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1-02-16 14:33:2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5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一本由[英]彼得·弗兰科潘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90元,页数:3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精选点评:●讲了拜占庭皇帝、乌尔班二世的野心,十字军成立的背景原因,十字军领导人的利益纠葛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读后感锦集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一本由[英] 彼得·弗兰科潘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90元,页数:3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精选点评:

  ●讲了拜占庭皇帝、乌尔班二世的野心,十字军成立的背景原因,十字军领导人的利益纠葛,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几次战役及影响。对历史小白可读性还算可~但是对拜占庭帝国史要有适当了解。

  ●十字军东征本身带有的狂热冒险标签,吸引人们创作了多样的文学作品或研究作品,但本书核心探讨的是十字军东征的起源,即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在11世纪90年代中期面临内忧外患的无力的求救,得到了教皇乌尔班二世的呼应。这场宗教狂热表面呈现的是骑士精神和圣战的使命,背后涉及到的却是西方势力、拜占庭、突厥等权力的博弈。结合对安娜·科穆宁所作的《阿莱克修斯传》的抽丝剥茧,作者对阿莱克修斯进行了客观地解读,(所以是部正名史?)书中对十字军东征的战争、屠戮场面描写不多,但残忍程度可见一斑~另外,由这部书引起的跨文化思考还蛮多的,骑士精神、中世纪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基督教分支、财政税制等等还蛮想了解下的。BTW:2019年最后一日读完留念。

  ●其实书名应该叫《论阿莱克修斯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中的重要作用》

  ●十字军第一次东征可以说是为信仰而战,等到第四次东征打草搂兔子攻下君士坦丁堡,把同样信仰的东罗马帝国灭了时,其邪恶面目昭然若揭。

  ●当我在写论文的时候我都在看什么

  ●三分,感觉这本书的厚度可以减少三分之一,有挺多的语句和内容在不停地重复,但是视角新颖。

  ●虽然我对欧洲中世纪兴趣缺缺,但是因为震撼于《丝绸之路》,也果断下单买了。一如既往的好,我以为会门槛很高,毕竟不太了解历史背景,但是看了前几页,熟悉了译者的语言习惯以后,有点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

  ●读客槽点虽多,骚操作也不少,但是做弗兰科潘的书还是挺有良心的。丝绸之路是最近几年历史书里精品的精品了,这本十字军是早期作品,史学和叙事功力肯定是不如丝绸之路的,但是在国内引进的历史作品里也算是可圈可点了。这个话题也是比较不受人关注的,但是拜占庭是弗兰科潘长时间以来的学术关注点。观点不算新了,但是难得的是对史料的使用很克制,分析也是建立在扎实的史料研究基础上的。是一本值得读的历史书~

  ●《丝绸之路》就非常精彩了,这一本依旧精彩,读起来很流畅。

  ●冲着丝绸之路的作者买的,角度挺有意思的。之前没关注过阿莱克修斯,这本书主要写他对十字军东征的影响,这也是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奇人了。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读后感(一):权力的游戏

  这本书讲述的是当时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在1090年后帝国内忧外患之时,想借西方人的武力来帮助自己收回小亚细亚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于是皇帝不间断送出东方基督徒惨遭杀害的消息,传遍了欧洲;他利用西欧对耶路撒冷的关注和痴迷,让人们认为解救帝国是基督徒的责任。此时教皇乌尔班二世也想利用此次机会,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他和皇帝结盟,精心设计,煽动西欧人远征,十字军就此诞生。

  书中主要叙述了三个战役:尼西亚、安克条和耶路撒冷。十字军一路上战死病死死伤惨重,最后到达耶路撒冷的仅剩四分之一。而到达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以基督的名义一边血洗一边洗劫耶路撒冷。

  阿莱克修斯在此次十字军东征中取得全面胜利,拜占庭帝国自此恢复强盛。但其因成为十字军领导人内部因野心而斗争的棋子,而使其名誉在西欧大打折扣,并因此埋下祸根...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读后感(二):修正史:十字军东征被人遗忘的过去

