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是一本由(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90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1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精选点评:●【藏书阁打卡】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根本是“共”与“同”,只有良好
《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是一本由(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90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1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精选点评:
●【藏书阁打卡】同情心与共情能力的根本是“共”与“同”,只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与互相理解和欣赏的环境才能培养出富有健全情感的人。如此,我们便会发现,信奉弱肉强食法则但却满嘴讲同理心的人是多么虚伪——内卷式竞争导出的一直是零和博弈秩序,它只允许统治与奴役,得利与俱损,本来就容不下互相尊重且平等互待的氛围,因为它非要决出一个支配一切的胜者。由此,某地区屡屡发生魔幻互害事件而始终得不到缓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共情从不是一个内省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真切的公共培养问题。实质上缺乏包容、鼓吹荣辱的集体主义只会诞生出最为极端的利己主义——毕竟我们明白,合作从来都应当是自发的。 合作精神的认知先于竞争意识的认知会让竞争更具有良性反馈,但如果反过来,竞争则趋向于恶性,合作也只会沦为笑谈。然而某国的人还大都没意识到这些。
●从校园暴力事件着笔,引出共情、拼图式课堂等概念,以寻求从根源有效解决校园暴力问题的方法,虽说目前看来较难实施,但不失为一个对策。
●“谴责是一场伟大的室内运动。”
●校园欺凌,小组合作。 深有所悟:是不是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情绪智能,进而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学校霸凌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简明扼要,值得一读。
●和影响力那本书很多重合点?
●一本小书。转变学校氛围、课堂氛围对于改造社会、形塑人格显得多么重要。从当前疫情引发人性惶惶的局面,回溯教育对人到底做了些什么。阿伦森认为,虽然青春期是暴力欺凌行为的高发期,但小学特别是三四年级必须是形塑共情合作的最晚时间了。社会心理学应该更多投入到学校教育生态的研究和改造中。
●短小精悍,简洁有力。融合各种实验的社会心理学对学校教育的论述,通俗易懂,也提供了一种可供实践尝试的拼图式教学法。
●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赠书,薄薄的一本,但还是有些收获,可以确定一些班会的主题了~
●社会心理学这个坑我入了
《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读后感(一):论存在感的重要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学校这个小环境其实是对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模拟,从显性的各种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到隐性的与人相处的模式、心理的成长甚至两性情感的摸索,都是为今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做准备。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孩子在学校里经历了什么,这种经历会成为一个无法磨灭的印记,与已经有着成人外貌的孩子如影随形,共伴一生。如何让今天的孩子,明天的成年人成为一个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人,在这个艰难抗争的社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更是一个严肃的命题。
不管是在校园还是在广阔的社会,只要是一个正常有着七情六欲的人,都会有一种潜意识的被认同感,这种心理现在通俗地讲,就是存在感。
刷存在感,不只是一种调侃,其实表达的,正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焦虑。人们做的每一件事情、个人在某个特定环境中展现出的方方面面,乃至自己作为一个人,存在于世的价值,都是存在感的题中之意。
具体到学校这个特定环境,瘦弱的学生如果学习好,被老师夸赞,这就是存在感。学习不好,但是体育好的学生,参加运动会为班级、学校争得了荣誉,这也是存在感。学习不好、也没有任何文体特长的学生,如果长得好看,能够吸引异性的关注,满足自己那点卑微的虚荣,其实也算存在感。哪怕一无是处,但家境优渥,零花钱管够的阔少,时不时能花钱让大家得点小恩小惠,被同学围着大呼感谢小爷,那自然还是存在感。
存在感可以是物质、精神、潜意识这些大的层面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氛围。有存在感会被周围的人尊重,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若不然,芸芸众生之中,有些长期被忽视、被嘲笑、被欺凌的人,就会成为一个极端的人,做出反社会、反人类的事情。
有些聪明的教师,没有让学习好的乖学生担任班长等职务,反而是让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来干,来维持班级秩序。而这种学生大多也不负众望,马上摇身一变,以身作则,还依靠自身那股说一不二的气场,让教室里所有叽叽喳喳的学生忌惮,整个班级立刻变得秩序井然。
这其实是一种大智慧。让这些无论学习还是别的方面毫无特长的学生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位置,获得存在感,他自然就不刻意去破坏秩序,吸引大家的关注,以此来获得存在感了。因为当上班长,管理几十号人,这本身就是极大的存在感了。
如果学校、全社会不再仅仅关注那些学习好的尖子生,而是放眼所有学生,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属于自己的存在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相信校园霸凌事件会越来越少,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会充满更多阳光。
《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读后感(二):我们真的了解孩子吗?
