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人》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1-02-12 18:05:3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9

《沉睡的人》是一本由[法]乔治·佩雷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沉睡的人》精选点评:●我爱第二人称,没有比第二人称更美妙的技法了●可就连这样的生活也是虚伪的●60年代颓废

《沉睡的人》读后感精选

  《沉睡的人》是一本由[法] 乔治·佩雷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睡的人》精选点评:

  ●我爱第二人称,没有比第二人称更美妙的技法了

  ●可就连这样的生活也是虚伪的

  ●60年代颓废青年肖像。

  ●虽然全书使用第二人称来进行创作,但这就是作者乔治·佩雷克在某个人生阶段时的自我对话:找寻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但又被各种各样抑郁的情绪暂停下来。有趣的是,我也曾有过这样脱产待家无数念头丛生却动弹不得的经历:“有什么不对头”,“那就变成植物”。/ 译者李玉民关于作者在结尾处的创作:主人公在广场等待雨停后的看法:毋庸置疑是心理治疗成功后的开始。/ 你没有走出屋子的必要。你就坐在你的桌旁倾听吧。甚至倾听也不必,仅仅等待着就行。甚至等待也不必,完全保持安静和孤独好了。这世界将会在你面前褪去外壳,它不会别的,它将飘飘然地在你面前扭动。—— 弗兰茨·卡夫卡

  ●佩雷克版的《局外人》。讲一个25岁的大学生,机械,昏沉,麻木,同时又平静,自由,陶醉。他起床,洗漱,出门,因为觉得不对劲儿就放弃考试;他生活简单,开支固定,外出计划严格到令人赞叹。活得如同一棵树,一头奶牛,一只牡蛎,一只老鼠。如同一个物件,只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没有缘由,没有悲喜。读完丝毫没有觉得可怕,甚至有些羡慕。

  ●你的房间是最美丽的荒岛,而巴黎则是无人横渡的一片沙海

  ●已购。用第二人称的一般看不下去,这本却能顺畅读完,在想翻译得真好啊~ 有什么东西正在破碎,什么东西已经破碎。你感觉不到了——怎么说呢?——感觉不到依托了:有什么东西,你曾觉得,现在还觉得,直到这刻,一直在鼓舞你,让你的心里热乎乎的,感到自己的存在,几乎感到自身的重要性,感受着加入了、沐浴在这个世界里,而这种东西,你开始缺失了。

  ●决定多看几遍。

  ●半梦半醒之间与世界交互,没有秩序有时又自发地增加秩序,觉得自己能主宰又不清楚是不是该主宰,所作所为都虚无得仿佛不存在。就像醒了一万遍也醒不来的梦,意识夹杂无意识,自然的植物,人为的傀儡,地上的虫……blahblah。啊我好想不要钟表没有目的地生活。

  ●你的冷漠和孤独,是恐惧和深情的伪装。书写不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抵御存在的哀伤。 “你可以当狗的上帝,猫的上帝,穷人的上帝,只需一条绳索,会点哄骗,有点钱财,但你决不能成为树的主人。你用尽浑身解数,也只能情愿自己变成树”(p27)

  《沉睡的人》读后感(一):虚无还是存在?

  

小说用全篇的独白和第二人称“你”来讲述,描写了一位青年把自己封闭起来,逐渐沉浸在麻木和无畏中。

作者以睡眠为载体,呈现出一种没有情绪、没有作为,像梦游一样的生活状态。他把进入睡眠状态前的过程诗意地拆解,组合成无数朦胧的分镜:眼前鼻子、半睁的眼睛、眼前的房间、身体部位的拍摆放位置,随后你感受到身体就像一艘的大船,伏在柔软的枕头上摇晃。

从睡眠再到终日无所事事地在房间发呆,和自己玩牌,幻想在巴黎的街头游荡。一个人无所需、无所求、没有悲伤、没有喜悦、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逐渐遁世。

前半部分,不仅疏离环境也疏离自己。后半部分,前面的陈述又几乎全被推翻了,你也有了情绪,与周围的交集越来越多,从梦里醒了过来。

  《沉睡的人》读后感(二):读书笔记1596:沉睡的人

  

法国很有特色的一个作家,可以四十多岁就病逝了,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有点当时当时新寓言小说的意思。