  这部修正史将十字军东征的起点拉回到了“导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生”的:史书中的“边缘人物”拜占庭帝国的皇帝--阿莱克修斯。

  (参考作者给予的评价“但有一个人地位突出,远高于其他人。阿莱克修斯一世·科穆宁启动了一系列的事件,最终导致十字军东征的问世。”)

  还有大家现在所熟知的教皇乌尔班二世,但是历史曾有一段时期他也被人遗忘。以往的历史经常强调征战者的事迹:博希蒙德、布永的戈弗雷和图卢兹的雷蒙等。

  虽说东征打着捍卫宗教、收复圣地的口号,可是政治经济目的、劫掠抢杀实在暴露得赤裸裸。将道德评判、普世观念强加于人、甚至让人为此作出不同程度的牺牲去维护人类的自“我”良知是自私的。

  由此观照十字军东征维护信仰的背后是权力的杀戮和争夺。十字军征战多次、旷日持久,但其中仅仅只有某些时刻他们才会想起:他们是为上帝而战(而不是钱财、面包和荣誉)。

  不过不得不承认,对上帝的信仰为此次战役增添了不少魔幻浪漫绚丽的色彩。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读后感(三):十字军东征,一段有着艰辛和奇迹的历程

  看过很多影视作品,都是偶尔涉及一下十字军东征的,有些涉及到里面的英雄人物,有的涉及到的是十字军东征时候的残忍杀戮,还有涉及的都是关于信仰的问题。英雄和残忍并与宗教(一般我认为宗教都是渡人的而不是杀人的)交织夹杂着,让我很是迷惑。想了解那段历史,又一直没时间去具体看一下。这本书的优点是,作者没有单单从英雄主义角度描述这次东征,而是从政治角度具体进行分析,结合人物关系,各种历史著作、诗集、文献,通过客观分析政治利益,来具体描述那段被个人英雄主义“刻意歪曲”过的历史。 由于那段历史因为某些原因,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同时为了政治因素,欧洲权贵都想沾一点曾经英勇占领耶路撒冷圣都的人的光,为自己增添一份神圣的色彩。因此,后面描述东征的文献和游诗均有益将事实改变。 残忍的杀戮原因也很复杂,1.平民自发组织的东征,没有具体组织筹划,遇到波折后,情绪激动,又犹豫过度的宗教狂热。2.由乌尔班二世组织的正规东征队伍,遇到的困难险情过多,攻陷城池后,亟需宣泄补给。3.十字军由开始的为占领耶路撒冷解救基督徒的目的,逐步演变为想要获取现实利益“权利,金钱,名望”。4.过度的宗教狂热和没有指定具体的领导(由于政治原因没有皇帝指派)导致混乱。

  历史是由人记录的,记录的人又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承受着这段历史给他的压力。因此要想复原一段真实的历史,尤其是上千年之前的,被各种传奇色彩笼罩的历史,更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可见这本书是作者经过分析各种资料,通过研判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人物心理,捋顺人物利益关系,才能写出这本书。因为我也只是普通读者,并不能告诉大家书中的分析记录是否正确,但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理性的去看那段历史的参考。

  喜欢十字军东征历史的人可以看一看,一个去除了个人色彩的权利斗争的历史。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读后感(四):有意思的十字军史

  本来看到是读客出的还比较绝望,毕竟这套历史丛书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之前看的同作者的《丝绸之路》也感觉一般,就是译者还比较眼熟,之前翻的那本商务的史密斯《十字军史》还看着不错。

  讲十字军的书其实说多也不多,说不多也不少。讲个大概没问题,讲个清楚做不到。一般来讲我们看到的十字军史都以西欧为中心视角,要么是天命所归,要么是土匪乱窜,教会搞事。这本书以拜占庭为视角,从政治形势的角度解读十字军运动的发生(这个是重点,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讲故事)。书里面有些地方还是很有意思的:

  1.考虑到同时代正在发生的授职权之争,注意到了德意志的对立教皇的存在,并且补充了两方的斗争;

  2.谈到了拜占庭所面临的政治军事形势,尤其是在小亚细亚以及与突厥人的关系;