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在《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中,直击校园暴力这个现实的社会问题,通过详尽的案例解读,严谨的心理实验,透彻的深层分析,基于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重要影响,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和预防校园暴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书用冷静客观理性的笔触,深挖科伦拜恩高中悲剧背后的原因,建设性地提出了外围干预和根源干预两种预防措施,创建一种新型的合作、共情和同情的课堂结构,让所有孩子彼此走进对方。本书体量不大,力透纸背,蕴藏着无穷大的力量,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下面结合本书,我谈一下自己的所想所感。 现实生活中,校园暴力和欺凌普遍存在。在很多情况下,事态如果不是特别严重,我们往往选择忽视它、遗忘它。一旦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境地,酿成了惨痛的后果,我们的主管部门、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会第一时间把所有矛头都指向加害者,社会舆论也会把所有的焦点聚焦加害者。灾祸发生了,加害者当然是罪恶的根源了,加害者没有一个好东西,这就是我们所有普通人最真实的想法。也正是这样的想法,蒙蔽了我们发现问题的眼睛,使我们不能够看清问题背后所隐藏的东西。我们想想,今天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怎么保证同样的事情明天不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呢?我们总是简单粗暴的以人格来解释行为,用好和坏的二分法来看待这个世界,这导致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思想的围墙里原地踏步走,走不出来,怎么能看到新的天地,怎么能看到通往明天的路。面对学生这个群体,我们首先不能忘了,他们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感,冰冷粗暴简单的说教他们可能压根听不进去。面对这样复杂年轻的群体,我想作为老师,更应该走近他们,倾听他们。也许只有真正走进他们内心的世界,我们才会找到开启他们未来的钥匙。作为老师,绝不是知识的复读机和插秧机。在学校,第一要义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限于课本专业知识,更重要是怎么与人交流和合作,情感的学习决定了未来能走多远。现实生活中,在应试的高压下,我们的孩子真的太压抑。这种无形的压力怎么能使他们不脆弱呢?他们说到底终究还是个孩子。如果有可能,有机会,多么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在课堂上创造合作、共情、同情的氛围,带给孩子更多的可能性。同情心最弥足珍贵的地方,可以让我们始终对伤害持有戒备。当所有人,都能怀有一颗同情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怎么还会有可能去伤害别人呢?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作为个体的学生还是社会人,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我们一味指责批评孩子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我们比他们更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孩子的世界终究是简单的。有很多问题学生,他们总是表现出特别调皮不守规矩,也许更多时候只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他们不想被忽视,不想被遗忘。有时候,可能越是缺少什么越表现的很富有。我们应该给每个孩子适合他们生长的土壤,这件事不能只靠一个人两个人,而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请关注孩子成长的每分每秒,不要总是纠结于他们做不好的那一时一刻。也许,真正好的教育就是情感的教育。 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
《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读后感(三):Nobody left to hate