全书文字不多,截取的是主人公生活的一个片段,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就是突然开始不接触社会,逐渐遁世的过程,不上学,不考试,不交际,白天睡觉,晚上游荡,探索巴黎的每一条街道。随着时间的流逝,遁世的程度越深,动物的属性减少,更像是一棵行走的树,不讲话,只看报,清醒时细致的观察周边,睡梦中是无名世界的主宰,他没有床,只有一天长凳,每天和衣睡下,幻想自己是一条船或者一座山,在思维王国里探索另一个世界,

书是以第二人称超我的口吻叙述的,与之对应的是主角的行为,日复一日的睡觉,吃饭,上街游荡,喝咖啡,在昏暗的小电影馆看电影,但是危急来了,有个东西终于抓住了他,他的无名世界崩塌了,他又暴露在世间,他害怕了,他只能在广场等待雨停,等待他和读者的都是黑洞洞的未知世界。

  《沉睡的人》读后感(三):《沉睡的人》书摘/1967/法国/乔治·佩雷克

  “有什么东西正在破碎,什么东西已经破碎。你感觉不到了——怎么说呢?——感觉不到依托了:有什么东西,你曾觉得,现在还觉得,直到这一刻,一直在鼓舞你,让你的心里热乎乎的,感到自己的存在,几乎感到自身的重要性,感受着加入了、沐浴在这个世界里,而这种东西,你开始缺失了。” “你像调钟表似的调整自己的生活,就好像你要避免空耗迷失,避免完全沉沦的最佳办法,就是投身到琐碎的事务中,凡事都预先决定,绝不允许出现意外情况。但愿你的生活封闭,光滑,滚圆,宛如一只鸡蛋,但愿你的一举一动,都由一种不变的指令规定死了,即什么都替你决定,不由分说来保护你。” “有时你还幻想,睡眠是一种缓慢侵蚀你的死亡,是一种既温和又可怕的麻醉,是一种舒舒服服的坏死:僵冷沿着你的小腿,沿着你的手臂往上升缓慢地升上来,麻木你,消除你。” “你什么也没有学到,仅仅明白了孤独教不会任何东西,麻木不仁教不会任何东西:这是一种诱饵,一种迷人心性而设陷阱的幻想。你孤单一人,仅此而已,你本想保护自己,但愿世界和你之间的桥梁永远断掉。其实,你太微不足道了,而世界是个多么宏大的词:充其量,你只是在一座大城市里游荡过,沿着楼房的门脸、商店橱窗、公园及河滨路走了多少公里。” ——乔治·佩雷克《沉睡的人》

  《沉睡的人》读后感(四):植物人历险记

  《沉睡的人》书中本来没有标记章节数字(法文原版好像就是),但根据龚觅教授在《佩雷克研究》里提到的,全书一共有16章(我翻数过人文社“蜂鸟文丛”的这个版本,确认是16个)。

  1~10章写主人公精神转变(或曰苏醒)之前的内容;11~16章则是主人公经历噩梦并迎来苏醒的后续。这前后两个部分构成《睡觉的人》的“二元布局”。

  其中,前一个部分(1~10章),又“包含着一个较低层次的二元结构”:

  1. 主人公半梦半醒间的感知状态(1、3、9章);

  2. 对应这种状态的“无所住心”的日常生活(其余各章,内容包括街头游荡、房中思量、独自游戏和昏睡等)。

  后一个部分(11~16章),则包含:

  1. 一次作为“临界点”的噩梦经历(11章,器官被蹂躏分解,被似乎来自“你”自己的巨眼定睛,永远不会关闭视线);

  2. 此后主人公“再也无法维持他的冷漠气质,在焦虑、恐惧和期待等诸般情绪的纠缠下,夜夜无法入睡”,直到小说结尾处他的觉醒,“从冷漠自闭的人生态度中解脱出来”。

  在龚觅的解读中,以上可视为小说里的“四个对跖点”。在前一个部分中,主人公过着他冷漠疏离、静止自在而近乎恒定的“植物生命”,“生活在无穷无尽之中”的“潮平状态”。 从有目的的闲逛到信步游荡,“时间每一刻都具有同等价值,空间每一处都相仿”。一切了然于胸。不快步、不迷路。主人公是“这世界无名的主人,历史再也掌控不了的人”。