  3.区分开了贵族与平民的十字军,认为贵族组织的武装团体才是教会动员的目标,平民则是自发且无法拦截的,教会也曾竭力制止一些会成为负担的人参加十字军,所以这方面只是在相应拜占庭的号召;

  4.拜占庭是东部战争的领导者,十字军是在皇帝的指挥和引导之下行动的,安条克之战由于皇帝的缺席而导致矛盾发生,但十字军远非独立战斗的军事力量,而是在拜占庭的后勤支援之下行动的;

  5.对以往十字军诸领袖的形象了有了颠覆:图卢兹的雷蒙德成了忠于对皇帝誓言的代表,鲍德温代表皇帝治理埃德萨,戈弗雷的影响大为削弱,而且充满了野心;

  文中经常引用安娜•科穆宁的《阿莱克修斯纪》,对其进行了不少批判,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不过总得来说,拜占庭方面的资料可能还是不足,不少地方能看到靠着可能,大概在猜,所以这些结论还有待商榷。

  其实近几年也有一些不同视角的十字军史,比如阿敏•马卢夫的《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十字军:伊斯兰的观点》(还没来得及看)等,个人感觉这本比马卢夫的要强,但是因为对这段拜占庭历史不熟,所以对于作者如此拔高拜占庭的作用还有所怀疑,不过确实比西欧传统的叙述来说让人眼前一亮,如果不是读客出这本的话不仅会感觉比较好,没看之前也会更期待了。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读后感(五):科穆宁一世向西欧求助的背景

  

一、WHY?

前5章讲东罗马帝国的困境。这一部分主要回答两个问题:1、为什么是1095年这个时间点?2、为什么求助对象是教皇?

  与安娜·科穆宁娜在《科穆宁》一书中留下的印象不同的是,虽然东罗马帝国经历了1071年曼齐克尔特战役失败和70年代后期的内战,但在1081年科穆宁一世继任皇帝后,他通过授权苏莱曼作为代理人管理小亚细亚和安条克,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西部疆域,于1084年、1091年先后战胜了来犯的诺曼人和佩切涅格游牧民,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复兴。帝国的边界依然能够从多瑙河沿岸扩展到中东的沙漠边。与以往印象不同的是,贯穿于整个80年代,东罗马帝国对小亚细亚依然具有相当程度的统治,并在1086-1087年通过军事行动确立了这种统治。但是到了90年代初,多个事件同时击溃了东罗马帝国的边防:1、佩切涅格游牧民整体迁移到色雷斯,对帝国的西部边疆造成巨大压力;2、巴格达的马利克沙于1092年11月病逝,阿拉伯帝国无法再通过军事行动镇压中东豪强的野心,东罗马帝国的东部边境丢失,并进一步削弱了拜占庭对地中海东部的海洋控制;3、尼西亚、尼科米底亚失守,后来东罗马帝国虽然夺回尼科米底亚,但是依然无法扭转帝国对小亚细亚的全面失控。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爱琴海和君士坦丁堡的安全,科穆宁一世授予了威尼斯特殊的地位。这也是威尼斯的海洋帝国兴盛之始。然而,私人政治、对外邦的偏袒、失策的军事计划,让科穆宁一世受到了东罗马帝国内部(甚至是皇室)的反动。在进行了雷厉风行的肃清、将权力从古老的安纳托利亚贵族转移到色雷斯新贵后,科穆宁一世终于腾出手来准备解决最紧迫、也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尼西亚。收服尼西亚,便是重新打开了小亚细亚之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帝国内部的权力争夺,同时为帝国的海上安全迈出坚实的一步。问题是,谁来进攻尼西亚?

  这里面缺失的一部分信息:当时东罗马帝国的军队情况(包括从1071年到1095年的浮动情况)?正规军与雇佣军的比例?

2、HOW?

  第6章回答一个问题:科穆宁一世怎样向西方求助?

  两个招数:1、捆绑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2、散发“圣物”。

本文标题: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47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断手谜案》的观后感大全熊猫俏俏历险记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