有历史延续的,这样阅读就形成了“线”,比如读《唐诗三百首》,读着你就有自己喜欢的,唇齿留香的,可能一知半解,那就找此作者的全本,在找古今中外学者研究这个作家的论著,点中有“面”,联系分析比较,又形成了“点”中有“线”,如此一来,点线面延续、扩展,最终会形成你自己的阅读地图,不一定会成名成家,但是先生所言中肯:稳步前进,不但入门不成问题,而且肯定会有所收获。

  那些能够对阅读古典诗文说出“一二三”的人,应该都是至少有些收获的人,而阅读的收获就是这样,要想领略它们的美,体会它们的好,你光听别人说没有用,“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所有美好的收获,也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

  本书虽然说是述略,但是还兼具了“批评”体质。吴先生并不是对所有的唐诗所有唐代诗人一味追捧,甚至对陶渊明也是有褒有贬。读此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当你从历史的沿革的角度去看古典诗文的时候,你会明白,真正能留下痕迹的文字,一定是原创的,思想性和文字性兼具的。文字是易碎的,华丽的、冗长的、互相吹捧出来的,当时盛极一时的文字,最终只能留下一抹耻辱的痕迹,却留不下任何让后人阅读的内容。

  所以,写作和阅读都是崇高的事儿,需要有敬畏感的事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可是当你真的做了,那将是一件“有所收获”的事儿,也仅此而已。

本文标题: 《古典诗文述略》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102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人间词话新注经典读后感有感《一个明星的诞生》经典影评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