  转而到后一个部分,第11章陡生的噩梦情景划分了主人公苏醒前后的两个阶段,“机械降神式”的苏醒,“仿佛是人物精神结构中应力失衡时出现的骤然断裂”。之后,“你”还是做着同样的事,一样四处游荡,但“人群不再裹带你了,黑夜也不再保护你了”,“真实存在的唯有孤独”……主人公发现自己“生活在沉寂的恐怖中”,“唯一不能归于寂灭的反倒是自己念念不忘排除的自我意识”(龚觅)。

  “你”甚至开始根据隔壁邻居发出的响动,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自己弄出的动静又如何被对方捕捉;你们如何“默默地共生”。现在,“追寻意义的念头牵引着听觉,头脑中的混沌渐渐化为有序”,“ ‘你’就此告别了‘半梦半醒’,进入了连贯的叙事的世界”。

  以至于,“你”照镜子时,发现“这张脸清纯,五官端正,整个轮廓几乎俊美了。头发、眉眼的黑色冲射显现,仿佛脸上一个活物在观望”(就像封面上的佩雷克大脸吗……或者改编电影里男主角那种脸)。稚气荡然无存,透出坚毅神色。通过观察自己,让自己清醒战栗。“你”认识到:

你什么也没有学到,仅仅明白了孤独教不会任何东西,麻木不仁教不会任何东西……你生活规律或者按兵不动,游荡或者睡大觉,夜游,空耗时刻,光影逃逝。也许你还可以继续长久地自欺,自愚,自戕自绝。但是,游戏结束,大肆庆祝,悬浮生活虚假的陶醉。世界没有变动,你也没有变化。冷漠态度并没有使你变得不同。

  于是,觉醒的“你”,走出陋室,“于风雨交加时来到克利希广场”,遐想滚滚潮水冲刷出新的未来,就在“你”面前敞开。“你不再是这世界无名的主人……不再是感觉不到下雨、看不见夜晚来临的人。你不再让人触碰不到,不再清澈而透明。你害怕了,你等待着。你在克利希广场,等待雨停”。

  “主人公一度试图用冷漠和自我封闭筑成的茧壳来保护自己不受历史和现实的伤害与困扰,随着畏惧、等待、时间意识的复归”,走出匿名,“摆脱虚假的恬然自得和无所用心,承负起人生真实的烦扰”,重新成为“我自己”。(由“你“成为“我”,去到《W与童年回忆》中的“我”)

这是“睡觉的人”的苏醒,也是一个决意担当自身命运的作家在一度企图逃避记忆的青年佩雷克身上的苏醒。 (龚觅《佩雷克研究·第五章·第三节》)

  至于青年佩雷克“躲避个体经验、回绝真实历史”的状态和缘由,以及通过写作敦促自己“直面个体历史”的努力,那是另一些故事了。

  其他:

  在第15章结尾,有一段文字指向麦尔维尔的《抄写员巴托比》:

从前,在纽约,距大西洋的浪涛刚好冲击到的岩礁数百米,一个男人就只求一死。他在一位司法界人士那里任誊写员。他躲在一道屏后面,坐在斜面桌前,从来一动不动。他一天只吃姜饼干,望着窗外他伸手几乎触碰得到的一堵变黑的砖墙。无论要求他做什么,重看一份材料或者去邮局,全都白费劲。威胁也好,恳求也罢,对他不起一点作用。到末了,他几乎失明了。雇主只好把他赶走。他就在大楼的楼梯里安身。有人请求把他关起来,他就坐在监狱的院子里,而且绝食。

  这“我情愿不”的代言人对“你”来说是什么?一贯消极麻木的同类,还是清晰坚定的反抗者?

  有研究者(Manet Van Montfrans)发现转折的第11章、最后的16章,它们隐去的章节数字对应着佩雷克父亲战死的日期(1940年6月16日)和他母亲被捕失踪的日期(1943年2月11日,佩雷克推定)。

  佩雷克与Bernard Queysanne合导了《沉睡的人》1974年电影版,同年获得让·维果奖(Prix Jean Vigo)。

本文标题: 《沉睡的人》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24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巧克力蛋糕真好吃》读后感锦集《食梦者 第二季》影评100字
    Top