题目是阿伦森爷爷的一本小书,主要是讲述如何用拼图教室制造共情,避免学生之间的欺凌。拼图教室其实在阿伦森主编的《社会心理学》也有详细讲述。另外编写一本小书,是因为1999年美国科罗拉多科伦拜恩校园发生枪击事件。两名备受同学欺凌的高中生携枪入校,杀害13名师生后饮弹自杀。现在看来时间也挺久远的,不过不管是通过阅读,如下面的两则摘抄,还是重新身处校园里,即使是研究生,都还能感受到“学校”这个小环境的同辈压力和欺凌,并且随着外在大环境因素:疫情,网路,政治环境,经济水平分化,Metoo…的影响,同辈压力和欺凌更让人瑟缩与担忧。Nobody left to hate在2019年7月终于出版中文版《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这是现在就着手准备以达到的期许。
你没感受过同侪之间的自我认同压力吗?这个年纪的孩子,有多少个可以不在乎他人眼光、我行我素地过活?当所有人都同意‘二加二等于五’时,你敢力排众议,冒着被他人排挤孤立而大声反对吗?假如郡主的姐妹们觉得郡主是个弱者,她肯定不到一天便会被贬为‘庶民’咧。国泰也好、郡主也好,全都挂着不同厚度的假面具,为了成为他人眼中的理想形象,他们都在勉强自己。本来成年人该告诉他们要有自信、由衷地做自己就好,可是我们这个病态社会只在乎教育能否制造出一批批服从权威、配合主流、具备相同学识与能力的机器人,而这些机器人又将下一代塑造成另一批机器人。——陈浩基《网内人》
小刘指着一个同学,用中文说道,“他爸爸是个犯人!”朱老师对我耳语道,“他想抢银行。”那个小男孩胆怯地瑟缩在座位里。他的同桌名叫吴吴,是个有着玫瑰色面颊的小女孩。当我问到她父母职业的时候,她无动于衷,因为没听懂我的问题。另一个孩子用一种“我是老师小帮手”的语气得意地说,“别跟她费事儿,梅老师,她特别笨!”学校总是灌输对权威绝对尊重和服从的思想,所以学生们都对老师有着超乎寻常的尊敬。进入教室前要先大声喊“报告”,还得敬个礼。不过,说到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那就是各管各的了。计划生育政策让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结成了规矩严格,关系紧密的小团体,以此替代计划生育政策让他们缺失的兄弟姐妹。班主任鼓励孩子们互相打“小报告”,并指定了一些学生干部,形成了一套“班级管理系统”。班干部们有不同的职责,一个专门负责收作业,并写下迟到旷课的名单;另一个则带领大家排好队参加晨练,警告那些不好好下蹲和弯腰的同学;一个负责组织和监管班级大扫除;一个把大说脏话的同学名字记下来;一个每天带领全班做保护视力的“眼保健操”,只要看到有人没使劲卖力地“轮刮眼眶”,他就把那孩子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我停止上课,换说中文,告诉孩子们,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都要学同一本教材,所以成绩好的同学应该帮助那些学不懂的同学,不应该嘲笑和责骂他们。而我为之说好话的吴吴,这个脸颊绯红的沉默女孩抬起头,用轻松欢快的语调对我说,“不,是真的,梅老师。我就是特别笨。”——迈克尔·麦尔《再会,老北京》
《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读后感(四):所有的偶遇都是命中注定
我是在2020年的上海书展上偶遇这本书的,匆匆翻了几页就决定不要贪图网上买更便宜,我要立刻买回家。看完全书,我还去搜了他的原版《nobody left to hate》,坦白说我并不怎么喜欢这个翻译版本的书名《不让一个孩子受伤害》,似乎不够有吸引力。但不得不说全书翻译得很棒,可能是阿伦森本身的文风朴实,极力科普不故弄玄虚,译者的语言体系也非常棒地向我们传递了重要的信息。
看这本书的过程愉悦又痛苦,我在并不多的心理学的书籍中会有这种体验,我知道但凡产生了,一定是因为书籍本身的力量非常强大。在边看边做笔记的过程中,我不断回想起我的高中生活,我的短暂从教生涯,也让我对很多问题产生的困惑和自然化解有了释怀和醒悟。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这本书看似是从1999年科伦拜恩高中的枪击案思考,通过社会心理学分析,向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展现校园悲剧成因的另一深层原因,并展现了拼图式学习的积极作用,以期在校园营造更良好的氛围,重新构建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模式。
我先分享几段我认为非常有启发的段落。
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深受他人及其对待我们的方式的影响,也深受所处环境中的普遍社会氛围的影响。在分析他人行为的成因时,我们仍习惯性低估情境的效力,高估个人品质的效力。错误地认为不好的行为是由人格中的缺陷所导致的。在谈到青春期的问题,他说,
无论是对男生还是女生来说,是否被同伴接纳在青春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尽管我们家长总是轻视,认为这“不过是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我们任需要记住,压力是巨大的,伤痛是真实的。关于教育方式的改善,他说,
教会学生给予和自己不一样的同学更多的同情和宽容,我们甚至能教会学生欣赏这些差异,而不是让这些差异成为引发攻击和拒绝的自动触发器。一所学校的社会氛围对促进或阻碍学生发展与人交往的技能有很大的影响。关于鼓励共情,他说,
儿童从他人视角看待世界的能力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对同情、偏见、攻击和人际关系影响深远。这些文字,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本讲述如何有效避免校园欺凌的书,它更具体又浅显地呈现了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社会性行为的重要作用。不仅是老师、家长、教育工作者适用,职场团队的领导者也可以从中获益。因为学校其实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我们随处可见的竞争并不是从校园开始的,而是整个社会环境的浸润。
作者也毫不掩饰,对政策制定者采取的简单的权宜之计和无法根治的现实根源的批评,甚至不忘记探讨竞争和过度竞争的区别,直言他所提倡的是以普遍的合作和关怀代替竞争。还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了所谓“男孩守则”对青春期男生部分行为指向的影响。
关于教育者,作者指出重要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所作所为,还包括教师的所作所为(不是我们的言传,而是我们的身教)。指出,你不能通过告诉学生歧视和偏见是不对的来使背景不同的他们相互欣赏。他通过一些实例和实验手段来阐述,把学生置于一种情境中,让他们在一个为使每个人的个性闪光而设计的结构中互动,他们就会学会相互欣赏。
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针对恶的行为的探讨过程中,没有回避问题,更没有为施害者辩解,只是给予读者特别是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人一个重要的启示,除了谴责和限制之外,除了刚性的规避之外,我们还能有什么更柔性的方式更积极的举措。尽可能地寻求人性的光辉可能是教育工作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角落。我想,这一切与作者在书里回忆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50年前的真实的事件有关,这大概也是作者为什么能在成长后变得如此敏锐和包容的一个原因吧。
相见恨晚的拼图式教学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所高职学校担任老师,讲授过各种领域的法律课程和思政课。在所有的课程中,我发现自己最爱教授思政课,虽然这是我自己读书时觉得最便于缺席的课程,自己做了老师后才意识到这门课程它有许多待挖掘的宝藏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我虽然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但我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师领域的培训,坦白说这一点并不让我觉得胆怯,相反的,我有很多非传统的理念,在每一年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我的授课模式,我非常反感通过说教的模式来讲道理,我渴望在课堂中与学生高度的互动。
就像书本里提到的,进入高职学校读书的孩子更是层次不齐,上海本地和外省市的学生之间也有天然的壁垒,有一些好的教学模式在大学似乎更难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学生早已不那么听话也不会愿意积极配合你。为了积极吸引我的学生,我在课堂中就采用过类似拼图式教学的模式。比如在解决由于不同地域和生活习惯而造成的宿舍冲突中,我提出采取卧谈会的模式让宿舍的每一人参与进来,主动交流自己最无法忍受的生活习性,建立彼此的界限;比如把友情观、爱情观融入课程中,通过沉浸式教学模式来了解求同存异的重要性,阐述大学阶段男性担当和女性自爱的概念;比如提供几所大学公开讲座的信息,让学生分组去大学校园旁听,并带回相关的学习报告;比如在法律基础课程中,分组进行法院公开案件的旁听,更好地在实践中了解法律常识。
我做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欢迎,但是也面临过许多困难栽过跟头。比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积极参与的,比如我们的学生并不擅长在真正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地学习,比如我的突破在同类课程的其他老师眼中被视为自找麻烦的标新立异。更重要的是,在看过这本书之后发现,我的很多初衷是好的,但是课程设计可以更合理更科学更有针对性,而当时我缺乏这样的能力。如果我能经过更专业的培训,或者更早学习心理学,意识到我这么做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也许我会做得更好,也许不会因为种种原因离开教师的岗位。所以看到这本书,有相见恨晚之感。
我们都曾是“卡洛斯”
在看到一个自认为是“卡洛斯”男孩写给作者的信件的篇章时,非常动容。让我想起了我曾经教过的学生们对我的积极反馈,我也曾经被学生们的质朴感激深深动容过。
除此之外,我更是醍醐灌顶地意识到,我做老师时自发进行探索的模式并不全然出自于我作为老师的敏感和天赋,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我和阿伦森一样,也曾经是一位“卡洛斯”这样的孩子。
朋友在和我探讨校园欺凌的时候,说过自己真实的故事。他初中的时候,曾经因为长得比同龄男孩儿高大,所以成为过欺凌其他人的小恶霸,而高中时期因为停止了身高的增长,他成为了校园里其他高大威猛男孩儿欺负的对象。
无独有偶,我初中毕业的时候算得上是老师非常器重又喜欢的学生,自带免试进入重点高中学习的光环。在到了重点高中的直升班之后,我的高中生活似乎成为了一生的阴影,我从名列前茅的学生变成了摸底考倒数的孩子,我的文理偏科导致我即便非常卖力和辛苦也赶不上班上那些天才般的同学。我的同班同学其实都是不错的孩子,他们不会在公开场合嘲笑看轻你,他们甚至还是很热衷跟你成为朋友,但是自卑的情绪始终伴随着自己。这种深陷泥潭的恐惧和无助,没有体会过的人很难懂。
我的高中生活有一点点起色基于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特别的授课环节。就是在每堂课之前会轮流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诗词,类似诗词鉴赏。现在回忆起来,我当时应该是抱着热切的期盼的,这对文科见长的我而言是一次挽回颜面的机会。我依稀记得轮到我的那次,当时介绍的是李商隐的诗词,说了什么早已记不清了,但我还能清晰地回忆起下课后,班上一个漂亮女生眼睛闪着光芒追着我说,“你的声音太好听了,普通话说得真好,娓娓道来像播音员一样。你介绍的角度也非常独特,太棒了!”这个女生一定不知道她的这句赞美对我产生过怎样的力量。
虽然这个事件并没有从此改变我高中学渣的命运,但是,我应该是内心深处烙下了这样的印记,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他们某一个不被发现的优势,而他们可能正期待着你给一个机会。这不仅仅是给了可能正处于自卑的孩子的一个机会,也可能给了他的同伴们重新认识他的一个机会。阿伦森提到的拼图式教学,往往可以在语文、思政等课程中呈现,甚至就连鼓励孩子将看到的故事重新组织语言讲出来这样的行为,都是激发共情能力的一种方式。而当我成为老师的时候,我会更愿意关注那些看来并不那么出众的学生,也不愿意把学生培养成同一种模范的样子。我的所有努力似乎都是在对学生年代的自己的一种补偿。
如今回想起来,我应该是遇到过一些不错的老师的,在不自知的时候受到过积极的鼓励,在人生的进程中把握住了一些机会,从而不知不觉将这些转化为一种力量,在长大之后又无形地将这种力量传递给之后出现在我生命中需要它们的人。而这些被传递的力量,一定会以一种动态的方式,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或大或小。
后记
迫切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是基于对这本书的喜爱,基于对作者的感谢,也是希望那些来看书评的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看过之后,能从我的文字中也得到一些启发。
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立刻购买了阿伦森的《绝非偶然》和《社会性动物》,感叹,人生所有的偶遇都是命中注定。
在了解了作者晚年双目失明仍然不忘投身教育事业的故事之后,我想我可能也会继续努力在教育的外围之路做些什么。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